九年级语文上段考复习 古诗文阅读诗词赏析
一、(共14分)
(一)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二)欧阳修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尝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谓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君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节选自《诗人玉屑》)
注:①三代:指夏、商、周三代。(2>金石:指钟鼎文及碑文。③逃名:逃避名声,不求名
声。④志:记述。
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名之者谁 名:
(2)欧阳修谪滁州 谪: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有亭冀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18、根据上面语段内容,分别写出欧阳修自号“醉翁”和“六一居士”的原因。(2分)
19、在不同时期,欧阳修分别以什么为乐?请根据上面语段内容加以概括。(4分)
在滁州时:
在颍州时: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9~13题。(14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仿佛若有光。便合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伊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吁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女。外人。黄发垂量,并怕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间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利、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学射于周同“。同射三夹”,皆中的“,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害”;
再发,又中。同大惊,以所受良弓赠之。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①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②负:具有。③强:擅长于。④斤:在这里表示弓的强
度的单位。⑤周同:人名,擅长射箭。⑥矢:箭。⑦的:箭靶的中心。⑧筈(kuó):箭的
尾部。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2分)
(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
(2)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未冠:
10.跟例句中的“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率妻子邑人来止匕绝境,不复出焉,速与外人间隔。
A.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B.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以鱼我所欲也》)
C.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D.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分)
(1)此人-一为具言所闻,旨叹惋。
译文:
(2)飞由是盖自练习,尽得同术。
译文:
12.选文甲中桃花源的美好和谐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门分)
答:
13.选文乙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表现岳飞年少有志的?门分)
答: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33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6—9题。(11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
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
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
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
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
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谪守: (2)属予作文以记之:
(3)胜状: (4)春和景明: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本文标题为《岳阳楼记》,内容上却大量描写洞庭湖的景色,试分析作者的用意。(2分)
9、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强烈的忧患意识,而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抒发了“与
民同乐”的政治理想,范仲淹的“忧”与欧阳修的“乐”在本质上有什么联系?请谈谈你的看
法。(3分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10-14题。(15分)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
众。尉果笞广。„„.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
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
吏,杀之以应陈涉。
(节选自《陈涉世家》)
10、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三处)。(3分)
乃 令 符 离 人 葛 婴 将 兵 徇 蕲 以 东
1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吴广素爱人 素:
(2)将军身被坚执锐 身: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13、这段文字首先叙述了发动起义的情形。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概括其步骤的三个关键词
是( )(3分)
A.并杀两尉 失期当斩 攻大泽乡 B.激怒其众 召令徒属 攻大泽乡
C.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 为坛而盟 D.激怒其众 皆已失期 为坛而盟
14、陈胜、吴广起义提出了“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从而掌握了民心动向,请
概括出这一策略的效果是从哪两个方面得到证明的。(4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9—12题。(13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9.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属予作文以记之 D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橘生淮南则为橘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1. 千余年来,中国的读书人,一直把桃花源当成一个洞天福地。这是为什么?(3分)
12.请就选文和下面链接材料,进行比较阅读。(4分)
【链接材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 选文所描写的美好景象可用一个成语概括,链接材料所抒发的情怀也可概括出一
个成语,请分别将其工整地填写在下面田字格内。(2分)
(2)选文与链接材料表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试作简要说明。(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3—15题。(6分)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 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13.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予始四望惨淡 予:
(2)泫然不能自已也 已:
14. 眼前的景物不同,作者的心情也不同,请根据上面语段加以概括。(2分)
(1)风渐劲时:
(2)猛风大起时:
15.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写出“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的景象。(2分)
六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9-13题。(15分)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前人之述备矣 众妙毕备,以为妙绝(林嗣环《口技》)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沈复《幼时记趣》)
C、予观夫巴陵胜状 驴不胜怒,蹄之(柳宗元《黔之驴》)
D、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司马迁《陈涉世家》)
10、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的词。(3分)
(1)西蜀之去南海__________
(2)子何恃而往__________
(3)贫者自南海还________
1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吾欲之南海,何如?
(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浣溪沙》赏析训练题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这首词主要写作者在 ____________(填季节)______________这一特定时间的生活和心情。我们从词的下片“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短语可知这是_______________时节的典型景物。
2.从表达方式上看,词的上片以_________为主,下片以_________为主;从内容上看,上片侧重写__________,下片侧重写__________(以上两空各用二字词语填写)。全词从“”一字可看出词人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3.词中运用了照应,如“香径”照应“__________”;运用了对比,如上片的“_______”与“_______”对比,下片的“_______”与“_______”对比。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浣溪沙是词牌名。晏殊,字同叔,南宋词人,有《漱玉词》问世。
B.“去年”“旧”暗含着物是人非、时光不再的悲叹。
C.“夕阳西下”写实景,从文字上看是流连光景,而更深一层是对人生易逝的感慨。
D.“独徘徊”的“独”字表现了词人孤独怅惘的心境。
5.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词选自《漱玉词》,是晏殊的代表作,也是宋词中被后广为传诵的名篇。
B.上片写作者在唱一曲新词、饮一杯醇酒时,竟感到这样的生活已经无数次重复,因为春天的天气同去年一样,亭台景物也都依旧。
C.作者看见“夕阳西下”想到岁月在不断地流逝。作者向我们倾诉的是他感到生活的空虚、无聊,同时也有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D.词中作者对生活的体验,对人生的思考,借助曲、酒、夕阳、落花、燕子并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感受表现出来,做到了情景结合。浑然一体。
6.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第三句以夕阳将尽之景,道出对旧时美好时光的流连之景和感伤之意。
B.词的四、五句对仗工整,浑然天成,富有哲理。“花落去”既指芳春匆匆归去,又指惋惜美好的消失。其实,人生的盛衰浮沉也如同花开花落。
C.末句一“独”字,写出了词人怅惘落寞的感伤。
D.在词中,巧妙地运用了“新”与“旧”的对比,“新”是主,“旧”是宾;“来”与“去”的对比,“来”是主,“去”是宾。
7. 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词人巧妙运用了“新”“旧”对比,用“新”来反衬“旧”,突出了词人对往事的留恋。
B.“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夕阳西下”是眼前景,词人用叹今的方式来表现怀旧的感情,情味凄婉。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词人面对花儿飘零,心中涌起了无尽感伤。但看到相识的归燕,空虚的心灵又得到了安慰。
D.“小园香径独徘徊”一句通过写主人公的行动,倾诉了词人怅惘的心境。
8、你认为“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句蕴涵了怎样的哲理。
6、对《相见欢》(李煜)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对“离愁”做了真切、深刻的描写,如“剪不断、理还乱”这个比喻,如“别是一番滋味”等,情深切自然,语言朴实,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B、“无言独上西楼”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孑然一身“斯人独憔悴”的孤影。可想见其人处境之孤寂,心境之萧条,为整首词渲染了凄凉暗淡的感情。
C、“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点名季节是秋天,“寂寞”者是“梧桐深院”,被“锁”者是“清秋”,使人愁而更愁。
D、“剪不断、理还乱”用来形容人内心的烦乱,或形容某些事难以处理解决。“别是一番滋味”等用来形容只有自己内心知晓的那种难以言说的感受。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8两题。(5分)相见欢【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7、“月如钩”,烘托出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再写出一句有关月亮的名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你简洁的语言赏析它。
答 案
四10.(3分)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11.(2分)(1)向来,一向 (2)亲自,亲身
12.(3分)可是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译出大意2分,关键词“十六七”1分)
13.(3分)C
14.(4分)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并建立张楚政权;各郡县纷纷举事响应陈涉。 五、9.(3分)C
10.(3分)他们谈到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关键词“妻子”“绝境”各1分,译出大意1分)
11.(3分)桃源社会衣食住行样样不缺,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不涉世乱、战祸,不受人世政权管辖的世外桃源;人们精神境界怡然自乐。
12.(4分)
(1)(2分)世外桃源 先忧后乐(出现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2)(2分)选文表现了对恬静闲适、和平安乐、淡泊高远的美好生活的追求。 链接材料表现了一种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乐观积极的人生追求。
(三)(6分)
13.(2分)(1)我 (2)停止
14.(2分)亦甚雄快(愉快) 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悲伤,泪流不止)
15.(2分)抓住特征描写1分,语言优美1分。
六 [甲]9、D(2分)10、(1)清晨湖面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2分)(2)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能有所不同呢?(2分)
[乙] 11、(1)距离 (2)凭借,依靠 (3)从(3分)12、(1)我想到南海去,怎么样?(2分)(2)人们立下求学的志向,反而不如四川边境的穷和尚吗?(2分)
13、我们只有立下了目标,努力去实现,才会获得成功。(2分)
九年级语文上段考复习 古诗文阅读诗词赏析
一、(共14分)
(一)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二)欧阳修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尝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谓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君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节选自《诗人玉屑》)
注:①三代:指夏、商、周三代。(2>金石:指钟鼎文及碑文。③逃名:逃避名声,不求名
声。④志:记述。
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名之者谁 名:
(2)欧阳修谪滁州 谪: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有亭冀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18、根据上面语段内容,分别写出欧阳修自号“醉翁”和“六一居士”的原因。(2分)
19、在不同时期,欧阳修分别以什么为乐?请根据上面语段内容加以概括。(4分)
在滁州时:
在颍州时: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9~13题。(14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仿佛若有光。便合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伊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吁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女。外人。黄发垂量,并怕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间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利、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学射于周同“。同射三夹”,皆中的“,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害”;
再发,又中。同大惊,以所受良弓赠之。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①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②负:具有。③强:擅长于。④斤:在这里表示弓的强
度的单位。⑤周同:人名,擅长射箭。⑥矢:箭。⑦的:箭靶的中心。⑧筈(kuó):箭的
尾部。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2分)
(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
(2)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未冠:
10.跟例句中的“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率妻子邑人来止匕绝境,不复出焉,速与外人间隔。
A.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B.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以鱼我所欲也》)
C.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D.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分)
(1)此人-一为具言所闻,旨叹惋。
译文:
(2)飞由是盖自练习,尽得同术。
译文:
12.选文甲中桃花源的美好和谐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门分)
答:
13.选文乙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表现岳飞年少有志的?门分)
答: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33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6—9题。(11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
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
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
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
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
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谪守: (2)属予作文以记之:
(3)胜状: (4)春和景明: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本文标题为《岳阳楼记》,内容上却大量描写洞庭湖的景色,试分析作者的用意。(2分)
9、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强烈的忧患意识,而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抒发了“与
民同乐”的政治理想,范仲淹的“忧”与欧阳修的“乐”在本质上有什么联系?请谈谈你的看
法。(3分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10-14题。(15分)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
众。尉果笞广。„„.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
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
吏,杀之以应陈涉。
(节选自《陈涉世家》)
10、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三处)。(3分)
乃 令 符 离 人 葛 婴 将 兵 徇 蕲 以 东
1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吴广素爱人 素:
(2)将军身被坚执锐 身: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13、这段文字首先叙述了发动起义的情形。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概括其步骤的三个关键词
是( )(3分)
A.并杀两尉 失期当斩 攻大泽乡 B.激怒其众 召令徒属 攻大泽乡
C.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 为坛而盟 D.激怒其众 皆已失期 为坛而盟
14、陈胜、吴广起义提出了“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从而掌握了民心动向,请
概括出这一策略的效果是从哪两个方面得到证明的。(4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9—12题。(13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9.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属予作文以记之 D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橘生淮南则为橘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1. 千余年来,中国的读书人,一直把桃花源当成一个洞天福地。这是为什么?(3分)
12.请就选文和下面链接材料,进行比较阅读。(4分)
【链接材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 选文所描写的美好景象可用一个成语概括,链接材料所抒发的情怀也可概括出一
个成语,请分别将其工整地填写在下面田字格内。(2分)
(2)选文与链接材料表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试作简要说明。(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3—15题。(6分)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 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13.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予始四望惨淡 予:
(2)泫然不能自已也 已:
14. 眼前的景物不同,作者的心情也不同,请根据上面语段加以概括。(2分)
(1)风渐劲时:
(2)猛风大起时:
15.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写出“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的景象。(2分)
六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9-13题。(15分)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前人之述备矣 众妙毕备,以为妙绝(林嗣环《口技》)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沈复《幼时记趣》)
C、予观夫巴陵胜状 驴不胜怒,蹄之(柳宗元《黔之驴》)
D、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司马迁《陈涉世家》)
10、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的词。(3分)
(1)西蜀之去南海__________
(2)子何恃而往__________
(3)贫者自南海还________
1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吾欲之南海,何如?
(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浣溪沙》赏析训练题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这首词主要写作者在 ____________(填季节)______________这一特定时间的生活和心情。我们从词的下片“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短语可知这是_______________时节的典型景物。
2.从表达方式上看,词的上片以_________为主,下片以_________为主;从内容上看,上片侧重写__________,下片侧重写__________(以上两空各用二字词语填写)。全词从“”一字可看出词人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3.词中运用了照应,如“香径”照应“__________”;运用了对比,如上片的“_______”与“_______”对比,下片的“_______”与“_______”对比。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浣溪沙是词牌名。晏殊,字同叔,南宋词人,有《漱玉词》问世。
B.“去年”“旧”暗含着物是人非、时光不再的悲叹。
C.“夕阳西下”写实景,从文字上看是流连光景,而更深一层是对人生易逝的感慨。
D.“独徘徊”的“独”字表现了词人孤独怅惘的心境。
5.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词选自《漱玉词》,是晏殊的代表作,也是宋词中被后广为传诵的名篇。
B.上片写作者在唱一曲新词、饮一杯醇酒时,竟感到这样的生活已经无数次重复,因为春天的天气同去年一样,亭台景物也都依旧。
C.作者看见“夕阳西下”想到岁月在不断地流逝。作者向我们倾诉的是他感到生活的空虚、无聊,同时也有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D.词中作者对生活的体验,对人生的思考,借助曲、酒、夕阳、落花、燕子并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感受表现出来,做到了情景结合。浑然一体。
6.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第三句以夕阳将尽之景,道出对旧时美好时光的流连之景和感伤之意。
B.词的四、五句对仗工整,浑然天成,富有哲理。“花落去”既指芳春匆匆归去,又指惋惜美好的消失。其实,人生的盛衰浮沉也如同花开花落。
C.末句一“独”字,写出了词人怅惘落寞的感伤。
D.在词中,巧妙地运用了“新”与“旧”的对比,“新”是主,“旧”是宾;“来”与“去”的对比,“来”是主,“去”是宾。
7. 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词人巧妙运用了“新”“旧”对比,用“新”来反衬“旧”,突出了词人对往事的留恋。
B.“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夕阳西下”是眼前景,词人用叹今的方式来表现怀旧的感情,情味凄婉。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词人面对花儿飘零,心中涌起了无尽感伤。但看到相识的归燕,空虚的心灵又得到了安慰。
D.“小园香径独徘徊”一句通过写主人公的行动,倾诉了词人怅惘的心境。
8、你认为“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句蕴涵了怎样的哲理。
6、对《相见欢》(李煜)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对“离愁”做了真切、深刻的描写,如“剪不断、理还乱”这个比喻,如“别是一番滋味”等,情深切自然,语言朴实,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B、“无言独上西楼”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孑然一身“斯人独憔悴”的孤影。可想见其人处境之孤寂,心境之萧条,为整首词渲染了凄凉暗淡的感情。
C、“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点名季节是秋天,“寂寞”者是“梧桐深院”,被“锁”者是“清秋”,使人愁而更愁。
D、“剪不断、理还乱”用来形容人内心的烦乱,或形容某些事难以处理解决。“别是一番滋味”等用来形容只有自己内心知晓的那种难以言说的感受。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8两题。(5分)相见欢【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7、“月如钩”,烘托出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再写出一句有关月亮的名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你简洁的语言赏析它。
答 案
四10.(3分)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11.(2分)(1)向来,一向 (2)亲自,亲身
12.(3分)可是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译出大意2分,关键词“十六七”1分)
13.(3分)C
14.(4分)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并建立张楚政权;各郡县纷纷举事响应陈涉。 五、9.(3分)C
10.(3分)他们谈到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关键词“妻子”“绝境”各1分,译出大意1分)
11.(3分)桃源社会衣食住行样样不缺,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不涉世乱、战祸,不受人世政权管辖的世外桃源;人们精神境界怡然自乐。
12.(4分)
(1)(2分)世外桃源 先忧后乐(出现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2)(2分)选文表现了对恬静闲适、和平安乐、淡泊高远的美好生活的追求。 链接材料表现了一种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乐观积极的人生追求。
(三)(6分)
13.(2分)(1)我 (2)停止
14.(2分)亦甚雄快(愉快) 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悲伤,泪流不止)
15.(2分)抓住特征描写1分,语言优美1分。
六 [甲]9、D(2分)10、(1)清晨湖面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2分)(2)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能有所不同呢?(2分)
[乙] 11、(1)距离 (2)凭借,依靠 (3)从(3分)12、(1)我想到南海去,怎么样?(2分)(2)人们立下求学的志向,反而不如四川边境的穷和尚吗?(2分)
13、我们只有立下了目标,努力去实现,才会获得成功。(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