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生态环境的浮游生物监测与评价

第11卷第1期

201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WATERRESOURCESANDV01.11No.11年3月JOURNAl.OFANHUITEnCHNICAI.COl。LEGEOFHYDROEI,EUFRICPOWERMar.2011

地表水生态环境的浮游生物监测与评价

张时珍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合肥231603)

摘要:文章在生态监测的基础上,以浮游生物为指标。分别运用生物指数和营养状况评价2种方法,对监测水域进行了水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并得出初步结论。

关键词:水生态环境;浮游生物;生物监测

DOI:10.3969/j.issn.1671--6221.2011.01.005

中图分类号:X8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221(2011)01-0014-03

Planktonmonitoringandassessmentofaquaticenvironment

ZHANGShi—zhen

(AnhuiTechinicalCollegeofWaterResourcesandHydroelectricPower,Hefei231603,China)

Abstract:Onthebasisofecologicalmonitoringandplanktonindicators,thepaperevaluatestheoftheaquaticenvironmentanddrawsastatuspreliminaryconclusionaboutthestudyarea,usingthetWO

status.methodsofbiologicalindexandassessment0fnutritional

Keywords:aquaticenvironment;plankton;environmentalmonitoring

目前水生态系统的评价已经从早期的以物理、化学指标为主,过渡成为以生物指标为主。参考物理、化学指标的生态学评价,生物评价和指示种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水体污染的生物监测可利用指示生物、水生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和水污染生物测试等方法进行。

生物采样及基本测试方法

浮游动物采样分定性和定量2种,定性标本用25#浮游生物网在水面及水深0.5m做“oo”字型往复捞取,倒入标本瓶中加鲁哥氏液同定.而后室内镜检分类鉴定。定量标本用采水器在水面下0.5m处取水样1000ml,加15ml鲁哥氏液固定,静置沉淀48h,用虹吸管抽去上清液,使标本浓缩致30ml水样,装瓶保存(加福尔马林)。吸取0.1ml标本液,镜检记数,单细胞者一细胞为一个体,定形群体者~群体为一个体,不定形群体者按视野内具体分散状态各定为一个体。用12#网在水面及水深0.5m处做“∞”字型往复捞取浮游动物,用“4%”福尔马林液固定,镜检,作分类鉴定。主要数据如表1、表2所列。

收稿日期:2010-12~07:修回日期:2010—12—15作者简介:张时珍(1982--),男,安徽合肥人.教师.从事环境科学领域的教学与研究。

14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表l采样水域底栖一浮游生物优势种第11卷

2采样水域生态评价

2.1生物指数评价

藻类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是整个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础,它的组成和数量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且由于浮游藻类对污染物敏感,在污染压迫下,浮游藻类种群组成会发生改变。因此,通过采取水样分析浮游藻类的种群组成,可以对水质情况做出更全面、更接近实际的评价,以弥补理化监测法的不足。下面,以Lloyd-Ghelardi均匀度指数来评价该水域水质。Lloyd-Ghelar-di的均匀度指数具有较多的优点,计算公式与评价标准简单,不要求大量的采样点与采样量,应用范围广,在人力、资金、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使用均匀度指数来评价水质情况比较合适。计算公式如式(1):

P=Si/s(1)

其中,Si为第1个采样点的藻类种数;S为藻类总的种数。评价标准(e值):0.2一o.3为重污带(V),0.3一O.4为a一中污带(II),0.4一O.5为p一中污带(Ⅱ),>0.5为寡污带(I)。

本次采样共检出浮游藻类203种,S值取为203;采样点1、采样点2、采样点3、采样点4分别检出58、74、95、77种,即S值分别取为58、74、95、77。参照公式e—si/S,计算结果分别为0.286、0.365、0.468、0.379。参考评价标准,采样点1e值处于0.2一o.3之间,水质级别定为重污带(V);采样点2、采样点4e值处于0.3一o.4之间,可定为a一中污带(Ⅲ);采样点3e值大于0.4,属于B一中污带(II)。

根据一般污水生物系统法对污生带的划分,可知属于重污带(V)的采样点1为有机物污染严重的区域,水体高分子有机物质丰富,且溶解氧含量少,没有鱼类和好氧生物。属于a一中污带(Ⅲ)的采样点2有机物污染较严重,仅次于重污带(V)。水体中存在较多的小分子有机物,溶解氧略多于重污带(V)。这与采样点2溶解氧分别为9.5mg/L和9.4mg/L,略高于采样点1的7.9mg/L相符合。属于B一中污带(II)的采样点3为中等程度的有机污染,溶解氧含量较高,氧化作用明显,有鱼类生存。这与采样点3的溶解氧为11.9rag/L(4个监测点中最高)且开展水产养殖的情况相符合。综合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从生物指数评价的角度来看,采样水域的水质基本上都处于中污带与重污带之间,都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有机污染。

2.2营养状况评价

(1)浮游植物密度评价。浮游植物是一般水体中主要初级生产者,它含有叶绿素,是一类独立生活的自养性生物。浮游植物是湖泊富营养化重要的牛物学指标,浮游植物浓度越高,标志着湖?自富营养化的程度越严重。在湖泊富营养化调查与评价中,浮游植物量通常以密度表示,即以每升水中含有浮游藻类细胞数或个体数两种方法表示。以升为单位的标准为:小于3×105个/L,为贫营养;3"~10×10s个/L,为中营养;大于10×105个/L,为富营养。(下转第21页)

第1期蒯圣龙:高等学校中水回用系统的应用研究215结束语

该中水回用系统投入运行后,可给该校带来显著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1)环境效益。污水经中水系统综合利用,实现分质给水排水,减少校园污水排放量,减轻对环境的压力,可产生良好的环境效益。

(2)经济效益。每年可节约用水9万m3,目前合肥市行政事业单位用水价格为2.40元/m3,则每年可节约水费21.6万元,8年后即可回收成本,并且随着水资源的短缺,水费可能上涨,其经济效益会更加显著。

(3)社会效益。该系统不仅对该校的节水有实际意义,对其他高校中水回用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及运行管理都有较好的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同时也会成为中水回用的科研及实习实训基地。

[参考文献]

[1]明占学.高校建设中水回用系统的经济可行性初探[J].给水排水.2006,(4):76—78.

[2]吴景熊,陈梅芹.我国中水会用的迫切性及其主体工艺评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6。(4):25—28.

[3]张新波.赵新华.节水型校园建设规划的研究口].天津理工学院学报,2004,(4):99—102.

(jr任编辑陈化钢)

(上接第14页)

根据这个标准,结合表1浮游藻类浓度的数据,可得出评价结果为:采样点3、采样点4为中营养;采样点1的浮游藻类浓度高达171.4x105个/L,大大超过评价标准,为重富营养;采样点2的浮游藻类浓度为7.92×105个/L,是典型的富营养。

(2)优势种评价。浮游植物能对水体营养状况的变化迅速反映,一般藻类的营养生态位比较广,可以根据藻类群落组成和优势种来评价水体的污染状况。参考湖泊营养状况与浮游植物优势种的对应关系,采样点4和采样点1分别以隐藻门的齿蚀隐藻和蓝藻门的两栖颤藻为优势种,可将其定为中一富营养型。采样点3绿藻占54.7%,属富营养状况。采样点2绿藻和硅藻占优势,也属富营养状况。3结束语

生物方法具有理化监测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能直接而综合的反映出环境质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具有连续监测的功能,可以在大面积或较长距离内密集布点,甚至在边远地区也能布点进行监测。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不能像理化监测仪器那样迅速做出反应,不能精确地监测出环境中某些污染物的含量,只能反映各监测点的相对污染或变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志杰.环境污染生物监测与评价[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

[2]国家环保总局.水生生物监测手册[M].南京:东南大学。1994.

[3]王明翠,刘雪芹.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及分级标准[J].中国环境监测,2002,(5):47--49.(Jr任编辑陈化钢)

第11卷第1期

201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WATERRESOURCESANDV01.11No.11年3月JOURNAl.OFANHUITEnCHNICAI.COl。LEGEOFHYDROEI,EUFRICPOWERMar.2011

地表水生态环境的浮游生物监测与评价

张时珍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合肥231603)

摘要:文章在生态监测的基础上,以浮游生物为指标。分别运用生物指数和营养状况评价2种方法,对监测水域进行了水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并得出初步结论。

关键词:水生态环境;浮游生物;生物监测

DOI:10.3969/j.issn.1671--6221.2011.01.005

中图分类号:X8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221(2011)01-0014-03

Planktonmonitoringandassessmentofaquaticenvironment

ZHANGShi—zhen

(AnhuiTechinicalCollegeofWaterResourcesandHydroelectricPower,Hefei231603,China)

Abstract:Onthebasisofecologicalmonitoringandplanktonindicators,thepaperevaluatestheoftheaquaticenvironmentanddrawsastatuspreliminaryconclusionaboutthestudyarea,usingthetWO

status.methodsofbiologicalindexandassessment0fnutritional

Keywords:aquaticenvironment;plankton;environmentalmonitoring

目前水生态系统的评价已经从早期的以物理、化学指标为主,过渡成为以生物指标为主。参考物理、化学指标的生态学评价,生物评价和指示种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水体污染的生物监测可利用指示生物、水生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和水污染生物测试等方法进行。

生物采样及基本测试方法

浮游动物采样分定性和定量2种,定性标本用25#浮游生物网在水面及水深0.5m做“oo”字型往复捞取,倒入标本瓶中加鲁哥氏液同定.而后室内镜检分类鉴定。定量标本用采水器在水面下0.5m处取水样1000ml,加15ml鲁哥氏液固定,静置沉淀48h,用虹吸管抽去上清液,使标本浓缩致30ml水样,装瓶保存(加福尔马林)。吸取0.1ml标本液,镜检记数,单细胞者一细胞为一个体,定形群体者~群体为一个体,不定形群体者按视野内具体分散状态各定为一个体。用12#网在水面及水深0.5m处做“∞”字型往复捞取浮游动物,用“4%”福尔马林液固定,镜检,作分类鉴定。主要数据如表1、表2所列。

收稿日期:2010-12~07:修回日期:2010—12—15作者简介:张时珍(1982--),男,安徽合肥人.教师.从事环境科学领域的教学与研究。

14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表l采样水域底栖一浮游生物优势种第11卷

2采样水域生态评价

2.1生物指数评价

藻类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是整个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础,它的组成和数量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且由于浮游藻类对污染物敏感,在污染压迫下,浮游藻类种群组成会发生改变。因此,通过采取水样分析浮游藻类的种群组成,可以对水质情况做出更全面、更接近实际的评价,以弥补理化监测法的不足。下面,以Lloyd-Ghelardi均匀度指数来评价该水域水质。Lloyd-Ghelar-di的均匀度指数具有较多的优点,计算公式与评价标准简单,不要求大量的采样点与采样量,应用范围广,在人力、资金、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使用均匀度指数来评价水质情况比较合适。计算公式如式(1):

P=Si/s(1)

其中,Si为第1个采样点的藻类种数;S为藻类总的种数。评价标准(e值):0.2一o.3为重污带(V),0.3一O.4为a一中污带(II),0.4一O.5为p一中污带(Ⅱ),>0.5为寡污带(I)。

本次采样共检出浮游藻类203种,S值取为203;采样点1、采样点2、采样点3、采样点4分别检出58、74、95、77种,即S值分别取为58、74、95、77。参照公式e—si/S,计算结果分别为0.286、0.365、0.468、0.379。参考评价标准,采样点1e值处于0.2一o.3之间,水质级别定为重污带(V);采样点2、采样点4e值处于0.3一o.4之间,可定为a一中污带(Ⅲ);采样点3e值大于0.4,属于B一中污带(II)。

根据一般污水生物系统法对污生带的划分,可知属于重污带(V)的采样点1为有机物污染严重的区域,水体高分子有机物质丰富,且溶解氧含量少,没有鱼类和好氧生物。属于a一中污带(Ⅲ)的采样点2有机物污染较严重,仅次于重污带(V)。水体中存在较多的小分子有机物,溶解氧略多于重污带(V)。这与采样点2溶解氧分别为9.5mg/L和9.4mg/L,略高于采样点1的7.9mg/L相符合。属于B一中污带(II)的采样点3为中等程度的有机污染,溶解氧含量较高,氧化作用明显,有鱼类生存。这与采样点3的溶解氧为11.9rag/L(4个监测点中最高)且开展水产养殖的情况相符合。综合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从生物指数评价的角度来看,采样水域的水质基本上都处于中污带与重污带之间,都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有机污染。

2.2营养状况评价

(1)浮游植物密度评价。浮游植物是一般水体中主要初级生产者,它含有叶绿素,是一类独立生活的自养性生物。浮游植物是湖泊富营养化重要的牛物学指标,浮游植物浓度越高,标志着湖?自富营养化的程度越严重。在湖泊富营养化调查与评价中,浮游植物量通常以密度表示,即以每升水中含有浮游藻类细胞数或个体数两种方法表示。以升为单位的标准为:小于3×105个/L,为贫营养;3"~10×10s个/L,为中营养;大于10×105个/L,为富营养。(下转第21页)

第1期蒯圣龙:高等学校中水回用系统的应用研究215结束语

该中水回用系统投入运行后,可给该校带来显著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1)环境效益。污水经中水系统综合利用,实现分质给水排水,减少校园污水排放量,减轻对环境的压力,可产生良好的环境效益。

(2)经济效益。每年可节约用水9万m3,目前合肥市行政事业单位用水价格为2.40元/m3,则每年可节约水费21.6万元,8年后即可回收成本,并且随着水资源的短缺,水费可能上涨,其经济效益会更加显著。

(3)社会效益。该系统不仅对该校的节水有实际意义,对其他高校中水回用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及运行管理都有较好的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同时也会成为中水回用的科研及实习实训基地。

[参考文献]

[1]明占学.高校建设中水回用系统的经济可行性初探[J].给水排水.2006,(4):76—78.

[2]吴景熊,陈梅芹.我国中水会用的迫切性及其主体工艺评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6。(4):25—28.

[3]张新波.赵新华.节水型校园建设规划的研究口].天津理工学院学报,2004,(4):99—102.

(jr任编辑陈化钢)

(上接第14页)

根据这个标准,结合表1浮游藻类浓度的数据,可得出评价结果为:采样点3、采样点4为中营养;采样点1的浮游藻类浓度高达171.4x105个/L,大大超过评价标准,为重富营养;采样点2的浮游藻类浓度为7.92×105个/L,是典型的富营养。

(2)优势种评价。浮游植物能对水体营养状况的变化迅速反映,一般藻类的营养生态位比较广,可以根据藻类群落组成和优势种来评价水体的污染状况。参考湖泊营养状况与浮游植物优势种的对应关系,采样点4和采样点1分别以隐藻门的齿蚀隐藻和蓝藻门的两栖颤藻为优势种,可将其定为中一富营养型。采样点3绿藻占54.7%,属富营养状况。采样点2绿藻和硅藻占优势,也属富营养状况。3结束语

生物方法具有理化监测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能直接而综合的反映出环境质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具有连续监测的功能,可以在大面积或较长距离内密集布点,甚至在边远地区也能布点进行监测。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不能像理化监测仪器那样迅速做出反应,不能精确地监测出环境中某些污染物的含量,只能反映各监测点的相对污染或变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志杰.环境污染生物监测与评价[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

[2]国家环保总局.水生生物监测手册[M].南京:东南大学。1994.

[3]王明翠,刘雪芹.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及分级标准[J].中国环境监测,2002,(5):47--49.(Jr任编辑陈化钢)


相关文章

  • 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处理规划
  • 摘要:以地表水环境为主题对象,介绍其质量监测.评价和处理规划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结合福建省九龙江水环境实践分析案例,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线性生态地表水环境管理框架. 关键词:地表水环境监测评价处理规划 中图分类号:X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查看


  • 沉积物监测方法和质量基准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43卷第12期2012年6月 人民长 江 V01.43.No.12June. 2012 Yangtze River 文章编号:100l一4179(2012)12-0078一03 沉积物监测方法和质量基准研究现状及进展 兰 静,朱志勋,冯艳 ...查看


  • 水质监测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水质与毕业论文选题(1349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 ...查看


  • 土壤修复工程流程及修复方法概述
  • 土壤修复工程程序及修复技术概述 土壤污染常见修复技术 国内现阶段常见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工程修复技术.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和联合修复技术等. 1.土壤的工程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排土.换土.去表土.客土和深耕翻土等措施. 2.物理-化学修 ...查看


  • 土壤修复工程程序及修复技术概述
  • 土壤修复工程流程及修复方法概述 土壤污染常见修复技术 国内现阶段常见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工程修复技术.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和联合修复技术等. 1.土壤的工程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排土.换土.去表土.客土和深耕翻土等措施. 2.物理-化学修 ...查看


  • 环境招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环境监测站招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入空格中,单项或多项)(每1小题2分,共30分) 1.制定我国环境保护法,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公害, B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A.保护自 ...查看


  • 暨南大学校园环境评价
  • 暨南大学校园环境评价 目录 1. 总则 .................................................................................................... ...查看


  • 环境核辐射监测规定(GB12379-90)
  • 环境核辐射监测规定(GB12379-90)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核辐射监测的一般性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的一切环境核辐射监测. 2 引用标准 GB 8703 辐射防护规定 3 术语 3.1 源项单位 ...查看


  • 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方面废水监测的技术要点
  • 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方面废水监测的技术要点 分类方法通常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按工业废水中所含主要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分类,含无机污染物为主的为无机废水,含有机污染物为主的为有机废水.例如电镀废水和矿物加工过程的废水,是无机废水:食品或石油加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