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去法国留学了。孩子初次单独出行的经历,令我对幼教工作生出了许多联想。
因为儿子到达巴黎时,学校的老师正好有重要的工作,不能去机场接他,这意味着儿子必须独自一人带着行李走完后面200千米的路程。于是,儿子出门前,我忙不迭地指点他该如何做下飞机拿到行李后先在机场用早餐,然后坐出租车去火车站,再„„
儿子听了提出异议:“巴黎的出租车太贵,坐地铁挺方便。”我有些“霸道”地打断他:“那么多行李,怎么行?就坐tax!”
儿子默然。
从未出过远门的孩子将长途独行,母亲的种种忐忑、担忧和不舍可想而知,因此,儿子登机前,我再一次叮嘱他:“落地后就打开手机。”
终于等到了儿子的回应:“机场很繁华„„我先去拿行李。”
“对!拿好行李找个地方用早餐。”我急切地再次提醒他。
接着,令我坐立不安的事还是发生了:儿子就此没了音讯,打他手机竟然不在服务区。此时的我,真是着急啊!职业特点让我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个极其丰富的想象,尽情上演着各种情节„„那时,我真吓坏了!
终于,在担惊受怕3小时之后,我紧握的手机响了起来,正是儿子的声音!“妈妈,我早就到火车站了,也用了早餐„„但是手机没信号啊„„”
“怎么可能没信号?”
“巴黎的地铁里都没有信号的。”
“啊?你坐地铁了?那么多行李怎么搬?”我着急地发问。
电话中是儿子温暖的笑声:“一个很帅的法国哥哥,帮我分担了行李,还顺道领我到了火车站。” “你怎么做到的?怎么会那么巧?”我忍不住追问。
“我看这个帅哥拿着一个大包,不像上班的样子,就上前询问火车站怎么走,果然„„”真没想到!
“巴黎的火车站也没信号。候车室的一群法国女郎,让我帮她们写中国名字留念。我现在正出来找水笔。”
初次独行的儿子就这样以淡定的姿态回应我“千辛万苦”的想象,我百转千回的心绪终于抚平。
安静下来后,不由得开始嘲笑起自己先前的紧张和惶恐。是的,孩子在我们淡出的世界里,自在地发挥着自己的能力,让我们惊奇地看到了他们的成长。
于是,我想起一件在公园里发生过的事情:夏日里,我给了两个中班孩子一盒装有6小块冰激凌的冷饮,让他们分着吃。不料,两个孩子刚打开盒子,就有一块冰激凌掉到了地上。这下怎么分呢?
我建议道:“总有一人多一人少。谦让一下吧。”
两人支支吾吾了一会儿,乐乐勉强地说:“那我吃2块算了。”
我放心地打算离开,没想到还没转身,就瞥见乐乐将一块冰激凌放在嘴里咬了一半后递给斌斌,斌斌像没事人一样顺手接过塞进了嘴里,完了两人还相视一笑,心满意足。
不久,在个别化学习活动的一次经验分享中,我提了个问题:“将7块糖果分给两个朋友,能公平分吗?”斌斌马上站起来说:“能!每人3块半。”
想不到就那次经历,让斌斌拥有了等分的经验。
依然说回我正在法国小城读书的儿子。开学才2周,他竟然从尝试着做自己的饭菜,发展到经常为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下厨。这着实令我瞠目结舌,因为在家里,儿子可从来没有下过厨房。但是在聊天的视频中,我看见了儿子做的蒸鸡、煎鱼和各式蔬果,以及围坐在小桌边的一群外国同学。
面对我的诧异,儿子得意地笑着:“我是天才吗?不是啦!吃着外婆的饭长大,那味道已经烙下
了。只是你们不给我动手的机会„„”
是啊!孩子的学习,是在生活的情景中感知领悟的;孩子的成长,是在饶有趣味的情景中模仿探究的。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拥有了我们想象不到的才干。但是,我们的过度呵护,让他们失却了展示才干的机会。
由此,我们得明白:我们应该多给予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如在日常教学中,可以让孩子自己来制订班级规则并监督执行,也不必过多担心孩子做不了主。即使在由教师主导的集体活动中,也可以通过预设两人或多人商讨和合作的环节,为同伴间的学习提供机会。 孩子需要以自己的方式和途径来完成学习。我们,则需要更多地淡出。
站在孩子背后,我们也许会看到更多:孩子在自己的世界里,完成了一件件令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拥有了让我们刮目相看的才干。
淡出,让孩子独立成长!
儿子去法国留学了。孩子初次单独出行的经历,令我对幼教工作生出了许多联想。
因为儿子到达巴黎时,学校的老师正好有重要的工作,不能去机场接他,这意味着儿子必须独自一人带着行李走完后面200千米的路程。于是,儿子出门前,我忙不迭地指点他该如何做下飞机拿到行李后先在机场用早餐,然后坐出租车去火车站,再„„
儿子听了提出异议:“巴黎的出租车太贵,坐地铁挺方便。”我有些“霸道”地打断他:“那么多行李,怎么行?就坐tax!”
儿子默然。
从未出过远门的孩子将长途独行,母亲的种种忐忑、担忧和不舍可想而知,因此,儿子登机前,我再一次叮嘱他:“落地后就打开手机。”
终于等到了儿子的回应:“机场很繁华„„我先去拿行李。”
“对!拿好行李找个地方用早餐。”我急切地再次提醒他。
接着,令我坐立不安的事还是发生了:儿子就此没了音讯,打他手机竟然不在服务区。此时的我,真是着急啊!职业特点让我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个极其丰富的想象,尽情上演着各种情节„„那时,我真吓坏了!
终于,在担惊受怕3小时之后,我紧握的手机响了起来,正是儿子的声音!“妈妈,我早就到火车站了,也用了早餐„„但是手机没信号啊„„”
“怎么可能没信号?”
“巴黎的地铁里都没有信号的。”
“啊?你坐地铁了?那么多行李怎么搬?”我着急地发问。
电话中是儿子温暖的笑声:“一个很帅的法国哥哥,帮我分担了行李,还顺道领我到了火车站。” “你怎么做到的?怎么会那么巧?”我忍不住追问。
“我看这个帅哥拿着一个大包,不像上班的样子,就上前询问火车站怎么走,果然„„”真没想到!
“巴黎的火车站也没信号。候车室的一群法国女郎,让我帮她们写中国名字留念。我现在正出来找水笔。”
初次独行的儿子就这样以淡定的姿态回应我“千辛万苦”的想象,我百转千回的心绪终于抚平。
安静下来后,不由得开始嘲笑起自己先前的紧张和惶恐。是的,孩子在我们淡出的世界里,自在地发挥着自己的能力,让我们惊奇地看到了他们的成长。
于是,我想起一件在公园里发生过的事情:夏日里,我给了两个中班孩子一盒装有6小块冰激凌的冷饮,让他们分着吃。不料,两个孩子刚打开盒子,就有一块冰激凌掉到了地上。这下怎么分呢?
我建议道:“总有一人多一人少。谦让一下吧。”
两人支支吾吾了一会儿,乐乐勉强地说:“那我吃2块算了。”
我放心地打算离开,没想到还没转身,就瞥见乐乐将一块冰激凌放在嘴里咬了一半后递给斌斌,斌斌像没事人一样顺手接过塞进了嘴里,完了两人还相视一笑,心满意足。
不久,在个别化学习活动的一次经验分享中,我提了个问题:“将7块糖果分给两个朋友,能公平分吗?”斌斌马上站起来说:“能!每人3块半。”
想不到就那次经历,让斌斌拥有了等分的经验。
依然说回我正在法国小城读书的儿子。开学才2周,他竟然从尝试着做自己的饭菜,发展到经常为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下厨。这着实令我瞠目结舌,因为在家里,儿子可从来没有下过厨房。但是在聊天的视频中,我看见了儿子做的蒸鸡、煎鱼和各式蔬果,以及围坐在小桌边的一群外国同学。
面对我的诧异,儿子得意地笑着:“我是天才吗?不是啦!吃着外婆的饭长大,那味道已经烙下
了。只是你们不给我动手的机会„„”
是啊!孩子的学习,是在生活的情景中感知领悟的;孩子的成长,是在饶有趣味的情景中模仿探究的。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拥有了我们想象不到的才干。但是,我们的过度呵护,让他们失却了展示才干的机会。
由此,我们得明白:我们应该多给予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如在日常教学中,可以让孩子自己来制订班级规则并监督执行,也不必过多担心孩子做不了主。即使在由教师主导的集体活动中,也可以通过预设两人或多人商讨和合作的环节,为同伴间的学习提供机会。 孩子需要以自己的方式和途径来完成学习。我们,则需要更多地淡出。
站在孩子背后,我们也许会看到更多:孩子在自己的世界里,完成了一件件令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拥有了让我们刮目相看的才干。
淡出,让孩子独立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