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的关系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InnerMongoliaPolytechnicUniversity

第8卷 第2期(SocialScience)Vol.8 No.2 1999

浅析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的关系

孙鹏文1 赵永红2 富秀荣1

(1.内蒙古工业大学 机械系,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62;2.内蒙古工业大学 电气系,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62)

思维方式、认识方式、摘要: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观点从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的起源、

语言形式四方面论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得出人工智能虽能延长人的大脑、扩大人的智能、放大和部

分代替人类脑力劳动,但却不可能完全代替,更不可能超过人类智能。

关键词:人类智能;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人工自然

中图资料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当代的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三大要素。以往的技术革命,,为中心展开的。,那么当代技术革命则是延长人的大脑,,。

然而,,有一些人认为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类智能,甚至可以超过人类智能。?就此情况,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下论述。

  一、从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的起源方面看,二者有本质的不同

人类是在自然界长期演化发展的特定阶段产生的,人类的产生并不单纯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劳动在这个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实践是人具有能动性的一个基本标志,人类实践具有主动性、目的性和创造性,这种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活动是人区别于其它一切自然存在物的主要特点。人在实践中经过体外进化发展了人类器官,古猿的直立姿势造成的后肢分工,为前肢的解放奠定了基础;劳动使猿的前肢功能发展起来并逐渐转化为人手,劳动所引起手的变化又引起了全身的相关变化,手足分工,使手和脚的功能特化,各司其职,正式确定了直立姿势;直立姿势不仅使形体内部结构相应固定,而且使视野开阔,能从自然界获得更多的信息,锻炼了神经系统;直立姿势又使脊柱可支撑起更大容量的大脑,从而为意识的萌芽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此外,劳动又是一种集约化的活动,在劳动中需要交流,促进了语言的产生;语言作为思想的外壳和工具是和思维相互依存的,语言的发展有助于意识的发展,因而逐渐使动物的心理转变为人的意识,猿脑变成了人脑。人在劳动中相互协作,使劳动具有社会性,同时人类所进行的活动是有主动性、目的性、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从而形成了具有主观能动性、社会性的人类智能。

具有模拟人类思维的人工智能机是人类体外进化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的一个重大发展,它是按人类智能的个别思维方式由人创造和发展而来的,是人类运用数学、逻辑学、电子学、软件设计等知识设计出来的为人类服务的工具。虽然它放大和部分代替了人脑的功能,而且越来越成为人脑在功能上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但它仍属于人工自然的范畴,是人类实践手段所及从而改变了的那部分自然界。人

35

工自然可以看成是人类与自然所构成的调控系统,归属于人类自然的产物,它随着人类控制手段的逐步进化而拓展,它的拓展过程由技术史所表征;而且人工自然不可能超越人对自然科学认识的范围,它是自然的组成部分,是把从天然自然所获得的自然信息物化而成的自然界。

  二、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的“思维”方式不尽相同

人工智能是形式化的方法,一步一步严格遵循一定规则的“思维”,它在逻辑思维、信息存储量、执行速度等方面一般来说要强于人类智能,但人类智能的思维方式是多样化的,它不仅有科学思维的逻辑方法,而且还有人工智能所不及的非逻辑方法,人类在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形象思维是在形象地反映客观的具体形态或姿态的感性认识基础上,通过意象、联想和想象来揭示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思维形式。它与逻辑思维的区别在于:逻辑思维的“细胞”是抽象的概念,而形象思维的“细胞”是形象的意象,其思维过程的一般形式是运用意象进行联想和想象,而不像逻辑思维那样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

直觉思维是指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而对新事物、新现象极为敏锐、准确的判断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在人们原有的理论和经验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直觉思维有时还伴随着被称为“灵感”的特殊心理体验和心理过程,理状态,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直觉和灵感具有突发性、,是对现有知识、经验的相关模糊判断。觉孕育成熟之后,同意识沟通的瞬间表现,。直觉是一种“无意识”“、不自觉地”完成的过程,“顿悟”。科学史上的许多重大难题,。

近几年,,最典型的当属国际象棋大师加里・卡斯帕洛夫与IBM公司开发的计算机国际象棋程序深蓝对奕的报道。去年5月,深蓝最终战胜了卡斯帕洛夫,对此有人得出人工智能可战胜和代替人类智能的结论。那么我们就看一看电脑是如何下棋的。人工智能电脑下棋模拟人类的智能,它的启发式搜索也是边走边试探,每走一步都设法计算当前棋局的各种可能走法及对手各种反应的得分,然后立足于对方应棋后自己面临的局势,寻找那种能够争取到的最好结果,再倒推回去选择满意的棋步,沿着得分最高的分支发送棋步。

虽然人工智能不会因紧张而心理失常,也不会因疲劳而导致水平下降,但是,从另一方面讲,它从根本上缺乏人类象棋大师独有的那份“灵气”,即直觉、顿悟和创造性思维,这是他们赖以攀上棋坛顶峰的主要“法宝”,而凭记忆和掌握棋谱,仅仅是象棋入门的基础。目前我们有很多材料说明国际象棋大师的这种直觉判断不是靠数值函数“算”出来的,甚至他们激奋的情感,有时也能够调动思维火花去引燃顿悟。

由以上例子看出,人工智能把“思维”形式化了,而人类智能还有跳跃性思维,即直觉、灵感和创造性思维等。

  三、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的认识方式不同

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认识主体是指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意识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认识客体是自然界,二者的区分是人类生产劳动的产物。生产劳动使人类祖先的动物心理逐渐转化为人类意识,创造了认识主体;生产劳动使自在客体转化为认识对象,创造了认识客体,所以认识主体首先是实践主体,认识客体首先是实践对象。社会实践创造认识主体的根本36

标志是生产劳动使人类获得了主观能动性,形成了自我意识,并且通过劳动和交往使自身具有社会性。

作为90年代人类研究人工智能的重要领域———人工神经网络有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和容错性,其独立性和能动性大大增强,它能更好地模拟人脑的思维过程。人工神经网络虽然具有一定程度的自学习、自意识与自组织功能,但其网络结构和学习样本需要人为给定,神经网络在运行过程中没有自己的目的,完全是按人的要求完成特定的任务。因此,人工神经网络不能从事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活动,并不具有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意识。它没有内心活动,没有心理状态,意识不到自身的存在,意识不到行动的意义和后果,更谈不上具有社会性。因此人工神经网络并不能够作为“人工认识主体”或“第二认识主体”。

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人类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是高度组织起来的中枢神经系统———大脑,人脑的运动过程是复杂的生理、心理过程。与人脑比较,人工神经网络是人类根据社会生产的需要制造的,用无机物模拟人脑的工具,其物质基础是机械的和电子元件结构,其运动过程也为低级的物理、机械过程。因此人工神经网络不具备人脑思维的社会性、主观能动性和人脑的主观世界,总体上仍不及人脑,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其作为人类认识工具的地位,不会上升为人的统治者。

  四、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的语言形式不同

人类自然语言符号系统的基本特征是其多义性、,,这些特征并不妨碍社会信息的交流。,识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建立了人工语言符号系统。需要指出的是,,即确定或描述它的符号含义和它的构成与变换规则。。而作为能被计算机识别的形式化语言———计算机语言,。

最近日本研制出能与主人进行双向情感交流的软件。当人机开始交谈时,电脑显示屏会出现一个名字叫“米克”的小孩形象,它能依据主人的态度作出反应。究其情感的来源,是人们设计的语言识别、语言响应系统模式,但它没有随机应变的能力,不完全具有非常复杂的人类智能。比如让电脑鉴别讽刺语言并理解其中的言外之意,依据人的语调最终判断其说的到底是真话还是假话,这对人工智能来说都是很困难的。

总之,人工智能虽不能完全代替人类智能,但它在延长人的大脑,扩大人的智能,放大和部分代替人类脑力劳动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由于它不具备人类智能的社会性、主观能动性、自我意识、非逻辑的科学思维方法和人脑的主观世界,因而不可能完全代替甚至超越人类智能。

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二者有相似性和统一性。人工智能只是机械地模拟人类智能,虽然目前它还不能准确的模拟人类的思维方式,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工智能定会更加向着这个目标靠近。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委社会科学研究与艺术教育司组.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 刘元亮等.科学认识与方法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3]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4] 余少坡.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J〕.计算机科学,1991.

37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InnerMongoliaPolytechnicUniversity

第8卷 第2期(SocialScience)Vol.8 No.2 1999

浅析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的关系

孙鹏文1 赵永红2 富秀荣1

(1.内蒙古工业大学 机械系,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62;2.内蒙古工业大学 电气系,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62)

思维方式、认识方式、摘要: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观点从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的起源、

语言形式四方面论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得出人工智能虽能延长人的大脑、扩大人的智能、放大和部

分代替人类脑力劳动,但却不可能完全代替,更不可能超过人类智能。

关键词:人类智能;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人工自然

中图资料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当代的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三大要素。以往的技术革命,,为中心展开的。,那么当代技术革命则是延长人的大脑,,。

然而,,有一些人认为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类智能,甚至可以超过人类智能。?就此情况,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下论述。

  一、从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的起源方面看,二者有本质的不同

人类是在自然界长期演化发展的特定阶段产生的,人类的产生并不单纯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劳动在这个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实践是人具有能动性的一个基本标志,人类实践具有主动性、目的性和创造性,这种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活动是人区别于其它一切自然存在物的主要特点。人在实践中经过体外进化发展了人类器官,古猿的直立姿势造成的后肢分工,为前肢的解放奠定了基础;劳动使猿的前肢功能发展起来并逐渐转化为人手,劳动所引起手的变化又引起了全身的相关变化,手足分工,使手和脚的功能特化,各司其职,正式确定了直立姿势;直立姿势不仅使形体内部结构相应固定,而且使视野开阔,能从自然界获得更多的信息,锻炼了神经系统;直立姿势又使脊柱可支撑起更大容量的大脑,从而为意识的萌芽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此外,劳动又是一种集约化的活动,在劳动中需要交流,促进了语言的产生;语言作为思想的外壳和工具是和思维相互依存的,语言的发展有助于意识的发展,因而逐渐使动物的心理转变为人的意识,猿脑变成了人脑。人在劳动中相互协作,使劳动具有社会性,同时人类所进行的活动是有主动性、目的性、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从而形成了具有主观能动性、社会性的人类智能。

具有模拟人类思维的人工智能机是人类体外进化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的一个重大发展,它是按人类智能的个别思维方式由人创造和发展而来的,是人类运用数学、逻辑学、电子学、软件设计等知识设计出来的为人类服务的工具。虽然它放大和部分代替了人脑的功能,而且越来越成为人脑在功能上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但它仍属于人工自然的范畴,是人类实践手段所及从而改变了的那部分自然界。人

35

工自然可以看成是人类与自然所构成的调控系统,归属于人类自然的产物,它随着人类控制手段的逐步进化而拓展,它的拓展过程由技术史所表征;而且人工自然不可能超越人对自然科学认识的范围,它是自然的组成部分,是把从天然自然所获得的自然信息物化而成的自然界。

  二、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的“思维”方式不尽相同

人工智能是形式化的方法,一步一步严格遵循一定规则的“思维”,它在逻辑思维、信息存储量、执行速度等方面一般来说要强于人类智能,但人类智能的思维方式是多样化的,它不仅有科学思维的逻辑方法,而且还有人工智能所不及的非逻辑方法,人类在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形象思维是在形象地反映客观的具体形态或姿态的感性认识基础上,通过意象、联想和想象来揭示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思维形式。它与逻辑思维的区别在于:逻辑思维的“细胞”是抽象的概念,而形象思维的“细胞”是形象的意象,其思维过程的一般形式是运用意象进行联想和想象,而不像逻辑思维那样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

直觉思维是指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而对新事物、新现象极为敏锐、准确的判断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在人们原有的理论和经验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直觉思维有时还伴随着被称为“灵感”的特殊心理体验和心理过程,理状态,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直觉和灵感具有突发性、,是对现有知识、经验的相关模糊判断。觉孕育成熟之后,同意识沟通的瞬间表现,。直觉是一种“无意识”“、不自觉地”完成的过程,“顿悟”。科学史上的许多重大难题,。

近几年,,最典型的当属国际象棋大师加里・卡斯帕洛夫与IBM公司开发的计算机国际象棋程序深蓝对奕的报道。去年5月,深蓝最终战胜了卡斯帕洛夫,对此有人得出人工智能可战胜和代替人类智能的结论。那么我们就看一看电脑是如何下棋的。人工智能电脑下棋模拟人类的智能,它的启发式搜索也是边走边试探,每走一步都设法计算当前棋局的各种可能走法及对手各种反应的得分,然后立足于对方应棋后自己面临的局势,寻找那种能够争取到的最好结果,再倒推回去选择满意的棋步,沿着得分最高的分支发送棋步。

虽然人工智能不会因紧张而心理失常,也不会因疲劳而导致水平下降,但是,从另一方面讲,它从根本上缺乏人类象棋大师独有的那份“灵气”,即直觉、顿悟和创造性思维,这是他们赖以攀上棋坛顶峰的主要“法宝”,而凭记忆和掌握棋谱,仅仅是象棋入门的基础。目前我们有很多材料说明国际象棋大师的这种直觉判断不是靠数值函数“算”出来的,甚至他们激奋的情感,有时也能够调动思维火花去引燃顿悟。

由以上例子看出,人工智能把“思维”形式化了,而人类智能还有跳跃性思维,即直觉、灵感和创造性思维等。

  三、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的认识方式不同

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认识主体是指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意识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认识客体是自然界,二者的区分是人类生产劳动的产物。生产劳动使人类祖先的动物心理逐渐转化为人类意识,创造了认识主体;生产劳动使自在客体转化为认识对象,创造了认识客体,所以认识主体首先是实践主体,认识客体首先是实践对象。社会实践创造认识主体的根本36

标志是生产劳动使人类获得了主观能动性,形成了自我意识,并且通过劳动和交往使自身具有社会性。

作为90年代人类研究人工智能的重要领域———人工神经网络有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和容错性,其独立性和能动性大大增强,它能更好地模拟人脑的思维过程。人工神经网络虽然具有一定程度的自学习、自意识与自组织功能,但其网络结构和学习样本需要人为给定,神经网络在运行过程中没有自己的目的,完全是按人的要求完成特定的任务。因此,人工神经网络不能从事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活动,并不具有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意识。它没有内心活动,没有心理状态,意识不到自身的存在,意识不到行动的意义和后果,更谈不上具有社会性。因此人工神经网络并不能够作为“人工认识主体”或“第二认识主体”。

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人类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是高度组织起来的中枢神经系统———大脑,人脑的运动过程是复杂的生理、心理过程。与人脑比较,人工神经网络是人类根据社会生产的需要制造的,用无机物模拟人脑的工具,其物质基础是机械的和电子元件结构,其运动过程也为低级的物理、机械过程。因此人工神经网络不具备人脑思维的社会性、主观能动性和人脑的主观世界,总体上仍不及人脑,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其作为人类认识工具的地位,不会上升为人的统治者。

  四、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的语言形式不同

人类自然语言符号系统的基本特征是其多义性、,,这些特征并不妨碍社会信息的交流。,识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建立了人工语言符号系统。需要指出的是,,即确定或描述它的符号含义和它的构成与变换规则。。而作为能被计算机识别的形式化语言———计算机语言,。

最近日本研制出能与主人进行双向情感交流的软件。当人机开始交谈时,电脑显示屏会出现一个名字叫“米克”的小孩形象,它能依据主人的态度作出反应。究其情感的来源,是人们设计的语言识别、语言响应系统模式,但它没有随机应变的能力,不完全具有非常复杂的人类智能。比如让电脑鉴别讽刺语言并理解其中的言外之意,依据人的语调最终判断其说的到底是真话还是假话,这对人工智能来说都是很困难的。

总之,人工智能虽不能完全代替人类智能,但它在延长人的大脑,扩大人的智能,放大和部分代替人类脑力劳动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由于它不具备人类智能的社会性、主观能动性、自我意识、非逻辑的科学思维方法和人脑的主观世界,因而不可能完全代替甚至超越人类智能。

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二者有相似性和统一性。人工智能只是机械地模拟人类智能,虽然目前它还不能准确的模拟人类的思维方式,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工智能定会更加向着这个目标靠近。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委社会科学研究与艺术教育司组.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 刘元亮等.科学认识与方法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3]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4] 余少坡.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J〕.计算机科学,1991.

37


相关文章

  • 人工智能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浅析
  • 人工智能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浅析 姓名:蔡志威 学号:2011080911 专业:电路与系统 摘 要:现如今,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全球最普及的信息技术, 人类的大脑是最为发达的机器,计算机所有的编程都是效仿人类的电脑,对其信息进行采集.分析 ...查看


  • 交通规划论文浅析中国城市交通规划
  • 交通规划原理 浅析中国城市交通规划 年 级:运输2011级 学 号: 11252069 姓 名:刘 铮 专 业: 铁道运输 指导老师:赵 熠 卫 翀 二零一三年六月 交通运输学院 摘要 通过了解关于城市交通流的形成过程的介绍与对交通拥堵现象 ...查看


  • 浅析科幻小说的创作主题
  • 作家作品新论21 浅析科幻小说的创作主题 ■衡水学院中文系 周 倩 内容摘要:当今文学界,科幻小说正在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科幻小说丰富的想象力及其对宇宙.对自然.对人类自身处境的密切关注引起了文学界的广泛兴趣.丰富的创作主题正是科幻小说受到 ...查看


  • 浅析幼儿体智能课程
  • 浅析幼儿体智能课程 作者:崔维勇 导师:张春智 摘要:幼儿期是人类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此时孩子的各个器官都尚未发育完善,因此加强幼儿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他们的体能和免疫能力.幼儿体智能课程是最近几年刚刚在各大城市兴起的一门幼儿课程,因其课程异 ...查看


  • 浅析智能化发展趋势
  • 浅析智能化发展建设 近日,中国如期公布了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国家自主贡献(INDC)计划书,提出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换而言之,INDC 可 ...查看


  • 浅析焊接机器人技术及发展方向
  • 浅析焊接机器人技术及发展方向 刘超超 摘 要:随着我国工业现代化程度的日益加强,高效节能的焊接机器人技术应用于各类行业,并且焊接机器人技术也在日益研究改进中.本文首先介绍了焊接机器人的分类,其次着重阐述了焊接机器人的先进技术以及发展方向. ...查看


  • 浅析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 浅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国基拙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确立,不仅意味着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的诞生,更重要的是标志着现代新课程观念的形成.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突破了传统教育评价只重视甄别与选拔功能的倾向,更强调发展性.整体性.多 ...查看


  • 智慧旅游的建设浅析
  • 智慧旅游的建设浅析 杨 皕 / 华中科技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智慧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高级形态,智慧的服务.管理和营销带来更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目前各地的智慧旅游较 为片面地强调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忽视旅游规划的建设,本 ...查看


  • 浅谈人工智能的社会价值
  • 浅谈人工智能的社会价值 摘要: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被认为是世界三大尖端科技的人工智能,始终是一项科研前沿.不是因为其研究进程缓慢,而是因为其拥有的巨大的社会.经济价值.本文从社会价值的几个方面来浅析人工智能的作用和其社会价值,主要分析了人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