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多年培育,德国制造在莱茵河流域、巴伐利亚、斯图加特、德累斯顿和柏林等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集中度较高的优势产业聚集地,并产生了高地效应和拉动效应。
“导向教育和培训制度”形成支撑
德国不仅有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还有“双轨制”的高职教育,几乎70%的学生在毕业走向工作岗位之前,都要到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德国的应用科学大学令各国关注。自20世纪60年代末应用科学大学发展起来后,德国有1/3的大学生就读于应用科学大学和若干联邦州设立的“职业学院”,后者与企业紧密合作。因为是进入职场的快车道以及与实际工作紧密联系,这两点吸引学生就读。大约200所应用科学大学也从事科学研究,只不过这些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以应用为目的,并且贴近工业生产。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别具一格。在德国,大致有一半年轻人在中学毕业后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学习国家认可的350种培训职业的某一职业。该职业教育特点为:每周有3—4天在企业中接受实践教育,1—2天在职业学校进行专业理论学习,培训时间为2—3.5年。
同时,企业提供的培训得到了跨企业课程和额外培训内容的支持。培训费用由向学生支付报酬的企业以及提供职业学校经费的国家来承担。德国目前有大约50万家企业、公共机关、自由职业者向年轻人提供培训;有80%以上的培训岗位由中小企业提供。
德国企业也追求利润,但是只求有钱可赚的基本利润,并非贪得无厌、一味追求高利润,而是考虑更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德国人宁愿“在保证基本利润的同时,让部分利润转化成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更加完善的服务”。
德国人的经济学追求两点:一是生产过程的和谐与安全;二是高科技产品的实用性。这才是企业生产的灵魂,而不是什么利润的最大化。企业运作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事实上遵守企业道德、精益求精制造产品,更是德国企业与生俱来的天职和义务!
历经多年培育,德国制造在莱茵河流域、巴伐利亚、斯图加特、德累斯顿和柏林等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集中度较高的优势产业聚集地,并产生了高地效应和拉动效应。
“导向教育和培训制度”形成支撑
德国不仅有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还有“双轨制”的高职教育,几乎70%的学生在毕业走向工作岗位之前,都要到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德国的应用科学大学令各国关注。自20世纪60年代末应用科学大学发展起来后,德国有1/3的大学生就读于应用科学大学和若干联邦州设立的“职业学院”,后者与企业紧密合作。因为是进入职场的快车道以及与实际工作紧密联系,这两点吸引学生就读。大约200所应用科学大学也从事科学研究,只不过这些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以应用为目的,并且贴近工业生产。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别具一格。在德国,大致有一半年轻人在中学毕业后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学习国家认可的350种培训职业的某一职业。该职业教育特点为:每周有3—4天在企业中接受实践教育,1—2天在职业学校进行专业理论学习,培训时间为2—3.5年。
同时,企业提供的培训得到了跨企业课程和额外培训内容的支持。培训费用由向学生支付报酬的企业以及提供职业学校经费的国家来承担。德国目前有大约50万家企业、公共机关、自由职业者向年轻人提供培训;有80%以上的培训岗位由中小企业提供。
德国企业也追求利润,但是只求有钱可赚的基本利润,并非贪得无厌、一味追求高利润,而是考虑更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德国人宁愿“在保证基本利润的同时,让部分利润转化成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更加完善的服务”。
德国人的经济学追求两点:一是生产过程的和谐与安全;二是高科技产品的实用性。这才是企业生产的灵魂,而不是什么利润的最大化。企业运作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事实上遵守企业道德、精益求精制造产品,更是德国企业与生俱来的天职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