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是“人口与优生”节目,在这个时间里,请听山东省计划生育宣教中心郭志勇、王淑真采制的人物通讯:
路是人走出来的
――记无私奉献的全国劳动模范崔培华 (起音乐)
她没有豪言壮语,也不想受人称赞,只想踏踏实实干一番事业。
她多次放弃招主、调干、选送大学的机会,把全部精力倾注到计划生育事业中。
她从一点一滴关心着每个育龄妇女的苦、难、甜、乐,从而蠃得了育龄妇女“贴心人”的美称;群众有话愿意同她讲,她讲的话群众乐意听,从而实现了“国家指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的计划生育目的。
她依靠党支部的支持和群众的拥护。使南车村连续19年无计划外生育,被誉为计划生育放心村,1983年她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84、1987两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全国劳动摸范称号,1986年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个人,1989年又荣获全国计划生育战线唯一的劳动模范称专。 她,就是山东省荣成市石岛镇南车村妇女主任崔培华。 今年初春,我们怀着敬佩的心情,走访了崔培华同志:她说:
“我是从1970年开始担任妇女主任的。我知道,计划生育是天下一大难事,再说,当时我又是一个没结婚的姑娘.要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就更难记得在1972年。我们号召生过两个孩子的夫妇都要结扎,当时在我们村需要结扎的就有36对,其中有一对怎么说也不通,有的妇女就说了,你如果能把这块硬石头搬走,她前脚走,俺后脚跟,看来这块石头是非搬不可了。”
[渐隐压低,换主持人代讲。崔培华说:]
那是一个三九风雪天,我去她家做工作,面对她闭门不开乱说脏话,我仍然心平气和地劝说她去医院做手术。当我说到口干舌燥的时候'她突然把门打开。没好气地把被子、褥子、皮大衣和两个枕头,全垛在我的肩上说:“你扛着,我跟你走:”我当时只有90来斤重,扛着这百拾斤重的行李,顶风冒雪,一步一滑的走在山间雪路上,压的我够呛,还得劝说她:“不要害怕” 动手术时我守在你跟前,回家后我伺候你„„”正说着, 脚下一滑,摔了一跤,她觉得过意不去了,便赶忙扶起我-擦着我脸上的汗水说:“嫂子真是对不起你了。”她三把两把接过辅盖,直奔医院而去。她做手术的消息传开后,全村35对该做手术的妇女,在三天以内,全部去医院做了手术。 主持人:张云霞患不孕症,崔培华为她多方求医寻 药治妤了病;可孩子生下来又没奶吃,哭得夫妻俩坐立 不安,正在发愁时,生下孩子还不足两个月的崔培华 推门进来了,抱起小林军解怀就喂奶,日复一日,风雨
无阻,小林军得救了,而崔培华的孩子却经常在家里饿 得直哭。
有人对她说:“你这个人也真怪,能生的不让生不能生的你想着法子叫她生,你一天到晚的忙,图上啥呢?户崔培华笑笑说:“计划生育不是不让生孩子,而是有计划的生。俺图的就是让群众自觉地计划生育。”是的,事实已经验证了她的诺言。 当村里的妇女们提出:“我们保证不计划外生育,能不能让我们自已选择避孕措施时,崔培华着实动了一番脑筋,答应吧,上面没有这个政策,不答应吧愧对妇女姐妹的信任。经过审慎的考虑,设想把节育的自主权交给群众,并相应地制定出一套管理制度,把计划生育同各种指标一同下到企业、车间、班组和个人,同经济和奖金挂起钩来,同一年一度的评优选好结合起来。党支部遇过了她的设想,村里同每个育龄妇女签订了节 育合同,并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的措施。这样一来,群众有了自主权”村里依然掌握着管理监督权,双方都有信任感。群众说:“干部对我们放心, 我们就应该对国家负责。”
心灵在真诚和信赖中靠拢,情感在理解中对接。南车村的计划圭育率和独生子女领证率都达到百分之百。
然而,崔培华对人口增长得到了有效控制并未满足。 随着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南车村的孩子产生了不思读书,想早早退下来挣大钱的 思想倾向。崔培华从经济的进步繁荣中敏锐地觉察到人
才危机,从人才危机中又预感到提高人口素质的紧迫性。 于是她果断地向支部建议:“人才必须从娃娃做起”对于在校学生,崔培华和支部一起研究了鼓励和制约措施,将学习成绩的优劣和知识的多寡同经济侍遇挂钩,从而在学生中造成了争当优等生的好气候。
幼儿园,学狡的漏洞被堵住了,而家庭对独生子女的娇惯和溺爱,却常常把学校的教育效果抵销了。在崔培华的倡导下,村里成立了“家庭教育研究会”开办了“家长学校和爷爷奶奶学铰”。利用白己选编的教材和优生优育的录像片:向家庭传授系统的优教知识,并组织家长定期研究婴幼儿的抚养教育方法。通过举办幼儿智力竟赛,母子智力同台赛和母子运动会等室外活动,为积极开发儿童智力,提高人口素质。创遣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崔培华是个很有心机的人。她把新婚夫妇生孩子的时间选择在每年的五、六月份。她说“五、六月份生的孩子,就是七、八月份怀孕的的秋天是个车收季节。各种蔬莱瓜果都很新鲜。孕妇的菅养成份丰富,气候也好,科学家认为,这个时候怀孕的孩子。出生后比较聪明。
再说春天风和已暧-是长孩子的最好季节,洗尿布也干得快,鸡蛋又多又鲜:价格便宜,能省好多钱。”这一优生措施,已被越来越多的新婚夫妇所接受,村里人、都说:“她把心全用到计划生育上了。”
崔培华正在走着的道路,是“百年树入,共同富裕” 的道路。随着宣传教育的不断深人和配套服务的不断完 善,他们创立的以宣传教育为主,避孕节育为主,经常 工作为主的“三为主”工作经验,正以它神奇的效应, 愈来愈显示出它真正的价值。
路是人走出来的,华夏未来的子孙,正在这条日益拓宽的大道上,等待着我们手中的接力棒。
注: 《路是人走出来的》
l、山东电台播出时阃:1990年6月22日;
2、中央电台播出时间:1990年5月19日、8月18日 3、1991年获全省计划生育专题节目一等奖;
获全省计划生育宣传好新闻二等奖;
获全国“人口与优生” 优秀节目展播一等奖。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是“人口与优生”节目,在这个时间里,请听山东省计划生育宣教中心郭志勇、王淑真采制的人物通讯:
路是人走出来的
――记无私奉献的全国劳动模范崔培华 (起音乐)
她没有豪言壮语,也不想受人称赞,只想踏踏实实干一番事业。
她多次放弃招主、调干、选送大学的机会,把全部精力倾注到计划生育事业中。
她从一点一滴关心着每个育龄妇女的苦、难、甜、乐,从而蠃得了育龄妇女“贴心人”的美称;群众有话愿意同她讲,她讲的话群众乐意听,从而实现了“国家指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的计划生育目的。
她依靠党支部的支持和群众的拥护。使南车村连续19年无计划外生育,被誉为计划生育放心村,1983年她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84、1987两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全国劳动摸范称号,1986年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个人,1989年又荣获全国计划生育战线唯一的劳动模范称专。 她,就是山东省荣成市石岛镇南车村妇女主任崔培华。 今年初春,我们怀着敬佩的心情,走访了崔培华同志:她说:
“我是从1970年开始担任妇女主任的。我知道,计划生育是天下一大难事,再说,当时我又是一个没结婚的姑娘.要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就更难记得在1972年。我们号召生过两个孩子的夫妇都要结扎,当时在我们村需要结扎的就有36对,其中有一对怎么说也不通,有的妇女就说了,你如果能把这块硬石头搬走,她前脚走,俺后脚跟,看来这块石头是非搬不可了。”
[渐隐压低,换主持人代讲。崔培华说:]
那是一个三九风雪天,我去她家做工作,面对她闭门不开乱说脏话,我仍然心平气和地劝说她去医院做手术。当我说到口干舌燥的时候'她突然把门打开。没好气地把被子、褥子、皮大衣和两个枕头,全垛在我的肩上说:“你扛着,我跟你走:”我当时只有90来斤重,扛着这百拾斤重的行李,顶风冒雪,一步一滑的走在山间雪路上,压的我够呛,还得劝说她:“不要害怕” 动手术时我守在你跟前,回家后我伺候你„„”正说着, 脚下一滑,摔了一跤,她觉得过意不去了,便赶忙扶起我-擦着我脸上的汗水说:“嫂子真是对不起你了。”她三把两把接过辅盖,直奔医院而去。她做手术的消息传开后,全村35对该做手术的妇女,在三天以内,全部去医院做了手术。 主持人:张云霞患不孕症,崔培华为她多方求医寻 药治妤了病;可孩子生下来又没奶吃,哭得夫妻俩坐立 不安,正在发愁时,生下孩子还不足两个月的崔培华 推门进来了,抱起小林军解怀就喂奶,日复一日,风雨
无阻,小林军得救了,而崔培华的孩子却经常在家里饿 得直哭。
有人对她说:“你这个人也真怪,能生的不让生不能生的你想着法子叫她生,你一天到晚的忙,图上啥呢?户崔培华笑笑说:“计划生育不是不让生孩子,而是有计划的生。俺图的就是让群众自觉地计划生育。”是的,事实已经验证了她的诺言。 当村里的妇女们提出:“我们保证不计划外生育,能不能让我们自已选择避孕措施时,崔培华着实动了一番脑筋,答应吧,上面没有这个政策,不答应吧愧对妇女姐妹的信任。经过审慎的考虑,设想把节育的自主权交给群众,并相应地制定出一套管理制度,把计划生育同各种指标一同下到企业、车间、班组和个人,同经济和奖金挂起钩来,同一年一度的评优选好结合起来。党支部遇过了她的设想,村里同每个育龄妇女签订了节 育合同,并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的措施。这样一来,群众有了自主权”村里依然掌握着管理监督权,双方都有信任感。群众说:“干部对我们放心, 我们就应该对国家负责。”
心灵在真诚和信赖中靠拢,情感在理解中对接。南车村的计划圭育率和独生子女领证率都达到百分之百。
然而,崔培华对人口增长得到了有效控制并未满足。 随着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南车村的孩子产生了不思读书,想早早退下来挣大钱的 思想倾向。崔培华从经济的进步繁荣中敏锐地觉察到人
才危机,从人才危机中又预感到提高人口素质的紧迫性。 于是她果断地向支部建议:“人才必须从娃娃做起”对于在校学生,崔培华和支部一起研究了鼓励和制约措施,将学习成绩的优劣和知识的多寡同经济侍遇挂钩,从而在学生中造成了争当优等生的好气候。
幼儿园,学狡的漏洞被堵住了,而家庭对独生子女的娇惯和溺爱,却常常把学校的教育效果抵销了。在崔培华的倡导下,村里成立了“家庭教育研究会”开办了“家长学校和爷爷奶奶学铰”。利用白己选编的教材和优生优育的录像片:向家庭传授系统的优教知识,并组织家长定期研究婴幼儿的抚养教育方法。通过举办幼儿智力竟赛,母子智力同台赛和母子运动会等室外活动,为积极开发儿童智力,提高人口素质。创遣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崔培华是个很有心机的人。她把新婚夫妇生孩子的时间选择在每年的五、六月份。她说“五、六月份生的孩子,就是七、八月份怀孕的的秋天是个车收季节。各种蔬莱瓜果都很新鲜。孕妇的菅养成份丰富,气候也好,科学家认为,这个时候怀孕的孩子。出生后比较聪明。
再说春天风和已暧-是长孩子的最好季节,洗尿布也干得快,鸡蛋又多又鲜:价格便宜,能省好多钱。”这一优生措施,已被越来越多的新婚夫妇所接受,村里人、都说:“她把心全用到计划生育上了。”
崔培华正在走着的道路,是“百年树入,共同富裕” 的道路。随着宣传教育的不断深人和配套服务的不断完 善,他们创立的以宣传教育为主,避孕节育为主,经常 工作为主的“三为主”工作经验,正以它神奇的效应, 愈来愈显示出它真正的价值。
路是人走出来的,华夏未来的子孙,正在这条日益拓宽的大道上,等待着我们手中的接力棒。
注: 《路是人走出来的》
l、山东电台播出时阃:1990年6月22日;
2、中央电台播出时间:1990年5月19日、8月18日 3、1991年获全省计划生育专题节目一等奖;
获全省计划生育宣传好新闻二等奖;
获全国“人口与优生” 优秀节目展播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