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预防医学2015年4月第21卷第2期J Applied Prev Med, April 2015, Vol 21No.2
107
·调查研究·
文章编号:1673-758X(2015)02-0107-02
中图分类号:R 511.11
文献标识码:A
德保县一起麻疹暴发疫情的调查及控制
陆建中1,江超穗2,黄俊1,许玉梅1,钟玉梅1,言英菜1
1德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百色533700)2百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百色533000)
[摘要]参考。方法
目的
了解和分析德保县2014年麻疹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生原因,为制定消除麻疹措施提供
此次麻疹暴发疫情持续3个月,
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低、育
收集疫情报告和处置资料,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结果
共报告确诊病例24例,发病率为7.99/10万,无死亡病例,8月龄至2.5岁婴幼儿占总病例数的50.00%。未免疫接种或接种史不详者占66.67%,发病前7~21天有到医院就诊或治疗史者占33.33%。结论龄期妇女麻疹抗体下降、医院内感染控制措施不力是这次麻疹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麻疹;暴发;流行特征;控制
2014年1月—3月,德保县发生一起麻疹暴发流行,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46例,实验室确诊24例,疫情波及全县9个乡镇。为进一步摸清此次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与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该起麻疹暴发疫情的控制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如下。11.1
材料与方法资料来源
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嗽、咳痰、流鼻涕、流眼泪、眼结膜充血等,1月4日晚在颈部、躯干出现皮疹并逐步波及全身。患儿8月龄时未接种含麻疹类疫苗,临床诊断为疑似麻疹。1月4日,德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开展调查,血样经百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确诊为麻疹。从2013年12月31日的首发病例到2014年3月25日的最后1例,本次暴发共报告疑似病例46例,实验室确诊24例,疫情波及全县9个乡镇,发病率为7.99/10万,无死亡病例。2.2
流行病学特征
病例分布于9个乡镇16个行
政村16个自然屯,占所有村数的12.21%。其中病例数居前3位的乡镇分别是城关镇(10例)、都安乡(3例)、燕峒乡(3例),报告发病率居前3位的是都安乡(20.25/10万)、城关镇(19.78/10万)、隆桑镇(10.81/10万)。流行高峰在1月30日至2月18日,报告15例,占总病例的62.50%,见图1。
本次麻疹暴发,发病最小年龄4月龄,最大年龄31岁,以2.5岁以下为主,占总数的66.67%(16/24)。其中<8月龄4例占16.67%,8月龄至2.5岁12例占50.00%,7~8岁2例占8.33%,20岁以上6例占25.00%;男10例,女14例,男女比为0.71∶1;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66.67%)、农民(16.67%)和学生(12.50%)为主。2.3
病人免疫和就诊史
24例确诊病例中未免疫
或接种史不详者16例占66.67%,未到初免月龄、接种2剂次、接种1剂次者分别占16.67%(4/24)、
及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人口资料来源于德保县统计局。1.2
方法
由专业人员对疑似麻疹病例进行个案
调查,填写个案调查表,并采集血液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标本由百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M 抗体。根据麻疹诊断标准(WS296—2008)及《全国麻疹监测方案》(2009年版)的要求及标准进行麻疹病例诊断。22.1
结果疫情概况
首发病例为男性,11月龄,足月
顺产,常年租住在德保县足荣镇足荣村新屯,曾因“肺炎”于2013年12月20—27日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治疗。2013年12月31日因发热在镇卫生院治疗,2014年1月3日因未见好转而到德保县人民医院住院。入院时体温37.1℃,有咳
作者简介:陆建中(1966—),男,广西德保县人,主管医师,主要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应用预防医学2015年4月第21卷第2期J Applied Prev Med, April 2015, Vol 21No.2
107
·调查研究·
文章编号:1673-758X(2015)02-0107-02
中图分类号:R 511.11
文献标识码:A
德保县一起麻疹暴发疫情的调查及控制
陆建中1,江超穗2,黄俊1,许玉梅1,钟玉梅1,言英菜1
1德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百色533700)2百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百色533000)
[摘要]参考。方法
目的
了解和分析德保县2014年麻疹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生原因,为制定消除麻疹措施提供
此次麻疹暴发疫情持续3个月,
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低、育
收集疫情报告和处置资料,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结果
共报告确诊病例24例,发病率为7.99/10万,无死亡病例,8月龄至2.5岁婴幼儿占总病例数的50.00%。未免疫接种或接种史不详者占66.67%,发病前7~21天有到医院就诊或治疗史者占33.33%。结论龄期妇女麻疹抗体下降、医院内感染控制措施不力是这次麻疹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麻疹;暴发;流行特征;控制
2014年1月—3月,德保县发生一起麻疹暴发流行,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46例,实验室确诊24例,疫情波及全县9个乡镇。为进一步摸清此次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与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该起麻疹暴发疫情的控制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如下。11.1
材料与方法资料来源
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嗽、咳痰、流鼻涕、流眼泪、眼结膜充血等,1月4日晚在颈部、躯干出现皮疹并逐步波及全身。患儿8月龄时未接种含麻疹类疫苗,临床诊断为疑似麻疹。1月4日,德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开展调查,血样经百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确诊为麻疹。从2013年12月31日的首发病例到2014年3月25日的最后1例,本次暴发共报告疑似病例46例,实验室确诊24例,疫情波及全县9个乡镇,发病率为7.99/10万,无死亡病例。2.2
流行病学特征
病例分布于9个乡镇16个行
政村16个自然屯,占所有村数的12.21%。其中病例数居前3位的乡镇分别是城关镇(10例)、都安乡(3例)、燕峒乡(3例),报告发病率居前3位的是都安乡(20.25/10万)、城关镇(19.78/10万)、隆桑镇(10.81/10万)。流行高峰在1月30日至2月18日,报告15例,占总病例的62.50%,见图1。
本次麻疹暴发,发病最小年龄4月龄,最大年龄31岁,以2.5岁以下为主,占总数的66.67%(16/24)。其中<8月龄4例占16.67%,8月龄至2.5岁12例占50.00%,7~8岁2例占8.33%,20岁以上6例占25.00%;男10例,女14例,男女比为0.71∶1;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66.67%)、农民(16.67%)和学生(12.50%)为主。2.3
病人免疫和就诊史
24例确诊病例中未免疫
或接种史不详者16例占66.67%,未到初免月龄、接种2剂次、接种1剂次者分别占16.67%(4/24)、
及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人口资料来源于德保县统计局。1.2
方法
由专业人员对疑似麻疹病例进行个案
调查,填写个案调查表,并采集血液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标本由百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M 抗体。根据麻疹诊断标准(WS296—2008)及《全国麻疹监测方案》(2009年版)的要求及标准进行麻疹病例诊断。22.1
结果疫情概况
首发病例为男性,11月龄,足月
顺产,常年租住在德保县足荣镇足荣村新屯,曾因“肺炎”于2013年12月20—27日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治疗。2013年12月31日因发热在镇卫生院治疗,2014年1月3日因未见好转而到德保县人民医院住院。入院时体温37.1℃,有咳
作者简介:陆建中(1966—),男,广西德保县人,主管医师,主要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