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分类题型教案

一. 椭圆定义的应用

2

()A -3,0()B :x -3+y =64的内部与其相内切,P 例:已知动圆过定点,且在定圆

2

求动圆圆心P 的轨迹方程.

分析:关键是根据题意,列出点P 满足的关系式. 解:如图所示,设动圆P 和定圆B 内切于点M .动点

P 到两定点,

0)和定圆圆心B (3,0)距离之和恰好等于定圆半径, 即定点A (-3,

即+=PM +PB =BM =8.∴点P 的轨迹是以A ,B 为两焦点, 半长轴为

练:已知动圆P 过定点A(-1,0),并且在定圆B:(x-1)^2+y^2=16的内部与其相内切求动圆圆心P 的轨迹C 的方程.

x 2y 2

+=122

b =4-3=74,半短轴长为的椭圆的方程:167.

二.焦半径及焦三角的应用

x 2y 2

+2=1(a >b >0), 2

证明:已知椭圆方程为a b 两焦点分别为F 1, F 2, 设焦点三角

形PF 1F 2中∠F 1PF 2=θ, 则

(2c ) 2=F 1F 2

2

2

S ∆F 1PF 2=b 2tan

2

θ

2。

2

=PF 1+PF 2-2PF 1PF 2cos θ=(PF

1+PF 2) -2PF 1PF 2(1+cos θ)

∴PF 1PF 2=

(PF 1+PF 2) 2-4c 2

2(1+cos θ)

4a 2-4c 22b 2==

2(1+cos θ) 1+cos θ

∴S ∆F 1PF 2

1b 2θ=PF 1PF 2sin θ==b 2tan 21+cos θ2

x 2y 2

+2=1(a >b >0) 2F F 例:若1、2是椭圆a b 的两个焦点,P 是椭圆上一点,且

∠F 1PF 2=θ,求椭圆的面积。

解:设

PF 1=m

PF 2=n

,由余弦定理得

m 2+n 2-2mn cos θ=F 1F 2

2

=4c 2

由椭圆定义得 m +n =2a ②

2(a 2-c 2) 2b 2

mn ==

1+cos θ1+cos θ由①得:

S ∆F 1PF 2=

1sin θθmn sin θ=b 2=b 2tan 21+cos θ2

练:已知F 1、F 2是椭圆

x 2y 2

+=1(a >b >0) a 2b 2的两个焦点,椭圆上一点P

使

∠F 1PF 2=90︒,求椭圆离心率e 的取值范围。

思路:利用焦点三角形性质⑴,从面积角度考虑 不妨设短轴一端点为B 则S ∆F PF =b tan 45︒=b ≤

1

2

22

S ∆F 1BF 2=

1

⨯2c ⨯b =bc 2

2

⇒b ≤c ⇒b 2≤c 2

c 2⇒e =2

⇒a 2-c 2≤c 2a

1

≥2

22

≤e <1

三.三角换元

x 2y 2

+2=12(a >b >0) 与x 轴正向交于点A ,a b 例:椭圆若这个椭圆上总存在点P ,

使OP ⊥AP (O 为坐标原点) ,求其离心率e 的取值范围.

分析:∵O 、A 为定点,P 为动点,可以P 点坐标作为参数,把OP ⊥AP ,转化为P 点坐标的一个等量关系,再利用坐标的范围建立关于a 、b 、c 的一个不等式,转化为关于e 的不等式.为减少参数,易考虑运用椭圆参数方程.

⎧x =a cos θ

解:设椭圆的参数方程是⎩y =b sin θ(a >b >0)

则椭圆上的点P (a cos θ, b sin θ) ,A (a , 0) ,

b sin θb sin θ

⋅=-1

∵OP ⊥AP ,∴a cos θa cos θ-a ,

b 2

cos θ=222222

(a -b ) cos θ-a cos θ+b =0cos θ=1a -b 2即,解得或

∵-1

b 2

-1

cos θ=1b =a -c a -b ∴(舍去),,又

a 222

0

0

x 2y 2

练:已知椭圆+ = 1 和直线l :4x -5y +40=0,试推断椭圆上是否

259

存在一点,它到直线l 的距离最小?最小距离是多少?

四.弦长公式的应用

224x +y =1及直线y =x +m . 例:已知椭圆

41

(1)当m 为何值时,直线与椭圆有公共点?

2(2)若直线被椭圆截得的弦长为5,求直线的方程.

222

y =x +m 4x +y =14x +(x +m )=1, 解:(1)把直线方程代入椭圆方程得

2

即5x

2

+2mx +m 2-1=0.∆=(2m )-4⨯5⨯m -1=-16m +20≥0,解得

2

2

2

()

-

≤m ≤22.

2m

5,

(2)设直线与椭圆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为x 1,x 2,由(1)得

m 2-1x 1x 2=

5.

m 2-12⎛2m ⎫

+1⋅ -=⎪-4⨯

55⎝5⎭

2

2

x 1+x 2=-

根据弦长公式得 :

y =x .

.解得m =0.方程为

练:已知长轴为12,短轴长为6,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过它对的左焦点

π

F 1作倾斜角为3的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求弦AB 的长.

五.点差法

⎛11⎫x 22P ⎪+y =1

例:已知椭圆2,求过点⎝22⎭且被P 平分的弦所在的直线方程. ⎛11⎫

P ⎪

设过⎝22⎭的直线与椭圆交于A (x 1,y 1)、B (x 2,y 2),则由题意得 ⎧x 122

⎪+y 1=1,⎪22⎪x 22

⎨+y 2=1,⎪2

⎪x 1+x 2=1,⎪

⎩y 1+y 2=1.

①②③④

2

x 12-x 22

+y 12-y 2=0

①-②得2.

将③、④代入⑤得

y 1-y 211=--

x 1-x 22,即直线的斜率为2.

所求直线方程为2x +4y -3=0. 说明:

(1)有关弦中点的问题,主要有三种类型:过定点且被定点平分的弦;平行弦的中点轨迹;过定点的弦中点轨迹.

(2)解法二是“点差法”,解决有关弦中点问题的题较方便,要点是巧代斜率.

(3)有关弦及弦中点问题常用的方法是:“韦达定理应用”及“点差法”.有关二次曲线问题也适用.

x 2y 2

+=1

P (4, 2) 练:已知是直线l 被椭圆369所截得的线段的中点,求直线l 的

方程.

一. 椭圆定义的应用

2

()A -3,0()B :x -3+y =64的内部与其相内切,P 例:已知动圆过定点,且在定圆

2

求动圆圆心P 的轨迹方程.

分析:关键是根据题意,列出点P 满足的关系式. 解:如图所示,设动圆P 和定圆B 内切于点M .动点

P 到两定点,

0)和定圆圆心B (3,0)距离之和恰好等于定圆半径, 即定点A (-3,

即+=PM +PB =BM =8.∴点P 的轨迹是以A ,B 为两焦点, 半长轴为

练:已知动圆P 过定点A(-1,0),并且在定圆B:(x-1)^2+y^2=16的内部与其相内切求动圆圆心P 的轨迹C 的方程.

x 2y 2

+=122

b =4-3=74,半短轴长为的椭圆的方程:167.

二.焦半径及焦三角的应用

x 2y 2

+2=1(a >b >0), 2

证明:已知椭圆方程为a b 两焦点分别为F 1, F 2, 设焦点三角

形PF 1F 2中∠F 1PF 2=θ, 则

(2c ) 2=F 1F 2

2

2

S ∆F 1PF 2=b 2tan

2

θ

2。

2

=PF 1+PF 2-2PF 1PF 2cos θ=(PF

1+PF 2) -2PF 1PF 2(1+cos θ)

∴PF 1PF 2=

(PF 1+PF 2) 2-4c 2

2(1+cos θ)

4a 2-4c 22b 2==

2(1+cos θ) 1+cos θ

∴S ∆F 1PF 2

1b 2θ=PF 1PF 2sin θ==b 2tan 21+cos θ2

x 2y 2

+2=1(a >b >0) 2F F 例:若1、2是椭圆a b 的两个焦点,P 是椭圆上一点,且

∠F 1PF 2=θ,求椭圆的面积。

解:设

PF 1=m

PF 2=n

,由余弦定理得

m 2+n 2-2mn cos θ=F 1F 2

2

=4c 2

由椭圆定义得 m +n =2a ②

2(a 2-c 2) 2b 2

mn ==

1+cos θ1+cos θ由①得:

S ∆F 1PF 2=

1sin θθmn sin θ=b 2=b 2tan 21+cos θ2

练:已知F 1、F 2是椭圆

x 2y 2

+=1(a >b >0) a 2b 2的两个焦点,椭圆上一点P

使

∠F 1PF 2=90︒,求椭圆离心率e 的取值范围。

思路:利用焦点三角形性质⑴,从面积角度考虑 不妨设短轴一端点为B 则S ∆F PF =b tan 45︒=b ≤

1

2

22

S ∆F 1BF 2=

1

⨯2c ⨯b =bc 2

2

⇒b ≤c ⇒b 2≤c 2

c 2⇒e =2

⇒a 2-c 2≤c 2a

1

≥2

22

≤e <1

三.三角换元

x 2y 2

+2=12(a >b >0) 与x 轴正向交于点A ,a b 例:椭圆若这个椭圆上总存在点P ,

使OP ⊥AP (O 为坐标原点) ,求其离心率e 的取值范围.

分析:∵O 、A 为定点,P 为动点,可以P 点坐标作为参数,把OP ⊥AP ,转化为P 点坐标的一个等量关系,再利用坐标的范围建立关于a 、b 、c 的一个不等式,转化为关于e 的不等式.为减少参数,易考虑运用椭圆参数方程.

⎧x =a cos θ

解:设椭圆的参数方程是⎩y =b sin θ(a >b >0)

则椭圆上的点P (a cos θ, b sin θ) ,A (a , 0) ,

b sin θb sin θ

⋅=-1

∵OP ⊥AP ,∴a cos θa cos θ-a ,

b 2

cos θ=222222

(a -b ) cos θ-a cos θ+b =0cos θ=1a -b 2即,解得或

∵-1

b 2

-1

cos θ=1b =a -c a -b ∴(舍去),,又

a 222

0

0

x 2y 2

练:已知椭圆+ = 1 和直线l :4x -5y +40=0,试推断椭圆上是否

259

存在一点,它到直线l 的距离最小?最小距离是多少?

四.弦长公式的应用

224x +y =1及直线y =x +m . 例:已知椭圆

41

(1)当m 为何值时,直线与椭圆有公共点?

2(2)若直线被椭圆截得的弦长为5,求直线的方程.

222

y =x +m 4x +y =14x +(x +m )=1, 解:(1)把直线方程代入椭圆方程得

2

即5x

2

+2mx +m 2-1=0.∆=(2m )-4⨯5⨯m -1=-16m +20≥0,解得

2

2

2

()

-

≤m ≤22.

2m

5,

(2)设直线与椭圆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为x 1,x 2,由(1)得

m 2-1x 1x 2=

5.

m 2-12⎛2m ⎫

+1⋅ -=⎪-4⨯

55⎝5⎭

2

2

x 1+x 2=-

根据弦长公式得 :

y =x .

.解得m =0.方程为

练:已知长轴为12,短轴长为6,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过它对的左焦点

π

F 1作倾斜角为3的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求弦AB 的长.

五.点差法

⎛11⎫x 22P ⎪+y =1

例:已知椭圆2,求过点⎝22⎭且被P 平分的弦所在的直线方程. ⎛11⎫

P ⎪

设过⎝22⎭的直线与椭圆交于A (x 1,y 1)、B (x 2,y 2),则由题意得 ⎧x 122

⎪+y 1=1,⎪22⎪x 22

⎨+y 2=1,⎪2

⎪x 1+x 2=1,⎪

⎩y 1+y 2=1.

①②③④

2

x 12-x 22

+y 12-y 2=0

①-②得2.

将③、④代入⑤得

y 1-y 211=--

x 1-x 22,即直线的斜率为2.

所求直线方程为2x +4y -3=0. 说明:

(1)有关弦中点的问题,主要有三种类型:过定点且被定点平分的弦;平行弦的中点轨迹;过定点的弦中点轨迹.

(2)解法二是“点差法”,解决有关弦中点问题的题较方便,要点是巧代斜率.

(3)有关弦及弦中点问题常用的方法是:“韦达定理应用”及“点差法”.有关二次曲线问题也适用.

x 2y 2

+=1

P (4, 2) 练:已知是直线l 被椭圆369所截得的线段的中点,求直线l 的

方程.


相关文章

  • 双曲线经典教案
  • 双曲线 一 基本概念 1. 双曲线的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 1, F 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 |F 1F 2|)的点的轨迹.其中: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焦点间的距离叫做焦距. 注意:当P 在右支时|PF 1|-|PF 2| ...查看


  • 椭圆常见题型与典型方法归纳
  • 椭圆常见题型与典型方法归纳 考点一 椭圆的定义 椭圆的第一定义:我们把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 1, F 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2a (2a >F 1. F 2) 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 这两定点F 1, F 2叫做椭圆的焦点,两定点间的距离叫 ...查看


  • 2014高考数学必考题型
  • 2014高考数学必考题型 命题热点一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集合这一知识点是高考每年的必考内容,对集合的考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集合的运算,二是集合间的关系,三是集合语言的运用. 在试卷中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属于容易题. 集合知识经常与函 ...查看


  • 总结圆锥曲线的概念,解题方法.题型.易误点
  • 数学概念.方法.题型.易误点技巧总结--圆锥曲 线 1.圆锥曲线的两个定义: (1)第一定义中要重视"括号"内的限制条件:椭圆中,与两个定点F,F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且此常数 一定要大于 ,当常数等于 时,轨迹是线段FF, ...查看


  • 解析几何七种常规题型及方法
  • 解析几何七种常规题型及方法 常规题型及解题的技巧方法 A:常规题型方面 一.一般弦长计算问题: x y x 2y 2例1.已知椭圆C :2+2=1(a >b >0),直线l 1:-=1被椭圆C 截得的弦长为 e =, a b a ...查看


  • 考研数学高数真题分类-空间解析几何
  • 一份好的考研复习资料,会让你的复习力上加力.中公考研辅导老师为考生准备了[高等数学-空间解析几何知识点讲解和习题],同时中公考研网首发2017考研信息,2017考研时间及各科目复习备考指导.复习经验,为2017考研学子提供一站式考研辅导服务 ...查看


  • 幼儿园教案中班数学:跟图形娃娃玩游戏
  •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各种图形的特征. 2.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幼儿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知识按的准备:幼儿已经认识几中图形. 2.物质资料准备:奇妙箱,幼儿操作用的六种几何图形若干:各种 ...查看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跟图形娃娃玩游戏
  •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各种图形的特征. 2.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幼儿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知识按的准备:幼儿已经认识几中图形. 2.物质资料准备:奇妙箱,幼儿操作用的六种几何图形若干;各种 ...查看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各种图形我记得牢
  •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各种图形的特征. 2.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幼儿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知识按的准备:幼儿已经认识几中图形. 2.物质资料准备:奇妙箱,幼儿操作用的六种几何图形若干;各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