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经济学分析毕业论文(就业)

摘 要

在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大学生就业体制市场化改革多重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已从个人问题、家庭问题、学校问题上升为一个政府乃至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

大学毕业生能否成功就业直接关系到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发展;大学毕业生成功就业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承载着家庭的希望与未来。反过来,大学生失业会对个人、家庭造成巨大的压力、是一种严重的人力资源浪费,会影响社会稳定。经济学理论认为,在产业结构不变的约束条件下,可以比较清晰地观察到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替代关系。按照奥肯定律所估计的结果,实际增长率高于潜在增长率一个百分点,失业率会下降半个百分点。经济增长速度的降低对总体的劳动力就业、大学生就业造成困难,大学生人力资本的低效配置也使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的增长率。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当前大学生就业率逐年下降,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突出问题。并从就业体制的转变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现行的社会制度的缺陷;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脱节;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念存在问题;全球经济危机加大大学生就业压力五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最后提出改变这种现状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学生; 就业; 劳动力市场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the popularization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and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system refor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ultipl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problem is increasingly outstanding, already from personal problems, family problems, school problems risen to a government and all social issues of common concern.

University Graduates' employmen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uccess of economic, technologic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directly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iversity graduates employment is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remise condition, also carrying the family hope and future. In turn, the un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on individuals, families caused great pressure, is a serious waste of human resources, will affect the social stability. Economics theory thinks, in industrial structural invariant constraints, can be clearly observed in the unemployment rate and economic growth rate between replace a relation. According to Okun's law the estimated results, the actual growth rate is higher than the potential increase rate a percent, the unemployment rate will be reduced by half a percentage point. The speed of economic growth to reduce the overall labor force employment,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the inefficient allocation of human capital of college students also make economic growth rate is lower than the potential growth rate.

In this paper, from the angle of economics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situation,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rate decreased year by year, the difficult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become a prominent problem. And from the change of obtain employment system for college student employment effect; the existing defects of the social system; personnel training model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out of line with the market; the concept of employing units employing problems; global economic crisis increase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of college students five aspects has analyzed the reasons of difficult employment of students, finally proposed to change the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 and measure.

Keywords:

higher education;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labor-force market

引 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国人口众多,就业问题在我国尤其重要。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社会就业的一部分,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也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在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就业体制市场化改革和社会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的多重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已从个人问题、家庭问题、学校问题上升为一个政府乃至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

大学毕业生能否成功就业直接关系到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发展;大学毕业生成功就业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承载着家庭的希望与未来。反过来,大学生失业会对个人、家庭造成巨大的压力,是一种严重的人力资源浪费,会影响社会稳定。经济学理论认为:在产业结构不变的约束条件下,可以比较清晰地观察到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替代关系。按照奥肯律所估计结果,实际增长率高于潜在增长率一个百分点,失业率会下降半个百分点。经济增长速度的降低会对总体的劳动力就业、大学生就业造成困难,大学生人力资本的低效配置也使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的增长率,因此人力资本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约束条件。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无疑在劳动经济学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效果及机理,能够验证和丰富这些理论假设,所以研究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效应,有利于在教育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之间搭建一座桥梁。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体制转轨、经济转型,就业问题既成为一个经济问题,也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

进城务工人员就业和大学生就业是我国面临的三个主要就业问题。促进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面临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对于经济发展、国家稳定和社会进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近几年来,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节节攀升,同时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率也一直徘徊在70%左右。在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根据教育部门提供的数字,自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数量与日俱增,总量上供过于求。2003年大学毕业生超过212万人,2004年达到280万人,2005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338万,比2004年增加58万人,增幅达20. 71 %。然而,大学生就业难并不等于大学生过量。中国大学生从总量来说,与满足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相比,仍处于供不应求的境地。一方面是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继续发展,而另一方面,社会生活又呈现出一个较为突出的矛盾。就经济发展而言,现有的高素质劳动力是短缺的,而在现实生活中,则存在着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一矛盾,不仅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高等院校能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持。

当前,我国正处在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新的历史阶段,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特殊的战略意义,准确把握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明确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的战略重点和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创新体制机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开拓高校毕业生所学所用的就业之路。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尤其是教师院校的毕业生的就业难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我市中小学教师资岗位缺口非常小),许多教

师专业的毕业生为了就业万般无奈地选择了其他行业,所学非所用,流失率很高,从而造成大量的人才浪费。

1 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1.1 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我国的高等教育正逐步产业化,由最初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渐凸现,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据统计,从1998年高等院校扩招以来,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大幅上扬,从毕业生总量上来看,从2005年的87.7万人上升到2008年的145万人,增长了61.2%,年均增长率近15%;从2008年的145万人持续上升到2009年平均413万人,净增长了185%,年均增长率近46%;继而从2009年的413万人持续上升到2011年的660余万人,净增长147%,年均增长率9.8%。可见,自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供给数量大幅增加。据推算,今后几年高校毕业生仍将大幅增长,可预计未来几年内毕业生就业竞争会更加激烈,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

自1998年国家开始对毕业生就业率进行统计以来,我国毕业生就业率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就业率首先从2008年的90%下降到2009年的80%,到2010年再次下降到70% ,虽然到2011年就业率又回升到84% ,但未就业人数的总量却在上升。自2009年以来,我国城镇失业率也逐年上升,从2009年的3.1%上升到2010年的4.3%。尽管从2003年到2010年,除了2008至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GDP低于10%之外[1],其余年份均保持10%以上的速度增长,但高增长并没有使就业率相应出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再加上每年都有大量的城镇新增劳动力、国有企业下岗工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这会使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突出。

1.2 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突出问题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高校的连年扩招、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经济发展失衡等因素相互交织,进而使大学生失业率居高不下。一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处于快速扩张时期,以普通高等教育为例,在校生由1980年的114. 4万人上升到2011年1884. 9万人,增长了16. 5倍,毕业生则由14. 7万人上升到447. 8万人,增长了30. 5倍,招生规模由28. 1万人增长到56. 9万人。2009年,我国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了21%,在校生人数2300万,使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体制成功的进行了改革,完成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双包模式”(包学费、包就业分配)到“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市场化模式的转变。二者引发了的一系列问题,首要的就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从人们的主观感受来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使得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化。来自教育主管部门的信息显示,2007年5月,我国各类高校毕业生中失业人数有30万左右,2008年超过 43.5万[2],2009年为52万人,2010年达到70万人,2011年92万人。与2007年同期相比,2008年大学生需求量下降了22%,供应量则上升了22%,2009年超过100万人未能就业。“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有2500万以上的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需要就业,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将不能成功就业,大学生遭遇严重失业己成为不争的事实。经济危机更是使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很多大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困境。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步产

业化最初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渐凸现,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3]。

2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2.1 就业体制的转变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伴随着我国的经济、政治体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大学生就业体制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计划分配阶段(1950-1985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分配就业工作始于1950年,这一阶段大学生就业政策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这一时期主要特征是以政府编制计划与高校实施计划相结合。这一时期毕业生分配工作的基本方针是“集中使用、保证重点、照顾一般”和“在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基础上贯彻学用一致的原则”等一系列毕业生分配的方针政策,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地方分配、中央调剂’的分配原则,逐步形成了国家负责按计划分配的制度。这种分配制度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尽管它曾随着时间的推移做过某些局部调整,但总体说来,并未发生过根本性变革。

高等学校毕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高等教育长期处于“精英化”阶段。在高等教育资源稀缺的大环境下,大学生是稀缺资源,大学生就业处于“卖方市场”,依靠行政手段进行分配的就业制度下并不过多地存在大学生与就业岗位总量的矛盾,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泛化为国家的需求,用人单位既没有用人自主权,也缺乏用人的内在动力,因此“统包统分’的就业机制有其存在的可能性。但随着改革开放,传统的统一分配制度的弊端日益明显,它已经不能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制度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政治发展状况不相适应的矛盾,1985年以后,国家逐步推进了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就业体制进入转型时期。

第二,由计划分配到“双向选择”的过渡阶段(1985-2000年)。从20世

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毕业生就业制度开始进入计划与市场并轨的阶段。1985年至1993年,我国大学生就业体制“中期改革方案”的提出及实施,即一定范围的“双向选择”时期,大学生就业逐步引入竞争机制。1985年5月,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改革教育体制的规定》,提出了改革大学招生的计划制度和毕业生分配制度的要求,是对以往毕业生分配制度突破。1986年,国家教委提出了《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1989年3月,国务院批准了该方案,其中明确提出要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再次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毕业生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采取“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方式就业,当年全国有100多所高校毕业生开始按照“双向选择”的方式就业,从1993年至1997年,高校招生并轨完成,我国高校普遍实现了从“两包”(包培养费、包分配)到“两自”(自行缴费、自主择业)的转变。大学生就业逐渐走向市场,大学生就业问题也逐渐成为社会各方面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1994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又进一步明确规定,高等学校逐步实行“并轨”招生,学生“缴费上学,毕业后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范围进一步扩大。1995年,原国家教委出台的《关于1995年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在2000年基本实现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1997年,大多数学校按新制度运作,2000年,基本实现了新旧体制转轨。

过渡阶段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统包统配”就业制度与社会发展的矛盾,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拥有了一定的自主权,为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注入了活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这一体制改革走向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全面市场化阶段。

第三,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阶段(2000年至今)。这一时期的总体特点是大学生就业政策变动与市场经济发育程度密切相关。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颁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从2000年起,我国要建立比较完善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并取消了向毕业生发放“派遣证”的做法,改为向毕业生发放“就业报到证”。同年6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也指出,毕业生就业制度应当是一个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用人制度,这标志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结束了“计划、分配、派遣”的历史,转向了以市场为其导向。2002年3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从毕业生就业理念、毕业生就业管理体制等方面做出了指导性建议与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建立“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该《意见》的颁布标志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学生就业制度和就业市场已初步形成。

计划体制下,大学生的就业包分配,现在,体制转变了,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

2.2 现行的社会制度的缺陷

与“市场对人才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要求相比,国家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虽然在大学生就业市场运行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是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尤其是与毕业生就业市场相配套的政策与制度问题尚未完全解决[4]。《中国教育改

革与发展纲要》指出:实行自主择业制度要具备相应的社会宏观环境和条件,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一系列与就业市场相配套的制度。这些制度包括市场经济体制、劳动人事制度、户籍制度、缴费上学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服务制度以及就业保险制度等。而在现实中,我国在户籍制度、人事制度、干部管理制度、就业保险制度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与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另外,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市场不健全、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信息不畅通,市场交易不规范、人力资本价格机制远没有形成,种种缺陷必然造成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交易成本较高、交易成功率较低,从而导致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2.3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脱节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高校是一个生产人才的部门,目前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扩招)。在市场规模已经成为配置人才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今天,我国的高校在教学质量、培训结构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地方。其中最重要的表现是我国高校所输出的大学生人力资本不能满足当前就业市场的需求[5]。

高校担负着为社会提供合格人才的重任,但目前高校市场化的进程太慢,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高校人才培养流程“招生—在校教育—就业”抽象为“采购—精加工—销售”。目前高校就业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人才使用的决定权完全取决于市场。从近几年高校的表现来看,高校已转变了传统观念,开始实施“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制度,并初步建立了自己的“就业指导中心”,配备得力人员全力抓就业工作以适应变化的就业市场形势,但结果却为什么不尽如人意呢?

从高校人才培养流程来分析,原因其实还是很明确的:目前高校的教育体制没有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仍是计划经济的产物;高校只注重了“销售”环节,忽略了“精加工”这一环节,也就是说高校“加工产品”者不关心市场需求,只按照有关标准一味地“加工”,能否销售出去或“产品”合不合格,不关自己的事情。试想,这样的“产品”转入“销售”环节后,再高明的销售人员也会一筹莫展,结果最终只能是“积压或处理销售”。这就是为什么高校花尽心思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人力资本不被社会承认的最主要的原因。

2.4 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念存在问题

从经济学角度看,社会用人单位是人才的需求者,是高校教育产品的最终消费者,用人单位通过对毕业生的考查考核,引入人力资本。企业引入人才是为了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实现企业的战略管理目标。大学毕业生是社会用人单位进行社会再生产的“原料”,用人单位将毕业生纳入到自己的行列中作为自己整体的一部分,这实际上表明社会用人单位是人才产品的消费者,通过对人才“消费”,用人单位使自己的社会生产更加有效率,社会产品的质量更高。可见大学生是企业重要的人力资本,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部分单位、企业的用人观念还未转变,有些用人单位追求“名牌”大学毕业生,有些用人单位十分看重重点大学毕业生,有些用人单位为了节约用人成本,缺乏人才储备意识,对于刚刚走出学校走向社会的缺乏实践经验毕业生,他们大都不考虑,只招收有工作经验的往届毕业生,这也造成了应届毕业生就业困难。

2.5 就业期望值与现实的差距

凯恩斯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对大学生的就业市场存

在必然的影响。1999年高校扩招后,高等学校普遍实行成本分担制度。以深圳特区为例,现在一个家庭条件稍好的大学本科生,每年人力资本投入,包括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和其他相关费用约2万元,大学本科四年的人力资本投入至少要达到8万元左右。这是直接投资。按高中毕业就业的月收入0.2万元计,大学生上学的机会成本为12万元左右。因此大学生上学的总成本约为20万元。以大学生就业时年龄24岁、工作到60岁计算,与未上大学的同龄人相比较,如果大学生的月工资收入不比同龄人多600元以上,他就无法收回人力资本投资,再加上人力资本的投资增值,目前,大学生的预期工资为月薪3000—3500元左右。然而,很多单位很难保证这一预期工资,导致了许多大学生的“失业”。

2.6全球经济危机加大大学生就业压力

上一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导致全球经济衰退,将对中国的就业问题再次提出考验。经济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社会金融海啸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连锁性破产,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金融危机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会对整个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我国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尽管由于资本市场防火墙的存在而在程度上有所减缓,但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会受到最为明显的冲击。如果这个过程继续影响到经济增长,那么对就业增长来说就是个非常不利的信息。

然而经济危机己经使得我国出口形势恶化,而内部消费需求又短期难以提高,这将导致社会总需求下降,继而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减少,最终减少

对劳动力的需求。就此而言,这种情况会直接造成当今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3 改变大学生就业难局面的对策与措施

3.1 大学生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做法中要遵循“开阔眼界、面对现实、正确定位”的原则强化择业的竞争意识,在正确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想的目标。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自觉地正视社会现实、转变观念、做好参加竞争的准备。

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不能总是一帆风顺的。遇到挫折后应放下心理包袱,仔细寻找失利的原因,调整好目标,脚踏实地前进,争取新的机会。要时刻对人生保持着自信,要有开拓新生活的勇气[6]。

与此同时,大学生要树立“从基层干起”观念,应当放低自身期望值,做好从蓝领、灰领干起的心理准备。能到基层单位和西部地区工作与锻炼、能到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等工作和锻炼、也能选择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方式。大学生要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职业定位,要了解自己的优势在哪里,确定自己适合哪类工作。有目的、有选择的去应聘,提高自身竞争力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校期间,就要对自己有个职业生涯规划,并围绕职业生涯设定进行个人价值重塑。要利用见习、实习、社会考察、社会实践等机会主动与用人单位接触,了解劳动力市场,掌握就业信息,为今后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注重提高自己在道德、文化、业务、身体、心理等方面的素质,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培养自己环境适应、人际交往、团结协作、组织管理以及开拓创新能力,增强竞争力和自信心,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

3.2 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

第一,从政府的角度来提出可行性对策,用看得见的手来解决看不见的手带来的问题。

以高校扩招为例来分析,有一种观点以为,按照欧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者占总人口的比例计算,中国大学生还是很少,事实果真如此吗?事实上,中国消化不了现存大学生,因为我们的产业发展阶段和发达国家不同,高等教育的就业弹性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提并论,虽然说“看得见的手”增加大学毕业生的供给,目的是为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但人才和产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如若不适度超前发展高等教育,产业发展会遭遇人才瓶颈;但脱离产业发育状况的实际,大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也并不一定带来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因为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的要素很多,人才只是一个要素,所以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针对问题,及时改变如今这种扩招的局面,优化各教育层次的扩招结构,使高校扩招与就业需求相适应。事实上,高校不宜再持续大规模扩招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教育部也正在采取行动来控制扩招的速度,但这只是治标之策,我们必须深化高教体制改革,寻求根本性、制度性、机制性的长效对策[7]。

GDP增加带动就业岗位的增加,政府应积极发展经济,维持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基本的就业空间;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大学生就业机会,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扩大就业”并重的发展战略。

第二,国家要制定鼓励政策,引导和支持大学生到中西部去建功立业。 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在人才需求上的数量呈上升势头,这趋势有利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应通过政策引导

和创设大学生西部基金等方式,支持大学毕业生向一些急需要人才的中西部地区流动,以解决大学生的后顾之忧,比如说现在的户籍限制、社会保障、创业救济等问题。虽说我们现在培养了这么多的大学生,但与社会需求尤其是西部地区的需要相比还是远远不足。国家应制定配套的政策,可以通过创设大学生西部基金或提供小额贷款,创设和建立西部人才需求与就业信息网络,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吸引和鼓励毕业生到祖国的西部去建功立业,为开发祖国大西部贡献自己的力量[8]。

第三,建立科学的就业指导机制,提高毕业生对市场的认知度

努力营造平等竞争的就业环境和公平公正的就业机制,统一人力资本交易方面的规定,并将引导性政策以法规的方式推行,使就业市场运作和大学生就业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法律保障。以良好的社会就业环境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心态,不但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平等竞争和施展才华的机会,而且培养他们踏实勤奋、诚信从业的就业观念,承担政府应有的责任。

要重视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保证经费、人员、场地的投入,加强就业指导课建设,通过就业指导使毕业生充分了解社会,调整就业心态,合理定位。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为其提供有利条件,要改变就业指导“以大四学生的就业环节为主”和“以完成签约手续为主”的局面,必须树立全新的思路,树立“就业指导”的理念。

不论是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所属的就业指导机构,还是学校设置的就业指导机构,所从事的都是非行政化的工作,其机构的性质类似于事业单位,本质上完成在大学领域的公共就业服务职能。为此,要淡化和去除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行政色彩,将习惯性的、具有一定居高临下特征的管理面孔转变为以

学生为中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热心为学生服务的新风貌,通过快捷、可靠、优质的工作,促进大学生成功就业。

第四,实行严格的就业准入制度

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社会容纳的劳动力是有限的。在我国,人口基数大,就业形势严峻,但大量的素质不高的劳动者占据着就业岗位。因此,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使有限的就业岗位发挥其最大的效能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要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必须实行一系列严格的就业制度。例如年龄准入、资格准入、法定退休等制度。

年龄准入制度指的是要适当提高就业者的就业年龄。如果一个劳动者7岁或8岁上学经过9年义务教育,加上至少3年职业技术教育,一个基本合格的劳动者的起始年龄应为19或20岁。因此,应把我国现行的就业起始年龄由16岁延长到19岁。资格准入制度指的是劳动者必须凭证就业。这个证应包括学历证、职业资格证等等。使全社会劳动者的素质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法定退休制度指的是劳动者到了法定年龄必须从岗位上退下来。老同志从岗位上退下来既可以使他们安享晚年,提高生活质量,又可腾出就业岗位。同时,国家应引导和鼓励提前退休,尤其是对部分苦、险、累的特殊行业应实行提前退休制度,一般行业的就业人员提前退休也应给予政府补贴。目的是建立良性的人才循环系统。

另外,适当减少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也是可行的办法。减少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既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消费的机会,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又可以提供新的就业岗位,满足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年轻人的就业需求。除国家的法定假日外,可鼓励企、事业单位设立单位假期、旅游假期

等。

3.3 高校应根据市场需要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理论上讲,大学教育尤其是大学的专业设置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它本身和经济发展、劳动力市场发展的要求不可能完全吻合,自然失业是正常的。但是现实是高校的人才供给已经滞后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要长效的解决妨碍高校人才供给方与劳动力市场需求方的脱节问题,必须从高等教育体制着手,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理顺高校人才供给方与劳动力市场需求方的关系。但是,改革教育体制,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社会范畴的问题,还是一个政治问题,社会各界不能在改革的方向上达成广泛共识,所以说,目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滞后。既然是不能一步到位的解决体制性问题,就只有从体制“外围”去逐步突破。要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就必须提高高等教育的培养质量,也就是必须优化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9]。

要优化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要求高校的专业设置要贴近市场、追踪并适应市场的变化,要求高校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学习理念与时俱进。这就进一步要求高校师资力量的更新。然而,高校师资力量的更新则面临教育方式的巨大转换成本,老师和学生还面临转换的心理成本。提高教学质量的迫切性与大学生就业的困难现状是两码事,前者的根本动力在于能否招到学生,大学生毕业就离校,不会对学校造成真正的压力,所以高校转变培养方式缺乏原动力。我们必须运用国家意志和国家力量从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起抓素质教育,可以避免高等教育的巨额转换成本,间接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创造宽松的外部条件。

从商品经济的角度看,大学毕业生作为高等学校的“最终产品”,其就业

率与就业层次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生源,也影响着在校生的学习情绪与学习质量。因此,高校要确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思路,从“原料”进口到“产品”出口的全过程都要做好育人工作,使“产品”能适销对路,提高就业率。首先,要加强市场调研,做好人才预测工作。高等学校在确定招生计划时就应考虑学生3年或4年后的就业问题,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都应考虑市场的变化,使高校招生的专业结构尽可能符合3-4年后的就业市场的需求结构。其次,要根据市场的要求培养学生。高等学校要围绕市场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把实践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高校“产品”的质量更加符合市场的要求。最后,要做好“产品”的营销工作。高等院校要加强营销网络建设,以促进产品的顺利实现。有了优质的生产要素,生产出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还不够,还要打造营销网络,积极销售自己的“产品”。“产”的目的是“销”,高等学校要有市场竞争意识,重视“产品”的包装和“销售”工作,这样才能扩大“产品”的知名度,提高美誉度,从而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解决就业难问题。

3.4 用人单位要转变观念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大学生要转变观念,而且用人单位也需要转变观念。第一,要减少过多的歧视。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用人单位过分挑剔、过分歧视,要处理好人才选拔的高要求与优秀大学生不好找的矛盾,就有必要在就业的“双向选择”中改变观念,摒弃过去在专业、地方、学历、性别、身体、经验等方面的歧视,重视大学生素质和能力的选录,建立合理的择人标准,以平等的择人和不降低要求的方式,广揽人才,择优

录取。只有这样,才能扩大招录范围,招聘到能与用人单位共同成长、最适合岗位要求的大学毕业生。第二,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改变过去急于马上就用的心态,给单位和大学生多一些磨合的空间,挑选到真正适合单位的人才。再次,用人单位要建立良好的用人制度,不仅要招聘到人才,还要使用好人才,要建立良好的内部选人、用人机制,科学岗位责任要求,优化人才资源,提高员工的满意度,使本单位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10]。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许多单位以裁员和减少招聘指标来自保,但这个时候对用人单位来说既是危机又是机遇。一方面,社会经济的低谷时期正是优秀大学生聚集的时期,也正是企业为将来的发展挑选人才、储备人才、优化人才的大好时机。企业要发展,就不能放弃人才的储备,应有人才配置的中长期计划。另一方面社会经济低谷时期也是人才培养的良好时机,大学生对企业文化的熟悉和认同本身就有个过程,在这个时候,也正是培养企业新人的机会。可见,增强人力资源的储备,不仅有利于为国家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负起企业应有的责任,而且有利于企业人才资源与其他资源合理配套。

总而言之,全社会对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需要有所调整。社会和家庭要降低对大学生就业的期望值,要认同大学生自主创业和多种形式灵活就业,要敢于正视大学生失业的现实。

同时,我国政府、全国高校和全体毕业生要同心协力,各司其职。政府发挥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制定有利于促进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法律,高校应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到学校发展的战略地位上,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高校毕业生和大学生们提高自身专业素养,调整求职战略,以良好的心态积极就业。相信经过政府、高校、以及毕业生的同心协力一定会给大学生带来广阔的就业空间!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首先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李文老师。本论文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的帮助下修改完成的。在此,我要向他们的细心帮助和指导表示由衷的感谢。在这段时间里,我从他们身上不仅学到了许多的专业知识,更感受到他们工作中的兢兢业业,生活中的平易近人。此外,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忘我的工作精神值得我去学习。

非常感谢大家在我的毕业设计中,给予我极大的帮助,使我对整个毕业设计的思路有了总体的把握,并耐心的帮我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使我有了很大的收获。同时,他们在整个开发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并给我解决了一些专业性问题。

感谢多年来传授我知识的老师们,更要感谢那些对我学习上支持和鼓励的人。同时感谢所有关心帮助过我的同学、老师和学校。

总之,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以加倍的努力对给予我帮助的学校、老师及同学们的回报。

参考文献

[1] 郑现莉.大学生就业为什么这么困难[M].北京:教育出版社,2011,5:88-97

[2] 王鑫.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5):19-20.

[3] 马恩.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其解决的路径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11,

(11):225-338.

[4] 曾湘泉.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战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12):22-36

[5] 孙泽厚.大众化高等教育时期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9,(2):38-77

[6] 付玉.大学生就业心理准备 [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4):103-104

[7] 胡鞍钢.关于宏观经济政策与促进就业[J].中国劳动教育,2010,(11):88-97

[8] 周济.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基层就业[J].中国教育报,2010, (8):99-117

[9] 谈松华.高等教育运行机制与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J].就业指导报,2010,(7):24-32

[10] 武威 .关于多方努力共同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思索[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10,(11):105-108

摘 要

在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大学生就业体制市场化改革多重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已从个人问题、家庭问题、学校问题上升为一个政府乃至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

大学毕业生能否成功就业直接关系到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发展;大学毕业生成功就业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承载着家庭的希望与未来。反过来,大学生失业会对个人、家庭造成巨大的压力、是一种严重的人力资源浪费,会影响社会稳定。经济学理论认为,在产业结构不变的约束条件下,可以比较清晰地观察到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替代关系。按照奥肯定律所估计的结果,实际增长率高于潜在增长率一个百分点,失业率会下降半个百分点。经济增长速度的降低对总体的劳动力就业、大学生就业造成困难,大学生人力资本的低效配置也使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的增长率。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当前大学生就业率逐年下降,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突出问题。并从就业体制的转变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现行的社会制度的缺陷;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脱节;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念存在问题;全球经济危机加大大学生就业压力五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最后提出改变这种现状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学生; 就业; 劳动力市场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the popularization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and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system refor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ultipl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problem is increasingly outstanding, already from personal problems, family problems, school problems risen to a government and all social issues of common concern.

University Graduates' employmen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uccess of economic, technologic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directly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iversity graduates employment is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remise condition, also carrying the family hope and future. In turn, the un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on individuals, families caused great pressure, is a serious waste of human resources, will affect the social stability. Economics theory thinks, in industrial structural invariant constraints, can be clearly observed in the unemployment rate and economic growth rate between replace a relation. According to Okun's law the estimated results, the actual growth rate is higher than the potential increase rate a percent, the unemployment rate will be reduced by half a percentage point. The speed of economic growth to reduce the overall labor force employment,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the inefficient allocation of human capital of college students also make economic growth rate is lower than the potential growth rate.

In this paper, from the angle of economics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situation,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rate decreased year by year, the difficult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become a prominent problem. And from the change of obtain employment system for college student employment effect; the existing defects of the social system; personnel training model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out of line with the market; the concept of employing units employing problems; global economic crisis increase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of college students five aspects has analyzed the reasons of difficult employment of students, finally proposed to change the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 and measure.

Keywords:

higher education;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labor-force market

引 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国人口众多,就业问题在我国尤其重要。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社会就业的一部分,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也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在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就业体制市场化改革和社会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的多重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已从个人问题、家庭问题、学校问题上升为一个政府乃至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

大学毕业生能否成功就业直接关系到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发展;大学毕业生成功就业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承载着家庭的希望与未来。反过来,大学生失业会对个人、家庭造成巨大的压力,是一种严重的人力资源浪费,会影响社会稳定。经济学理论认为:在产业结构不变的约束条件下,可以比较清晰地观察到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替代关系。按照奥肯律所估计结果,实际增长率高于潜在增长率一个百分点,失业率会下降半个百分点。经济增长速度的降低会对总体的劳动力就业、大学生就业造成困难,大学生人力资本的低效配置也使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的增长率,因此人力资本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约束条件。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无疑在劳动经济学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效果及机理,能够验证和丰富这些理论假设,所以研究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效应,有利于在教育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之间搭建一座桥梁。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体制转轨、经济转型,就业问题既成为一个经济问题,也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

进城务工人员就业和大学生就业是我国面临的三个主要就业问题。促进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面临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对于经济发展、国家稳定和社会进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近几年来,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节节攀升,同时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率也一直徘徊在70%左右。在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根据教育部门提供的数字,自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数量与日俱增,总量上供过于求。2003年大学毕业生超过212万人,2004年达到280万人,2005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338万,比2004年增加58万人,增幅达20. 71 %。然而,大学生就业难并不等于大学生过量。中国大学生从总量来说,与满足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相比,仍处于供不应求的境地。一方面是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继续发展,而另一方面,社会生活又呈现出一个较为突出的矛盾。就经济发展而言,现有的高素质劳动力是短缺的,而在现实生活中,则存在着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一矛盾,不仅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高等院校能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持。

当前,我国正处在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新的历史阶段,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特殊的战略意义,准确把握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明确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的战略重点和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创新体制机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开拓高校毕业生所学所用的就业之路。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尤其是教师院校的毕业生的就业难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我市中小学教师资岗位缺口非常小),许多教

师专业的毕业生为了就业万般无奈地选择了其他行业,所学非所用,流失率很高,从而造成大量的人才浪费。

1 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1.1 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我国的高等教育正逐步产业化,由最初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渐凸现,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据统计,从1998年高等院校扩招以来,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大幅上扬,从毕业生总量上来看,从2005年的87.7万人上升到2008年的145万人,增长了61.2%,年均增长率近15%;从2008年的145万人持续上升到2009年平均413万人,净增长了185%,年均增长率近46%;继而从2009年的413万人持续上升到2011年的660余万人,净增长147%,年均增长率9.8%。可见,自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供给数量大幅增加。据推算,今后几年高校毕业生仍将大幅增长,可预计未来几年内毕业生就业竞争会更加激烈,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

自1998年国家开始对毕业生就业率进行统计以来,我国毕业生就业率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就业率首先从2008年的90%下降到2009年的80%,到2010年再次下降到70% ,虽然到2011年就业率又回升到84% ,但未就业人数的总量却在上升。自2009年以来,我国城镇失业率也逐年上升,从2009年的3.1%上升到2010年的4.3%。尽管从2003年到2010年,除了2008至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GDP低于10%之外[1],其余年份均保持10%以上的速度增长,但高增长并没有使就业率相应出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再加上每年都有大量的城镇新增劳动力、国有企业下岗工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这会使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突出。

1.2 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突出问题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高校的连年扩招、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经济发展失衡等因素相互交织,进而使大学生失业率居高不下。一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处于快速扩张时期,以普通高等教育为例,在校生由1980年的114. 4万人上升到2011年1884. 9万人,增长了16. 5倍,毕业生则由14. 7万人上升到447. 8万人,增长了30. 5倍,招生规模由28. 1万人增长到56. 9万人。2009年,我国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了21%,在校生人数2300万,使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体制成功的进行了改革,完成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双包模式”(包学费、包就业分配)到“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市场化模式的转变。二者引发了的一系列问题,首要的就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从人们的主观感受来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使得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化。来自教育主管部门的信息显示,2007年5月,我国各类高校毕业生中失业人数有30万左右,2008年超过 43.5万[2],2009年为52万人,2010年达到70万人,2011年92万人。与2007年同期相比,2008年大学生需求量下降了22%,供应量则上升了22%,2009年超过100万人未能就业。“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有2500万以上的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需要就业,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将不能成功就业,大学生遭遇严重失业己成为不争的事实。经济危机更是使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很多大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困境。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步产

业化最初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渐凸现,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3]。

2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2.1 就业体制的转变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伴随着我国的经济、政治体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大学生就业体制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计划分配阶段(1950-1985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分配就业工作始于1950年,这一阶段大学生就业政策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这一时期主要特征是以政府编制计划与高校实施计划相结合。这一时期毕业生分配工作的基本方针是“集中使用、保证重点、照顾一般”和“在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基础上贯彻学用一致的原则”等一系列毕业生分配的方针政策,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地方分配、中央调剂’的分配原则,逐步形成了国家负责按计划分配的制度。这种分配制度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尽管它曾随着时间的推移做过某些局部调整,但总体说来,并未发生过根本性变革。

高等学校毕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高等教育长期处于“精英化”阶段。在高等教育资源稀缺的大环境下,大学生是稀缺资源,大学生就业处于“卖方市场”,依靠行政手段进行分配的就业制度下并不过多地存在大学生与就业岗位总量的矛盾,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泛化为国家的需求,用人单位既没有用人自主权,也缺乏用人的内在动力,因此“统包统分’的就业机制有其存在的可能性。但随着改革开放,传统的统一分配制度的弊端日益明显,它已经不能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制度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政治发展状况不相适应的矛盾,1985年以后,国家逐步推进了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就业体制进入转型时期。

第二,由计划分配到“双向选择”的过渡阶段(1985-2000年)。从20世

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毕业生就业制度开始进入计划与市场并轨的阶段。1985年至1993年,我国大学生就业体制“中期改革方案”的提出及实施,即一定范围的“双向选择”时期,大学生就业逐步引入竞争机制。1985年5月,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改革教育体制的规定》,提出了改革大学招生的计划制度和毕业生分配制度的要求,是对以往毕业生分配制度突破。1986年,国家教委提出了《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1989年3月,国务院批准了该方案,其中明确提出要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再次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毕业生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采取“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方式就业,当年全国有100多所高校毕业生开始按照“双向选择”的方式就业,从1993年至1997年,高校招生并轨完成,我国高校普遍实现了从“两包”(包培养费、包分配)到“两自”(自行缴费、自主择业)的转变。大学生就业逐渐走向市场,大学生就业问题也逐渐成为社会各方面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1994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又进一步明确规定,高等学校逐步实行“并轨”招生,学生“缴费上学,毕业后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范围进一步扩大。1995年,原国家教委出台的《关于1995年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在2000年基本实现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1997年,大多数学校按新制度运作,2000年,基本实现了新旧体制转轨。

过渡阶段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统包统配”就业制度与社会发展的矛盾,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拥有了一定的自主权,为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注入了活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这一体制改革走向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全面市场化阶段。

第三,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阶段(2000年至今)。这一时期的总体特点是大学生就业政策变动与市场经济发育程度密切相关。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颁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从2000年起,我国要建立比较完善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并取消了向毕业生发放“派遣证”的做法,改为向毕业生发放“就业报到证”。同年6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也指出,毕业生就业制度应当是一个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用人制度,这标志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结束了“计划、分配、派遣”的历史,转向了以市场为其导向。2002年3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从毕业生就业理念、毕业生就业管理体制等方面做出了指导性建议与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建立“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该《意见》的颁布标志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学生就业制度和就业市场已初步形成。

计划体制下,大学生的就业包分配,现在,体制转变了,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

2.2 现行的社会制度的缺陷

与“市场对人才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要求相比,国家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虽然在大学生就业市场运行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是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尤其是与毕业生就业市场相配套的政策与制度问题尚未完全解决[4]。《中国教育改

革与发展纲要》指出:实行自主择业制度要具备相应的社会宏观环境和条件,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一系列与就业市场相配套的制度。这些制度包括市场经济体制、劳动人事制度、户籍制度、缴费上学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服务制度以及就业保险制度等。而在现实中,我国在户籍制度、人事制度、干部管理制度、就业保险制度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与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另外,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市场不健全、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信息不畅通,市场交易不规范、人力资本价格机制远没有形成,种种缺陷必然造成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交易成本较高、交易成功率较低,从而导致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2.3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脱节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高校是一个生产人才的部门,目前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扩招)。在市场规模已经成为配置人才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今天,我国的高校在教学质量、培训结构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地方。其中最重要的表现是我国高校所输出的大学生人力资本不能满足当前就业市场的需求[5]。

高校担负着为社会提供合格人才的重任,但目前高校市场化的进程太慢,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高校人才培养流程“招生—在校教育—就业”抽象为“采购—精加工—销售”。目前高校就业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人才使用的决定权完全取决于市场。从近几年高校的表现来看,高校已转变了传统观念,开始实施“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制度,并初步建立了自己的“就业指导中心”,配备得力人员全力抓就业工作以适应变化的就业市场形势,但结果却为什么不尽如人意呢?

从高校人才培养流程来分析,原因其实还是很明确的:目前高校的教育体制没有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仍是计划经济的产物;高校只注重了“销售”环节,忽略了“精加工”这一环节,也就是说高校“加工产品”者不关心市场需求,只按照有关标准一味地“加工”,能否销售出去或“产品”合不合格,不关自己的事情。试想,这样的“产品”转入“销售”环节后,再高明的销售人员也会一筹莫展,结果最终只能是“积压或处理销售”。这就是为什么高校花尽心思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人力资本不被社会承认的最主要的原因。

2.4 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念存在问题

从经济学角度看,社会用人单位是人才的需求者,是高校教育产品的最终消费者,用人单位通过对毕业生的考查考核,引入人力资本。企业引入人才是为了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实现企业的战略管理目标。大学毕业生是社会用人单位进行社会再生产的“原料”,用人单位将毕业生纳入到自己的行列中作为自己整体的一部分,这实际上表明社会用人单位是人才产品的消费者,通过对人才“消费”,用人单位使自己的社会生产更加有效率,社会产品的质量更高。可见大学生是企业重要的人力资本,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部分单位、企业的用人观念还未转变,有些用人单位追求“名牌”大学毕业生,有些用人单位十分看重重点大学毕业生,有些用人单位为了节约用人成本,缺乏人才储备意识,对于刚刚走出学校走向社会的缺乏实践经验毕业生,他们大都不考虑,只招收有工作经验的往届毕业生,这也造成了应届毕业生就业困难。

2.5 就业期望值与现实的差距

凯恩斯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对大学生的就业市场存

在必然的影响。1999年高校扩招后,高等学校普遍实行成本分担制度。以深圳特区为例,现在一个家庭条件稍好的大学本科生,每年人力资本投入,包括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和其他相关费用约2万元,大学本科四年的人力资本投入至少要达到8万元左右。这是直接投资。按高中毕业就业的月收入0.2万元计,大学生上学的机会成本为12万元左右。因此大学生上学的总成本约为20万元。以大学生就业时年龄24岁、工作到60岁计算,与未上大学的同龄人相比较,如果大学生的月工资收入不比同龄人多600元以上,他就无法收回人力资本投资,再加上人力资本的投资增值,目前,大学生的预期工资为月薪3000—3500元左右。然而,很多单位很难保证这一预期工资,导致了许多大学生的“失业”。

2.6全球经济危机加大大学生就业压力

上一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导致全球经济衰退,将对中国的就业问题再次提出考验。经济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社会金融海啸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连锁性破产,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金融危机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会对整个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我国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尽管由于资本市场防火墙的存在而在程度上有所减缓,但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会受到最为明显的冲击。如果这个过程继续影响到经济增长,那么对就业增长来说就是个非常不利的信息。

然而经济危机己经使得我国出口形势恶化,而内部消费需求又短期难以提高,这将导致社会总需求下降,继而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减少,最终减少

对劳动力的需求。就此而言,这种情况会直接造成当今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3 改变大学生就业难局面的对策与措施

3.1 大学生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做法中要遵循“开阔眼界、面对现实、正确定位”的原则强化择业的竞争意识,在正确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想的目标。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自觉地正视社会现实、转变观念、做好参加竞争的准备。

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不能总是一帆风顺的。遇到挫折后应放下心理包袱,仔细寻找失利的原因,调整好目标,脚踏实地前进,争取新的机会。要时刻对人生保持着自信,要有开拓新生活的勇气[6]。

与此同时,大学生要树立“从基层干起”观念,应当放低自身期望值,做好从蓝领、灰领干起的心理准备。能到基层单位和西部地区工作与锻炼、能到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等工作和锻炼、也能选择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方式。大学生要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职业定位,要了解自己的优势在哪里,确定自己适合哪类工作。有目的、有选择的去应聘,提高自身竞争力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校期间,就要对自己有个职业生涯规划,并围绕职业生涯设定进行个人价值重塑。要利用见习、实习、社会考察、社会实践等机会主动与用人单位接触,了解劳动力市场,掌握就业信息,为今后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注重提高自己在道德、文化、业务、身体、心理等方面的素质,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培养自己环境适应、人际交往、团结协作、组织管理以及开拓创新能力,增强竞争力和自信心,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

3.2 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

第一,从政府的角度来提出可行性对策,用看得见的手来解决看不见的手带来的问题。

以高校扩招为例来分析,有一种观点以为,按照欧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者占总人口的比例计算,中国大学生还是很少,事实果真如此吗?事实上,中国消化不了现存大学生,因为我们的产业发展阶段和发达国家不同,高等教育的就业弹性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提并论,虽然说“看得见的手”增加大学毕业生的供给,目的是为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但人才和产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如若不适度超前发展高等教育,产业发展会遭遇人才瓶颈;但脱离产业发育状况的实际,大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也并不一定带来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因为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的要素很多,人才只是一个要素,所以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针对问题,及时改变如今这种扩招的局面,优化各教育层次的扩招结构,使高校扩招与就业需求相适应。事实上,高校不宜再持续大规模扩招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教育部也正在采取行动来控制扩招的速度,但这只是治标之策,我们必须深化高教体制改革,寻求根本性、制度性、机制性的长效对策[7]。

GDP增加带动就业岗位的增加,政府应积极发展经济,维持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基本的就业空间;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大学生就业机会,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扩大就业”并重的发展战略。

第二,国家要制定鼓励政策,引导和支持大学生到中西部去建功立业。 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在人才需求上的数量呈上升势头,这趋势有利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应通过政策引导

和创设大学生西部基金等方式,支持大学毕业生向一些急需要人才的中西部地区流动,以解决大学生的后顾之忧,比如说现在的户籍限制、社会保障、创业救济等问题。虽说我们现在培养了这么多的大学生,但与社会需求尤其是西部地区的需要相比还是远远不足。国家应制定配套的政策,可以通过创设大学生西部基金或提供小额贷款,创设和建立西部人才需求与就业信息网络,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吸引和鼓励毕业生到祖国的西部去建功立业,为开发祖国大西部贡献自己的力量[8]。

第三,建立科学的就业指导机制,提高毕业生对市场的认知度

努力营造平等竞争的就业环境和公平公正的就业机制,统一人力资本交易方面的规定,并将引导性政策以法规的方式推行,使就业市场运作和大学生就业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法律保障。以良好的社会就业环境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心态,不但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平等竞争和施展才华的机会,而且培养他们踏实勤奋、诚信从业的就业观念,承担政府应有的责任。

要重视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保证经费、人员、场地的投入,加强就业指导课建设,通过就业指导使毕业生充分了解社会,调整就业心态,合理定位。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为其提供有利条件,要改变就业指导“以大四学生的就业环节为主”和“以完成签约手续为主”的局面,必须树立全新的思路,树立“就业指导”的理念。

不论是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所属的就业指导机构,还是学校设置的就业指导机构,所从事的都是非行政化的工作,其机构的性质类似于事业单位,本质上完成在大学领域的公共就业服务职能。为此,要淡化和去除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行政色彩,将习惯性的、具有一定居高临下特征的管理面孔转变为以

学生为中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热心为学生服务的新风貌,通过快捷、可靠、优质的工作,促进大学生成功就业。

第四,实行严格的就业准入制度

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社会容纳的劳动力是有限的。在我国,人口基数大,就业形势严峻,但大量的素质不高的劳动者占据着就业岗位。因此,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使有限的就业岗位发挥其最大的效能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要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必须实行一系列严格的就业制度。例如年龄准入、资格准入、法定退休等制度。

年龄准入制度指的是要适当提高就业者的就业年龄。如果一个劳动者7岁或8岁上学经过9年义务教育,加上至少3年职业技术教育,一个基本合格的劳动者的起始年龄应为19或20岁。因此,应把我国现行的就业起始年龄由16岁延长到19岁。资格准入制度指的是劳动者必须凭证就业。这个证应包括学历证、职业资格证等等。使全社会劳动者的素质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法定退休制度指的是劳动者到了法定年龄必须从岗位上退下来。老同志从岗位上退下来既可以使他们安享晚年,提高生活质量,又可腾出就业岗位。同时,国家应引导和鼓励提前退休,尤其是对部分苦、险、累的特殊行业应实行提前退休制度,一般行业的就业人员提前退休也应给予政府补贴。目的是建立良性的人才循环系统。

另外,适当减少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也是可行的办法。减少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既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消费的机会,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又可以提供新的就业岗位,满足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年轻人的就业需求。除国家的法定假日外,可鼓励企、事业单位设立单位假期、旅游假期

等。

3.3 高校应根据市场需要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理论上讲,大学教育尤其是大学的专业设置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它本身和经济发展、劳动力市场发展的要求不可能完全吻合,自然失业是正常的。但是现实是高校的人才供给已经滞后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要长效的解决妨碍高校人才供给方与劳动力市场需求方的脱节问题,必须从高等教育体制着手,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理顺高校人才供给方与劳动力市场需求方的关系。但是,改革教育体制,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社会范畴的问题,还是一个政治问题,社会各界不能在改革的方向上达成广泛共识,所以说,目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滞后。既然是不能一步到位的解决体制性问题,就只有从体制“外围”去逐步突破。要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就必须提高高等教育的培养质量,也就是必须优化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9]。

要优化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要求高校的专业设置要贴近市场、追踪并适应市场的变化,要求高校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学习理念与时俱进。这就进一步要求高校师资力量的更新。然而,高校师资力量的更新则面临教育方式的巨大转换成本,老师和学生还面临转换的心理成本。提高教学质量的迫切性与大学生就业的困难现状是两码事,前者的根本动力在于能否招到学生,大学生毕业就离校,不会对学校造成真正的压力,所以高校转变培养方式缺乏原动力。我们必须运用国家意志和国家力量从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起抓素质教育,可以避免高等教育的巨额转换成本,间接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创造宽松的外部条件。

从商品经济的角度看,大学毕业生作为高等学校的“最终产品”,其就业

率与就业层次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生源,也影响着在校生的学习情绪与学习质量。因此,高校要确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思路,从“原料”进口到“产品”出口的全过程都要做好育人工作,使“产品”能适销对路,提高就业率。首先,要加强市场调研,做好人才预测工作。高等学校在确定招生计划时就应考虑学生3年或4年后的就业问题,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都应考虑市场的变化,使高校招生的专业结构尽可能符合3-4年后的就业市场的需求结构。其次,要根据市场的要求培养学生。高等学校要围绕市场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把实践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高校“产品”的质量更加符合市场的要求。最后,要做好“产品”的营销工作。高等院校要加强营销网络建设,以促进产品的顺利实现。有了优质的生产要素,生产出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还不够,还要打造营销网络,积极销售自己的“产品”。“产”的目的是“销”,高等学校要有市场竞争意识,重视“产品”的包装和“销售”工作,这样才能扩大“产品”的知名度,提高美誉度,从而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解决就业难问题。

3.4 用人单位要转变观念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大学生要转变观念,而且用人单位也需要转变观念。第一,要减少过多的歧视。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用人单位过分挑剔、过分歧视,要处理好人才选拔的高要求与优秀大学生不好找的矛盾,就有必要在就业的“双向选择”中改变观念,摒弃过去在专业、地方、学历、性别、身体、经验等方面的歧视,重视大学生素质和能力的选录,建立合理的择人标准,以平等的择人和不降低要求的方式,广揽人才,择优

录取。只有这样,才能扩大招录范围,招聘到能与用人单位共同成长、最适合岗位要求的大学毕业生。第二,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改变过去急于马上就用的心态,给单位和大学生多一些磨合的空间,挑选到真正适合单位的人才。再次,用人单位要建立良好的用人制度,不仅要招聘到人才,还要使用好人才,要建立良好的内部选人、用人机制,科学岗位责任要求,优化人才资源,提高员工的满意度,使本单位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10]。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许多单位以裁员和减少招聘指标来自保,但这个时候对用人单位来说既是危机又是机遇。一方面,社会经济的低谷时期正是优秀大学生聚集的时期,也正是企业为将来的发展挑选人才、储备人才、优化人才的大好时机。企业要发展,就不能放弃人才的储备,应有人才配置的中长期计划。另一方面社会经济低谷时期也是人才培养的良好时机,大学生对企业文化的熟悉和认同本身就有个过程,在这个时候,也正是培养企业新人的机会。可见,增强人力资源的储备,不仅有利于为国家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负起企业应有的责任,而且有利于企业人才资源与其他资源合理配套。

总而言之,全社会对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需要有所调整。社会和家庭要降低对大学生就业的期望值,要认同大学生自主创业和多种形式灵活就业,要敢于正视大学生失业的现实。

同时,我国政府、全国高校和全体毕业生要同心协力,各司其职。政府发挥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制定有利于促进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法律,高校应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到学校发展的战略地位上,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高校毕业生和大学生们提高自身专业素养,调整求职战略,以良好的心态积极就业。相信经过政府、高校、以及毕业生的同心协力一定会给大学生带来广阔的就业空间!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首先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李文老师。本论文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的帮助下修改完成的。在此,我要向他们的细心帮助和指导表示由衷的感谢。在这段时间里,我从他们身上不仅学到了许多的专业知识,更感受到他们工作中的兢兢业业,生活中的平易近人。此外,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忘我的工作精神值得我去学习。

非常感谢大家在我的毕业设计中,给予我极大的帮助,使我对整个毕业设计的思路有了总体的把握,并耐心的帮我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使我有了很大的收获。同时,他们在整个开发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并给我解决了一些专业性问题。

感谢多年来传授我知识的老师们,更要感谢那些对我学习上支持和鼓励的人。同时感谢所有关心帮助过我的同学、老师和学校。

总之,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以加倍的努力对给予我帮助的学校、老师及同学们的回报。

参考文献

[1] 郑现莉.大学生就业为什么这么困难[M].北京:教育出版社,2011,5:88-97

[2] 王鑫.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5):19-20.

[3] 马恩.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其解决的路径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11,

(11):225-338.

[4] 曾湘泉.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战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12):22-36

[5] 孙泽厚.大众化高等教育时期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9,(2):38-77

[6] 付玉.大学生就业心理准备 [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4):103-104

[7] 胡鞍钢.关于宏观经济政策与促进就业[J].中国劳动教育,2010,(11):88-97

[8] 周济.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基层就业[J].中国教育报,2010, (8):99-117

[9] 谈松华.高等教育运行机制与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J].就业指导报,2010,(7):24-32

[10] 武威 .关于多方努力共同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思索[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10,(11):105-108


相关文章

  • 中国当前就业形势分析
  • 中国当前就业形势分析 班级:09机械类(2)班 学号:B09300201 姓名:丁芳 [摘要] 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校毕业生而言,踏入社会后,摆在自己面前最现实的选择就是:就业.继续深造.待业.而就业往往是大多数毕业生的选择,但是面对越来 ...查看


  • (最新)关于金融危机的论文大学生就业论文:金融危机背景下大
  • 安阳工学院 形势与政策课程 社会实践教学调研报告(论文) 论文题目: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应对大学生就业挑战 学生专业: 学生署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面临的就业挑战及其对策 摘要:金融危机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动荡 ...查看


  • 浅谈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应对
  • 就 业 指 导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应对 学院名称 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专业名称 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学生姓名 李丹 学生学号 [1**********]3 任课教师 陆墨姼 论文成绩 教务处 制 2015 年 ...查看


  •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 摘要:本文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出发,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严峻形势,找出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以及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形势:对策 一.就业形势分析 随着1999年开始的大学扩招,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大学生 ...查看


  • 关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与分析
  • 关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与分析 引言 严峻. :"就业"是大学生面对市场进行自我定位,从而自主选择职业的过程.在我国, "婴儿潮"和连续不断的"高学扩招",使近些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在 ...查看


  • 关于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分析报告
  • 关于大学生就业压力的调查报告 高校扩招的政策使大学生的人数飙涨,同时也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就业难早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毕业就失业"似乎也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普遍心理. 对每个大学生来说,及早规划自己 ...查看


  •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因及对策探讨
  •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因及对策探讨 王刚 (中国海洋大学 法政学院 山东 青岛 266100) [摘要]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难,应该从两个方面分析:大学生"相对过剩"和大学生"绝对过剩". 所谓&quo ...查看


  • 就业形势分析
  •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一.当前政治形势: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从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状况看,大学生就业问题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据教育部统计,2001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15万人,当年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70 ...查看


  • 就业指导论文
  • 目 录 一.前沿-------------------.. 二.自我认知-----------.--..--.. 1.个人情况,包括性格.人际关系.价值倾向.学习能力.压力承受能力.沟通能力等 2. 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价值观.职业能力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