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 界 宣 明 会
中小学校长以德治校专题研修班
心得体会
红河乡初级中学 文汇岳
短短5天清华之行,感触很多,路途虽辛苦,心很想往,中华之高等学府,也算圆梦之旅,徐振明老师的清华发展史及其传统文化简介,使我感受到了这所百年名校厚重的文化氛围和独特的魅力与底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给我带来了人生新的思索与感悟。
扈之霖老师的如何听课与评课,使人眼前一亮,通过大量事例论证了高效课堂与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之关联。教学原点处理中“到位”与“越位”,教学环节中“到位”与“味道”之关系,课堂高潮的预设与生成;课堂中“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之幽默。大师级之讲座,从中体会到了“良知与积德行善”中之“厚德”。
余雅风老师的创建安全的学校———学校事故的法律责任及其防范。通过大量例证解了我心中好多的疑惑,从中也体会到了我对法律知识的空白。这一课也让我知道回去之后要好好地研读一些法律文书,能更好地服务于师生。
其他几位老师的精彩讲解我就不一一列举,通过他们的授课感知到自己此次不虚此行。当然还得感谢世界宣明会提供给我的帮助,感谢清华大学这个舞台,感谢彭阳县教体局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让我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校长要不断提高理论知识水平。
作为校长,只要会努力的自我认识与完善,不断的探索、改革与发展,其实践能力的提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臻完善的。这是很自然的现象,不必多说。但这次学习之中,我认识到:仅有实践知识而缺乏理论的支撑去引领学校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是不能长久和有效发展的。学校的发展要目标远大、内涵丰富、计划具体、落实到位,不能急功近利,不能目光短浅。同时,学校的发展不是校长一个人的事,而是全体师生员工的事。甚至不是一任二任校长或员工所能作为的,而是要历任校长或员工的长期努力。所以要让全体师生员工形成共识,达成一致,团结一心,目标统一。这就需要校长既有实践工作经验,更要有专家的理论作支撑,做好师生员工的思想工作,让师生员工拧成一股绳,为实现目标而共同奋斗。
二、校长要成为研究型的校长。
成功的校长不仅要做实践型校长,要在学校的管理实践中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管理能力,总结实践经验,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更要做研究型校长,不断研究学校,研究社会,研究学生,研究老师,研究实践,研究理论,在不断的研究中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理论高度,让自己在校长工作中进步,在校长研究中发展。做研究型校长,不仅要认真去研究,去发现,还要善于归纳提炼和总结提高,要将提炼的东西上升到理论高度,形成论文或书籍供他人参考。一般而言,许多工作在一线的校长,实践能力较强,是一位合格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引领者。但许多人不善于总结经验,形成理论,因而还不能算作是真正合格的校长。
三、校长间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相同的社会工作,相同的经历,校长间存在的共同话题自然较多。校长如果能经常往来,互通信息,切磋管理经验,学习他人之所长补己之所短,以此来提高管理水平,丰富自己的管理经验,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途径。在这次学习过程中,许多校长都能尽量与他人进行全方位的沟通与交流,获得了诸多思想的启迪和工作的创新突破。特别是在普遍关心的老师工作积极性的提高、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的结合、教学教研的开展等问题都是在广泛的交流与沟通中有了一种豁然开朗,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
四、校长不仅要善于工作,也要善于保重身体。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主心骨。学校工作繁杂多变,涉及面广,影响大,需要校长有充足的精力和旺盛的工作热情。因此,校长不仅要会工作、能工作、善于工作,还要能持久工作、有效工作,要永葆青春活力,带领全校教职工围绕学校的工作目标勤恳努力、不断奋斗拼搏。如果校长本人身体健康状况不佳,经常无法正常来校上班,纵有通天的本领也难以管理好、发展好学校。
通过本次学习及清华校园的洗礼,使我深深体会到在人的一生中,奉献比索取重要,幸福比名利重要,事业比工作重要,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负起自己该有的责任,实现自己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2013-12-26
世 界 宣 明 会
中小学校长以德治校专题研修班
心得体会
红河乡初级中学 文汇岳
短短5天清华之行,感触很多,路途虽辛苦,心很想往,中华之高等学府,也算圆梦之旅,徐振明老师的清华发展史及其传统文化简介,使我感受到了这所百年名校厚重的文化氛围和独特的魅力与底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给我带来了人生新的思索与感悟。
扈之霖老师的如何听课与评课,使人眼前一亮,通过大量事例论证了高效课堂与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之关联。教学原点处理中“到位”与“越位”,教学环节中“到位”与“味道”之关系,课堂高潮的预设与生成;课堂中“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之幽默。大师级之讲座,从中体会到了“良知与积德行善”中之“厚德”。
余雅风老师的创建安全的学校———学校事故的法律责任及其防范。通过大量例证解了我心中好多的疑惑,从中也体会到了我对法律知识的空白。这一课也让我知道回去之后要好好地研读一些法律文书,能更好地服务于师生。
其他几位老师的精彩讲解我就不一一列举,通过他们的授课感知到自己此次不虚此行。当然还得感谢世界宣明会提供给我的帮助,感谢清华大学这个舞台,感谢彭阳县教体局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让我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校长要不断提高理论知识水平。
作为校长,只要会努力的自我认识与完善,不断的探索、改革与发展,其实践能力的提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臻完善的。这是很自然的现象,不必多说。但这次学习之中,我认识到:仅有实践知识而缺乏理论的支撑去引领学校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是不能长久和有效发展的。学校的发展要目标远大、内涵丰富、计划具体、落实到位,不能急功近利,不能目光短浅。同时,学校的发展不是校长一个人的事,而是全体师生员工的事。甚至不是一任二任校长或员工所能作为的,而是要历任校长或员工的长期努力。所以要让全体师生员工形成共识,达成一致,团结一心,目标统一。这就需要校长既有实践工作经验,更要有专家的理论作支撑,做好师生员工的思想工作,让师生员工拧成一股绳,为实现目标而共同奋斗。
二、校长要成为研究型的校长。
成功的校长不仅要做实践型校长,要在学校的管理实践中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管理能力,总结实践经验,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更要做研究型校长,不断研究学校,研究社会,研究学生,研究老师,研究实践,研究理论,在不断的研究中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理论高度,让自己在校长工作中进步,在校长研究中发展。做研究型校长,不仅要认真去研究,去发现,还要善于归纳提炼和总结提高,要将提炼的东西上升到理论高度,形成论文或书籍供他人参考。一般而言,许多工作在一线的校长,实践能力较强,是一位合格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引领者。但许多人不善于总结经验,形成理论,因而还不能算作是真正合格的校长。
三、校长间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相同的社会工作,相同的经历,校长间存在的共同话题自然较多。校长如果能经常往来,互通信息,切磋管理经验,学习他人之所长补己之所短,以此来提高管理水平,丰富自己的管理经验,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途径。在这次学习过程中,许多校长都能尽量与他人进行全方位的沟通与交流,获得了诸多思想的启迪和工作的创新突破。特别是在普遍关心的老师工作积极性的提高、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的结合、教学教研的开展等问题都是在广泛的交流与沟通中有了一种豁然开朗,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
四、校长不仅要善于工作,也要善于保重身体。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主心骨。学校工作繁杂多变,涉及面广,影响大,需要校长有充足的精力和旺盛的工作热情。因此,校长不仅要会工作、能工作、善于工作,还要能持久工作、有效工作,要永葆青春活力,带领全校教职工围绕学校的工作目标勤恳努力、不断奋斗拼搏。如果校长本人身体健康状况不佳,经常无法正常来校上班,纵有通天的本领也难以管理好、发展好学校。
通过本次学习及清华校园的洗礼,使我深深体会到在人的一生中,奉献比索取重要,幸福比名利重要,事业比工作重要,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负起自己该有的责任,实现自己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2013-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