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作品

不签字不手术,孕妇之死医院无责?

就湖南孕妇李丽云因丈夫拒绝在手术通知单上签字而死于北京朝阳医院一事,舆论关注的焦点开始转向其丈夫肖志军是否涉嫌过失杀人上,与此同时,大量申诉医院的无奈与苦衷的声音随处可闻。那家医院的法律顾问明确指出,“在这起事件中,医院尽到了告知的义务,医院没有任何责任。”北京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家属在场而且坚决阻止治疗的情况下,医院当时的处理是已经尽到了必要的责任。

显然,大家都被那位丈夫不肯签字的愚昧与无知激怒了。但如果肖志军是愚昧的,那么代表着科学、文明与人道的医院以及其背后的行政系统,能够跟着一起愚昧吗?在长达三个小时的时间里,现场有警察,有院长,有医生,还有围观的各色人等,怎么就听凭“愚昧”在众目睽睽之中“杀人”?事实上,当场有警察及众多围观者,他们完全可以在未来可能的医疗官司中出庭作证,在这种情

况下,医院不能听任“愚昧杀人”之戏上演。

其实,不是愚昧杀人,而是僵化的制度致命。李丽云所处的,是一条僵化的医疗体系的终端。首先,医院方面宁愿以患者生命为代价来捍卫“不签字,不手术”的医疗陋规,而不是相反。毫无疑问,家属签字后再手术的规定,只是为了保障患者或家属的知情权及选择权,而不是要将患者的生命权交给家属。另一种僵化则是深层次的无奈。相关报道指出,该医院妇产科医生在3个小时的急救过程中,曾将情况上报上级卫生系统的各级领导,得到的指示为:如果家属不签字,不得进行手术。而按照北京市卫生局一位工作人员的说法是,不能“非法救人”。这是一个让人怆然欲泪的“指示”。当是否救人这样的问题竟需要请示行政官员,或患者的生命需要由官僚而非医生决定的时候,我们的确需要反思这种医疗管理体制了。

其次,本可挽救的产妇撒手而去,那些在她身边的30多名医生却无一伸出援手,这无

疑是文明社会之反讽。对于医生来说,什么时候,救人成了非法,眼睁睁见死不救却成为合法的了?!在我们国家,有哪一部法律条文上写着,救人一命是有违法律的?哪一部医生职业道德公约上写着,医生可以见死不救?生命权至高无上,每一个生命垂危的患者都有获得手术救助的权利。法律或制度,永远是为维护普世价值及公序良俗而制定的,是以人为本的。对法律或制度的坚守,如果不能更好地维护这种价值,甚或偏离一些基本伦理,那么这种坚守还有什么意义?这是李丽云之死事件中不应回避或推卸的。

我不是为肖志军做无罪辩护,但仅仅将责任归于肖志军的“拒签”上,而依然回避医院及卫生行政系统在此事件上的责任,依然不肯或无力反思当下僵化的医疗体系,那才是更大的悲哀所在。

不签字不手术,孕妇之死医院无责?

就湖南孕妇李丽云因丈夫拒绝在手术通知单上签字而死于北京朝阳医院一事,舆论关注的焦点开始转向其丈夫肖志军是否涉嫌过失杀人上,与此同时,大量申诉医院的无奈与苦衷的声音随处可闻。那家医院的法律顾问明确指出,“在这起事件中,医院尽到了告知的义务,医院没有任何责任。”北京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家属在场而且坚决阻止治疗的情况下,医院当时的处理是已经尽到了必要的责任。

显然,大家都被那位丈夫不肯签字的愚昧与无知激怒了。但如果肖志军是愚昧的,那么代表着科学、文明与人道的医院以及其背后的行政系统,能够跟着一起愚昧吗?在长达三个小时的时间里,现场有警察,有院长,有医生,还有围观的各色人等,怎么就听凭“愚昧”在众目睽睽之中“杀人”?事实上,当场有警察及众多围观者,他们完全可以在未来可能的医疗官司中出庭作证,在这种情

况下,医院不能听任“愚昧杀人”之戏上演。

其实,不是愚昧杀人,而是僵化的制度致命。李丽云所处的,是一条僵化的医疗体系的终端。首先,医院方面宁愿以患者生命为代价来捍卫“不签字,不手术”的医疗陋规,而不是相反。毫无疑问,家属签字后再手术的规定,只是为了保障患者或家属的知情权及选择权,而不是要将患者的生命权交给家属。另一种僵化则是深层次的无奈。相关报道指出,该医院妇产科医生在3个小时的急救过程中,曾将情况上报上级卫生系统的各级领导,得到的指示为:如果家属不签字,不得进行手术。而按照北京市卫生局一位工作人员的说法是,不能“非法救人”。这是一个让人怆然欲泪的“指示”。当是否救人这样的问题竟需要请示行政官员,或患者的生命需要由官僚而非医生决定的时候,我们的确需要反思这种医疗管理体制了。

其次,本可挽救的产妇撒手而去,那些在她身边的30多名医生却无一伸出援手,这无

疑是文明社会之反讽。对于医生来说,什么时候,救人成了非法,眼睁睁见死不救却成为合法的了?!在我们国家,有哪一部法律条文上写着,救人一命是有违法律的?哪一部医生职业道德公约上写着,医生可以见死不救?生命权至高无上,每一个生命垂危的患者都有获得手术救助的权利。法律或制度,永远是为维护普世价值及公序良俗而制定的,是以人为本的。对法律或制度的坚守,如果不能更好地维护这种价值,甚或偏离一些基本伦理,那么这种坚守还有什么意义?这是李丽云之死事件中不应回避或推卸的。

我不是为肖志军做无罪辩护,但仅仅将责任归于肖志军的“拒签”上,而依然回避医院及卫生行政系统在此事件上的责任,依然不肯或无力反思当下僵化的医疗体系,那才是更大的悲哀所在。


相关文章

  • 基础写作笔记
  • 一.消息的含义 ? 消息,又叫新闻. ? (一)演变: ? 1.最初 --新听到的事 ? 2.十五世纪--新发生的事--在时间上绝对新颖的事 (1)中国:唐朝唐玄宗开元年间封建政府创办的邸报,是我国最早以文字形式出现的消息. (2)外国:1 ...查看


  • 新闻评论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 第二部分 新闻评论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第五讲.新闻评论的选题 一.选题的含义和意义 选择和确定评论什么问题,一篇评论的选题往往不是孤立的,有的与新闻报道有关,有的与以前有关,既可以使一段时间的评论选题:也可以是一篇文章的选题. (一)选题与立 ...查看


  • 广播电视记者资格考试(电视台招聘考试题库)[1]
  • 广播电视记者资格考试(电视台招聘考试题库) 一 3.金字塔式结构 --这种结构,从头到尾完全按事实发生的时间顺序或情节发展来安排材料的.消息的开头就是事件的开头,结尾就是事件的结束.这种结构,是按人们正常思路渐进过程安排材料,因而易为读者所 ...查看


  • 合法与非法--论新闻侵犯名誉权民事责任的构成与免除
  • 合法与非法--论新闻侵犯名誉权民事责任的构成与免除 Can not find mark:content_ads 2002-12-03 08:22 新闻侵犯名誉权是指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所反映的内容侵犯特定的自然人或法人对其名誉所依法享有的权利 ...查看


  • 新媒体写作
  • 新媒体写作 [转] whbcn 00:05 AM 刘韧:新媒体写作 不浪费任何资料 我采访,全程用录音.笔记第一记不全,第二分心.录音是记者最好的帮手. 采访完,会一句一句地将我认为有价值的话,全部整理到计算机中.这样做有几个好处:第一,一 ...查看


  • [不与流行为伍]:对中国社会流行谬误的批判
  • [作者简介] 曹林,<中国青年报>主任编辑.评论员.评论部副主任.1978年生于江苏江都,求学于江城武汉,2003年开始时事评论写作,2004年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加盟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版,在国内数家媒体开有时 ...查看


  • 新闻知识点1
  • 新闻写作是新闻事实的文字表达手段,是准确.鲜明.及时地报道新闻的重要环节.在新闻实践活动中,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和前提,没有采访就无从获取新闻事实.掌握新闻素材.但通过采访得到的大量第一手的新闻材料,并非都可以报道,还要经过分析.筛选.提炼 ...查看


  • 四川云南评论类杂志调研报告
  • 四川评论类杂志调研报告(含有评论栏目杂志) 提要 1. 2. 3. 4. 5. 四川评论类杂志中(含有评论栏目杂志) 哲学.社科.政治时事类共3份,具体有<毛泽东思想研究><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改革> ...查看


  • 复旦大学新闻学和传播学研究生入学全真试卷分析
  • 新闻业务课: 一,名词解释题:(通常是5题20分,99年为10题30分) 分属 章节 备注 2000-- 采访计划 采访学 采访的策划与准备:采访准备的举行 C+p 第二代导语 作文学 消息的基本构成:新闻导语的产生和发展 模块式编排 编辑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