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诗词教学设计
《过零丁洋》
株木山中学 朱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借助注解反复朗读,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味语言,初步鉴赏诗歌的艺术美和情感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把握诗歌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鉴赏诗歌的艺术美和情感美。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有一首诗荡气回肠,有一个人感天动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千古名篇,就来感受这个人的铮铮铁骨。这节课,我们学习一首律诗《过零丁洋》。 生齐读课题。
二、走进作者作品,了解写作背景。 1、指名介绍作者作品。 2、师补充介绍。 三、诗歌朗读。
1、用心听诗歌范读的音频。 2、指名读。
3、师生按节奏提示齐读。 四、自主学习。
1、检测生字词理解情况。 开火车汇报。
2、分组理解各联的诗意并汇报。 3、诗歌古诗版、诗歌现代版朗读。 四、合作探究。
(一)学生分小组,由组长自由选题: 1、此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
2、试着赏析颔联: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3、你是如何理解颈联“惶恐”和“零丁”两个词的?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点拨。 (三)学生分组展示。 五、教师精讲。 1、分析诗歌结构。 2、揭示诗歌主旨。 六、诗外天地。
1、朗读文天祥诗歌《扬子江》。 2、简单提及文天祥纪念馆。
3、你还知道哪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 4、你还知道哪些透着铮铮骨气的诗句? 5、教师补充爱国诗句。 七、当堂检测。
八、再读诗歌,指导背诵。
附板书: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走上仕途,
首联:勤王抗元颔联:国家分裂
命运艰辛颈联:形势险恶,
境况危苦尾联:直抒胸臆,
以死明志
绪将渲国染恨到哀极怨致情
主旨
八年级上册诗词教学设计
《过零丁洋》
株木山中学 朱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借助注解反复朗读,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味语言,初步鉴赏诗歌的艺术美和情感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把握诗歌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鉴赏诗歌的艺术美和情感美。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有一首诗荡气回肠,有一个人感天动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千古名篇,就来感受这个人的铮铮铁骨。这节课,我们学习一首律诗《过零丁洋》。 生齐读课题。
二、走进作者作品,了解写作背景。 1、指名介绍作者作品。 2、师补充介绍。 三、诗歌朗读。
1、用心听诗歌范读的音频。 2、指名读。
3、师生按节奏提示齐读。 四、自主学习。
1、检测生字词理解情况。 开火车汇报。
2、分组理解各联的诗意并汇报。 3、诗歌古诗版、诗歌现代版朗读。 四、合作探究。
(一)学生分小组,由组长自由选题: 1、此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
2、试着赏析颔联: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3、你是如何理解颈联“惶恐”和“零丁”两个词的?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点拨。 (三)学生分组展示。 五、教师精讲。 1、分析诗歌结构。 2、揭示诗歌主旨。 六、诗外天地。
1、朗读文天祥诗歌《扬子江》。 2、简单提及文天祥纪念馆。
3、你还知道哪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 4、你还知道哪些透着铮铮骨气的诗句? 5、教师补充爱国诗句。 七、当堂检测。
八、再读诗歌,指导背诵。
附板书: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走上仕途,
首联:勤王抗元颔联:国家分裂
命运艰辛颈联:形势险恶,
境况危苦尾联:直抒胸臆,
以死明志
绪将渲国染恨到哀极怨致情
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