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葬礼有什么讲究?

2010-12-19 本文行家:朴至

佛教起源于印度,我国古代僧人的葬礼很多方面都受到印度佛教传统习俗的影响。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病死在中印度拘尸那罗城外,他就是火葬的。佛教僧人以释迦为榜样,一般以火葬为主。

目录

·        临终关怀

·        认识死亡

佛教起源于印度,我国古代僧人的葬礼很多方面都受到印度佛教传统习俗的影响。在古代印度曾流行四种葬法,即水葬、火葬、土葬、林葬。火葬和土葬人们都很熟悉,水葬就是把尸体放在水中,随波逐流;林葬则是把尸体弃在荒林中喂野兽。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病死在中印度拘尸那罗城外,他就是火葬的。佛教僧人以释迦为榜样,一般以火葬为主。

火葬在印度称茶毗,是一种焚烧尸体、收藏遗骨的葬法。中国佛教僧人的死葬,一般也以火葬为主,也是火化后收其舍利,建舍利塔收藏。我国著名佛寺如嵩山少林寺的塔林,就是该寺埋藏历代住持等高僧舍利的塔群。但也有例外,比如唐代高僧玄奘,死后就没有火葬,唐高宗是用金棺银椁将其全身埋葬。

至于葬礼是否隆重,是根据亡僧生前的地位而定的。一般僧人死后并不举行葬礼,也不戴孝哭丧,不举行任何佛事活动,只请首座主持一个简单的送丧仪式火化即可。住持等首脑僧人亡故,则要举行葬礼。这种葬礼的仪式一般由其他寺院的高僧或本寺的首座担任主持。其程序与俗人的葬礼大体相似。

首先,堂头行者要向寺院上下报丧。由弟子或侍者亲随为死者洗浴更衣,装殓入棺,在棺木前设粥饭茶汤为供品。方丈及众僧焚香礼拜,举哀,各人都要换上丧服。死者入棺3日后盖上棺盖,将棺木移至法堂,在法堂上挂帷幕,中间法座上挂上亡僧遗像,安放牌位。在法堂上香烛不绝,每天两次上供,还要派人通宵守灵。

在正式举行葬礼的那一天,其他寺院的僧人以及俗家施主都要登门上祭,由寺院知客僧接待。然后起棺出丧,由丧司、维那进香,做起棺佛事,鸣钟鼓等法器送丧。主丧带领众人,排成两行,齐步并行,行走时要心怀悲哀,不能交头接耳。到了火化场所,由小师、乡人及法眷看守火化并收拢遗骨。最后,亡故僧人的遗骨要送入塔内安放,僧人的牌位进入祖堂供奉。葬礼结束。

如果丧者是住持,此后还要选举新的住持。

佛教葬礼

丧葬礼仪和我们大家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谓“生死无常”、“生死事大”,生死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把生死看成是人生的两件大事,尤其“慎终追远”的孝亲思想一直是中国固有文化中为人所称誉的美德,此与佛教的报恩思想颇为符合。

不过,中国民间的丧葬礼仪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很多不合时宜的观念、作法实在应该净化、改良。例如:看风水、择日、死后八小时以内不能入殓、出殡时安排电子音乐、花车、游街、哭墓等,不但浪费,而且有失庄严。因此,特别订定丧葬礼仪篇,说明往生前的临终关怀、撰写遗嘱,以及往生后的助念、入殓、殡葬等礼仪,作为我佛子处理人生大事的准则。

临终关怀

死,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佛教认为:生、老、病、死,人之常情,而死并非生命的结束,只是另一场轮回的开始,所以说"生死一如",要我们看淡生死,进而勘破无常。但是在大限将至之际,如何让病者身心安乐,无苦而终,才是最实际的一种做法,这也就是所谓"临终关怀"。

《佛说无常经》说:老病死三种法,于诸世间是不可爱,是不光泽,是不可念,是不称意。若比丘、比丘尼,若优婆塞、优婆夷,若见有人将欲命终,身心苦痛,应起慈心,拔济饶益。又说,对于临命终人的照顾必须:     注意环境的整齐清净、光线的柔和、空气的流通。

供养佛像,使病人观相而生善念。

为病人宣说阿弥陀佛的慈心悲愿及西方极乐净土的种种庄严,使病人生起乐生佛土之心。

引导病人念佛,其余探病者亦应为彼病人称念佛号,声声不绝;病人命渐欲终,即见化佛、菩萨执持香花接引,心生欢喜,必无退堕恶道之苦。

若命终后,眷属应止哀,不宜大声哭泣,当取亡者新好衣服及随身受用之物布施,乃至礼请法师或自行诵经,以此功德回向亡者往生善道。又姚秦鸠摩罗什大师说,外国习俗中,一个人从出生至临命终时所作的善事平时都要一一记录下来,等到往生前,由家属为其讲说一生的功德,使亡者仰仗行善的福德,生起欢喜心,而不恐惧害怕死亡。可见佛教对"安宁照顾"、"临终关怀"是非常重视的,而且佛门对于"死"也有一套情理兼顾的处理方法。而作为佛教徒,平日热心修行,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实是往生善道的最佳资粮。

“临终关怀”并不是消极的等死,而是积极的拔济饶益。透过对死亡的认识,让人从死亡的恐惧中解脱死亡的认识,让人从死亡的恐惧中解脱出来,坦然欢喜地面对死亡。我们也希望家属对临命终人给予种种的协助,如舒适的环境,整洁的衣单,调和的饮食,乃至以庄严的佛号引导病人走完人生最后一程,不但人生无有遗憾,更拥有死亡的尊严,以及充满着移民的欢乐。

一般人提到死亡,总会产生种种恐怖、可怕的想象,担心自己会上刀山下油锅,受种种的苦刑。其实如果我们了解死亡的真相之后,死亡对我们而言,就像领了一张出国观光的护照,到处可以海阔天空,悠游自在。死亡是人人所不能或免的,对于这必然经过的大限之期,吾人应该抱持什幺样的态度,才能胸有成竹,不惊不恐呢?

认识死亡

如何认识死亡?

人类,乃至一切众生,无论智愚贤不肖,死是人人必经的过程,只是死亡情况千差万别,各各不同。经典上将死亡分成四大种类:

寿尽而死:这是一般所谓的寿终正寝,好比灯油燃烧完了,灯火自然就消灭了。一般人所期望的延年益寿,其实也有上限。人命在呼吸之间,到头来还是黄土一坏,所谓"有朝生而暮死者,有春夏生而秋冬死者,有十年、百年、千年而死者,虽有迟速,相去曾几何时?"就是说的人寿有限,在劫难逃。

福尽而死:经上说:"世人无知生死,肉眼无知罪福。"一切众生的寿命像水上的气泡一样,气散则灭,自己所有的福报一旦挥霍尽了,自然就会人死神去。这就和千金散尽的富翁沦为乞丐,终久会饿死、冻死的道理是一样的。

意外而死:就是一般所说的"横死",是本来不应该死,因为遭受意外,回避不及而身首异处,例如:战死、车祸亡故、被人刺杀,乃至被虎豹豺狼咬噬等,都是事先难以卜知的,俗语说:"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就是形容这种变故。

自如而死:前三种死都是不可预料,不能自主的,而这种自如的死法,却是可以把握,能够自主的,也就是佛门中“生死自如”的境界。佛教里面有很多修持深厚的古德,要生就生,要死就死,以因缘聚散及道法圆满为生死,不受一般生死大限的箝制。

2010-12-19 本文行家:朴至

佛教起源于印度,我国古代僧人的葬礼很多方面都受到印度佛教传统习俗的影响。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病死在中印度拘尸那罗城外,他就是火葬的。佛教僧人以释迦为榜样,一般以火葬为主。

目录

·        临终关怀

·        认识死亡

佛教起源于印度,我国古代僧人的葬礼很多方面都受到印度佛教传统习俗的影响。在古代印度曾流行四种葬法,即水葬、火葬、土葬、林葬。火葬和土葬人们都很熟悉,水葬就是把尸体放在水中,随波逐流;林葬则是把尸体弃在荒林中喂野兽。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病死在中印度拘尸那罗城外,他就是火葬的。佛教僧人以释迦为榜样,一般以火葬为主。

火葬在印度称茶毗,是一种焚烧尸体、收藏遗骨的葬法。中国佛教僧人的死葬,一般也以火葬为主,也是火化后收其舍利,建舍利塔收藏。我国著名佛寺如嵩山少林寺的塔林,就是该寺埋藏历代住持等高僧舍利的塔群。但也有例外,比如唐代高僧玄奘,死后就没有火葬,唐高宗是用金棺银椁将其全身埋葬。

至于葬礼是否隆重,是根据亡僧生前的地位而定的。一般僧人死后并不举行葬礼,也不戴孝哭丧,不举行任何佛事活动,只请首座主持一个简单的送丧仪式火化即可。住持等首脑僧人亡故,则要举行葬礼。这种葬礼的仪式一般由其他寺院的高僧或本寺的首座担任主持。其程序与俗人的葬礼大体相似。

首先,堂头行者要向寺院上下报丧。由弟子或侍者亲随为死者洗浴更衣,装殓入棺,在棺木前设粥饭茶汤为供品。方丈及众僧焚香礼拜,举哀,各人都要换上丧服。死者入棺3日后盖上棺盖,将棺木移至法堂,在法堂上挂帷幕,中间法座上挂上亡僧遗像,安放牌位。在法堂上香烛不绝,每天两次上供,还要派人通宵守灵。

在正式举行葬礼的那一天,其他寺院的僧人以及俗家施主都要登门上祭,由寺院知客僧接待。然后起棺出丧,由丧司、维那进香,做起棺佛事,鸣钟鼓等法器送丧。主丧带领众人,排成两行,齐步并行,行走时要心怀悲哀,不能交头接耳。到了火化场所,由小师、乡人及法眷看守火化并收拢遗骨。最后,亡故僧人的遗骨要送入塔内安放,僧人的牌位进入祖堂供奉。葬礼结束。

如果丧者是住持,此后还要选举新的住持。

佛教葬礼

丧葬礼仪和我们大家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谓“生死无常”、“生死事大”,生死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把生死看成是人生的两件大事,尤其“慎终追远”的孝亲思想一直是中国固有文化中为人所称誉的美德,此与佛教的报恩思想颇为符合。

不过,中国民间的丧葬礼仪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很多不合时宜的观念、作法实在应该净化、改良。例如:看风水、择日、死后八小时以内不能入殓、出殡时安排电子音乐、花车、游街、哭墓等,不但浪费,而且有失庄严。因此,特别订定丧葬礼仪篇,说明往生前的临终关怀、撰写遗嘱,以及往生后的助念、入殓、殡葬等礼仪,作为我佛子处理人生大事的准则。

临终关怀

死,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佛教认为:生、老、病、死,人之常情,而死并非生命的结束,只是另一场轮回的开始,所以说"生死一如",要我们看淡生死,进而勘破无常。但是在大限将至之际,如何让病者身心安乐,无苦而终,才是最实际的一种做法,这也就是所谓"临终关怀"。

《佛说无常经》说:老病死三种法,于诸世间是不可爱,是不光泽,是不可念,是不称意。若比丘、比丘尼,若优婆塞、优婆夷,若见有人将欲命终,身心苦痛,应起慈心,拔济饶益。又说,对于临命终人的照顾必须:     注意环境的整齐清净、光线的柔和、空气的流通。

供养佛像,使病人观相而生善念。

为病人宣说阿弥陀佛的慈心悲愿及西方极乐净土的种种庄严,使病人生起乐生佛土之心。

引导病人念佛,其余探病者亦应为彼病人称念佛号,声声不绝;病人命渐欲终,即见化佛、菩萨执持香花接引,心生欢喜,必无退堕恶道之苦。

若命终后,眷属应止哀,不宜大声哭泣,当取亡者新好衣服及随身受用之物布施,乃至礼请法师或自行诵经,以此功德回向亡者往生善道。又姚秦鸠摩罗什大师说,外国习俗中,一个人从出生至临命终时所作的善事平时都要一一记录下来,等到往生前,由家属为其讲说一生的功德,使亡者仰仗行善的福德,生起欢喜心,而不恐惧害怕死亡。可见佛教对"安宁照顾"、"临终关怀"是非常重视的,而且佛门对于"死"也有一套情理兼顾的处理方法。而作为佛教徒,平日热心修行,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实是往生善道的最佳资粮。

“临终关怀”并不是消极的等死,而是积极的拔济饶益。透过对死亡的认识,让人从死亡的恐惧中解脱死亡的认识,让人从死亡的恐惧中解脱出来,坦然欢喜地面对死亡。我们也希望家属对临命终人给予种种的协助,如舒适的环境,整洁的衣单,调和的饮食,乃至以庄严的佛号引导病人走完人生最后一程,不但人生无有遗憾,更拥有死亡的尊严,以及充满着移民的欢乐。

一般人提到死亡,总会产生种种恐怖、可怕的想象,担心自己会上刀山下油锅,受种种的苦刑。其实如果我们了解死亡的真相之后,死亡对我们而言,就像领了一张出国观光的护照,到处可以海阔天空,悠游自在。死亡是人人所不能或免的,对于这必然经过的大限之期,吾人应该抱持什幺样的态度,才能胸有成竹,不惊不恐呢?

认识死亡

如何认识死亡?

人类,乃至一切众生,无论智愚贤不肖,死是人人必经的过程,只是死亡情况千差万别,各各不同。经典上将死亡分成四大种类:

寿尽而死:这是一般所谓的寿终正寝,好比灯油燃烧完了,灯火自然就消灭了。一般人所期望的延年益寿,其实也有上限。人命在呼吸之间,到头来还是黄土一坏,所谓"有朝生而暮死者,有春夏生而秋冬死者,有十年、百年、千年而死者,虽有迟速,相去曾几何时?"就是说的人寿有限,在劫难逃。

福尽而死:经上说:"世人无知生死,肉眼无知罪福。"一切众生的寿命像水上的气泡一样,气散则灭,自己所有的福报一旦挥霍尽了,自然就会人死神去。这就和千金散尽的富翁沦为乞丐,终久会饿死、冻死的道理是一样的。

意外而死:就是一般所说的"横死",是本来不应该死,因为遭受意外,回避不及而身首异处,例如:战死、车祸亡故、被人刺杀,乃至被虎豹豺狼咬噬等,都是事先难以卜知的,俗语说:"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就是形容这种变故。

自如而死:前三种死都是不可预料,不能自主的,而这种自如的死法,却是可以把握,能够自主的,也就是佛门中“生死自如”的境界。佛教里面有很多修持深厚的古德,要生就生,要死就死,以因缘聚散及道法圆满为生死,不受一般生死大限的箝制。


相关文章

  • 传统中西方葬礼的差异
  • 传统中西方葬礼的差异 摘要:葬礼,是一个人一生最后的典礼.而不同的国家因为不同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社会心理,民族风俗等原因,葬礼也是各有不同.本文将从不同的文化角度来分析传统中西方葬礼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葬礼,差异,文化原因 正文:当我 ...查看


  • 菩萨引路:唐宋时期丧葬仪式中的引魂幡
  • 内容摘要:晚唐五代敦煌出现引路菩萨接引亡者像,画面上引路菩萨手持引魂幡,具有接引亡魂往生的信仰意义.引路菩萨接引亡者像具有鲜明的宗教意涵,引魂幡无形中包含了神秘的信仰意味.这种带有明显佛教特点的引魂幡,是儒家旌旗制度在中古佛教影响下的一种变 ...查看


  • 世博会中不同参展国的文化差异
  • 来源:香港视界(2017年4月20日) 文:胡金全 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从世界各地汇聚到一个地方,展示各自带来的产品和技艺,夸耀各自的故乡和祖国,认识不同的人和文化.这样的聚会充满着各种动机,又蕴含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人类需要交流,族群需要沟 ...查看


  • 仪容仪表的名言警句
  • 仪容仪表的名言警句 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感情.(梅里美) ●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儒贝尔) ●头衔愈大,礼仪愈繁(丁尼生) ●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爱献生) ●如果把礼仪看得比月亮还高,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 ...查看


  • 道教的生死观与其他宗教的差别
  • 弘道讲堂腾讯道学2014-10-10 09:10 <弘道讲堂>第七期之九:道教的生死观与其他宗教的差别 收起 李知白:那么刚刚卢老师也提到了庄子对于死亡有着一个很深刻的看法,就是说在庄子里面提到很多次葬礼,通过一个寓言形式,我们 ...查看


  • 澳大利亚人的风俗习惯周微000
  • 澳大利亚人的风俗习惯 澳大利亚人的居住习惯 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中国是相反的,一个在南半球一个在北半球,因此对于冬季.夏季的时间概念也和中国完全不同.对于中国老式建筑所讲究的坐北朝南,在澳大利亚也就本土化为坐南朝北. 澳大利亚人的饮食习惯 ...查看


  • 伊斯兰教的起源与节日
  • 伊斯兰教亦称回教.清真教,是阿拉伯各国和伊朗.阿富汗等国居民信奉的宗教.6.7世纪期间,阿拉伯兰岛上还没有建立统一的国家,居民多数从事畜牧业,少数人事农业.他们属于不同的部落,各自信奉着许多自然神.该地区很早就有商业活动.但7世纪初,由于东 ...查看


  • 文明礼仪的论语
  • 文明礼仪常识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 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 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 ...查看


  • 澳大利亚人民的民族风俗和交往礼仪有哪些
  • 澳大利亚人民的民族风俗和交往礼仪有哪些? 澳大利亚的土著人男子 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的后裔和英裔澳大利亚人的泛称.土著居民属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其祖先可能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从东南亚迁入.18世纪英国人侵入时,约有30万人,分为500多个部落.社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