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实验班物理针对性提高训练试卷十八答案

2013届高三实验班物理针对性提高训练试卷十八

1、【解析】D 从图上可以看出,交流电的周期T0.02s,所以频率为50Hz。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是峰值的

2

倍,所以电压有效值为220V。所以正确。变压器只能改变交流电的电压,而不能改变频率和功率,即对于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相等。变压器的输入和输出电压之比等于原副线圈匝数比,电流之比等于原副线圈匝数的反比。所以其它选项错误。答案D。

2、【解析】AC 电场线是描述电场的一种直观手段,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逐渐降低,A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这是两个正点电荷所形成的电场。所以M点电势高于N点电势。电场强度由电场线的蔬密来反映,电场线密的地方,电场强,反之电场弱。所以N点电场强。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一个正电荷从M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所以C正确。答案AC。 3、【解析】B 线框进入磁场后切割磁感线,a、b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是c、d电动势的一半。而不同的线框的电阻不同。设a线框电阻为4r,b、c、d线框的电阻分别为6r、

8r、6r则,U3r3BLvaBLv4r

4,UBLv5r5BLv

b6r6

U6r3BLv4r4Blv

cB2Lv8r2,UdB2Lv6r3

。所以B正确。答案B。

4、 【解析】C 交流电的概念,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变化,在t轴的上方为正,下方为负,A错。

有效值E

只对正弦交流电使用,最大值一样,所以B错。由图可知,C对。变压之后频率不变,D错。

5、【解析】BD 电场是矢量,叠加遵循平行四边行定则,由E

kQ

r

2和几何关系可以得出,A错B对。在OC之间,合场强的方向向左,把负电荷从O移动到C,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C错D对。

6、【解析】AC 在释放的瞬间,速度为零,不受安培力的作用,只受到重力,A对。由右手定则可得,电流的方向从b到a,B错。当速度为v时,产生的电动势为EBlv,22

受到的安培力为FBIL,计算可得F

BLv

R

,C对。在运动的过程中,是弹簧的弹

性势能、重力势能和内能的转化,D错。 7、【解析】AD 根据变压器工作原理可知

n1220nU,n3

U3

220

,由于输电线上损失一22n4部分电压,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大于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有U2U3,所以

n2nn3

n,A正确,BC不正确。升压变压器的输出功率等于降压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加14

上输电线损失功率,D正确。

8、【解析】AC 根据等量正负点电荷的电场分布可知,在x轴上还有一点与P点电场强度相同,即和P点关于O点对称,A正确。若将一试探电荷+q从P点移至O点,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所以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一般规定无穷远电势为零,过0点的中垂线电势也为零,所以试探电荷+q在P点时电势能为负值,移至O点时电势能为零,所以电势能增大,C正确。

提示:熟悉掌握等量正负点电荷的电场分布。知道WABEPAEPB,即电场力做

正功,电势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电势能减少;电场力做负功,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

电势能,电势能增加,即W

E。

9、【解析】ACD 在闭合电路进入磁场的过程中,通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逐渐增大,根据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不变,A正确。根据左手定则可以判断,受安培力向下,B不正确。当半圆闭合回路进入磁场一半时,即这时等效长度最大为a,这时感应电动势最大

E=Bav,C

正确。感应电动势平均值

B1a2



t14Bav,D正确。

v

10、【解析】AD由图甲知该交流电的周期是2×10-2s,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变压器不改变频率,所以A正确;因为原线圈电压的最大值是310V,根据变压器的匝数与电压的关系,副线圈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31V,因此B错误;匝数比不变,所以原、

2

副线圈的电流比不变,C错误;P向右移动时,负载电阻变小,根据P

U2

R

,因此,

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增加,D正确。

11、【解析】BD 根据电场线的分布和方向可判断,A错误B正确;若将一试电荷+q由

a点释放,它不一定沿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C错误;将一试探电荷+q由a移至b的

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D正确。

12、【解析】ABD 正方形闭合回路运动到关于OO’对称的位置时,进出磁感线相同,所以穿过回路的磁通量为零,A正确;根据EBlv,有由右手定则可判断回路中感应电

流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E

Blv0Blv02Blv0,因此B正确,C错误;由左手定则

可判断,回路中ab边与cd边所受安培力方向均向右,所以D正确。 13、【答案】(1)A1、V2 (2)解析:

方案一:分压接法

方案二:限流接法

(3)方案一:

需要的器材:游标卡尺、毫米刻度尺 主要操作步骤:

① 数出变阻器线圈缠绕匝数n

② 用毫米刻度尺(也可以用游标卡尺)测量所有线圈的排列长度L,可得电阻丝的直

径为d

L

n

③ 用游标卡尺测量变阻器线圈部分的外径D,可得电阻丝总长度l

n(DL

n)也可

以用游标卡尺测量变阻器瓷管部分的外径D,得电阻丝总长度ln(DL

n

)。

④ 重复测量三次,求出电阻丝直径和总长度的平均值 方案二

需要的器材:游标卡尺 主要的操作步走骤:

① 数出变阻器线圈缠绕匝数n

②用游标卡尺测量变阻器线圈部分的外径D1 和瓷管部分的外经D2,可得电阻丝的直径为d

D1D2

2

电阻丝总长度)l

n

2

(D1D2) ③重复测量三次,求出电阻丝直径和总长度的平均值

14、【答案】(1)如右图所示

(2)1500 0.90

(3)在0~0.2T范围内,磁敏电阻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非线性变化(或不均匀变化);在0. 4~1.0T范围内,磁敏电阻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线性变化(或均匀变化) (4)磁场反向,磁敏电阻的阻值不变。

15、①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特点: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非线性减小 ②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

解析:当控制开关自动启动照明系统,请利用下列器材设计一个简单电路。给1、2两端提供电压,要求当天色渐暗照度降低至1.0(1x)时启动照明系统,即此时光敏电阻阻值为20k,两端电压为2V,电源电动势为3V,所以应加上一个分压电阻,分压电阻阻值为10k,即选用R1。

16、【答案】①待测金属丝②直流电压10V,红,0,E,E。

【解析】①电流表示数为零,说明电路断路,又电压表示数为E,说明电压表跨接的待测金属丝断路,等于将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源上,说以发生故障的是待测金属丝断路。由于电路断路,用多用电表检查故障应该使用电压档,所以选择开关旋至直流电压10V档。a为电源的正极,所以红表笔固定在a接线柱。若只有滑动变阻器断路,黑表笔依

次接b、c、d接线柱,Uab=0,Uac=Uad=E。 17、【解析】(1)由动能定理:neU1

21

2

mv n价正离子在a、b间的加速度aneU11

md

在a、b间运动的时间tv1

aneUd 11在MN间运动的时间:tL2

v

离子到达探测器的时间:

tt1t2

2mneUdm2neUL2dL

11(2)假定n价正离子在磁场中向N板偏转,洛仑兹力充当向心力,设轨迹半径为

R,由牛顿第二定律nevBmv2

R

离子刚好从N板右侧边缘穿出时,由几何关系:

R2L2(RL

2

)2

由以上各式得:U25neL2B2

132m

当n=1时UU25eL2B2

1取最小值min32m

18、解法一:(1)设粒子在0~t0时间内运动的位移大小为s1

s12at2

10

① aqE

0m

又已知t2m

102mE00qB,h2

0qB0

联立①②式解得

s1h1

5

)粒子在t0~2t0时间内只受洛伦兹力作用,且速度与磁场方向垂直,所以

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设运动速度大小为v1,轨道半径为R1,周期为T,则

v1at0

④ qvmv2

1B0R

1

联立④⑤式得

Rh

1

5 ⑥

又T2mqB

0即粒子在t0~2t0时间内恰好完成一个周期的圆周运动。在2t0~3t0时间内,粒子做初速度为v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位移大小为s2

s12

2v1t02at0

⑧ 解得 s3

25

h

由于s1+s2<h,所以粒子在3t0~4t0时间内继续做匀速圆周运动,设速度大小为v2,半径为R2

v2v1at0

⑩ 2qvBmv20R

11 ○2

解得

R2

2h5

12 ○

由于s1+s2+R2<h,粒子恰好又完成一个周期的圆周运动。在4t0~5t0时间内,粒子运动到正极板(如图1所示)。因此粒子运动的最大半径

Rh

2

25

(3)粒子在板间运动的轨迹如图2所示。

解法二:由题意可知,电磁场的周期为2t0,前半周期粒子受电场作用做匀加速直线运

动,加速度大小为

a

qE0

m

方向向上 后半周期粒子受磁场作用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T T

2m

qBt0 0

粒子恰好完成一次匀速圆周运动。至第n个周期末,粒子位移大小为sn

s1

2n2

a(nt0)

又已知 h102mE0

qB2

由以上各式得 sn2

n5

h 粒子速度大小为 vnant0

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Rmvn

n

qB 0

解得

Rnn

5

h 显然 s2R2hs3

(2

(1)粒子在0~ts0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与极板间距h的比值 1h15

(2)粒子在极板间做圆周运动的最大半径

R2

25

h (3)粒子在板间运动的轨迹图见解法一中的图2。

19、【解析】(1)t0时刻进入两极板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匀变速曲线运动,t0时刻刚好从极板边缘射出,在y轴负方向偏移的距离为

1

2

l,则有EU0l①,Eqma②

112

2l2

at0③ 联立以上三式,解得两极板间偏转电压为Uml2

0qt2④。

(2)

12t11

0时刻进入两极板的带电粒子,前2t0时间在电场中偏转,后2

t0时间两极板没有电场,带电粒子做匀速直线运动。

带电粒子沿x轴方向的分速度大小为vl0

t⑤ 0

带电粒子离开电场时沿y轴负方向的分速度大小为vya1

2

t0⑥

带电粒子离开电场时的速度大小为v

v2

设带电粒子离开电场进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则有BvqmR

联立③⑤⑥⑦⑧式解得R

2qBt⑨。 0

(3)2t0时刻进入两极板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短。带电粒子离开磁场时沿y轴正方向的分速度为v'

y

at0⑩,

设带电粒子离开电场时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为,则tanv0

v', y

联立③⑤⑩式解得

4

,带电粒子在磁场运动的轨迹图如图所示,圆弧所对的圆心角

为2

2

,所求最短时间为tmin

14T,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为T2mBq

,联立以上两式解得tmin

m

2Bq

20、【答案】(1)3(2n1)mv212mv22d

1 (2)2qd(3)(2n1)v (4)见解析

1qvBmv2【解析】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由mv

r得rqB

则v1:v2:…:vn=r1:r2:…:rn=1:2:…:n

(1)第一次过电场,由动能定理得W1

12mv21232

22mv12

mv1 (2)第n次经过电场时,由动能定理得qEd12mv212

nn12

mvn 解得E(2n1)mv2

n2qd

(3)第n次经过电场时的平均速度n

vnvn12n1

22v1

, 则时间为tn

d2d

(2n1)v n1

(4)如图

2013届高三实验班物理针对性提高训练试卷十八

1、【解析】D 从图上可以看出,交流电的周期T0.02s,所以频率为50Hz。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是峰值的

2

倍,所以电压有效值为220V。所以正确。变压器只能改变交流电的电压,而不能改变频率和功率,即对于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相等。变压器的输入和输出电压之比等于原副线圈匝数比,电流之比等于原副线圈匝数的反比。所以其它选项错误。答案D。

2、【解析】AC 电场线是描述电场的一种直观手段,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逐渐降低,A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这是两个正点电荷所形成的电场。所以M点电势高于N点电势。电场强度由电场线的蔬密来反映,电场线密的地方,电场强,反之电场弱。所以N点电场强。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一个正电荷从M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所以C正确。答案AC。 3、【解析】B 线框进入磁场后切割磁感线,a、b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是c、d电动势的一半。而不同的线框的电阻不同。设a线框电阻为4r,b、c、d线框的电阻分别为6r、

8r、6r则,U3r3BLvaBLv4r

4,UBLv5r5BLv

b6r6

U6r3BLv4r4Blv

cB2Lv8r2,UdB2Lv6r3

。所以B正确。答案B。

4、 【解析】C 交流电的概念,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变化,在t轴的上方为正,下方为负,A错。

有效值E

只对正弦交流电使用,最大值一样,所以B错。由图可知,C对。变压之后频率不变,D错。

5、【解析】BD 电场是矢量,叠加遵循平行四边行定则,由E

kQ

r

2和几何关系可以得出,A错B对。在OC之间,合场强的方向向左,把负电荷从O移动到C,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C错D对。

6、【解析】AC 在释放的瞬间,速度为零,不受安培力的作用,只受到重力,A对。由右手定则可得,电流的方向从b到a,B错。当速度为v时,产生的电动势为EBlv,22

受到的安培力为FBIL,计算可得F

BLv

R

,C对。在运动的过程中,是弹簧的弹

性势能、重力势能和内能的转化,D错。 7、【解析】AD 根据变压器工作原理可知

n1220nU,n3

U3

220

,由于输电线上损失一22n4部分电压,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大于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有U2U3,所以

n2nn3

n,A正确,BC不正确。升压变压器的输出功率等于降压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加14

上输电线损失功率,D正确。

8、【解析】AC 根据等量正负点电荷的电场分布可知,在x轴上还有一点与P点电场强度相同,即和P点关于O点对称,A正确。若将一试探电荷+q从P点移至O点,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所以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一般规定无穷远电势为零,过0点的中垂线电势也为零,所以试探电荷+q在P点时电势能为负值,移至O点时电势能为零,所以电势能增大,C正确。

提示:熟悉掌握等量正负点电荷的电场分布。知道WABEPAEPB,即电场力做

正功,电势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电势能减少;电场力做负功,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

电势能,电势能增加,即W

E。

9、【解析】ACD 在闭合电路进入磁场的过程中,通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逐渐增大,根据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不变,A正确。根据左手定则可以判断,受安培力向下,B不正确。当半圆闭合回路进入磁场一半时,即这时等效长度最大为a,这时感应电动势最大

E=Bav,C

正确。感应电动势平均值

B1a2



t14Bav,D正确。

v

10、【解析】AD由图甲知该交流电的周期是2×10-2s,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变压器不改变频率,所以A正确;因为原线圈电压的最大值是310V,根据变压器的匝数与电压的关系,副线圈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31V,因此B错误;匝数比不变,所以原、

2

副线圈的电流比不变,C错误;P向右移动时,负载电阻变小,根据P

U2

R

,因此,

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增加,D正确。

11、【解析】BD 根据电场线的分布和方向可判断,A错误B正确;若将一试电荷+q由

a点释放,它不一定沿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C错误;将一试探电荷+q由a移至b的

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D正确。

12、【解析】ABD 正方形闭合回路运动到关于OO’对称的位置时,进出磁感线相同,所以穿过回路的磁通量为零,A正确;根据EBlv,有由右手定则可判断回路中感应电

流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E

Blv0Blv02Blv0,因此B正确,C错误;由左手定则

可判断,回路中ab边与cd边所受安培力方向均向右,所以D正确。 13、【答案】(1)A1、V2 (2)解析:

方案一:分压接法

方案二:限流接法

(3)方案一:

需要的器材:游标卡尺、毫米刻度尺 主要操作步骤:

① 数出变阻器线圈缠绕匝数n

② 用毫米刻度尺(也可以用游标卡尺)测量所有线圈的排列长度L,可得电阻丝的直

径为d

L

n

③ 用游标卡尺测量变阻器线圈部分的外径D,可得电阻丝总长度l

n(DL

n)也可

以用游标卡尺测量变阻器瓷管部分的外径D,得电阻丝总长度ln(DL

n

)。

④ 重复测量三次,求出电阻丝直径和总长度的平均值 方案二

需要的器材:游标卡尺 主要的操作步走骤:

① 数出变阻器线圈缠绕匝数n

②用游标卡尺测量变阻器线圈部分的外径D1 和瓷管部分的外经D2,可得电阻丝的直径为d

D1D2

2

电阻丝总长度)l

n

2

(D1D2) ③重复测量三次,求出电阻丝直径和总长度的平均值

14、【答案】(1)如右图所示

(2)1500 0.90

(3)在0~0.2T范围内,磁敏电阻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非线性变化(或不均匀变化);在0. 4~1.0T范围内,磁敏电阻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线性变化(或均匀变化) (4)磁场反向,磁敏电阻的阻值不变。

15、①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特点: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非线性减小 ②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

解析:当控制开关自动启动照明系统,请利用下列器材设计一个简单电路。给1、2两端提供电压,要求当天色渐暗照度降低至1.0(1x)时启动照明系统,即此时光敏电阻阻值为20k,两端电压为2V,电源电动势为3V,所以应加上一个分压电阻,分压电阻阻值为10k,即选用R1。

16、【答案】①待测金属丝②直流电压10V,红,0,E,E。

【解析】①电流表示数为零,说明电路断路,又电压表示数为E,说明电压表跨接的待测金属丝断路,等于将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源上,说以发生故障的是待测金属丝断路。由于电路断路,用多用电表检查故障应该使用电压档,所以选择开关旋至直流电压10V档。a为电源的正极,所以红表笔固定在a接线柱。若只有滑动变阻器断路,黑表笔依

次接b、c、d接线柱,Uab=0,Uac=Uad=E。 17、【解析】(1)由动能定理:neU1

21

2

mv n价正离子在a、b间的加速度aneU11

md

在a、b间运动的时间tv1

aneUd 11在MN间运动的时间:tL2

v

离子到达探测器的时间:

tt1t2

2mneUdm2neUL2dL

11(2)假定n价正离子在磁场中向N板偏转,洛仑兹力充当向心力,设轨迹半径为

R,由牛顿第二定律nevBmv2

R

离子刚好从N板右侧边缘穿出时,由几何关系:

R2L2(RL

2

)2

由以上各式得:U25neL2B2

132m

当n=1时UU25eL2B2

1取最小值min32m

18、解法一:(1)设粒子在0~t0时间内运动的位移大小为s1

s12at2

10

① aqE

0m

又已知t2m

102mE00qB,h2

0qB0

联立①②式解得

s1h1

5

)粒子在t0~2t0时间内只受洛伦兹力作用,且速度与磁场方向垂直,所以

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设运动速度大小为v1,轨道半径为R1,周期为T,则

v1at0

④ qvmv2

1B0R

1

联立④⑤式得

Rh

1

5 ⑥

又T2mqB

0即粒子在t0~2t0时间内恰好完成一个周期的圆周运动。在2t0~3t0时间内,粒子做初速度为v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位移大小为s2

s12

2v1t02at0

⑧ 解得 s3

25

h

由于s1+s2<h,所以粒子在3t0~4t0时间内继续做匀速圆周运动,设速度大小为v2,半径为R2

v2v1at0

⑩ 2qvBmv20R

11 ○2

解得

R2

2h5

12 ○

由于s1+s2+R2<h,粒子恰好又完成一个周期的圆周运动。在4t0~5t0时间内,粒子运动到正极板(如图1所示)。因此粒子运动的最大半径

Rh

2

25

(3)粒子在板间运动的轨迹如图2所示。

解法二:由题意可知,电磁场的周期为2t0,前半周期粒子受电场作用做匀加速直线运

动,加速度大小为

a

qE0

m

方向向上 后半周期粒子受磁场作用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T T

2m

qBt0 0

粒子恰好完成一次匀速圆周运动。至第n个周期末,粒子位移大小为sn

s1

2n2

a(nt0)

又已知 h102mE0

qB2

由以上各式得 sn2

n5

h 粒子速度大小为 vnant0

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Rmvn

n

qB 0

解得

Rnn

5

h 显然 s2R2hs3

(2

(1)粒子在0~ts0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与极板间距h的比值 1h15

(2)粒子在极板间做圆周运动的最大半径

R2

25

h (3)粒子在板间运动的轨迹图见解法一中的图2。

19、【解析】(1)t0时刻进入两极板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匀变速曲线运动,t0时刻刚好从极板边缘射出,在y轴负方向偏移的距离为

1

2

l,则有EU0l①,Eqma②

112

2l2

at0③ 联立以上三式,解得两极板间偏转电压为Uml2

0qt2④。

(2)

12t11

0时刻进入两极板的带电粒子,前2t0时间在电场中偏转,后2

t0时间两极板没有电场,带电粒子做匀速直线运动。

带电粒子沿x轴方向的分速度大小为vl0

t⑤ 0

带电粒子离开电场时沿y轴负方向的分速度大小为vya1

2

t0⑥

带电粒子离开电场时的速度大小为v

v2

设带电粒子离开电场进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则有BvqmR

联立③⑤⑥⑦⑧式解得R

2qBt⑨。 0

(3)2t0时刻进入两极板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短。带电粒子离开磁场时沿y轴正方向的分速度为v'

y

at0⑩,

设带电粒子离开电场时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为,则tanv0

v', y

联立③⑤⑩式解得

4

,带电粒子在磁场运动的轨迹图如图所示,圆弧所对的圆心角

为2

2

,所求最短时间为tmin

14T,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为T2mBq

,联立以上两式解得tmin

m

2Bq

20、【答案】(1)3(2n1)mv212mv22d

1 (2)2qd(3)(2n1)v (4)见解析

1qvBmv2【解析】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由mv

r得rqB

则v1:v2:…:vn=r1:r2:…:rn=1:2:…:n

(1)第一次过电场,由动能定理得W1

12mv21232

22mv12

mv1 (2)第n次经过电场时,由动能定理得qEd12mv212

nn12

mvn 解得E(2n1)mv2

n2qd

(3)第n次经过电场时的平均速度n

vnvn12n1

22v1

, 则时间为tn

d2d

(2n1)v n1

(4)如图


相关文章

  • 2013届高三实验班物理针对性提高训练试卷七答案
  • 2013届高三实验班物理针对性提高训练试卷七 必修1.2部分 一.力学选择题部分 2007年: 1.[解析]C 以A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有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竖直墙面的水平支持力,还有B对A的支持力和摩擦力,这样才能使平衡.根据牛顿第三定 ...查看


  • 高三工作计划(1)
  • 成都石室外语学校2013--2014学年 高三工作计划 教学处 学生高考成绩既是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的大事,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决定我校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而本学年又正是高三学生的学习从局部到整体.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查看


  • 高中物理方法技巧
  • 高中物理方法技巧 高中物理学习尤其是高三的复习普遍存在着课堂容量大.知识繁多.内容枯燥等特点,在巨大的学习压力及大容量的课堂形式重压下,学生往往会感到不堪重负,有的甚至会由复习之初的信心百倍逐渐演变为失去信心,也由此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查看


  • 高三上学期物理教学计划
  • 高三上学期物理教学计划 XX 高级中学物理组 XX 本学期我担任高2018级11班.12班和16班的物理老师,本人将继续发扬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的良好工作作风,在平常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 ...查看


  • 中学物理教案.学案.试卷.课件.素材全集
  • 山东省华侨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物理寒假作业(全套18份,含答案,全站免费)02-08 (苏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全集[52份打包,全站免费]01-31 (苏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集[40份打包,全站免费]01-3 ...查看


  • 高三复习策略
  • 一.树立信心,客观真实地分析自己,确立努力方向 世上只有你自己最了解自己,学习上也一样.根据自己两年多来的物理学习经历,分析自己的水平,确定自己在物理学科方向的奋斗目标,这对整个复习过程有着深远的意义.这绝不是说上一两句空话,你要把奋斗目标 ...查看


  • 2016广东高考全国卷考纲
  • 语 文 一.全国卷与广东卷的相同点 1.命题依据相同.二者都是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2015年版>为依据, 都体现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要求,现代文阅读都有必考 ...查看


  • 2013届高三英语上学期教学计划
  • 2013届高三英语上学期教学计划 南京金陵中学 蔡蕾 在学校领导及教学工作计划指导下,根据高三年级组工作计划中对英语学科的具体要求,结合所任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本着着眼联考.放眼高考,拼在本学期.赢在明年高考中的理念,现将本学期英语教学计划制 ...查看


  • 名师解读[2015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
  • 镇海中学名师解读<2015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3-02 06:45:58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中国宁波网讯(宁波日报记者陈敏)记者昨日从市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