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结构解读与计算 1

晶体结构解读与晶体计

1、晶体与非晶体的比较

2、晶体获得的途径

①熔融态物质凝固

②气态物质冷却不经过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③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3、晶胞:晶胞是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数量巨大的晶胞无隙并置就构成晶体。 4、晶胞中粒子数目的计算方法:均摊法

①原则:晶胞任意位置上的一个原子如果被n 个晶胞所共有,那么,每个晶胞对这个原子分1

得的份额就是 。

n

②对于长方体或立方体,位于顶点的粒子为8个晶胞所共有,位于棱上的粒子位为4个晶胞所共有,位于面上的粒子为2个晶胞所共有,位于内部的粒子不为其他晶胞所共有。 ③对于六棱柱晶胞,位于顶点的粒子为6个晶胞所共有,位于底面棱上的粒子位为4个晶胞所共有,位于侧面棱面上的粒子为3个晶胞所共有,位于面心的粒子为2个晶胞所共有,位于内部的粒子不为其他晶胞所共有。

④对于其他晶胞中的粒子视具体情况而定。比如,石墨,每一个C 原子为三个六边形所共有。

⑤根据晶胞粒子数的计算,结合晶胞体积的计算,可以计算晶体的密度。

5、注意: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不一定是晶体,比如玻璃;晶胞不是从晶体中截取出来具有代表性的最小部分,而不一定是最小的平行四边形。

6. 在等径圆球的最密堆积中,一个四面体空隙由4个圆球围成,因此一个球占有1/4个空隙,而一个球参与8个四面体空隙的形成,所以平均一个球占有2个四面体空隙。在等径圆球的最密堆积中,一个八面体空隙由6个圆球围成,因此一个球占有1/6个空隙,而一个球参与6个八面体空隙的形成,所以平均一个球占有1个八面体空隙。 二、各类典型晶体的晶体模型解读

1、金刚石: (1)每一个C 原子与相邻4个C 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形成正四面体构型。 (2)键角为109°28'

(3)最小环由6个C 原子组成,并且不在同一个平面上。 (4)C 原子和C —C 键的比值为1:2

(5)金刚石属于面心立方晶胞,即C 原子处在立方体的8个顶点、6个面心,4个体心,

每个晶胞含8个C 原子。

2、二氧化硅

(1)每一个Si 原子与4个O 原子以共价键相连,形成正四面体, 每一个O 原子与2个Si 原子以共价键相连; (2)O —Si —O 键角为109°28'。 (3)最小环含12个原子,其中6个Si ,6个O ;

(4)Si 与Si —O 键的比值为1:4;

(5)晶胞属于面心立方,含8个Si ,16个O ; 3、干冰:

(1)晶胞属于面心立方,含4个CO 2 ;

(2)每个CO 2 分子与等距离紧邻的CO 2 有12个。

4、氯化钠

(1)每一个Na + 周围有Cl -6个,每一个Cl -周围有Na +6个,每一个Na +紧邻等距的Cl -有12个,每一个Cl -紧邻等距的Na +有12个。 (2)晶胞属于面心立方,含4个Na +,4个Cl -;

5、氯化铯:

(1)每一个Cs +周围有Cl -8个,每一个Cl -周围有Cs +8个,

每一个Cs +紧邻等距的Cl -有8个,每一个Cs +紧邻等距的Cs +有8

(2)晶胞属于立方体,含有含1个Cs ,1个Cl ;

6、简单立方紧密堆积:如Po ,空间利用率52%,配位数6,

含1个金属原子。

7、体心立方紧密堆积:如Na 、Fe 、K ,空间利用率68%,配位数8,含2个金属原子。 8、六方最紧密堆积:如Mg 、Zn 、Ti ,空间利用率74%,配位数12,含2个金属原子。 9、面心立方最紧密堆积:如Cu 、Ag 、Au ,空间利用率74%,配位数12,含2个金属原子。 10、石墨

(1)每一个C 与3个C 形成共价键,形成正六边形,形成层 状结构。层与层之间依靠范德华力结合,电子相对自由。 (2)键角120°;

(3)最小环6个C 原子,同处在一个平面上。

(4)C 与C —C 键的比例是2:3;

(5)晶胞属于六方体,顶点8个,棱上4个,面上2,体内1

个,含4个C 原子。

总结:A1、A2及A3型金属晶体的结构特征。

(a)原子密置层的堆积方式、重复周期(A2型除外) 、原子的配位数及配位情况。 (b)空隙的种类和大小、空隙中心的位置及平均每个原子摊到的空隙数目。

(c)原子的堆积系数、所属晶系、晶胞中原子的坐标参数、晶胞参数与原子半径的关系以及空间点阵型式等。

(a )A1,A2和A3型金属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分别为立方最密堆积(ccp )、体心立方密堆积(bcp )和六方最密堆积(hcp )。A1型堆积中密堆积层的重叠方式为ABCABCABC …,

三层为一重复周期,A3行堆积中密堆积层的重复方式为ABABAB …,两层为一重复周期。A1和A3型堆积中原子的配位数皆为12,而A2型堆积中原子的配位数为8~14,在A1型和A3型堆积中,中心原子与所有配位原子都接触,同层6个,上下两层各3个。所不同的是,A1型堆积中,上下两层配位原子沿C 3轴的投影相差60°呈C 6轴的对称性,而A3型堆积中,上下两层配位原子沿c 轴的投影互相重合。在A2型堆积中,8个近距离(与中心

原子相距为

2

)配位原子处在立方晶胞的顶点上,6个远距离(与中心原子相距为a )配

位原子处在相邻晶胞的体心上。

(b )A1型堆积和A3型堆积都有两种空隙,即四面体空隙和八面体空隙。四面体空隙可容纳半径为0.225R 的小原子,八面体空隙可容纳半径为0.414R 的小原子(R 为堆积原子的半径)。在这两中堆积中,每个原子平均摊到两个四面体空隙和一个八面体空隙。差别在于,两种堆积中空隙的分布不同。在A1型堆积中,四面体空隙的中心在立方面心晶胞的体

2

在A3型堆积中,四面体空隙中心的坐标参数分别为0,0,3/8;0,0,5/8;2/3,1/3,1/8;2/3,1/3,7/8。而八面体空隙中心的坐标参数分别为2/3,1/3,1/4;2/3,1/3,3/4。A2型堆积中有变形八面体空隙、变形四面体空隙和三角形空隙(亦可视为变形三方双锥空隙)。八面体空隙和四面体空隙在空间上是重复利用的。八面体空隙中心在体心立方晶胞的面心和棱心上。每个原子平均摊到3个八面体空隙,该空隙可容纳的小原子的最大半径为0.154R 。四面体空隙中心处在晶胞的面上。每个原子平均摊到6个四面体空隙,该空隙可容纳的小原子的最大半径为0.291R 。三角形空隙实际上是上述两种多面体空隙的连接面,算起来,每个原子摊到12个三角形空隙。 金属的结构型式 原子的堆积系数

所属晶系 晶胞型式 晶胞中原子的坐标参

A1 74.05% 立方 面心立方 0,0,0; 1/2,1/2,0; 1/2,0,1/2; 0,1/2,1/2

A2 68.02% 立方 体心立方 0,0,0; 1/2,1/2,1/2

A3 74.05% 六方 六方 0,0,0; 2/3,1/3,1/2

晶胞参数与原子半径

的关系 点阵型式 三、强化练习

a

面心立方

a=b=2R

R

体心立方 简单立方

1、下列关于二氧化硅晶体网状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存在四面体结构单元,O 处在四面体中心,Si 处在四面体顶点 B 、最小环上,有3个Si 原子和3个O 原子

C 、最小环上,Si 和O 原子的个数比为1:2 D 、最小环上,有6个Si 原子和6个O 原子

2、下列有关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Na 形成的晶体中,每个Na 原子周围与其等距离最近的原子有8个 B 、Mg 形成的晶体中,每个Mg 原子周围与其等距离最近的原子有6个 C 、在NaCl 晶体中,每个Na +周围与其等距离最近的Na +有12个 D 、在CsCl 晶体中,每个Cs +周围与其等距离最近的Cl -有8个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一定是晶体 B 、金属晶体的熔点一定比分子晶体高

C 、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离子晶体高 D 、12g 石墨中含有C —C 键1.5N A 个

晶体结构解读与晶体计

1、晶体与非晶体的比较

2、晶体获得的途径

①熔融态物质凝固

②气态物质冷却不经过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③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3、晶胞:晶胞是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数量巨大的晶胞无隙并置就构成晶体。 4、晶胞中粒子数目的计算方法:均摊法

①原则:晶胞任意位置上的一个原子如果被n 个晶胞所共有,那么,每个晶胞对这个原子分1

得的份额就是 。

n

②对于长方体或立方体,位于顶点的粒子为8个晶胞所共有,位于棱上的粒子位为4个晶胞所共有,位于面上的粒子为2个晶胞所共有,位于内部的粒子不为其他晶胞所共有。 ③对于六棱柱晶胞,位于顶点的粒子为6个晶胞所共有,位于底面棱上的粒子位为4个晶胞所共有,位于侧面棱面上的粒子为3个晶胞所共有,位于面心的粒子为2个晶胞所共有,位于内部的粒子不为其他晶胞所共有。

④对于其他晶胞中的粒子视具体情况而定。比如,石墨,每一个C 原子为三个六边形所共有。

⑤根据晶胞粒子数的计算,结合晶胞体积的计算,可以计算晶体的密度。

5、注意: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不一定是晶体,比如玻璃;晶胞不是从晶体中截取出来具有代表性的最小部分,而不一定是最小的平行四边形。

6. 在等径圆球的最密堆积中,一个四面体空隙由4个圆球围成,因此一个球占有1/4个空隙,而一个球参与8个四面体空隙的形成,所以平均一个球占有2个四面体空隙。在等径圆球的最密堆积中,一个八面体空隙由6个圆球围成,因此一个球占有1/6个空隙,而一个球参与6个八面体空隙的形成,所以平均一个球占有1个八面体空隙。 二、各类典型晶体的晶体模型解读

1、金刚石: (1)每一个C 原子与相邻4个C 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形成正四面体构型。 (2)键角为109°28'

(3)最小环由6个C 原子组成,并且不在同一个平面上。 (4)C 原子和C —C 键的比值为1:2

(5)金刚石属于面心立方晶胞,即C 原子处在立方体的8个顶点、6个面心,4个体心,

每个晶胞含8个C 原子。

2、二氧化硅

(1)每一个Si 原子与4个O 原子以共价键相连,形成正四面体, 每一个O 原子与2个Si 原子以共价键相连; (2)O —Si —O 键角为109°28'。 (3)最小环含12个原子,其中6个Si ,6个O ;

(4)Si 与Si —O 键的比值为1:4;

(5)晶胞属于面心立方,含8个Si ,16个O ; 3、干冰:

(1)晶胞属于面心立方,含4个CO 2 ;

(2)每个CO 2 分子与等距离紧邻的CO 2 有12个。

4、氯化钠

(1)每一个Na + 周围有Cl -6个,每一个Cl -周围有Na +6个,每一个Na +紧邻等距的Cl -有12个,每一个Cl -紧邻等距的Na +有12个。 (2)晶胞属于面心立方,含4个Na +,4个Cl -;

5、氯化铯:

(1)每一个Cs +周围有Cl -8个,每一个Cl -周围有Cs +8个,

每一个Cs +紧邻等距的Cl -有8个,每一个Cs +紧邻等距的Cs +有8

(2)晶胞属于立方体,含有含1个Cs ,1个Cl ;

6、简单立方紧密堆积:如Po ,空间利用率52%,配位数6,

含1个金属原子。

7、体心立方紧密堆积:如Na 、Fe 、K ,空间利用率68%,配位数8,含2个金属原子。 8、六方最紧密堆积:如Mg 、Zn 、Ti ,空间利用率74%,配位数12,含2个金属原子。 9、面心立方最紧密堆积:如Cu 、Ag 、Au ,空间利用率74%,配位数12,含2个金属原子。 10、石墨

(1)每一个C 与3个C 形成共价键,形成正六边形,形成层 状结构。层与层之间依靠范德华力结合,电子相对自由。 (2)键角120°;

(3)最小环6个C 原子,同处在一个平面上。

(4)C 与C —C 键的比例是2:3;

(5)晶胞属于六方体,顶点8个,棱上4个,面上2,体内1

个,含4个C 原子。

总结:A1、A2及A3型金属晶体的结构特征。

(a)原子密置层的堆积方式、重复周期(A2型除外) 、原子的配位数及配位情况。 (b)空隙的种类和大小、空隙中心的位置及平均每个原子摊到的空隙数目。

(c)原子的堆积系数、所属晶系、晶胞中原子的坐标参数、晶胞参数与原子半径的关系以及空间点阵型式等。

(a )A1,A2和A3型金属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分别为立方最密堆积(ccp )、体心立方密堆积(bcp )和六方最密堆积(hcp )。A1型堆积中密堆积层的重叠方式为ABCABCABC …,

三层为一重复周期,A3行堆积中密堆积层的重复方式为ABABAB …,两层为一重复周期。A1和A3型堆积中原子的配位数皆为12,而A2型堆积中原子的配位数为8~14,在A1型和A3型堆积中,中心原子与所有配位原子都接触,同层6个,上下两层各3个。所不同的是,A1型堆积中,上下两层配位原子沿C 3轴的投影相差60°呈C 6轴的对称性,而A3型堆积中,上下两层配位原子沿c 轴的投影互相重合。在A2型堆积中,8个近距离(与中心

原子相距为

2

)配位原子处在立方晶胞的顶点上,6个远距离(与中心原子相距为a )配

位原子处在相邻晶胞的体心上。

(b )A1型堆积和A3型堆积都有两种空隙,即四面体空隙和八面体空隙。四面体空隙可容纳半径为0.225R 的小原子,八面体空隙可容纳半径为0.414R 的小原子(R 为堆积原子的半径)。在这两中堆积中,每个原子平均摊到两个四面体空隙和一个八面体空隙。差别在于,两种堆积中空隙的分布不同。在A1型堆积中,四面体空隙的中心在立方面心晶胞的体

2

在A3型堆积中,四面体空隙中心的坐标参数分别为0,0,3/8;0,0,5/8;2/3,1/3,1/8;2/3,1/3,7/8。而八面体空隙中心的坐标参数分别为2/3,1/3,1/4;2/3,1/3,3/4。A2型堆积中有变形八面体空隙、变形四面体空隙和三角形空隙(亦可视为变形三方双锥空隙)。八面体空隙和四面体空隙在空间上是重复利用的。八面体空隙中心在体心立方晶胞的面心和棱心上。每个原子平均摊到3个八面体空隙,该空隙可容纳的小原子的最大半径为0.154R 。四面体空隙中心处在晶胞的面上。每个原子平均摊到6个四面体空隙,该空隙可容纳的小原子的最大半径为0.291R 。三角形空隙实际上是上述两种多面体空隙的连接面,算起来,每个原子摊到12个三角形空隙。 金属的结构型式 原子的堆积系数

所属晶系 晶胞型式 晶胞中原子的坐标参

A1 74.05% 立方 面心立方 0,0,0; 1/2,1/2,0; 1/2,0,1/2; 0,1/2,1/2

A2 68.02% 立方 体心立方 0,0,0; 1/2,1/2,1/2

A3 74.05% 六方 六方 0,0,0; 2/3,1/3,1/2

晶胞参数与原子半径

的关系 点阵型式 三、强化练习

a

面心立方

a=b=2R

R

体心立方 简单立方

1、下列关于二氧化硅晶体网状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存在四面体结构单元,O 处在四面体中心,Si 处在四面体顶点 B 、最小环上,有3个Si 原子和3个O 原子

C 、最小环上,Si 和O 原子的个数比为1:2 D 、最小环上,有6个Si 原子和6个O 原子

2、下列有关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Na 形成的晶体中,每个Na 原子周围与其等距离最近的原子有8个 B 、Mg 形成的晶体中,每个Mg 原子周围与其等距离最近的原子有6个 C 、在NaCl 晶体中,每个Na +周围与其等距离最近的Na +有12个 D 、在CsCl 晶体中,每个Cs +周围与其等距离最近的Cl -有8个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一定是晶体 B 、金属晶体的熔点一定比分子晶体高

C 、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离子晶体高 D 、12g 石墨中含有C —C 键1.5N A 个


相关文章

  • 近五年来年全国卷高考化学试题分析
  • 近五年来年全国卷高考化学试题分析 ------2007-2012 2012年贵州省迎来了第一届新课程高考考生,面对2012年的高考,我省将采取和宁夏省同样的高考试题.结合贵州省组织的新课程高考研讨会会议精神,现将高考化学解读如下: 一.高考 ...查看


  • 美国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十大名校申请解读
  • www.pivotedu.com 美国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十大名校申请解读 材料科学与工程是最近美国研究生申请的热门专业,其申请人数虽然不及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等科目,但申请人数一直在上升,今天Pivot中枢教育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美国材料科学与工 ...查看


  • 新课程高中化学演示实验(2009新品)
  • 新课程高中化学演示实验 8碟240元 [内容简介]为了配合新课程.新教材的课堂教学需要,我社精心研制开发了本系列节目. 本系列片中的实验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并参考人教版等主流版本教材内容框架的基础上设 计开发的,因此实验覆盖全面.适用性强 ...查看


  • 现代生物信息学及其主要研究领域
  • 第26卷第6期 2000年12月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ofHu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s) Vol.26No.6 Dec.2000 文章编号:10072103 ...查看


  • 甲醇与乙二醇中毒
  • 甲醇与乙二醇中毒 翻译 王威, 副主任医师 我们的所有专题都会依据新发表的证据和同行评议过程而更新. 文献评审有效期至: 2016-07 . | 专题最后更新日期: 2015-09-21. There is a newer version ...查看


  • 化合物价电子结构及晶体结合能计算
  • 第20卷第4期 V01.20NO.4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TheChilleseJournalofNOHferrous 2010年4月 Metals Apr.2010 文章编号:1004-0609(2010)04-0743-06 Au.Cu系 ...查看


  • 晶体学基础 1
  • 第一章 晶体学基础 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第一章的学习,晶体学基础.其实大家在本科阶段也学过固体物理,相信在座的各位对晶体的相关知识并不陌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对晶体学的内容做一回顾和扩展. 本章我按照四部分内容进行讲解:晶体相关概念和特性. ...查看


  • 第七章 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的结构
  • 第七章 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的结构 Chapter 7. The Structure of Metallic and Ionic Crystals 学习导引: 本章基本内容是金属单质晶体结构和离子晶体结构,除了化学键类型不同以外,前者是等径圆 ...查看


  • [结晶学基础]习题
  • <结晶学基础>第八章习题 8001 在A 1型等径圆球密堆积中,密置层为:----------------------------------- ( ) 面 (B) (110)面 (C) (111)面 (D) (210)面 (A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