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每年的票房和银幕数每年以超过30%的幅度递增,但对于日益庞大的电影出品数量来看,传统的电影发行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制片商和创作者的需求,并且风险日益加剧,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将成为更加重要的发行阵地。导演王光利在先后拍摄了《棒子老虎鸡》、《制服》等影片之后,携《以为是老大》征战互联网平台,作为先行者,他的作品如何创作,对于互联网大电影,又有哪些经验? 《以为是老大》对白都是四川方言,为什么会做这种设定?有没有担心四川方言会流失一部分观众? 王光利:这种设定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我是四川人,一直有一个愿望,拍属于四川人的电影。10年前我拍了《血战到底》,可那个年代的电影市场还没有现在的市场这么大,我对本土演员并没有那么大的自信,所以当时就请了香港演员吴镇宇和应采儿。电影拍完之后,我始终有种遗憾,觉得有点可惜,如果是本土演员味道可能会更赞一点。 现在中国电影的市场越来越大,而我们的电影还是比较单一。比如就像餐饮服务一样,一条街,市场越大就更需要满足不同人的口味,市场就越会分众化和细分。而东北的商业电影,东北元素或者东北话的电影获得成功,以及香港电影其实也算是个方言电影。所以方言这个市场是值得去尝试和挖掘的。四川本身也是电影的大省,它在西南四川话的市场比较大,可是影视作品却不多,那我认为现在时机比较成熟,所以想做个尝试。但这类电影要做出特色,一方面它会流失一些观众,但另一方面会让喜欢这类电影的观众粘性更强,甚至可能培养一个新的分众市场。 现在很多人称呼你为西南风教主,你怎么看这个头衔或标签? 王光利:我觉得这个头衔是现在大家流行的网络语言,但它也告诉我,要继续西南风或者说四川风的创作,以四川文化为核心的西南地区文化艺术产品,我们就把这种风格做到更加细致和正宗。所以,这个头衔给了我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要偏了方向,要坚持到底。 黑帮题材无论是在大银幕还是荧幕上都相对冷门,原因是什么?鉴于题材的敏感和审查机制,拍摄过程中有没有顾虑? 王光利:黑帮题材的电影确实具有很强的边缘性,而我们国家的电影审查制度和外国的不一样,我们没有分级制。在创作这类题材电影的时候就会有很多需要考虑到的限制。但在美国,香港这类题材的电影就有很多,而这类影片属于商业电影里很大的一个商业类型。而我们国家实行电影分级制是必然的,所以我们可以先去做一些尝试,为后面的创作积累一些有价值的经验。而不管是多么边缘的文化,或灰色地带,里面有很多充满人性的东西,不管是从正面还是反面来赞美或是揭露讽刺它,都是创作者应该去做的,而不应该逃避。 而在拍摄过程中,顾虑肯定是有的,在中国拍现实主义题材,或批判现实主义题材有一个很鲜活的比喻,是“手铐和脚镣跳舞”。创作中会有很多雷区和禁区,这是我们目前中国国情和审查制度决定的。但是,对于这种情况我是能够表示理解的,因为这个国家很大,它的监管是会有空白的,我们不能因为创作者的快感,而放弃社会的这种责任。所以审查这方面的限制要求我要有拍摄技巧,可能有些东西就点到为止,有些东西就拐个弯的表达。 对于原著小说本身,或者电影想呈现出的构思是否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王光利:在中国,小说的禁锢要少一点,文字的表达可以更加自由一些。我喜欢这本小说,并买下了它的版权,是因为我欣赏作者对于所谓江湖文化和黑社会比较接地气的表达。但《以为是老大》这部电影的故事和小说的故事相差非常大。作者写的故事攻击性比较强,而我是把小说中喜剧的部分放大了,电影故事是全新的故事,我更多的是运用了小说的主题,和调侃讽刺的语言方式。喜剧成分更大,而江湖文化只是一个大的包装。原著小说的故事结构非常庞大,目前在《以为是老大》第一部里还没有展现出来,在之后的电影里会把小说故事表达出来。 作为监制,王晶和刘仪伟各给电影带来哪些帮助?王晶无论在黑帮还是喜剧题材上都很擅长,他是否参与了剧本的创作? 王光利:王晶导演这次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首先我在选题的时候就得到了他的一些肯定和建议,在华语电影里面,他是商业电影的一面旗帜,他在商业电影方面有很多的经验,并且有很多资源。他会把他走过的那些弯路告诉我,而且电影方面的技巧也会分享给我。另一方面,作为现在还不成熟的新类型片,如果要平地起高楼,会比较费劲,但如果有像王晶这样的前辈支持的话,在整个电影资源和推广,和观众的信任认可度方面,我们能借此省一些力,可以说是站在巨人肩上。刘仪伟老师把电影里角色人物诠释的非常好,这是需要功力的。和王晶导演一样,他也有独特的一些资源和建议。这两位大师对这个项目有的加入,可以让最初的设想,最后变成一个作品起了很关键的作用。 网络大电影和大银幕作品经常被人以制作成本来做区分,您自己是否认可这种判断?相对于之前的电影作品,在创作流程和拍摄手法上有哪些不同? 王光利:现在电影分类有院线电影,以前还有电视电影,演变成了今天的网络大电影。这个区分,制作成本是一方面,但我觉得只是传播方式和主流观众的区别。还有观赏的介质也不一样,比如《以为是老大》现在的数据90%的人是通过移动终端在观看。那如果这样,我们做一些特技特效,观众也察觉不出,可能观众的目的更加在乎故事,而不是演员。我意识到网络大电影和院线大银幕电影的区别,在于故事内容。如果是院线电影,那肯定要更注重演员、特效等方面,而网络电影,演员都是大家不大熟悉的,这样我就会更集中在故事情节上。所以网络电影可以给创作者更大的创作自由,可以更关注创作本身。想在网络大电影拥有一席之地,需要把电影内容做好,而网络大电影可以让导演,演员都踏踏实实的完成一部作品。 影片给人的感觉并不是小成本作品,航拍、轨道、摇臂都用到了,陆海空的戏也都有,拍摄了多长时间?拍摄成本多少? 王光利:这部影片拍摄花了整整20天。按照我们的预算,包括前期后期的制作费接近200万人民币,整个成本都是在我们非常理性地计算下。 都用了哪些摄影设备?几个机位拍摄? 王光利:这部《以为是老大》几乎是按照传统院线电影的标准来做的,按照的标准4K电影的做的。这次拍摄我多的时候有用到4、5个机位,用的是RED摄影机,基本上是标准电影的方式,灯光服装道具都是,只是在后期的时候没有做杜比全景声等音效,因为手机播放可能展现不出这种效果。应该说,在后期输出之前,都是电影的标准。 为何会在大银幕之后,转战网络大电影? 王光利:我认为网络电影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有非常大的空间。因为它在语法上和传统大电影是有区别的,我提前进入这领域希望能得到先机。虽然现在网络电影消费习惯还不多,但增长特别迅速。在未来三五年内,网络大电影和院线电影能够做到分庭抗礼。 怎样看网络大电影的未来发展?会不会成为未来电影制作、发行的主阵地? 王光利:我认为网络大电影将来一定会成为未来电影制作发行的主阵地。现在的90后,95后都是网络的原住民了,获得任何资讯首先就是来源于网络。电影更是如此,再随着将来观影技术的提高,比如将来手机屏幕投影技术,可以使得手机观影体验越来越接近影院观影体验。 您觉得现在是电影人的好时代吗?票房越来越高、银幕越来越多,但上映的影片也越来越多,留给小成本作品、新导演的机会不大。 王光利:我想引用那句大家都用烂的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好的方面是大家能看到整个电影票房300亿、400亿的票房数据,一部影片可能几十亿的票房利润,但不好的是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资本残酷。对于绝大多数创作者连本都收不回,在苦苦挣扎。 《以为是老大》有1800万的播放量,广受欢迎,是否达到心理预期?您觉得网络大电影的盈利模式是否已经成熟了? 王光利:这个数据还是会让我很开心和振奋的。但是我对这个数据并没有那么的在乎,我在乎的还是能否持续,我的理想是它是一个好东西同时也是一个新鲜的东西,因为网络本身会让大家一时之间一拥而上,在网络上电影是不下线的,所以我在乎的不是目前这种短暂的播放量而是之后的观影量会不会仍然持续性的。 网络大电影的盈利模式还非常脆弱,一方面是这个付费模式。脆弱的原因是因为整体网络大电影的内容品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网络大电影的人群还比较单一,不像美剧、英剧、日韩剧从低端到中高端人群都有观影人群。比如《以为是老大》的数据来看,并不是我们预期想影响的人群,但这算是一个机会。 这套作品有两部网络大电影+一部院线电影的规划,接下来的工作进行的如何?结尾王晶留下伏笔,是不是意味着下一部他将继续参演? 王光利:《以为是老大2》的电影剧本原稿已经完成了,还在做继续调整。王晶参演下一部或者参与电影制作各方面都是有可能的。 将热门小说拍成网络大电影,正是时下的IP概念,面对IP热,有哪些可以分享的经验,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王光利:从电影方面来讲,不能去追逐所谓的大IP,最重要的还是电影本身的故事,而不是它的热度。但作为商业,热度是重要,它可以降低风险,但电影本身如果过度追求热度,它的风险会更大。 请谈一下《深井食堂》,这套网剧很快就要上线,对它有什么期待? 王光利:《深井食堂》和《以为是老大》有点相似,都是互联网影视的一个尝试。它的出发点是利用互联网的传播,《深井食堂》作为网剧,它的播出是免费的,它有它自己的观众群,可能更偏向于中高端观众群,偏向都市人生活方式的故事。它是一个比较密集的爆米花式、减压式的轻松情景剧。这个剧选题在类型上其实不新鲜,但它在故事上怎样做出新鲜的花样是很重要的。
尽管每年的票房和银幕数每年以超过30%的幅度递增,但对于日益庞大的电影出品数量来看,传统的电影发行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制片商和创作者的需求,并且风险日益加剧,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将成为更加重要的发行阵地。导演王光利在先后拍摄了《棒子老虎鸡》、《制服》等影片之后,携《以为是老大》征战互联网平台,作为先行者,他的作品如何创作,对于互联网大电影,又有哪些经验? 《以为是老大》对白都是四川方言,为什么会做这种设定?有没有担心四川方言会流失一部分观众? 王光利:这种设定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我是四川人,一直有一个愿望,拍属于四川人的电影。10年前我拍了《血战到底》,可那个年代的电影市场还没有现在的市场这么大,我对本土演员并没有那么大的自信,所以当时就请了香港演员吴镇宇和应采儿。电影拍完之后,我始终有种遗憾,觉得有点可惜,如果是本土演员味道可能会更赞一点。 现在中国电影的市场越来越大,而我们的电影还是比较单一。比如就像餐饮服务一样,一条街,市场越大就更需要满足不同人的口味,市场就越会分众化和细分。而东北的商业电影,东北元素或者东北话的电影获得成功,以及香港电影其实也算是个方言电影。所以方言这个市场是值得去尝试和挖掘的。四川本身也是电影的大省,它在西南四川话的市场比较大,可是影视作品却不多,那我认为现在时机比较成熟,所以想做个尝试。但这类电影要做出特色,一方面它会流失一些观众,但另一方面会让喜欢这类电影的观众粘性更强,甚至可能培养一个新的分众市场。 现在很多人称呼你为西南风教主,你怎么看这个头衔或标签? 王光利:我觉得这个头衔是现在大家流行的网络语言,但它也告诉我,要继续西南风或者说四川风的创作,以四川文化为核心的西南地区文化艺术产品,我们就把这种风格做到更加细致和正宗。所以,这个头衔给了我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要偏了方向,要坚持到底。 黑帮题材无论是在大银幕还是荧幕上都相对冷门,原因是什么?鉴于题材的敏感和审查机制,拍摄过程中有没有顾虑? 王光利:黑帮题材的电影确实具有很强的边缘性,而我们国家的电影审查制度和外国的不一样,我们没有分级制。在创作这类题材电影的时候就会有很多需要考虑到的限制。但在美国,香港这类题材的电影就有很多,而这类影片属于商业电影里很大的一个商业类型。而我们国家实行电影分级制是必然的,所以我们可以先去做一些尝试,为后面的创作积累一些有价值的经验。而不管是多么边缘的文化,或灰色地带,里面有很多充满人性的东西,不管是从正面还是反面来赞美或是揭露讽刺它,都是创作者应该去做的,而不应该逃避。 而在拍摄过程中,顾虑肯定是有的,在中国拍现实主义题材,或批判现实主义题材有一个很鲜活的比喻,是“手铐和脚镣跳舞”。创作中会有很多雷区和禁区,这是我们目前中国国情和审查制度决定的。但是,对于这种情况我是能够表示理解的,因为这个国家很大,它的监管是会有空白的,我们不能因为创作者的快感,而放弃社会的这种责任。所以审查这方面的限制要求我要有拍摄技巧,可能有些东西就点到为止,有些东西就拐个弯的表达。 对于原著小说本身,或者电影想呈现出的构思是否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王光利:在中国,小说的禁锢要少一点,文字的表达可以更加自由一些。我喜欢这本小说,并买下了它的版权,是因为我欣赏作者对于所谓江湖文化和黑社会比较接地气的表达。但《以为是老大》这部电影的故事和小说的故事相差非常大。作者写的故事攻击性比较强,而我是把小说中喜剧的部分放大了,电影故事是全新的故事,我更多的是运用了小说的主题,和调侃讽刺的语言方式。喜剧成分更大,而江湖文化只是一个大的包装。原著小说的故事结构非常庞大,目前在《以为是老大》第一部里还没有展现出来,在之后的电影里会把小说故事表达出来。 作为监制,王晶和刘仪伟各给电影带来哪些帮助?王晶无论在黑帮还是喜剧题材上都很擅长,他是否参与了剧本的创作? 王光利:王晶导演这次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首先我在选题的时候就得到了他的一些肯定和建议,在华语电影里面,他是商业电影的一面旗帜,他在商业电影方面有很多的经验,并且有很多资源。他会把他走过的那些弯路告诉我,而且电影方面的技巧也会分享给我。另一方面,作为现在还不成熟的新类型片,如果要平地起高楼,会比较费劲,但如果有像王晶这样的前辈支持的话,在整个电影资源和推广,和观众的信任认可度方面,我们能借此省一些力,可以说是站在巨人肩上。刘仪伟老师把电影里角色人物诠释的非常好,这是需要功力的。和王晶导演一样,他也有独特的一些资源和建议。这两位大师对这个项目有的加入,可以让最初的设想,最后变成一个作品起了很关键的作用。 网络大电影和大银幕作品经常被人以制作成本来做区分,您自己是否认可这种判断?相对于之前的电影作品,在创作流程和拍摄手法上有哪些不同? 王光利:现在电影分类有院线电影,以前还有电视电影,演变成了今天的网络大电影。这个区分,制作成本是一方面,但我觉得只是传播方式和主流观众的区别。还有观赏的介质也不一样,比如《以为是老大》现在的数据90%的人是通过移动终端在观看。那如果这样,我们做一些特技特效,观众也察觉不出,可能观众的目的更加在乎故事,而不是演员。我意识到网络大电影和院线大银幕电影的区别,在于故事内容。如果是院线电影,那肯定要更注重演员、特效等方面,而网络电影,演员都是大家不大熟悉的,这样我就会更集中在故事情节上。所以网络电影可以给创作者更大的创作自由,可以更关注创作本身。想在网络大电影拥有一席之地,需要把电影内容做好,而网络大电影可以让导演,演员都踏踏实实的完成一部作品。 影片给人的感觉并不是小成本作品,航拍、轨道、摇臂都用到了,陆海空的戏也都有,拍摄了多长时间?拍摄成本多少? 王光利:这部影片拍摄花了整整20天。按照我们的预算,包括前期后期的制作费接近200万人民币,整个成本都是在我们非常理性地计算下。 都用了哪些摄影设备?几个机位拍摄? 王光利:这部《以为是老大》几乎是按照传统院线电影的标准来做的,按照的标准4K电影的做的。这次拍摄我多的时候有用到4、5个机位,用的是RED摄影机,基本上是标准电影的方式,灯光服装道具都是,只是在后期的时候没有做杜比全景声等音效,因为手机播放可能展现不出这种效果。应该说,在后期输出之前,都是电影的标准。 为何会在大银幕之后,转战网络大电影? 王光利:我认为网络电影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有非常大的空间。因为它在语法上和传统大电影是有区别的,我提前进入这领域希望能得到先机。虽然现在网络电影消费习惯还不多,但增长特别迅速。在未来三五年内,网络大电影和院线电影能够做到分庭抗礼。 怎样看网络大电影的未来发展?会不会成为未来电影制作、发行的主阵地? 王光利:我认为网络大电影将来一定会成为未来电影制作发行的主阵地。现在的90后,95后都是网络的原住民了,获得任何资讯首先就是来源于网络。电影更是如此,再随着将来观影技术的提高,比如将来手机屏幕投影技术,可以使得手机观影体验越来越接近影院观影体验。 您觉得现在是电影人的好时代吗?票房越来越高、银幕越来越多,但上映的影片也越来越多,留给小成本作品、新导演的机会不大。 王光利:我想引用那句大家都用烂的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好的方面是大家能看到整个电影票房300亿、400亿的票房数据,一部影片可能几十亿的票房利润,但不好的是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资本残酷。对于绝大多数创作者连本都收不回,在苦苦挣扎。 《以为是老大》有1800万的播放量,广受欢迎,是否达到心理预期?您觉得网络大电影的盈利模式是否已经成熟了? 王光利:这个数据还是会让我很开心和振奋的。但是我对这个数据并没有那么的在乎,我在乎的还是能否持续,我的理想是它是一个好东西同时也是一个新鲜的东西,因为网络本身会让大家一时之间一拥而上,在网络上电影是不下线的,所以我在乎的不是目前这种短暂的播放量而是之后的观影量会不会仍然持续性的。 网络大电影的盈利模式还非常脆弱,一方面是这个付费模式。脆弱的原因是因为整体网络大电影的内容品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网络大电影的人群还比较单一,不像美剧、英剧、日韩剧从低端到中高端人群都有观影人群。比如《以为是老大》的数据来看,并不是我们预期想影响的人群,但这算是一个机会。 这套作品有两部网络大电影+一部院线电影的规划,接下来的工作进行的如何?结尾王晶留下伏笔,是不是意味着下一部他将继续参演? 王光利:《以为是老大2》的电影剧本原稿已经完成了,还在做继续调整。王晶参演下一部或者参与电影制作各方面都是有可能的。 将热门小说拍成网络大电影,正是时下的IP概念,面对IP热,有哪些可以分享的经验,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王光利:从电影方面来讲,不能去追逐所谓的大IP,最重要的还是电影本身的故事,而不是它的热度。但作为商业,热度是重要,它可以降低风险,但电影本身如果过度追求热度,它的风险会更大。 请谈一下《深井食堂》,这套网剧很快就要上线,对它有什么期待? 王光利:《深井食堂》和《以为是老大》有点相似,都是互联网影视的一个尝试。它的出发点是利用互联网的传播,《深井食堂》作为网剧,它的播出是免费的,它有它自己的观众群,可能更偏向于中高端观众群,偏向都市人生活方式的故事。它是一个比较密集的爆米花式、减压式的轻松情景剧。这个剧选题在类型上其实不新鲜,但它在故事上怎样做出新鲜的花样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