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之第一霸---齐桓公 齐桓公任命管仲为相,国内国际舆论一片哗然。但齐桓公不为所动,坚持信任管仲。管仲也投桃报李,运用全部智慧,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一时齐国大治,国力迅速增强,成为春秋历史上第一霸权。在齐桓公称霸的四十年中,曾召集过国际和平会议26次,出动军队28次,但却一直保持着春秋时代初期的朴实氛围和骑士风度。可以说,齐桓公能够成为一个受人尊重和赞扬的霸权,更多的,靠的是一种人格魅力,而不仅仅是军事实力。这和在他之后的四个霸权完全靠武力称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齐桓公是一个政治家,他所提出的口号是“尊王攘夷”,即尊奉周王朝国王和排斥夷族。
我们先说一说尊王。周王朝的那个所谓中国最高统帅,已经象一块抹布一样,被扔在洛阳那个角落里,好久没有人再想起了。齐桓公重新把他找出来,放到尊贵的神
坛上,三国时期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和齐桓公的尊王有异曲同工之妙。公元前655年,周惠王有另立太子的意向,齐桓公会集诸侯国君于首止,与周天子盟,确定了太子的正统地位。数年后,齐桓公率多国国君与周襄王派来的大夫会盟,确立了周襄王的王位。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鲁、宋、曹等国国君及周王使臣宰孔会于葵丘。宰孔代表周王正式封齐桓公为诸侯长。同年秋,齐桓公以霸主身份主持了葵丘之盟。此后遇到侵犯周王室权威的事,齐桓公都会过问和制止。齐桓公的做法对任何人都没有坏处,而且还减少了嫉妒和各封国的自卑心理,体现了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超凡智慧。
相对于尊王这种更多的是形式上的功绩,齐桓公更大的功绩在于攘夷。周王朝时期,戎狄部落一直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威胁,西周王朝便是亡于犬戎之手。单独一个封国的力量,很难抵抗戎狄的入侵。这种必须集结更大力量才能救亡的艰苦责任,现在由霸主承担,齐桓公遂成为中华
文明的保护人。公元前664,山戎伐燕,齐桓公亲自赴援,将山戎击溃。从此以后,燕国在100多年里,再没有严重的外患。公元前661年,狄人攻邢,邢国陷落,齐桓公在夷仪为邢国建立了新都。次年,狄人大举攻卫,卫懿公被杀。齐桓公再次在楚丘为卫国另建新都。可以说,如果没有齐桓公,邢国和卫国,已经灭亡。
楚国是南方新兴的一个国家,发展迅猛,对北方的封国构成很大威胁。经过多年努力,齐桓公对楚国一再北侵进行了有力回击。公元前655,联军伐楚,迫使楚国同意进贡周王室,同时加入以齐桓公为首的联盟,听从齐国指挥,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召陵之盟。伐楚之役,抑制了楚国北侵,保护了中原诸国。
公元前645年,管仲去世,齐国的霸权也走到了尽头。
春秋五霸之第一霸---齐桓公 齐桓公任命管仲为相,国内国际舆论一片哗然。但齐桓公不为所动,坚持信任管仲。管仲也投桃报李,运用全部智慧,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一时齐国大治,国力迅速增强,成为春秋历史上第一霸权。在齐桓公称霸的四十年中,曾召集过国际和平会议26次,出动军队28次,但却一直保持着春秋时代初期的朴实氛围和骑士风度。可以说,齐桓公能够成为一个受人尊重和赞扬的霸权,更多的,靠的是一种人格魅力,而不仅仅是军事实力。这和在他之后的四个霸权完全靠武力称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齐桓公是一个政治家,他所提出的口号是“尊王攘夷”,即尊奉周王朝国王和排斥夷族。
我们先说一说尊王。周王朝的那个所谓中国最高统帅,已经象一块抹布一样,被扔在洛阳那个角落里,好久没有人再想起了。齐桓公重新把他找出来,放到尊贵的神
坛上,三国时期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和齐桓公的尊王有异曲同工之妙。公元前655年,周惠王有另立太子的意向,齐桓公会集诸侯国君于首止,与周天子盟,确定了太子的正统地位。数年后,齐桓公率多国国君与周襄王派来的大夫会盟,确立了周襄王的王位。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鲁、宋、曹等国国君及周王使臣宰孔会于葵丘。宰孔代表周王正式封齐桓公为诸侯长。同年秋,齐桓公以霸主身份主持了葵丘之盟。此后遇到侵犯周王室权威的事,齐桓公都会过问和制止。齐桓公的做法对任何人都没有坏处,而且还减少了嫉妒和各封国的自卑心理,体现了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超凡智慧。
相对于尊王这种更多的是形式上的功绩,齐桓公更大的功绩在于攘夷。周王朝时期,戎狄部落一直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威胁,西周王朝便是亡于犬戎之手。单独一个封国的力量,很难抵抗戎狄的入侵。这种必须集结更大力量才能救亡的艰苦责任,现在由霸主承担,齐桓公遂成为中华
文明的保护人。公元前664,山戎伐燕,齐桓公亲自赴援,将山戎击溃。从此以后,燕国在100多年里,再没有严重的外患。公元前661年,狄人攻邢,邢国陷落,齐桓公在夷仪为邢国建立了新都。次年,狄人大举攻卫,卫懿公被杀。齐桓公再次在楚丘为卫国另建新都。可以说,如果没有齐桓公,邢国和卫国,已经灭亡。
楚国是南方新兴的一个国家,发展迅猛,对北方的封国构成很大威胁。经过多年努力,齐桓公对楚国一再北侵进行了有力回击。公元前655,联军伐楚,迫使楚国同意进贡周王室,同时加入以齐桓公为首的联盟,听从齐国指挥,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召陵之盟。伐楚之役,抑制了楚国北侵,保护了中原诸国。
公元前645年,管仲去世,齐国的霸权也走到了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