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信号放大器基本设计

小信号放大器设计

Vo

+

VS

-

图1 首先画出此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

VS

Ic

+

图2

首先此电路的输入电阻由定义式:

R i =

V i

|Vo =0,Vo =0也即输出短路。由图所示: I i

R i =

V i [R b 1//R b 2//(r be +(1+β) R e )]⋅I i

=I i I i

输入电阻:R i =R b 1//R b 2//(r be +(1+β) R e )

我们来看此电路的输出电阻

定义式:R o =

V t

|Vi =0, R L =∞ I t

输出电阻的定义:输入信号源短路,负载开路(即不接负载),再 在输出端外加激励电压源

V t ,此时在输出端对应着一个输出电流I t 。

由于输入信号源短路,r be 没有电流流过,也即β⋅i b =0,此时的输出电阻为R o =R c 这一个首先记住,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对以后分析电路很重要,以后再提。 首先我们分析这一种共射电路电压放大倍数和什么因数有关。

A V =

V o β⋅i b (R c //R L )

。 =

I i [R b 1//R b 2//(r be +(1+β) R e )]⋅I i

由此关系失可知I i =I b 1+I b 2+I b 这三者电流之和,假设R b 1, R b 2的阻值如果取的足够大,则流过R b 1, R b 2的电流很少,这就意味着全部电流流进三极管,近似满足关系I i =I b

那么原始就可写成:

A V =

V o β⋅I b (R c //R L ) β⋅(R c //R L ) ==

I i (r be +(1+β) R e ) I b (r be +(1+β) R e )

只要将R b 1, R b 2取得足够大,A V 就会相对提高。

如果式中分母(1+β) R e 去掉,则上式A V 的放大倍数会进一步提高,此时我们的想法还是 如果将R e 交流短路的话,此方案完全可行(只要电容取得 大点)

Vi VS

Ic

+

图3

此时我们看到,在R e 并联这一电容的话,可以看到如下好处 b 的动态电阻只有r be 了,也即b 和地间的电阻相对之前大大减小

②之前R b 1和R b 2是相对于r be +(1+β) R e 要取大一些,一般5-9倍(也即

min[R b 1, R b 2]≈(5-9)[r be +(1+β) R e ]。此时电阻R e 我们进行了交流短路之后,此时只

要min[R b 1, R b 2]≈(5-9)[r be ],降低了对R b 1和R b 2的取值要求。

③有一点值得考虑一点,此时该电路输入阻抗R in ≈r be ,也即输入阻抗降低【这一点,到底对此影响大不大呢?,稍后我们再进行分析】

此时A V =

β⋅(R c //R L )

r be

,(注意课本上给出r be =200+(1+β)

26mv

) I C

26mv

I C 是大呢?还是

这就给我们计算分析此电路带来不变,此时我们想200相对于

(1+β)

小呢?或者是可以忽略不计呢?此时我们假设I C =1mA , β=185.

(1+β)

26mv

I C =4.8K>>200,从这关系可知,只要β值足够大的话。

r be ≈(1+β)

26mv 26mv

≈β。此时,则有 I C I C

A V =

β⋅(R c //R L )

r be

=

β⋅(R c //R L ) (R c //R L ) ⋅I e

=

⋅26mv 26mv

(

Ic

)

该公式说明此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于三级管的β值无关(前提β足够大,一般的话分立元件的小信号放大器的值都挺大的)。

因此在设计放大电路,我们可以从A V 的表达式入手,来研究如何设计一个电路,抓住重点,从众多参数找出影响放大电路重中之重的参数进行分析设计,可以节省我们重复设计的时

间。

接下来我们来讲一下,如何才能保证一个放大电路能进行不失真放大呢?

保证三极管处于放大区,这就要求,三极管的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即如图所示

V be >0, V bc

Vo

+

VS

-

图4

首先,有直流偏置的话(即R b 1, R b 2),就保证了V be =0.7V, 这时就要看V be 了

V be =0.7V ,V bc 0. 7v

实验表明,当V ce 刚好到0. 7V 时,就开始出现饱和失真(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只需要考虑一种即可)

从电路的结构,分析饱和失真能让我们真正了解此电路 首先说明的是,我们的三极管是属于电流控制器件(通过控制基级电流达到控制输出电流的目的)因此我们就用电流来分析此电路才是正确的。

由上图可知I c (R c +R e ) +V ce =V cc (我们只分析直流)由于电容有隔直的作用,就可以看出开路)

在这里我们只谈论三极管饱和时,流过集电极有一个最大不失真电流I max 即有关系式为:I m ax (R e +R c ) +0. 7V =V cc 即I max =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就是将输入正弦波电压信号先转换为流过r be 的电流信号i b ,再搭载在三

V cc -0. 7

R c +R e

极管的静态工作电流I BQ 上,进行有效放大

图5

这样再将通过隔直电容C2,, ∆i c (R c //R L ) =∆v o 得到交流的输出电压v o 再者,我们来讨论如何正确确定该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呢?

如果放大的电流信号不是很大的,其静态工作点活动区间就很大,图中阴影部分就是I CQ 能被设置静态电流活动区间

但该放大电流信号需要放大很多,电源电压有限的情况下,I CQ 就会慢慢向

I max

靠近才会2

得到不失真放大。

则得2I CQ =

V cc -0. 7

R c +R e (R c //R L ) I CQ

26mv

(我们假设R L 为∞,实际只需要将R L =(6-9) R c ,即可达到

A V =

效果) 则A V =

R c I CQ 26mv

⎧R c I CQ =26mv ⋅A V ⎫⎪⎪⎪⎪V -0. 7cc ∴⎨⎬

⎪I CQ =⎪

⎪⎪R c +R e ⎩⎭

∴I CQ

V cc -0. 7

26mv ⋅A V ==

R c +R e R c

V cc -0. 7R V -0. 7V 即1+e = =cc

R c 26mv ⋅A V 52mv ⋅A V

R e V cc -0. 7-52mv ⋅A V

=(最低要求V cc -0. 7-52mv ⋅A V >0,最好实际取值要留一些R c 52mv ⋅A V

余量)

当然这只分析其交流特性(不可能,V cc 的取值只与A V 有关,还应该与输入信号有关) 下面来分析其交流特性,会对电源V cc 有何要求

假设为无穷大,就相

当于开路

图6

从交流电路可以看出来

(此时,我们可以从极限的思想来帮助我们理解,当输入为1HZ 的交流电。其特性相当于直流特点,也就是说直流特点是交流特性ω=0一种特列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 即可得到:V RC +V ce +V ces +V EQ =V cc

作为一般来讲的话,实际取值的V EQ 是在1V 以下取值如果A V ⋅V S ≥2V , V EQ 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工程思想)

就大致取V EQ =1V

即 2V opp +1. 7V =V CC

即可说明电源电压要取到V cc >2A V ⋅V i +(1-2) V 的样子就可以

设计任务:设计一个放大电路,要求在+7V波,用500欧作最后负载测量。

只能使用β=185的S8050做此题。(波形无明显失真)

Vi

Vo

+

500欧

VS

-

V ce =7V -I c (R C +R e ) A V =

β⋅(R c //R L )

r be

我们假设R L 为∞大。则有A V =由于A V =100=

βR e

r be

=

R c I c

26mv

R C I C

,即R C I C =2.6V 26mv

又 放大倍数越高,三极管会出现饱和。

∴I max =

V cc -0. 7V

R c +R e

又因为I m ax =2I c ,这样才会使波形得到最大不失真输出,即负载线中点.

∴I e =

R 2. 6V 3. 15

即 1+e = 即R c ≈4. 7R e R C R c 2. 6

设R c =3K

∴I c =0. 86mA ∴R e =0.63K ∴V EQ =0.54V

作为500欧的轻负载要求达到2V 峰值

即最大需电流4mA , 共射电路肯定

R b 1

⨯7V =1. 24v

R b 1+R b 2

I b =

I c

β

=

0. 86mA

185

∴R 总=

7V 7V

==150K 10I b 185

R b 11. 24V

= R 总7V

R b 1=26K R b 2=124K

小信号放大器设计

Vo

+

VS

-

图1 首先画出此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

VS

Ic

+

图2

首先此电路的输入电阻由定义式:

R i =

V i

|Vo =0,Vo =0也即输出短路。由图所示: I i

R i =

V i [R b 1//R b 2//(r be +(1+β) R e )]⋅I i

=I i I i

输入电阻:R i =R b 1//R b 2//(r be +(1+β) R e )

我们来看此电路的输出电阻

定义式:R o =

V t

|Vi =0, R L =∞ I t

输出电阻的定义:输入信号源短路,负载开路(即不接负载),再 在输出端外加激励电压源

V t ,此时在输出端对应着一个输出电流I t 。

由于输入信号源短路,r be 没有电流流过,也即β⋅i b =0,此时的输出电阻为R o =R c 这一个首先记住,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对以后分析电路很重要,以后再提。 首先我们分析这一种共射电路电压放大倍数和什么因数有关。

A V =

V o β⋅i b (R c //R L )

。 =

I i [R b 1//R b 2//(r be +(1+β) R e )]⋅I i

由此关系失可知I i =I b 1+I b 2+I b 这三者电流之和,假设R b 1, R b 2的阻值如果取的足够大,则流过R b 1, R b 2的电流很少,这就意味着全部电流流进三极管,近似满足关系I i =I b

那么原始就可写成:

A V =

V o β⋅I b (R c //R L ) β⋅(R c //R L ) ==

I i (r be +(1+β) R e ) I b (r be +(1+β) R e )

只要将R b 1, R b 2取得足够大,A V 就会相对提高。

如果式中分母(1+β) R e 去掉,则上式A V 的放大倍数会进一步提高,此时我们的想法还是 如果将R e 交流短路的话,此方案完全可行(只要电容取得 大点)

Vi VS

Ic

+

图3

此时我们看到,在R e 并联这一电容的话,可以看到如下好处 b 的动态电阻只有r be 了,也即b 和地间的电阻相对之前大大减小

②之前R b 1和R b 2是相对于r be +(1+β) R e 要取大一些,一般5-9倍(也即

min[R b 1, R b 2]≈(5-9)[r be +(1+β) R e ]。此时电阻R e 我们进行了交流短路之后,此时只

要min[R b 1, R b 2]≈(5-9)[r be ],降低了对R b 1和R b 2的取值要求。

③有一点值得考虑一点,此时该电路输入阻抗R in ≈r be ,也即输入阻抗降低【这一点,到底对此影响大不大呢?,稍后我们再进行分析】

此时A V =

β⋅(R c //R L )

r be

,(注意课本上给出r be =200+(1+β)

26mv

) I C

26mv

I C 是大呢?还是

这就给我们计算分析此电路带来不变,此时我们想200相对于

(1+β)

小呢?或者是可以忽略不计呢?此时我们假设I C =1mA , β=185.

(1+β)

26mv

I C =4.8K>>200,从这关系可知,只要β值足够大的话。

r be ≈(1+β)

26mv 26mv

≈β。此时,则有 I C I C

A V =

β⋅(R c //R L )

r be

=

β⋅(R c //R L ) (R c //R L ) ⋅I e

=

⋅26mv 26mv

(

Ic

)

该公式说明此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于三级管的β值无关(前提β足够大,一般的话分立元件的小信号放大器的值都挺大的)。

因此在设计放大电路,我们可以从A V 的表达式入手,来研究如何设计一个电路,抓住重点,从众多参数找出影响放大电路重中之重的参数进行分析设计,可以节省我们重复设计的时

间。

接下来我们来讲一下,如何才能保证一个放大电路能进行不失真放大呢?

保证三极管处于放大区,这就要求,三极管的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即如图所示

V be >0, V bc

Vo

+

VS

-

图4

首先,有直流偏置的话(即R b 1, R b 2),就保证了V be =0.7V, 这时就要看V be 了

V be =0.7V ,V bc 0. 7v

实验表明,当V ce 刚好到0. 7V 时,就开始出现饱和失真(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只需要考虑一种即可)

从电路的结构,分析饱和失真能让我们真正了解此电路 首先说明的是,我们的三极管是属于电流控制器件(通过控制基级电流达到控制输出电流的目的)因此我们就用电流来分析此电路才是正确的。

由上图可知I c (R c +R e ) +V ce =V cc (我们只分析直流)由于电容有隔直的作用,就可以看出开路)

在这里我们只谈论三极管饱和时,流过集电极有一个最大不失真电流I max 即有关系式为:I m ax (R e +R c ) +0. 7V =V cc 即I max =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就是将输入正弦波电压信号先转换为流过r be 的电流信号i b ,再搭载在三

V cc -0. 7

R c +R e

极管的静态工作电流I BQ 上,进行有效放大

图5

这样再将通过隔直电容C2,, ∆i c (R c //R L ) =∆v o 得到交流的输出电压v o 再者,我们来讨论如何正确确定该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呢?

如果放大的电流信号不是很大的,其静态工作点活动区间就很大,图中阴影部分就是I CQ 能被设置静态电流活动区间

但该放大电流信号需要放大很多,电源电压有限的情况下,I CQ 就会慢慢向

I max

靠近才会2

得到不失真放大。

则得2I CQ =

V cc -0. 7

R c +R e (R c //R L ) I CQ

26mv

(我们假设R L 为∞,实际只需要将R L =(6-9) R c ,即可达到

A V =

效果) 则A V =

R c I CQ 26mv

⎧R c I CQ =26mv ⋅A V ⎫⎪⎪⎪⎪V -0. 7cc ∴⎨⎬

⎪I CQ =⎪

⎪⎪R c +R e ⎩⎭

∴I CQ

V cc -0. 7

26mv ⋅A V ==

R c +R e R c

V cc -0. 7R V -0. 7V 即1+e = =cc

R c 26mv ⋅A V 52mv ⋅A V

R e V cc -0. 7-52mv ⋅A V

=(最低要求V cc -0. 7-52mv ⋅A V >0,最好实际取值要留一些R c 52mv ⋅A V

余量)

当然这只分析其交流特性(不可能,V cc 的取值只与A V 有关,还应该与输入信号有关) 下面来分析其交流特性,会对电源V cc 有何要求

假设为无穷大,就相

当于开路

图6

从交流电路可以看出来

(此时,我们可以从极限的思想来帮助我们理解,当输入为1HZ 的交流电。其特性相当于直流特点,也就是说直流特点是交流特性ω=0一种特列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 即可得到:V RC +V ce +V ces +V EQ =V cc

作为一般来讲的话,实际取值的V EQ 是在1V 以下取值如果A V ⋅V S ≥2V , V EQ 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工程思想)

就大致取V EQ =1V

即 2V opp +1. 7V =V CC

即可说明电源电压要取到V cc >2A V ⋅V i +(1-2) V 的样子就可以

设计任务:设计一个放大电路,要求在+7V波,用500欧作最后负载测量。

只能使用β=185的S8050做此题。(波形无明显失真)

Vi

Vo

+

500欧

VS

-

V ce =7V -I c (R C +R e ) A V =

β⋅(R c //R L )

r be

我们假设R L 为∞大。则有A V =由于A V =100=

βR e

r be

=

R c I c

26mv

R C I C

,即R C I C =2.6V 26mv

又 放大倍数越高,三极管会出现饱和。

∴I max =

V cc -0. 7V

R c +R e

又因为I m ax =2I c ,这样才会使波形得到最大不失真输出,即负载线中点.

∴I e =

R 2. 6V 3. 15

即 1+e = 即R c ≈4. 7R e R C R c 2. 6

设R c =3K

∴I c =0. 86mA ∴R e =0.63K ∴V EQ =0.54V

作为500欧的轻负载要求达到2V 峰值

即最大需电流4mA , 共射电路肯定

R b 1

⨯7V =1. 24v

R b 1+R b 2

I b =

I c

β

=

0. 86mA

185

∴R 总=

7V 7V

==150K 10I b 185

R b 11. 24V

= R 总7V

R b 1=26K R b 2=124K


相关文章

  • 测控电路课程设计
  • 测控电路 课程设计 题目名称: 测量放大器的设计 专业班级: 学生姓 学 号: 指导教师: 测控电路 课 程 设 计 课程设计名称: 专 业 班 级 : 学 生 姓 名 : 学 号 : 指 导 教 师 : 课程设计地点 课程设计时间: 同 ...查看


  • 毕业生毕业实习计划
  • 第一章 2012届毕业生毕业设计课题 (要求在给定的课题中任选一个课题,完成设计任务.) 一.智能LED照明控制系统设计 1.设计目的和任务 1)设计目的:掌握测控电路的基本构成和调试方法 2)设计任务: ①设计一个光强采集系统,能够实时采 ...查看


  • 测量放大器课程设计
  •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 ______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工作单位: 题 目: 测量放大器 初始条件: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电子技术实验室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电路的理论设计 2.电路的安装.调试 3.设计报告的撰写 时间安 ...查看


  • 超外差调幅接收机的设计
  • 通信基本电路课程设计 超外差调幅接收机的设计 学 号: [1**********]8 姓 名: 宋 发 旺 专业班级: 电信08-3班 指导老师: 张 培 玲 日 期:2011年6月9日 摘 要 在无线电广播中可分为调幅制.调频制两种调制方 ...查看


  • 模电高频课程设计报告
  • 目录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评定成绩表 .............................................................3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 ................ ...查看


  • 调幅发射机课程设计
  • 摘 要 用调制信号去控制载波的某个参数的过程,叫调制.用调制信号去控制高频振荡器的 幅度,使其幅度的变化量随调制信号成正比的变化,这一过程叫做振幅调制.经过幅度调制后的高频振荡称为幅度调制波(简称调幅波). 早期的VHF频段的移动通信电台大 ...查看


  • 失真放大电路研究
  • 国家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模拟电子技术 实 验 报 告 实验题目:放大电路失真研究 学 院: 电子信息工程 专 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 学 号: 任课教师: 陆鹏飞 2013 年 6 月 7 日 目 录 1 实验目的与知识背景 . ...查看


  • 华北电力大学电子技术基础二考纲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学校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招生代码:10079) <820 信号与系统> 一.考试内容范围: 1. 信号与系统的基础知识 (1)信号的概念.描述及分类: (2)信号的基本运算 ...查看


  • 滤波器在电子系统的作用与设计xiao
  • 滤波器在电子系统的作用与设计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电子系统的概述 1.2:电子线路的分类 1.3:滤波电路在通信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1.3.1: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 1.3.2:滤波电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及前景 1.4:什么是EMC 第 ...查看


  • 光耦隔离放大电路(二)
  • 中 文 摘 要 本文主要通过光耦隔离放大电路,对光电耦合器4N25及放大电路和电压跟随器中的放大器件TL084的特性进行简要描述和分析. 光耦隔离放大电路主要由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光电耦合器和电压跟随器三部分组成.其中光电耦合器是本次设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