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2012-2013学年上期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高三地理试卷分析
鹤壁市育才学校 地理教学组
一、试卷总体评价
试卷有一定的区分度,试卷总体难度不大,试卷能结合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偏重于地理基础知识和规律原理运用的考查,较好体现在新课标的三维能力考查的要求。试卷中侧重基础,试卷适合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有助于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学习信心的培养,可以使老师和学生摸清现状,发现问题,以此来帮助教师和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教与学的情况。总之,这套试题总体上是一份相当不错的试卷。现就试卷和考试情况作如下分析。
二、试卷内容分析
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页两道大题共34个小题。第Ⅰ卷(选择题)2*30=6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10=4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本套试卷考查内容是高中地理所学全部内容。
三、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一)选择题
第一卷(选择题,共60分) 题答号 案 1 2 3 4 5 6
C D A C B D
正答率
40.6
55.6
46.9
81.3
60.0
31.9
a 1 14 75 9 15 39
答a率 0.6 8.8 46.9 5.6 9.4 24.4
b 2 27 16 9 96 37
答b率 1.3 16.9 10.0 5.6 60.0 23.1
c 65 26 60 130 12 30
答c率 40.6 16.3 37.5 81.3 7.5 18.8
d 89 89 6 9 34 51
答d率 55.6 55.6 3.8 5.6 21.3 31.9
7 8 9
A B A
10 C
58.8
36.3
30.6
70.6 94 39 49 13 58.8 24.4 30.6 8.1 5 58 42 11 3.1 36.3 26.3 6.9 36 31 43 113 22.5 19.4 26.9 70.6 21 28 23 19 13.1 17.5 14.4 11.9 11 C
65.6 12 C
45.6 13 C
85.6 14 C
82.5 15 B
79.4 16 B
69.4 17 C
81.9 18 D
74.4 19 D
58.8 20 C
43.1 21 D
88.8 22 A
48.1 23 C
81.9 24 D
75.0 25 C
76.3 26 C
58.8 27 C
48.1 28 C
27.5
32 20.0 16 10.0 6 3.8 3 1.9 6 3.8 3 1.9 5 3.1 4 2.5 5 3.1 12 7.5 2 1.3 77 48.1 9 5.6 6 3.8 10 6.3 5 3.1 15 9.4 38
23.8
11 6.9 45 28.1 12 7.5 6 3.8 127 79.4 111 69.4 4 2.5 6 3.8 23 14.4 58 36.3 6 3.8 47 29.4 8 5.0 12 7.5 12 7.5 4 2.5 36 22.5 45
28.1
105 65.6 73 45.6 137 85.6 132 82.5 12 7.5 18 11.3 131 81.9 27 16.9 35 21.9 69 43.1 6 3.8 21 13.1 131 81.9 19 11.9 122 76.3 94 58.8 77 48.1 44
27.5
9 5.6 23 14.4 2 1.3 16 10.0 12 7.5 25 15.6 17 10.6 119 74.4 94 58.8 18 11.3 142 88.8 11 6.9 8 5.0 120 75.0 11 6.9 54 33.8 29 18.1 30
18.8
29 C 30 A
25 62 43 27
26.9 15.6 38.8 26.9 16.9
32 44 63 16
20.0 20.0 27.5 39.4 10.0
选择题得分情况分析,总体上看约有五分之三的正答率,现就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如下:
(二)非选择题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40分),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最高得分31分),也能反映出一定的层次能力要求。具体情况见下表:
四、教学反思
1、夯实基础知识与技能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能力的载体,是素质的体现,学生没有牢固的双基,便难以促进能力的发展。加强双基关键要在扎实上下功夫,克服零散、急躁、好高骛远的做法,坚持系统复习,切实落实好基础。一是依托教材,全面复习,突出主干,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把零散的知识块、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主链中串联起来,使每个知识块、知识点有找到相对固定的位置及和相关知识的前后联系。二是按照《考纲》要求,对知识体系中的每个知识块、节点知识进行梳理和过关。如对地理术语,要做到理解涵义,“名”“实”相符,达到三会(写、读、用),规范准确。对地理计算要掌握基本要求和基本类型,注意以掌握一般方法为基础,在掌握了基本方法后再适当地学习一些解题的特殊技巧。三是要快速反馈,及时矫正,减少学生学习的负累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信心。
2.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
要进一步依靠改进地理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来提高学生能力,重点培养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在诸多能力中思维能力是核心。要克服在复习课教学中以讲为主或以练代讲的两个极端做法,通过设计合理的教学程序,改变课堂教学结构关系,把教学的着力点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有效点拨,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更多发展能力的机会。要指导学生学会反思,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识结构和思维品质,进而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要重视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这不是枝节小事,处理不好,将对学生的成绩产生很大影响。通过有指导的循序渐进的训练,逐步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3.加强应试技巧指导
从试卷上看,一部分学生误认为计算题肯定有一定难度,因此放弃去做前面题目。事实上计算题一般解答是有规律和技巧的。
2013年2月3日
HB2012-2013学年上期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高三地理试卷分析
鹤壁市育才学校 地理教学组
一、试卷总体评价
试卷有一定的区分度,试卷总体难度不大,试卷能结合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偏重于地理基础知识和规律原理运用的考查,较好体现在新课标的三维能力考查的要求。试卷中侧重基础,试卷适合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有助于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学习信心的培养,可以使老师和学生摸清现状,发现问题,以此来帮助教师和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教与学的情况。总之,这套试题总体上是一份相当不错的试卷。现就试卷和考试情况作如下分析。
二、试卷内容分析
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页两道大题共34个小题。第Ⅰ卷(选择题)2*30=6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10=4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本套试卷考查内容是高中地理所学全部内容。
三、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一)选择题
第一卷(选择题,共60分) 题答号 案 1 2 3 4 5 6
C D A C B D
正答率
40.6
55.6
46.9
81.3
60.0
31.9
a 1 14 75 9 15 39
答a率 0.6 8.8 46.9 5.6 9.4 24.4
b 2 27 16 9 96 37
答b率 1.3 16.9 10.0 5.6 60.0 23.1
c 65 26 60 130 12 30
答c率 40.6 16.3 37.5 81.3 7.5 18.8
d 89 89 6 9 34 51
答d率 55.6 55.6 3.8 5.6 21.3 31.9
7 8 9
A B A
10 C
58.8
36.3
30.6
70.6 94 39 49 13 58.8 24.4 30.6 8.1 5 58 42 11 3.1 36.3 26.3 6.9 36 31 43 113 22.5 19.4 26.9 70.6 21 28 23 19 13.1 17.5 14.4 11.9 11 C
65.6 12 C
45.6 13 C
85.6 14 C
82.5 15 B
79.4 16 B
69.4 17 C
81.9 18 D
74.4 19 D
58.8 20 C
43.1 21 D
88.8 22 A
48.1 23 C
81.9 24 D
75.0 25 C
76.3 26 C
58.8 27 C
48.1 28 C
27.5
32 20.0 16 10.0 6 3.8 3 1.9 6 3.8 3 1.9 5 3.1 4 2.5 5 3.1 12 7.5 2 1.3 77 48.1 9 5.6 6 3.8 10 6.3 5 3.1 15 9.4 38
23.8
11 6.9 45 28.1 12 7.5 6 3.8 127 79.4 111 69.4 4 2.5 6 3.8 23 14.4 58 36.3 6 3.8 47 29.4 8 5.0 12 7.5 12 7.5 4 2.5 36 22.5 45
28.1
105 65.6 73 45.6 137 85.6 132 82.5 12 7.5 18 11.3 131 81.9 27 16.9 35 21.9 69 43.1 6 3.8 21 13.1 131 81.9 19 11.9 122 76.3 94 58.8 77 48.1 44
27.5
9 5.6 23 14.4 2 1.3 16 10.0 12 7.5 25 15.6 17 10.6 119 74.4 94 58.8 18 11.3 142 88.8 11 6.9 8 5.0 120 75.0 11 6.9 54 33.8 29 18.1 30
18.8
29 C 30 A
25 62 43 27
26.9 15.6 38.8 26.9 16.9
32 44 63 16
20.0 20.0 27.5 39.4 10.0
选择题得分情况分析,总体上看约有五分之三的正答率,现就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如下:
(二)非选择题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40分),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最高得分31分),也能反映出一定的层次能力要求。具体情况见下表:
四、教学反思
1、夯实基础知识与技能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能力的载体,是素质的体现,学生没有牢固的双基,便难以促进能力的发展。加强双基关键要在扎实上下功夫,克服零散、急躁、好高骛远的做法,坚持系统复习,切实落实好基础。一是依托教材,全面复习,突出主干,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把零散的知识块、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主链中串联起来,使每个知识块、知识点有找到相对固定的位置及和相关知识的前后联系。二是按照《考纲》要求,对知识体系中的每个知识块、节点知识进行梳理和过关。如对地理术语,要做到理解涵义,“名”“实”相符,达到三会(写、读、用),规范准确。对地理计算要掌握基本要求和基本类型,注意以掌握一般方法为基础,在掌握了基本方法后再适当地学习一些解题的特殊技巧。三是要快速反馈,及时矫正,减少学生学习的负累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信心。
2.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
要进一步依靠改进地理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来提高学生能力,重点培养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在诸多能力中思维能力是核心。要克服在复习课教学中以讲为主或以练代讲的两个极端做法,通过设计合理的教学程序,改变课堂教学结构关系,把教学的着力点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有效点拨,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更多发展能力的机会。要指导学生学会反思,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识结构和思维品质,进而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要重视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这不是枝节小事,处理不好,将对学生的成绩产生很大影响。通过有指导的循序渐进的训练,逐步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3.加强应试技巧指导
从试卷上看,一部分学生误认为计算题肯定有一定难度,因此放弃去做前面题目。事实上计算题一般解答是有规律和技巧的。
2013年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