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历史的主体

课题:社会历史的主体

【知识目标】:识记:人民群众的含义;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分析:联系历史和现实,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积极投身实践与群众实践相结合

【教学重点、难点】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教学方法 】 分组讨论、列举所学材料证明、探究讨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工具】  应用多媒体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导入新课】介绍《国际歌》的词作者是欧仁·鲍狄埃和曲作者是比尔·狄盖特的生活背景。“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和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人民群众。”从这首歌中我们可以看出:是广大人民群众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特别是《国际歌》这个精神财富就是由两个工人创造的),是广大人民群众推动了历史的进步。这表达了一个极其深刻的道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人类进行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进行科学实验的主体。

二、社会历史的主体(板书)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板书)

◇课堂探究:(多媒体展示)

①没有身后的众多士兵和民众,拿破仑能够成就举世瞩目的业绩吗?

②究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探究提示:①不能。个人离不开社会,脱离社会的个人活动是不存在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拿破仑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指挥者,发挥领导核心的作用,但是广大的平民大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资产阶级的辉煌成就是广大人民争得的。

②人类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那种认为社会发展是由少数英雄人物决定的观点,实质是历史唯心主义,是不科学的。

(1)正确认识人民群众这一概念。(板书)

①、正确认识人民群众的含义。(板书)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注意:①对“人民群众”的界定。它有着量的规定性,也有着质的规定性。量的规定性: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质的规定性:一切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在阶级社会中,包括一切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

②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但不论怎样变化,劳动群众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③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在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

②、人民群众的地位与作用。(板书)

A、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

B、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从以上可以看出,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人民群众对历史创造作用的主要表现(板书)

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板书)

◇课堂探究:(多媒体展示)

①谁是社会物质生产的主体? ②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什么作用?

◇探究提示: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生产的主体。 ②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第一,劳动群众生产实践的重要性。

广大劳动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创造了人们吃、穿、住、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他们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若没有物质资料的生产,就根本无法进行其他一切社会活动,也就无所谓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类历史。人类社会赖于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正是人民群众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的。这其中劳动群众是社会生产的主体,他们的活动创造物质财富,为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存在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二,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不创造出衣、食、住、行等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生活资料,人类就不能生存社会就不能发展。因此,以不同形式从事和促进生产活动的人民群众,必然对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B、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板书)

◇课堂探究:(多媒体展示)

①这部长篇史诗所反映的内容是从哪里来的?

②《格萨尔王传》的创作和流传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探究提示:①其内容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 ②说明了实践决定认识,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第一,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构成了人类精神财富的原料或半成品,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们的创造活动,就是对群众分散的、零碎的的经验进行概括和总结,对比较系统的经验进行整理加工。历史上的一切科学文化发明,从根源上说,都是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产生的源泉,人民群众的经验和智慧是一切科学文化创作的宝库。没有群众的实践经验,任何个人的“创造”活动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取得有价值的成果。

第二,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任何一个人,要从事科学、文化、艺术等精神活动,就必须获得一定的物质生活资料同时还要具备仪器设备等从事科学文化活动的物质手段。这种物质生活条件和物质生活手段都是劳动人民通过物质生产活动提供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如果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穿住用,那他就不但没有酒喝,而且也没有饭吃,只能饿死了,哪里还能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呢?

第三,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劳动群众创造物质的成果凝结着人们的某种智慧,因此这些物质成果也是一种精神财富,劳动人民在实践中还直接创造了许多雕刻、绘画作品等精神财富。如鲁班、毕昇、黄道婆都是其中优秀的代表。所以那种认为在科学文化的发展上只是少数“创造天才”的事,与人民群众没有关系的认识是错误的。

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板书)

◇课堂探究:(多媒体展示)

邛崃市羊安镇汤营村是四川省西部一个普通村庄。2007年10月,该村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组建了汤营三联农业公司,发展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农民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被称为新农村建设的“汤营模式”。

◇以上论述说明了什么道理?

探究提示:①说明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③必须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④创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第一,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第二,此作用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第三,实现方式: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注意: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突出表现在社会变革时期。

小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所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板书)

◇课堂探究(多媒体展示):

①为什么邱娥国会受到群众发自内心的爱戴?

②结合身边的事例,谈淡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自己与群众的关系。

◇探究提示:

①邱娥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实践着党的宗旨与原则,做到了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做到:相信群众,服务群众,与群众实践相结合。中学生应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特别是与工农群众的实践相结合.深入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更好地锻炼自己,从而更好地、健康全面地发展,为将来参加工作,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奠定良好的基础。

(1)党的群众观点(板书)

A、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2)党的群众路线(板书)

A、党的群众路线的地位: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B、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作为方法论,是由“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主义世界观决定的。在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板书)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4)群众观点和实践观点,这两个基本观点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首先,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坚持实践的观点,就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其次,人民群众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群众中蕴藏着无比丰富的智慧和巨大的力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在群众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来,而且还要回到群众中去指导群众的实践。

再次,任何个人的力量都是极为有限的,个人的实践活动必须扎根于群众之中,依靠群众的协作才能完成,离开了群众,个人的实践活动不可能取得成功。

【总结】:(多媒体展示)

本课首先讲了社会的真谛,整个人类社会尽管纷繁复杂,但最终可划分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两大部分。然后分析了二者的辩证关系;最后从唯物史观出发,要求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教学反思】

对于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讲授正确无误,能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详

略得当,并注意了教材之间的纵横联系和新旧知识的联系。课堂教学结构完整、合理,程序

严密、紧凑,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恰当。教学方法符合教学内容,适合学生实际,注意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

【课堂演练】

1、看人间,哪一寸土地不是人们开,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栽,哪一步机器不是由人民来制造………这说明( B  )

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B、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2、“凡属正确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相适合,都是联系群众的;凡属错误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不相适合,都是脱离群众的。”毛泽东这段话说明( B  )

A、人民群众的要求都是正确的、合理的

B、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是判断我们方针、政策、工作得失的重要标准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3、民生问题是2008年经济工作的落脚点。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对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这体现的哲理是( C  )

A、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广大人民的利益是我们党的最高利益

C、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价值观对社会存在有促进作用

4、邛崃市羊安镇汤营村是四川省西部一个普通村庄。2007年10月,该村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组建了汤营三联农业公司,发展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农民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被称为新农村建设的“汤营模式”。上述材料表明了(B   )

①社会制度的变革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③必须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④创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参加生产劳动      D、有自己的世界观

5、.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必须相信和依靠人民,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这说明了①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之源、执政之基、胜利之本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C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大意义有 (  B  )

①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②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④是保证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唯一因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课题:社会历史的主体

【知识目标】:识记:人民群众的含义;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分析:联系历史和现实,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积极投身实践与群众实践相结合

【教学重点、难点】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教学方法 】 分组讨论、列举所学材料证明、探究讨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工具】  应用多媒体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导入新课】介绍《国际歌》的词作者是欧仁·鲍狄埃和曲作者是比尔·狄盖特的生活背景。“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和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人民群众。”从这首歌中我们可以看出:是广大人民群众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特别是《国际歌》这个精神财富就是由两个工人创造的),是广大人民群众推动了历史的进步。这表达了一个极其深刻的道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人类进行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进行科学实验的主体。

二、社会历史的主体(板书)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板书)

◇课堂探究:(多媒体展示)

①没有身后的众多士兵和民众,拿破仑能够成就举世瞩目的业绩吗?

②究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探究提示:①不能。个人离不开社会,脱离社会的个人活动是不存在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拿破仑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指挥者,发挥领导核心的作用,但是广大的平民大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资产阶级的辉煌成就是广大人民争得的。

②人类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那种认为社会发展是由少数英雄人物决定的观点,实质是历史唯心主义,是不科学的。

(1)正确认识人民群众这一概念。(板书)

①、正确认识人民群众的含义。(板书)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注意:①对“人民群众”的界定。它有着量的规定性,也有着质的规定性。量的规定性: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质的规定性:一切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在阶级社会中,包括一切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

②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但不论怎样变化,劳动群众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③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在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

②、人民群众的地位与作用。(板书)

A、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

B、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从以上可以看出,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人民群众对历史创造作用的主要表现(板书)

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板书)

◇课堂探究:(多媒体展示)

①谁是社会物质生产的主体? ②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什么作用?

◇探究提示: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生产的主体。 ②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第一,劳动群众生产实践的重要性。

广大劳动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创造了人们吃、穿、住、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他们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若没有物质资料的生产,就根本无法进行其他一切社会活动,也就无所谓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类历史。人类社会赖于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正是人民群众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的。这其中劳动群众是社会生产的主体,他们的活动创造物质财富,为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存在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二,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不创造出衣、食、住、行等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生活资料,人类就不能生存社会就不能发展。因此,以不同形式从事和促进生产活动的人民群众,必然对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B、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板书)

◇课堂探究:(多媒体展示)

①这部长篇史诗所反映的内容是从哪里来的?

②《格萨尔王传》的创作和流传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探究提示:①其内容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 ②说明了实践决定认识,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第一,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构成了人类精神财富的原料或半成品,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们的创造活动,就是对群众分散的、零碎的的经验进行概括和总结,对比较系统的经验进行整理加工。历史上的一切科学文化发明,从根源上说,都是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产生的源泉,人民群众的经验和智慧是一切科学文化创作的宝库。没有群众的实践经验,任何个人的“创造”活动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取得有价值的成果。

第二,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任何一个人,要从事科学、文化、艺术等精神活动,就必须获得一定的物质生活资料同时还要具备仪器设备等从事科学文化活动的物质手段。这种物质生活条件和物质生活手段都是劳动人民通过物质生产活动提供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如果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穿住用,那他就不但没有酒喝,而且也没有饭吃,只能饿死了,哪里还能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呢?

第三,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劳动群众创造物质的成果凝结着人们的某种智慧,因此这些物质成果也是一种精神财富,劳动人民在实践中还直接创造了许多雕刻、绘画作品等精神财富。如鲁班、毕昇、黄道婆都是其中优秀的代表。所以那种认为在科学文化的发展上只是少数“创造天才”的事,与人民群众没有关系的认识是错误的。

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板书)

◇课堂探究:(多媒体展示)

邛崃市羊安镇汤营村是四川省西部一个普通村庄。2007年10月,该村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组建了汤营三联农业公司,发展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农民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被称为新农村建设的“汤营模式”。

◇以上论述说明了什么道理?

探究提示:①说明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③必须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④创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第一,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第二,此作用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第三,实现方式: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注意: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突出表现在社会变革时期。

小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所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板书)

◇课堂探究(多媒体展示):

①为什么邱娥国会受到群众发自内心的爱戴?

②结合身边的事例,谈淡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自己与群众的关系。

◇探究提示:

①邱娥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实践着党的宗旨与原则,做到了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做到:相信群众,服务群众,与群众实践相结合。中学生应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特别是与工农群众的实践相结合.深入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更好地锻炼自己,从而更好地、健康全面地发展,为将来参加工作,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奠定良好的基础。

(1)党的群众观点(板书)

A、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2)党的群众路线(板书)

A、党的群众路线的地位: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B、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作为方法论,是由“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主义世界观决定的。在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板书)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4)群众观点和实践观点,这两个基本观点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首先,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坚持实践的观点,就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其次,人民群众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群众中蕴藏着无比丰富的智慧和巨大的力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在群众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来,而且还要回到群众中去指导群众的实践。

再次,任何个人的力量都是极为有限的,个人的实践活动必须扎根于群众之中,依靠群众的协作才能完成,离开了群众,个人的实践活动不可能取得成功。

【总结】:(多媒体展示)

本课首先讲了社会的真谛,整个人类社会尽管纷繁复杂,但最终可划分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两大部分。然后分析了二者的辩证关系;最后从唯物史观出发,要求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教学反思】

对于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讲授正确无误,能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详

略得当,并注意了教材之间的纵横联系和新旧知识的联系。课堂教学结构完整、合理,程序

严密、紧凑,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恰当。教学方法符合教学内容,适合学生实际,注意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

【课堂演练】

1、看人间,哪一寸土地不是人们开,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栽,哪一步机器不是由人民来制造………这说明( B  )

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B、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2、“凡属正确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相适合,都是联系群众的;凡属错误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不相适合,都是脱离群众的。”毛泽东这段话说明( B  )

A、人民群众的要求都是正确的、合理的

B、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是判断我们方针、政策、工作得失的重要标准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3、民生问题是2008年经济工作的落脚点。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对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这体现的哲理是( C  )

A、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广大人民的利益是我们党的最高利益

C、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价值观对社会存在有促进作用

4、邛崃市羊安镇汤营村是四川省西部一个普通村庄。2007年10月,该村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组建了汤营三联农业公司,发展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农民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被称为新农村建设的“汤营模式”。上述材料表明了(B   )

①社会制度的变革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③必须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④创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参加生产劳动      D、有自己的世界观

5、.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必须相信和依靠人民,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这说明了①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之源、执政之基、胜利之本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C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大意义有 (  B  )

①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②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④是保证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唯一因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相关文章

  • 为什么_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_是首要的基本要求_田心铭
  • [政治] 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首要的基本要求? ◎田心铭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八条基本要求,即八个"必须坚持".习近平同志指出,这些基本要求"是最本质的东 ...查看


  •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整理)
  •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 焦存朝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就是把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作为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通 过研究人的活动.人的本质.人与社会的关系,揭示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 方法. 一.社会主体--"现实的人"是 ...查看


  •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五朵金花: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中国史学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对一 些重大历史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其中讨论面广,时间长,影响重大的五个问题被誉为史 学研究的"五朵金花",即 ...查看


  • 朝鲜劳动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主体思想
  • 科技信息 博士・专家论坛 朝鲜劳动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主体思想 西华师范大学华凤新区政治与行政管理学院2006级研究生 邓建霞 [摘 要]主体思想是以人为主的哲学.人是一切的主人.人决定一切.人民群众是革命和建设的主人,也是推动革命和建设 ...查看


  • 主体性实现的概念阐述
  • Elaborating the Concept of Realization of People's Subjectivity Zhao Xuehong (渭南师范学院,渭南 714000) (Weinan Normal Universit ...查看


  • 公共行政实践总体性的基本构成与重建路径
  • 作者:刘晶 行政科学论坛 2015年08期 尽管公共行政的公共性本质决定了其有着强烈的现实问题取向和人类终极关怀,但是,公共行政所脱胎的19世纪末期的时代背景,尤其是当时盛行的对自然科学技术方法及其成果的极度崇拜,使其在其产生之时就有着严重 ...查看


  • 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再思考
  • [摘要]毛泽东基于唯物史观来考察文化的本质,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凝聚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一真三性",一真就是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本质的"真理",三性即时代性.民族性和大众性,与此相联系的文化 ...查看


  • 现实人与虚拟人的对话
  • 现实人与虚拟人的对话--网络时代教育主体的交往方式 作者:刘国永 主题类号:G1/教育学 [ 文献号 ]1-166 [原文出处]<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 [原刊期号]200105 [原刊页号]74-80 [分 类 号]G1 [分 ...查看


  • 浅析经济法主体的历史演进
  • 内容摘要 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不认为世界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经济法的形成也是如此.它的形成本身也经历了有低级向高级的,由古代向现代的逐渐发展完善的过程,经济法主体亦是如此.它也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历史演进.本文将简要分析经济 ...查看


  • 历史合力论PPT讲稿
  • 历史合力论 引言 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包含着丰富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内容, 这些思想不仅科学地反映了致使历史结果出现的历史合力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及其地位,而且形成了具有内在逻辑层次的完整结构.准确理解恩格斯历史合力论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刻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