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之间的认知障碍--一个日本学者的视角

  面对中日之间的问题,我想,我们必须多谈些文化,少比些数字;多一些直截了当,少一些陈词滥调。   作为身在中国、研究国际关系的日本人,我常常有机会跟中国学者聊天。我一直认为,聊天是种力量,能够促进思考。我跟中国人,尤其是长辈聊天的时候,无论什么话题,最后几乎必会论及中日关系,和中日之间那似乎很难跨越的认知障碍。   最近,中国知识分子总是拿“文化差异”来安慰我。他们总是高度评价中日文化“自古以来”交往的源远流长,而对于敏感的领土争端、历史认识、国民感情等,却总是不谈及问题的核心,避免与我争论。他们总是说:“我们之间文化不同,思维认知方式不同,慢慢来吧。”讨论总是在此戛然而止,无法得出有建设性的结论。   这样的次数多了,逼迫我开始思考,症结点到底在哪里?   文化是最难以解读的分野,比政治、经济、贸易、工业、能源、金融、军事、科技等能够以数据量化的科学领域复杂很多。   比如,很多日本人觉得中国的政治体制难以理解,而很多中国人则无法接受日本的首相频繁更换。中国政府主张西藏问题是“主权问题”,而西方人却更多从宗教和人权的角度看待西藏。这里面的问题,是很难仅仅用一句“文化不同”来解释的。   而从国际关系研究者的立场看,仅以文化为问题根源,往往是不科学的,甚至非理性的。因为一旦拿出文化,研究的思维只好遭到停止,以日文来表述的话就是陷入“思考停止”。原因在于,文化是很难“论证”的,而无法论证的东西必须是难以说服他人的——你能拿出什么样的有形证据让别人信任你嘴巴里说着的内容?   与此同时,所谓“文化不同”变成了一句口号,被我们频频提出甚至放大,却又不能真正回答我们心中的问题。   具体到中日关系,我最怕谈文化。理由显然是因为,它无法被我的思维和逻辑来量化和论证。   试想一下,如果手中有具体的经贸来往、军费增长、人际来往、直接投资额和收购案等数据,我们说起话来自然感到底气足、靠谱。“中日总贸易额已经超过2600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日本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有2万家以上日本企业,雇用着1000万以上的中国员工”,“中国GDP今年可能超过日本”。拿这些根据提倡“中日两国应该建立相互信任关系”,当然很有说服力。   但文化呢?它说不清道不明,却重要到无法回避。   我曾听企业界的朋友说,在华的日企,在企业管理上多半采用日本特色的“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的待遇,而中国员工却并不喜欢。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更愿意接受频繁跳槽的、由能力和工作量决定待遇的西式企业文化。日籍老板明明知道中国员工有情绪,却不愿改变。据说,一位日本老板曾私下这样说:“我不需要那么优秀的个性化人才,比如北大的;我更需要听话的一张白纸,那些服从上司的中级人才,比如北外的。”   可以这么说,有形的数据在理解上也是透明的,而发生问题的领域恰恰来自无法量化和论证的文化领域,尤其是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多谈“文化”,没有实证基础的东西,就只能靠语言和感受来沟通和交流。要面对中日之间的问题,我想,我们必须——无论有多么不愿意——多谈些文化,少比些数字;多一些直截了当,少一些陈词滥调。   (摘自上海人民出版社《东游记:十一位“中国通”的中国观察笔记》 编者:戴闻名 等)

  面对中日之间的问题,我想,我们必须多谈些文化,少比些数字;多一些直截了当,少一些陈词滥调。   作为身在中国、研究国际关系的日本人,我常常有机会跟中国学者聊天。我一直认为,聊天是种力量,能够促进思考。我跟中国人,尤其是长辈聊天的时候,无论什么话题,最后几乎必会论及中日关系,和中日之间那似乎很难跨越的认知障碍。   最近,中国知识分子总是拿“文化差异”来安慰我。他们总是高度评价中日文化“自古以来”交往的源远流长,而对于敏感的领土争端、历史认识、国民感情等,却总是不谈及问题的核心,避免与我争论。他们总是说:“我们之间文化不同,思维认知方式不同,慢慢来吧。”讨论总是在此戛然而止,无法得出有建设性的结论。   这样的次数多了,逼迫我开始思考,症结点到底在哪里?   文化是最难以解读的分野,比政治、经济、贸易、工业、能源、金融、军事、科技等能够以数据量化的科学领域复杂很多。   比如,很多日本人觉得中国的政治体制难以理解,而很多中国人则无法接受日本的首相频繁更换。中国政府主张西藏问题是“主权问题”,而西方人却更多从宗教和人权的角度看待西藏。这里面的问题,是很难仅仅用一句“文化不同”来解释的。   而从国际关系研究者的立场看,仅以文化为问题根源,往往是不科学的,甚至非理性的。因为一旦拿出文化,研究的思维只好遭到停止,以日文来表述的话就是陷入“思考停止”。原因在于,文化是很难“论证”的,而无法论证的东西必须是难以说服他人的——你能拿出什么样的有形证据让别人信任你嘴巴里说着的内容?   与此同时,所谓“文化不同”变成了一句口号,被我们频频提出甚至放大,却又不能真正回答我们心中的问题。   具体到中日关系,我最怕谈文化。理由显然是因为,它无法被我的思维和逻辑来量化和论证。   试想一下,如果手中有具体的经贸来往、军费增长、人际来往、直接投资额和收购案等数据,我们说起话来自然感到底气足、靠谱。“中日总贸易额已经超过2600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日本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有2万家以上日本企业,雇用着1000万以上的中国员工”,“中国GDP今年可能超过日本”。拿这些根据提倡“中日两国应该建立相互信任关系”,当然很有说服力。   但文化呢?它说不清道不明,却重要到无法回避。   我曾听企业界的朋友说,在华的日企,在企业管理上多半采用日本特色的“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的待遇,而中国员工却并不喜欢。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更愿意接受频繁跳槽的、由能力和工作量决定待遇的西式企业文化。日籍老板明明知道中国员工有情绪,却不愿改变。据说,一位日本老板曾私下这样说:“我不需要那么优秀的个性化人才,比如北大的;我更需要听话的一张白纸,那些服从上司的中级人才,比如北外的。”   可以这么说,有形的数据在理解上也是透明的,而发生问题的领域恰恰来自无法量化和论证的文化领域,尤其是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多谈“文化”,没有实证基础的东西,就只能靠语言和感受来沟通和交流。要面对中日之间的问题,我想,我们必须——无论有多么不愿意——多谈些文化,少比些数字;多一些直截了当,少一些陈词滥调。   (摘自上海人民出版社《东游记:十一位“中国通”的中国观察笔记》 编者:戴闻名 等)


相关文章

  • 一带一路战略研究近期回顾与未来展望
  • 2016年第2期 (总第 226 期)社会主义研究SOCIALISM STUDIESNo.2,2016Serial No. 226研究现状与动态 "一带一路"战略研究:近期回顾与未来展望 胡洪彬 [摘要] "一 ...查看


  • 战后日本人如何看待中国
  • 随着经济实力的崛起,中国对国家形象越来越重视,外国人如何看待中国,变成了一个紧迫的课题.只有在他者的论述中,我们才能看清自己的形象,这是自我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但是为何两国之间会出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呢?比如历史认识的问题 ...查看


  • 全面系统干预视角的知识产权客体内涵解读
  • 全面系统干预视角的知识产权客体内涵解读 摘要:全面系统干预是研究复杂问题情境时的一种系统解决方式,是"元方法".基于全面系统干预视角,知识产权客体是一个堆题(Messes),学界有符号说.信息说.知识说.形式说.财产说等 ...查看


  • 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课堂评价_课堂评价国际研讨会综述
  • 课程与教学● 教育测量与评价 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国际研讨会综述 蔡文艺王小平 [摘要]2011年11月4日-6日,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了"课堂评价国际研讨会",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中小学教师现场 ...查看


  • 创伤后成长综述
  • 创伤后成长研究进展 罗贞贞 [摘要]:创伤后成长是指个体在与具有创伤性的负性生活事件和情境进行抗争后所体验到的心理方面的正性变化.本文总结了对此概念的认识及其存在的争议,对它的解释模型包括经历困难的力量.心理准备和存在的再评价,对它的测量主 ...查看


  • 依恋理论简述
  • 题 目:依恋理论简述 姓 名: 李乐平 学 院: 管理学院 系: 市场学 专 业: 市场营销 年 级: 研一 学 号: [1**********]021 课程名称:<高级管理学> 课程教师: 成瑾博士 2015 年 12月 24 ...查看


  • 名家关于抗日战争的大讨论
  • 抗战研究的软肋:中国对战时日本的了解还很不够 作者:记者 彭珊珊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点击数: 243 更新时间:2015年07月02日 抗日战争中,国军在正面战场伤亡惨重,是"硬件"欠缺还是"软件" ...查看


  • 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和方法论及其发展趋势
  • 学科发展 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和方法论 及其发展趋势* 杨玉芳1 (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100101 孙健敏2 2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系北京100872) 摘要文章概述了心理学的研究主题.理论体系.方法论和学科发展趋势.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与行 ...查看


  • 角色冲突视角下的教师职业倦怠透视
  • 摘 要: 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多种角色,不同的角色对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导致教师角色冲突的产生.教师的角色冲突是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在深入探讨教师角色冲突的表现与成因的基础上,归纳并明晰了教师角色冲突与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缘关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