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维,韦应物,柳宗元山水诗的异同

论王维,韦应物,柳宗元山水诗的异同

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高峰,由于唐代诗人前所未有的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受,造成了 唐代诗歌题材的空前广泛。然而,社会阶层、人生经历、生活道路、 个人的追求与爱好的不同,使得同一个诗派、同一类型的诗歌也呈现出不同的意蕴与精神。在这里,我将试着比较王维,韦应物和柳宗元山水田园诗的异同。

环境经历的不同造成心境的不同。王维,柳宗元和韦应物生活在唐朝不同的时代,王生活在盛唐时期,社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安定。造就了他虽淡泊却平和、出世却宁静的心境,从而使他的山水诗常常带着一种安恬、和谐、静谧的气息。如《鸟鸣涧》用一种空灵的意境衬托了诗人闲适的心情。花开花落,鸟鸣春涧,与人世毫不相干。作者以诗外之眼望去,亦是超然人世。柳宗元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后期,国家衰败。具有远大抱负的柳宗元经历了两次贬谪,山水诗与其心境一样激越愤激,时时透出一种孤峭之气,字里行间隐藏的都是忧愤与孤独。在《江雪》中表面上以夸张的空旷背景来突出渔翁清高孤寂的形象,其实是为了抒发在政治上失意的烦闷。韦应物处于大历年间,安史之乱已经平息。诗人们大都散淡。韦应物在为官生活中体会山水田园之乐,寄托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的衰败给韦应物留下了心理阴影。他的山水田园诗折射了他萧瑟的心境,高情远韵往往以萧疏清冷的情调来传达。如《寄全椒山中道士》这首诗从天寒还人落笔,以空灵的笔法勾画出山中道士远离人间烟火气的超逸孤高,全诗意境萧疏散淡,在相思怀人的情味中传达出了清朗出尘的意蕴。

王维心在朝野却向往大自然,韦应物虽然也表示隐逸但却透露着无可奈何,柳宗元身在山水,心在朝野。这也就造成他们写诗所取意象不同。王维的《终南山》中意象鲜活明丽,“白云”写出青蔼的色彩,“阴晴”写出了阳光的浓淡,以及隔水的“樵夫”组成了一幅生气勃勃、生机盎然的图画。韦应物的意象选择,往往带有凄清寒冷,萧瑟,乃至暗淡的色彩,类似秋风,落叶,夕照寒雁等冷淡色调的意象。如《寄全椒山中道士》中“落叶满山空,何处寻行迹”用“落叶”衬托出全诗萧疏的意境。和王维的《终南山》可见其意象的显著不同。 在柳诗中,霜露、幽谷、黄叶、溪桥、荒村、 古木、寒花、幽泉等一系列冷寂的意象构成这首诗 凄寒萧瑟的画面,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只是为寄托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所以,柳诗的主观性更强,其意不在于写景,而在于借景附托自己愁闷的心境。 王维、柳宗元和韦应物都受佛教影响巨大。王维有一些诗清冷幽邃,远离尘世,没有一点人间烟火气,充满禅意,山水意境已经超出一般平淡自然的美学含义,而进入一种宗教的境界,是他佛性修养的必然体现。如《终南别业》里的“行到水穷处,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充满一派亲近自然,身与化物随缘任运的禅机。 韦应物的诗中多处描写的钟声,尤其是暮钟晚钟,如《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中“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独立荒山古寺,悠扬的钟磬又像宇宙间的韵律,令人悟出心境的清净和语音的空幻。 柳宗元在永州避世的十年中,时刻置身于孤独、悲 愁中而不能自拔,更多的是以佛教的虚无思想来解脱自己心中的苦闷,是在一种消极中寻求淡泊,一种故意为之的淡泊,这与王维那种积极融入淡泊的 态度是很不一样的。在接受佛理上,王比柳、韦更彻底;在王维的许多山水诗中,可以看到作者置身尘世之外,不以世俗为念的内化气质,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 上流”“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松风吹解带, 山月照弹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等等。 而在柳和韦的山水诗中,却没有这样的感觉,他们是因为政治的失意而投入到佛祖的怀抱,慰藉自己的心灵,佛理只是一种外在的精神工具。

不同于韦、柳山水诗的单一,王维山水诗题材非常广泛。有一些是山水诗体现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田园乐七首》,将山水和田园结合,在优美的景色和浓厚的田园气氛中抒发自己冲淡闲散的心情。有写诗还表达农家日常劳作,如《渭川田家》“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从细微处入笔,捕捉典型情节,抒发深情。王维的山水诗不仅优美而且壮美,特别是与边塞诗相结合,如“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远近结合,有一种时空感,更显山水的壮美。

尽管王维、柳宗元和韦应物三人的山水诗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 既然被后人都归于山水诗派,说明他们还是有着许多的相同之处的。从历史渊源来说:韦应物的山水田园诗收到王维的影响,和王维一样崇尚陶诗“寄至味于淡泊”的真趣,也有王维描绘山水极具风神的特点如“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这首诗,和王维一样喜欢用白描,不加修饰,但却读来风姿绰约,自然特秀。构成流派需要一些基本的要素, 首先是选材、风格、技巧的相近;其次便是有着共同崇尚的名家。 唐田园诗崇法陶潜,而山水诗则是师法于二谢。王维与柳宗元的山水诗在很大程度上融合了他们的技巧、艺术手法,甚至于风格,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融兴寄于观赏,寄 情兴于鲜明画面”的唐代山水诗的共同特色。

以上就是我对王维,韦应物和柳宗元山水田园诗异同的一些观点。

论王维,韦应物,柳宗元山水诗的异同

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高峰,由于唐代诗人前所未有的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受,造成了 唐代诗歌题材的空前广泛。然而,社会阶层、人生经历、生活道路、 个人的追求与爱好的不同,使得同一个诗派、同一类型的诗歌也呈现出不同的意蕴与精神。在这里,我将试着比较王维,韦应物和柳宗元山水田园诗的异同。

环境经历的不同造成心境的不同。王维,柳宗元和韦应物生活在唐朝不同的时代,王生活在盛唐时期,社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安定。造就了他虽淡泊却平和、出世却宁静的心境,从而使他的山水诗常常带着一种安恬、和谐、静谧的气息。如《鸟鸣涧》用一种空灵的意境衬托了诗人闲适的心情。花开花落,鸟鸣春涧,与人世毫不相干。作者以诗外之眼望去,亦是超然人世。柳宗元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后期,国家衰败。具有远大抱负的柳宗元经历了两次贬谪,山水诗与其心境一样激越愤激,时时透出一种孤峭之气,字里行间隐藏的都是忧愤与孤独。在《江雪》中表面上以夸张的空旷背景来突出渔翁清高孤寂的形象,其实是为了抒发在政治上失意的烦闷。韦应物处于大历年间,安史之乱已经平息。诗人们大都散淡。韦应物在为官生活中体会山水田园之乐,寄托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的衰败给韦应物留下了心理阴影。他的山水田园诗折射了他萧瑟的心境,高情远韵往往以萧疏清冷的情调来传达。如《寄全椒山中道士》这首诗从天寒还人落笔,以空灵的笔法勾画出山中道士远离人间烟火气的超逸孤高,全诗意境萧疏散淡,在相思怀人的情味中传达出了清朗出尘的意蕴。

王维心在朝野却向往大自然,韦应物虽然也表示隐逸但却透露着无可奈何,柳宗元身在山水,心在朝野。这也就造成他们写诗所取意象不同。王维的《终南山》中意象鲜活明丽,“白云”写出青蔼的色彩,“阴晴”写出了阳光的浓淡,以及隔水的“樵夫”组成了一幅生气勃勃、生机盎然的图画。韦应物的意象选择,往往带有凄清寒冷,萧瑟,乃至暗淡的色彩,类似秋风,落叶,夕照寒雁等冷淡色调的意象。如《寄全椒山中道士》中“落叶满山空,何处寻行迹”用“落叶”衬托出全诗萧疏的意境。和王维的《终南山》可见其意象的显著不同。 在柳诗中,霜露、幽谷、黄叶、溪桥、荒村、 古木、寒花、幽泉等一系列冷寂的意象构成这首诗 凄寒萧瑟的画面,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只是为寄托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所以,柳诗的主观性更强,其意不在于写景,而在于借景附托自己愁闷的心境。 王维、柳宗元和韦应物都受佛教影响巨大。王维有一些诗清冷幽邃,远离尘世,没有一点人间烟火气,充满禅意,山水意境已经超出一般平淡自然的美学含义,而进入一种宗教的境界,是他佛性修养的必然体现。如《终南别业》里的“行到水穷处,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充满一派亲近自然,身与化物随缘任运的禅机。 韦应物的诗中多处描写的钟声,尤其是暮钟晚钟,如《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中“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独立荒山古寺,悠扬的钟磬又像宇宙间的韵律,令人悟出心境的清净和语音的空幻。 柳宗元在永州避世的十年中,时刻置身于孤独、悲 愁中而不能自拔,更多的是以佛教的虚无思想来解脱自己心中的苦闷,是在一种消极中寻求淡泊,一种故意为之的淡泊,这与王维那种积极融入淡泊的 态度是很不一样的。在接受佛理上,王比柳、韦更彻底;在王维的许多山水诗中,可以看到作者置身尘世之外,不以世俗为念的内化气质,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 上流”“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松风吹解带, 山月照弹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等等。 而在柳和韦的山水诗中,却没有这样的感觉,他们是因为政治的失意而投入到佛祖的怀抱,慰藉自己的心灵,佛理只是一种外在的精神工具。

不同于韦、柳山水诗的单一,王维山水诗题材非常广泛。有一些是山水诗体现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田园乐七首》,将山水和田园结合,在优美的景色和浓厚的田园气氛中抒发自己冲淡闲散的心情。有写诗还表达农家日常劳作,如《渭川田家》“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从细微处入笔,捕捉典型情节,抒发深情。王维的山水诗不仅优美而且壮美,特别是与边塞诗相结合,如“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远近结合,有一种时空感,更显山水的壮美。

尽管王维、柳宗元和韦应物三人的山水诗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 既然被后人都归于山水诗派,说明他们还是有着许多的相同之处的。从历史渊源来说:韦应物的山水田园诗收到王维的影响,和王维一样崇尚陶诗“寄至味于淡泊”的真趣,也有王维描绘山水极具风神的特点如“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这首诗,和王维一样喜欢用白描,不加修饰,但却读来风姿绰约,自然特秀。构成流派需要一些基本的要素, 首先是选材、风格、技巧的相近;其次便是有着共同崇尚的名家。 唐田园诗崇法陶潜,而山水诗则是师法于二谢。王维与柳宗元的山水诗在很大程度上融合了他们的技巧、艺术手法,甚至于风格,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融兴寄于观赏,寄 情兴于鲜明画面”的唐代山水诗的共同特色。

以上就是我对王维,韦应物和柳宗元山水田园诗异同的一些观点。


相关文章

  • 试比较王维_孟浩然山水诗的_清_
  • 第26卷 第9期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Vol.26 No.9 2005年9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ep.2005 试比较王维.孟浩然山水诗的" ...查看


  • 盛唐与中唐山水田园诗的比较
  • 盛唐与中唐山水田园诗之比较 ----浅析王孟韦柳山水田园诗歌之异同 [1**********]0 徐书志 葛桂录 装 订 线 [摘要]在我国,山水田园诗有着悠久的历史.到了盛唐,山水诗与田园诗已经完美结合,迎来了山水田园诗发展的又一次高潮. ...查看


  •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课程教学大纲
  •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课程及教学内容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一门必修课程. 其教学目的是利用以往已经获得的文学史知识,引导学生更深入地学习自先秦至清 ...查看


  • 唐宋散文研究
  • 唐宋散文研究教学大纲(康震) 一.教学目标 通过对唐宋这一散文发展高峰期中各阶段各类型散文的介绍和分析,以及散文史发展的系统讲授,并精要评价重要文学现象.重要作家及其作品,使学生全面了解唐宋散文的发展概况,熟悉这一时期的散文流变,理解唐宋散 ...查看


  • 北师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历年考研试题
  • 北师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历年考研试题 北京师大2010年中文试题 古代文学部分 名词解释: 古诗十九首.词别是一家说.宫体诗.拟话本.桐城派 简答题: 1<战国策>的寓言运用有什么样的特色? 2分析大历诗风的特色. 论述题 1 ...查看


  • 试析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异同
  • 试析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异同. (1)王维.孟浩然都以写自然山水而齐名.孟浩然生卒年均早于王维,但成名却在王维之后. (2)王.孟年轻时,均有建功立业以扬名不朽的思想,中年以后,均以山水田园诗名世.王维精通音乐,又擅长绘画,他的诗境是& ...查看


  • 中国古代文学2班
  • 隋唐五代文学 第一章 隋代文学与初唐诗歌 初唐四杰 一.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齐名,因而并称初唐四杰. 二.初唐四杰能真正反映社会中.下层一般人士的精神风貌和创作追求. 简述初唐四杰在创作上的共同特点. 初唐文学家王勃.杨 ...查看


  • 古代文学_唐宋复习资料[1]
  • 一.名词解释 1.上官体:唐高宗后期,介于贞观.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新的诗风.上官体风格绮错婉媚,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上官仪对诗歌体制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体物图貌的细腻精巧方面,其诗冲淡了齐宋诗风的浮艳雕琢,缺乏慷慨激情 ...查看


  • 山水诗:山水诗派诸人与禅的瓜葛
  • 人们所说的山水诗派,包括盛唐时期到中唐时期以山水为审美对象来表现诗人内心世界的一些诗人,不仅是王维.孟浩然.裴迪.常建.储光羲等主要活动于盛唐的诗人,而且也包括如刘长卿.韦应物.柳宗元等主要活动于中唐的诗人.在时间上,这些诗人往往都经历了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