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三文:滚雪球

  方三文穿着一件蓬蓬的黑色羽绒服,穿过拥挤的员工办公区,推门而入。交换过名片,他就安静地坐在会议桌对面等待着记者发问。

  对于这样的场景,方再熟悉不过。他曾经也是一名媒体人,历任纸媒和门户网站编辑记者。而当天却是以雪球财经创始人身份接受采访。和预想中那个侃侃而谈、口若悬河的大众记者形象不同,对于自己的创业故事和雪球网,他惜字如金。同样,作为一家创业公司的CEO,方也显得有点另类,一个半小时的访谈,他不断表示:“我不管什么模式不模式的”、“我也不知道什么是价值投资”……

  方三文说,“我的创业故事平淡无奇,就是媒体干得不爽,所以就想体验一下自己干点事是否会爽一点。”

  我问他,“那你现在爽不爽。”

  “很爽。”

  2010年4月,方三文辞去网易副总编辑,创立类似“股吧”的财经投资论坛i美股;2011年11月,投资交流社交平台雪球上线。后者到目前为止已有几十万的注册用户,日均活跃用户20万。他说这和之前的预期差不多。对于具体的用户数据,方称,没有统计过。“没有什么数据让我兴奋,唯一的兴奋点是用户的慢慢增长。”

  若说多年的媒体生涯对后来创业有什么价值的话,方三文认为用户生产内容比特定工作人员更靠谱。“这是在纸媒的时候想的,以前我接受采访编辑任务,决定读者看什么,但越来越觉得不靠谱,不知道自己了解到真相没有。即使到了门户网站,面临同样的问题。”

  用户生产内容(UGC)正是雪球模式的基础,只是方三文以另一种产品形态踏出了另一条路。

  社交化投资

  方三文每天都要在自己的网站上泡10个小时左右,他说这对他的投资帮助很大。而创立雪球的直接驱动力,正是当年他无法得到这样的信息。

  2006年,方三文开始炒股,和国内的大部分股民一样,他经常游荡于各大股吧中。但越来越觉得其中的内容已经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资讯过于杂乱,缺乏有价值有个性的信息,并且当用户达到一定数量时,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困境。两三年后,他不再去股吧,而转战雅虎财经。但很快又发现单纯的资讯和数据无法差异化,长期来看,对于投资者并不重要。“只是看一眼而已,谁也不会经常看。”但当时,方只是感觉这些产品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并没有想到自己去做一个产品。

  真正推动他“单干”的是Facebook和twitter的火爆。方一直认为获取投资信息最核心的途径之一是投资者之间的交流,而社交媒体的出现,恰恰提供了这样的可能。在他的规划里,自己做的产品必须以个体化为主,每个人看到的都是自己所关注的人的信息,如果用户认为关注对象水平不高,可以随时拉黑,由此解决“股吧”那种形态的共性化。“这种个性化定制从形态上改变了论坛的问题。”

  不过,2010年时的方三文心里还是没底,而当时他比较关注美股,国内也正处于中概股第一波热潮的前夜,所以干脆率先上线i美股,形态基本沿袭股吧。一年多的时间,他一边慢慢摸索,一边积累了一大批优质用户。2011年11月,方感觉时机成熟了,并且此前几个月,红杉继天使投资人薛蛮子之后投入了300万美金,覆盖A股和港股的投资交流社交平台雪球发布。

  为实现自己的想法,方三文精心呵护雪球。早期,雪球并非开放注册,而是采用“邀请制”,先将i美股的用户邀请过来,然后让这些用户再去邀请其他用户。

  方三文说,他并不急,从0到10都是缓慢的。不过从目前的运营情况来看,现实离他当初的梦想越来越近。尽管雪球并未采取新浪微博式的名人效应,也不会以淘宝店式的“爆款”吸引眼球,但活跃度并不亚于后两者。一些券商、上市公司等机构账号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均聚集于此。

  近几年,一些机构的做空报告也开始流传于各大网站论坛,方三文表示,他们只是独立的第三方发布平台,并不会有意以此吸引用户。但犹如新浪微博的各种隔空对战,一些机构甚至组织水军来此助战。甚至一些相关当时企业会找到他删帖。

  如今,通过UGC模式,雪球网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与此同时,40人的团队也在不断为雪球网添砖加瓦。目前,雪球财经已经建立起涵盖美股、港股和A股 10000多家公司的档案。同时,方三文直接向交易所购买交易数据,配置炒股的基本工具。

  偶像巴菲特

  相比雪球和i美股的热火朝天,公司创始人方三文在公司则是个“闲人”,他说他没什么可做的。

  “创立雪球纯粹是从兴趣出发。”他很认真的告诉记者,“如果由外力驱动,那干脆不要做了。”曾经在《南方周末》新闻部工作过的方三文,身上散发的文人气质远远超过商人的味道。无论是公司的经营理念,还是自己的投资心得,他总是从事情的本质上追溯。“逻辑”二字是他频繁提起的字眼。

  但再严密的逻辑也有疏忽的时候。2008年,当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时,方三文作为一名投资者却一脚踏入美股。但当年就“亏了大钱”,有一段时间他持有比亚迪的股票,后来发现在代工领域,富士康做得更好,因此转向后者,不料股价大跌。对于这段经历,方三文进行了反思,他认为单个的投资者,无论如何研究公司,总是有盲点。“我当时忽略了两点,行业的变迁以及公司的价值和价格。”而这也成为其创立雪球社交模式的出发点之一,通过充分交流,尽量全面了解所投标的。

  这样的投资原则多多少少受到“股神”巴菲特的影响,方也坦承,“雪球”的名字正是源于巴菲特的传记《滚雪球》。但他同时表示,“巴菲特也没那么玄妙,这个选择是背后的逻辑问题。”

  他口中的选择针对的是市场的技术派和价值派。当然,他说他不知道什么是价值投资,“我只知道市场中有两种人,一些人认为买的是代码,而我则认为是代码背后的公司资产标准化切分。”方三文认为前者的逻辑“不通”:他们认为股价可短期预测,因此发展出一整套技术,但从资本市场诞生以来,借此大赚的例子并不存在。而伴随着公司成长的后者则比比皆是。

  因此,在雪球,用户对于公司的讨论远远高于成交量、股价等交易指标。

  分享后获得收益或许可以概括方三文对雪球的期待。“但这不是指直接的投资收益。”他的观点是,绝不能指望看到一个有价值的消息就可以立刻赚到钱,只有通过长期的观察分析研究得出来的东西才可以。“有人推荐了一只牛股,我就买了,然后赚钱,这种事情想起来很美好,但是永远不会发生。”他又坚定的补了一句:“你信不信?”

  面对投资人时,方三文几乎都要讲雪球的故事。尽管目前已有多家投资机构主动找上门,但提到盈利,方直截了当的回答“现在完全没有盈利。”的确,在雪球和i美股网站,很少看到大大小小的“牛皮癣”广告。

  40人的团队,一年1000万的开支让这位媒体人转型而来的创业CEO背负强烈的危机感,最近,他又忙着进行B轮融资,“就是缺钱啊,融资为了不让公司倒闭”。不过,方认为自己是一个乐观的人,“慢慢来吧。”

  因此,当互联网行业都在推崇“唯快不破”的法则时,方三文却认为这是完全错误的,“所有互联网产品的敌人都是自己,如果因为不快被干掉,你就不应该进这个领域,开始你就错了。”

  不崇尚“规划”的方三文在2013年却给雪球制定了一项规划,到年底,雪球用户达到百万量级。

  方三文穿着一件蓬蓬的黑色羽绒服,穿过拥挤的员工办公区,推门而入。交换过名片,他就安静地坐在会议桌对面等待着记者发问。

  对于这样的场景,方再熟悉不过。他曾经也是一名媒体人,历任纸媒和门户网站编辑记者。而当天却是以雪球财经创始人身份接受采访。和预想中那个侃侃而谈、口若悬河的大众记者形象不同,对于自己的创业故事和雪球网,他惜字如金。同样,作为一家创业公司的CEO,方也显得有点另类,一个半小时的访谈,他不断表示:“我不管什么模式不模式的”、“我也不知道什么是价值投资”……

  方三文说,“我的创业故事平淡无奇,就是媒体干得不爽,所以就想体验一下自己干点事是否会爽一点。”

  我问他,“那你现在爽不爽。”

  “很爽。”

  2010年4月,方三文辞去网易副总编辑,创立类似“股吧”的财经投资论坛i美股;2011年11月,投资交流社交平台雪球上线。后者到目前为止已有几十万的注册用户,日均活跃用户20万。他说这和之前的预期差不多。对于具体的用户数据,方称,没有统计过。“没有什么数据让我兴奋,唯一的兴奋点是用户的慢慢增长。”

  若说多年的媒体生涯对后来创业有什么价值的话,方三文认为用户生产内容比特定工作人员更靠谱。“这是在纸媒的时候想的,以前我接受采访编辑任务,决定读者看什么,但越来越觉得不靠谱,不知道自己了解到真相没有。即使到了门户网站,面临同样的问题。”

  用户生产内容(UGC)正是雪球模式的基础,只是方三文以另一种产品形态踏出了另一条路。

  社交化投资

  方三文每天都要在自己的网站上泡10个小时左右,他说这对他的投资帮助很大。而创立雪球的直接驱动力,正是当年他无法得到这样的信息。

  2006年,方三文开始炒股,和国内的大部分股民一样,他经常游荡于各大股吧中。但越来越觉得其中的内容已经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资讯过于杂乱,缺乏有价值有个性的信息,并且当用户达到一定数量时,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困境。两三年后,他不再去股吧,而转战雅虎财经。但很快又发现单纯的资讯和数据无法差异化,长期来看,对于投资者并不重要。“只是看一眼而已,谁也不会经常看。”但当时,方只是感觉这些产品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并没有想到自己去做一个产品。

  真正推动他“单干”的是Facebook和twitter的火爆。方一直认为获取投资信息最核心的途径之一是投资者之间的交流,而社交媒体的出现,恰恰提供了这样的可能。在他的规划里,自己做的产品必须以个体化为主,每个人看到的都是自己所关注的人的信息,如果用户认为关注对象水平不高,可以随时拉黑,由此解决“股吧”那种形态的共性化。“这种个性化定制从形态上改变了论坛的问题。”

  不过,2010年时的方三文心里还是没底,而当时他比较关注美股,国内也正处于中概股第一波热潮的前夜,所以干脆率先上线i美股,形态基本沿袭股吧。一年多的时间,他一边慢慢摸索,一边积累了一大批优质用户。2011年11月,方感觉时机成熟了,并且此前几个月,红杉继天使投资人薛蛮子之后投入了300万美金,覆盖A股和港股的投资交流社交平台雪球发布。

  为实现自己的想法,方三文精心呵护雪球。早期,雪球并非开放注册,而是采用“邀请制”,先将i美股的用户邀请过来,然后让这些用户再去邀请其他用户。

  方三文说,他并不急,从0到10都是缓慢的。不过从目前的运营情况来看,现实离他当初的梦想越来越近。尽管雪球并未采取新浪微博式的名人效应,也不会以淘宝店式的“爆款”吸引眼球,但活跃度并不亚于后两者。一些券商、上市公司等机构账号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均聚集于此。

  近几年,一些机构的做空报告也开始流传于各大网站论坛,方三文表示,他们只是独立的第三方发布平台,并不会有意以此吸引用户。但犹如新浪微博的各种隔空对战,一些机构甚至组织水军来此助战。甚至一些相关当时企业会找到他删帖。

  如今,通过UGC模式,雪球网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与此同时,40人的团队也在不断为雪球网添砖加瓦。目前,雪球财经已经建立起涵盖美股、港股和A股 10000多家公司的档案。同时,方三文直接向交易所购买交易数据,配置炒股的基本工具。

  偶像巴菲特

  相比雪球和i美股的热火朝天,公司创始人方三文在公司则是个“闲人”,他说他没什么可做的。

  “创立雪球纯粹是从兴趣出发。”他很认真的告诉记者,“如果由外力驱动,那干脆不要做了。”曾经在《南方周末》新闻部工作过的方三文,身上散发的文人气质远远超过商人的味道。无论是公司的经营理念,还是自己的投资心得,他总是从事情的本质上追溯。“逻辑”二字是他频繁提起的字眼。

  但再严密的逻辑也有疏忽的时候。2008年,当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时,方三文作为一名投资者却一脚踏入美股。但当年就“亏了大钱”,有一段时间他持有比亚迪的股票,后来发现在代工领域,富士康做得更好,因此转向后者,不料股价大跌。对于这段经历,方三文进行了反思,他认为单个的投资者,无论如何研究公司,总是有盲点。“我当时忽略了两点,行业的变迁以及公司的价值和价格。”而这也成为其创立雪球社交模式的出发点之一,通过充分交流,尽量全面了解所投标的。

  这样的投资原则多多少少受到“股神”巴菲特的影响,方也坦承,“雪球”的名字正是源于巴菲特的传记《滚雪球》。但他同时表示,“巴菲特也没那么玄妙,这个选择是背后的逻辑问题。”

  他口中的选择针对的是市场的技术派和价值派。当然,他说他不知道什么是价值投资,“我只知道市场中有两种人,一些人认为买的是代码,而我则认为是代码背后的公司资产标准化切分。”方三文认为前者的逻辑“不通”:他们认为股价可短期预测,因此发展出一整套技术,但从资本市场诞生以来,借此大赚的例子并不存在。而伴随着公司成长的后者则比比皆是。

  因此,在雪球,用户对于公司的讨论远远高于成交量、股价等交易指标。

  分享后获得收益或许可以概括方三文对雪球的期待。“但这不是指直接的投资收益。”他的观点是,绝不能指望看到一个有价值的消息就可以立刻赚到钱,只有通过长期的观察分析研究得出来的东西才可以。“有人推荐了一只牛股,我就买了,然后赚钱,这种事情想起来很美好,但是永远不会发生。”他又坚定的补了一句:“你信不信?”

  面对投资人时,方三文几乎都要讲雪球的故事。尽管目前已有多家投资机构主动找上门,但提到盈利,方直截了当的回答“现在完全没有盈利。”的确,在雪球和i美股网站,很少看到大大小小的“牛皮癣”广告。

  40人的团队,一年1000万的开支让这位媒体人转型而来的创业CEO背负强烈的危机感,最近,他又忙着进行B轮融资,“就是缺钱啊,融资为了不让公司倒闭”。不过,方认为自己是一个乐观的人,“慢慢来吧。”

  因此,当互联网行业都在推崇“唯快不破”的法则时,方三文却认为这是完全错误的,“所有互联网产品的敌人都是自己,如果因为不快被干掉,你就不应该进这个领域,开始你就错了。”

  不崇尚“规划”的方三文在2013年却给雪球制定了一项规划,到年底,雪球用户达到百万量级。


相关文章

  • 浑水打"俞"
  • 7月18日下午,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以下简称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在给员工发的一封几百字的邮件里说,新东方的股价下跌了,但是新东方的经营并没有出现问题,大家不用担心.这时,关于新东方遭美国证监会调查.以及随后被美国调查机构浑水公司公开质疑的消 ...查看


  • [特殊场景]夜宵食谱大全
  • 烹饪好时光夜宵 红烧肉 叉烧酱烧鸡翅 劲爆辣鸭脖 可乐卤鸡蛋 烧鸡架 烤牛肉 红薯豆沙饼 红豆地瓜糊 自制烧烤 电饼铛烤鱿鱼 山楂糖雪球 胡萝卜丸子 清凉葛糖水 孜然金针菇 包菜炒河粉 微波烤花生 蒜蓉烤生蚝 自制烤翅 双味鹌鹑 肉片鸡蛋汤 ...查看


  • 三文鱼的做法大全05
  • 三文鱼的做法大全 黑松露三文鱼卷图片 主食图片黑松露三文鱼卷图片 美厨邦配图 延伸阅读:土豆三文鱼卷的做法... 日期:2016-04-06 | mei08发布 | 7个赞 [图解] 柠香薄荷三文鱼的制作教程 家常菜谱 美厨邦小编教你柠香薄 ...查看


  • 生鱼片里全是寄生虫?以后还能愉快的吃三文鱼寿司么?
  • 生鱼片里全是寄生虫?以后还能愉快的吃三文鱼寿司么?小编特别喜欢吃三文鱼刺身, 入口那种鲜美油香,肥而不腻的感觉, 简直让人无法拒绝! 可我妈总说:" 那玩意你要少吃, 生的,有寄生虫!而且你得要吃挪威产的 其他的都是假滴! &qu ...查看


  • FDA认定转基因三文鱼对环境无害 ?
  • 转基因三文鱼又向市场迈进了一步--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监督局(FDA)公布了对转基因的 AquAdvantage 三文鱼的环境风险评估草案.AquAdvantage 三文鱼由麻省的 AquaBounty 公司所生产,是第一种直接给人食用的转基 ...查看


  • 三文鱼的做法大全有什么
  • 三文鱼的做法大全有什么 生姜 三文鱼是很多人喜爱选择,吃这类食物对身体各方面没有影响,不过在吃三文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过多进行,吃的太多的话,身体会有负担,这样会引发身体异常疾病出现,那三文 鱼的家常做法都有什么呢,在制作三文鱼上,都是 ...查看


  • 三文鱼最美味的吃法,根本不是刺身!
  • Browned Butter Honey Garlic Salmon |黄油蜂蜜三文鱼| ▼ -材料- 低脂黄油......4汤匙 蜂蜜......4汤匙 柠檬汁......1汤匙 大蒜(捣碎)......4瓣 三文鱼......4片 盐. ...查看


  • 三文鱼的饮食禁忌
  • 三文鱼的饮食禁忌 更新人:柳青 更新时间:2014/7/16 你是否听到过多食三文鱼不仅可增长寿命,更能帮女人保住青春容颜呢?三文鱼的营养价值是高的,三文鱼的营养价值还占据了一个膳食理想值的"黄金比例",即食物中理想的维 ...查看


  • 湖北打造全国最大三文鱼养殖基地
  • 时间:2012-05-10 12:04:00   来源: 中国养殖网 3日,湖北咸宁市崇阳县青山镇,湖北能田三文鱼养殖开发有限公司养殖基地里,饲养员沈德全忙着给鱼苗喂食,20多个鱼池里,一群群三文鱼苗正在竞相争食. 沈德全告诉记者,三文鱼又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