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陆集
吴兴 张先 子野 撰
宋张先撰。考仁宗时有两张先,皆字子野。其一博州人,枢密副使张逊之孙,天圣三年进士,官至知亳州,卒於宝元二年,欧阳修为作墓志者是也。其一乌程人,天圣八年进士,官至都官郎中,即作此集者是也。《道山清话》误以博州张先为此张先,误之甚矣。张铎《湖州府志》称:“先有《文集》一百卷,惟乐府行於世。”《宋史·艺文志》载:“先诗集二十卷。”陈振孙《十咏图跋》称“偶藏子野诗一帙,名《安陆集》。旧京本也。乡守杨嗣翁见之,因取刻之郡斋”云云。(案此跋载周密《齐东野语》。)则振孙时其集尚存。然振孙作《直斋书录解题》,乃惟载张子野词一卷,而无其诗集,殊不解其何故也。自明以来,并其词集亦不传,故毛晋刻六十家词,独不及先。此本乃近时安邑葛鸣阳所辑,凡诗八首,词六十八首。并以先事迹始末及诸家赠答附录于后,其编次虽以诗列词前,而为数无几。今从其多者为主,录之於词曲类中。考《苏轼集》有《题张子野诗集》後曰:“子野诗笔老妙,歌词乃其馀技耳。《华州西溪诗》云:‘浮萍破处见山影,野艇归时闻草声。’(案《石林诗话》、《瀛奎律髓》,“草声”并误作“棹声”,近时安邑葛氏刊本据《渔隐丛话》改正,今从之。)与余和诗云:‘愁似鳏鱼知夜永,懒同蝴蝶为春忙’。若此之类,皆可以追配古人。而世俗但称其歌词。昔周昉画人物,皆入神品。而世俗但知有周昉士女。皆所谓未见好德如好色者欤”云云。然轼所举二联,皆涉纤巧。自此二联外,今所传者惟《吴江》一首稍可观。然“欲图江色不上笔,静觅鸟声深在芦”一联,亦有纤巧之病。平心而论,要为词胜於诗,当时以张三影得名,殆非无故。轼所题跋,当由好为高论,未可据为定评也。
清平乐
屏山斜展。帐卷红绡半。泥浅曲池飞海燕。风度杨花满院。
云情雨意空深。觉来一枕春阴。陇上梅花落尽,江南消息沈沈。
卜算子慢
溪山别意,烟树去程,日落采苹春晚。欲上征鞍,更掩翠帘回面。相盼。惜弯弯浅黛长长眼。奈画阁欢游,也学狂花乱絮轻散。
水影横池馆。对静夜无人,月高云远。一饷凝思,两袖泪痕还满。难遣。恨私书、又逐东风断。纵梦泽、层楼万尺,望湖城那见。
木兰花
西湖杨柳风流绝。满缕青春看赠别。墙头簌簌暗飞花,山外阴阴初落月。
秦姬秾丽云梳发。持酒听歌留晚發。骊驹应亦解人情,欲出重城嘶不歇。
【录注】按谱为玉楼春调。
又(邠州作)
青钱贴水萍无数。临晓西湖春涨雨。泥新轻燕面前飞,风慢落花衣上住。
红裙空引烟娥聚。云月却能随马去。明朝何处上高台,回认玉峰山下路。
又(去春自湖归杭,忆南园花已开,有“当时犹有蕊如梅”之句,今岁还乡,南园正盛,复为此词以寄意)
去年春入芳菲国。青蕊如梅终忍摘。阑边徒欲说相思,绿蜡密缄朱粉饰。
归来故苑重寻觅。花满旧枝心更惜。鸳鸯从小自相双,若不多情头不白。
又(乙卯吴兴寒食)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忆秦娥
参差竹。吹断相思曲。情不足。西北有楼穷远目。
忆苕溪、寒影透清玉。秋雁南飞速。菰草绿。应下溪头沙上宿。
庆春泽
飞阁危桥相倚。人独立东风,满衣轻絮。还记忆江南,如今天气。正白苹花,绕堤涨流水。
寒梅落尽谁寄。方春意无穷,青空千里。愁草树依依,关城初闭。对月黄昏,角声傍烟起。
山亭燕(有美堂赠彦猷主人)
燕亭永昼喧箫鼓。倚青空、画阑红柱。玉莹紫微人,蔼和气、春融日煦。故宫池馆更楼台,约风月、今宵何处。湖水动鲜衣,竞拾翠、湖边路。
落花荡漾愁空树。晓山静、数声杜宇。天意送芳菲,正黯淡、疏烟短雨。新欢宁似旧欢长,此会散、几时还聚。试为挹飞云,问解寄、相思否。
翦牡丹(舟中闻双琵琶)
野绿连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净。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汀洲日落人归,修巾薄袂,撷香拾翠相竞。如解凌波,泊烟渚春暝。
彩绦朱索新整。宿绣屏、画船风定。金凤响双槽,弹出今古幽思谁省。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媚相并。重听。尽汉妃一曲,江空月静。
【原注】案:词律曰此调多讹字,如《古今诗话》所载子野警句“柳径无人,坠飞絮无影”正是此篇,今本作“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定系讹错,推此则通篇讹错无疑。
好事近(和毅夫内翰梅花)
月色透横枝,短叶小葩无力。北客一声长笛,怨江南先得。
谁教强半腊前开,多情为春忆。留取大家沈醉,正雨休风息。
画堂春
外湖莲子长参差。霁山青处鸥飞。水天溶漾画桡迟。人影槛中移。
桃叶浅声双唱,杏红深色轻衣。小荷障面避斜晖。分得翠阴归。
踏莎行
衾凤犹温,笼鹦尚睡。宿妆稀淡眉成字。映花避月上行廊,珠裙褶褶轻垂地。
翠幕成波,新荷贴水。纷纷烟柳低还起。重墙绕院更重门,春风无路通深意。
于飞乐令
宝奁开,菱镜净,一掏清蟾。新妆脸、旋学花添。蜀红衫,双绣蝶,裙缕鹣鹣。寻思前事,小屏风、巧画江南。
怎空教、草解宜男。柔桑暗、又过春蚕。正阴晴天气,更暝色相兼。幽期消息,曲房西、碎月筛帘。
惜琼花
汀苹白。苕水碧。每逢花驻乐,随处欢席。别时携手看春色。萤火而今,飞破秋夕。
汴河流,如带窄。任身轻似叶,何计归得。断云孤鹜青山极。楼上徘徊,无尽相忆。
【录注】刻本后段第一、三句,“汴河流”“ 任身轻似叶”,脱“汴”字、“身”字,今从本集校录。
河满子(陪杭守泛湖夜归)
溪女送花随处,沙鸥避乐分行。游舸已如图障里,小屏犹画潇湘。人面新生酒艳,日痕更欲春长。
衣上交枝斗色,钗头比翼相双。片段落霞明水底,风纹时动妆光。宾从夜归无月,千灯万火湖塘。
醉垂鞭(钱塘送祖择之)
酒面滟金鱼。吴娃唱。吴潮上。玉殿白麻书。待君归后除。
勾留风月好。平湖晓。翠峰孤。此景出关无。西州空画图。
又(东池)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谢池春慢(玉仙观道中逢谢媚卿)
缭墙重院,时闻有、啼莺到。绣被掩余寒,画阁明新晓。朱槛连空阔⑴,飞絮无多少⑵。径莎平,池水渺。日长风静,花影闲相照。
尘香拂马,逢谢女、城南道。秀艳过施粉,多媚生轻笑。斗色鲜衣薄,碾玉双蝉小。欢难偶,春过了。琵琶流怨,都入相思调。
【原注】⑴、“空”一作“云”⑵、“无”草堂诗馀作“舞”。
减字木兰花(咏舞,一作赠伎)
垂螺近额。走上红裀初趁拍。只恐惊飞。拟倩游丝惹住伊。
文鸳绣履。去似杨花尘不起。舞彻伊州。头上宫花颤未休。
【原注】案:徐电发《词苑丛谈》曰:子野词“垂螺近额”,晏小山词“双螺未学同心绾”,垂螺、双螺盖宋时角妓未破瓜时发饰之名,今秦中妓及搬演旦色,犹有此制。
醉落魄(咏美人吹笛)
云轻柳弱。内家髻子新梳掠。生香真色人难学。横管孤吹,月淡天垂幕。
朱唇浅破桃花萼。倚楼人在阑干角。夜寒指冷罗衣薄。声入霜林,簌簌惊梅落。
师师令(春兴,一作赠美人⑴)
香钿宝珥。拂菱花如水。学妆皆道称时宜,粉色有、天然春意。蜀彩衣长胜未起。纵乱云垂地。
都城池苑夸桃李。问东风何似。不须回扇障清歌,唇一点、小于珠蕊⑶。正是残英和月坠。寄此情千里。
【原注】⑴、《词苑丛谈》曰子野赠李师师作也。⑵、“长”一作“裳”⑶、“珠”《词苑丛谈》作“花”。
系裙腰
清霜蟾照夜云天。朦胧影、画勾阑。人情纵似长情月,算一年年。又能得、几番圆。
欲寄西江题叶字,流不到、五亭前。东池始有荷新绿,尚小如钱。问何日藕、几时莲。
渔家傲(和程公辟赠别)
巴子城头青草暮。巴山重叠相逢处。燕子占巢花脱树。杯且举。瞿塘水阔舟难渡。
天外吴门清霅路。君家正在吴门住。赠我柳枝情几许。春满缕。为君将入江南去。
【原注】来词云“折柳赠君君且住”。
碧牡丹(晏同叔出姬)
步帐摇红绮。晓月堕,沈烟砌。缓板香檀,唱彻伊家新制。怨入眉头,敛黛峰横翠。芭蕉寒,雨声碎。
镜华翳。闲照孤鸾戏。思量去时容易。钿盒瑶钗,至今冷落轻弃。望极蓝桥,但暮云千里。几重山,几重水。
【原注】王暐《道山清话》云:晏元献为京兆辟,张先为通判,新纳侍儿,公甚属意。先能为诗词,公雅重之,每张来,令侍儿出侑觞,往往歌子野所为之词,其后,王夫人寝不容公,即出之。一日子野至,公与之饮,子野作此词,令营妓歌之,至末句,公闻之怃然曰:“人生行乐耳,何自苦如此”,亟命于宅库支钱若干,復取前所出,侍儿既来,夫人亦不复谁何也。
青门引(春思⑴)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原注】⑴、《草堂诗馀》题曰“春思”,一作“怀旧”。
生查子(咏筝)
含羞整翠鬟,得意频相顾。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
娇云容易飞,断梦知何处,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
【原注】⑴、《草堂诗馀》作“咏筝”,查《他山词评》曰:玩后四句乃是忆弹筝之人而作,非咏筝也。
以上见朱竹垞《词综》。
玉联环(南豳夜饮)
来时露浥衣香润。彩绦垂鬓。卷帘还喜月相亲,把酒与、花相近。
西去阳关休问。未歌先恨。玉峰山下水长流,流水尽,情无尽。
偷声木兰花
雪笼琼苑梅花瘦。外院重扉联宝兽。海月新生。上得高楼无奈情。
帘波不动银釭小。今夜夜长争得晓。欲梦高唐。只恐觉来添断肠。
醉红妆(一名双雁儿)
琼枝玉树不相饶。薄云衣、细柳腰。一般妆样百般娇。眉儿⑴秀、总如描。
东风摇草杂花飘。恨无计、上青条。更起双歌郎且饮,郎未醉、有金貂。
【原注】⑴、草堂诗馀作“眼”、
感皇恩(安车少师访阅道大资,同游湖山)
廊庙当时共代工。睢陵千里远、约过从。欲知宾主与谁同。宗枝内,黄阁旧、有三公。
广乐起云中。湖山看画轴、两仙翁。武林嘉话几时穷。元丰际,德星聚、照江东。
【录注】按谱,为小重山调。
百媚娘(眼前)
珠阁五云仙子。未省有谁能似。百媚算应天乞与,净饰艳妆俱美。取次芳华皆可意。何处无桃李。
蜀被锦纹铺水。不放彩鸳双戏。乐事也知存后会,争奈眼前心里。绿皱小池红叠砌。花外东风起。
燕春台(东都春日,李阁使席上。)
丽日千门,紫烟双阙,琼林又报春回。殿阁风微,当时去燕还来。五侯池馆屏开。探芳菲、走马天街。重帘人语,辚辚车幰,远近轻雷。
雕觞霞滟,翠幕云飞,楚腰舞柳,宫面妆梅。金猊夜暖、罗衣暗袅香煤。洞府人归,拥笙歌、灯火楼台。下蓬莱。犹有花上月,清影徘徊。
【原注】词苑英华“笙歌”句下无“院落”二字,万红友以为后人误增也。草堂诗馀题曰元夜。
归朝欢
声转辘轳闻露井。晓引⑴银瓶牵素绠。西园人语夜来风,丛英飘坠红成径。宝猊烟未冷。莲台香蜡残痕凝。等身金,谁能得意,买此好风⑵景。
粉落轻妆红⑶玉莹。月枕横钗云坠领。有情无物不双栖,文禽只合常交颈。昼长⑷欢岂定。争如翻作春宵永。日曈昽,娇柔懒起,帘压残花影⑸。
【原注】⑴、一作“汲”,⑵、《草堂诗馀》作“光”,⑶、《吴兴艺文》補作“温”,⑷、“长”字《草堂诗馀》作“夜,《词律》从之。注曰:可平。然下有“春宵永”句,则非“夜“可知,今据《吴兴艺文》補改正,⑸、“压”《吴兴艺文》補作“押”,陈后山诗话作“幕”。一作“帘幙卷花影”。
以上见万红友《词律》
浣溪沙
楼倚春江百尺高。烟中还未见归桡。几时期信似江潮。
花片片飞风弄蝶,柳阴阴下水平桥。日长才过又今宵。
又(春闺)
锦帐重重捲暮霞。屏风曲曲斗红牙。恨人何事苦离家。
枕上梦魂飞不去,觉来红日又西斜。满庭芳草衬残花。
【原注】此调又见秦淮海词。
又
水满池塘花满枝。乱香深里语黄鹂。东风轻软弄帘帏。
日正长时春梦短,燕交飞处柳烟低。玉窗红子斗棋时。
菩萨蛮(咏筝)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天仙子(送春⑴)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悠悠⑵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原注】⑴、草堂诗馀题曰:送春。吴兴艺文補题曰: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⑵、草堂旧刻本作“后期”。
满庭芳(渔舟)
红蓼花繁,黄芦叶乱,夜深玉露初零。霁天空阔,云淡楚江秋。独掉孤蓬小艇,悠悠过、烟渚沙汀。金钩细、丝纶漫卷,牵动一潭星。
时时横短笛,清风皓月,相与忘形。任人笑、生涯泛梗飘萍。饮罢不妨醉卧,尘劳事、有耳谁听。江风静,日高未起,枕上酒微醒。
西江月(赠别)
忆昔钱塘话别,十年社燕秋鸿。今朝忽遇暮云东。对坐旗亭说梦。
破帽手遮红日,练衣袖卷寒风。芦花江上雨蓑翁。消得几番相送。
【原注】此阕《花草粹编》从《翰墨全书》录入,作无名氏。近葛氏刻《安陆集》收之,或别有所据,姑附于此。
浪淘沙(杨花)
肠断送韶华。为惜杨花。雪球摇曳逐风斜。容易著人容易去,飞过谁家。
聚散苦咨嗟。无计留他。行人洒泪滴流霞。今日画堂歌舞地,明日天涯。
以上见《草堂诗馀》
清平乐(李阁使席)
清歌逐酒。醉脸鲜霞透。樱小杏青寒食后。衣换缕金轻绣。
画堂新月朱扉。严城夜鼓声迟。细看玉人娇面,春工不在花枝。
一丛花令
伤春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恁牵丝乱,更南陌、飞絮濛濛。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还解嫁春风。
【原注】此阕又载《六一词》
天仙子(别渝州)
醉笑相逢能几度。为报江头春且住。主人今日是行人,红袖舞。清歌女。凭仗东风闲领取⑴。
三月柳枝柔似缕。落絮倦飞还恋树。有情宁不忆西园,莺解语。花无数。应讶使君何处去。
【原注】⑴、一作“教点取”。
又(公择将行)
坐治吴州成乐土。诏卷风飞来圣语。亲舆乞得便藩归,瑶席主。杯休数。清夜为君歌白苎。
花接旧枝新蕊吐。造化不知人有助。看花岁岁比甘棠,嘉月暮。东门路。只恐带将春色去。
定风波令(次子瞻韵送元素内翰)
浴殿词臣亦议兵。禁中颇牧党羌平。诏卷促归难自缓。溪馆。彩花千数酒泉清。
春草未青秋叶暮。归去。一家行色万家情。可恨黄莺相识晚。望断。湖边亭上不闻声。
又(再次韵送子瞻)
谈辨才疏堂上兵。画船齐岸暗潮平。万乘靴袍曾好问。须信。文章传口齿牙清。
三百寺应游未遍。重算。湖山风物岂无情。不独渠丘歌叔度。行路。吴谣终日有余声。
又(霅溪席上同会者六人,杨元素侍读、刘孝叔史部、子瞻公择二学士、陈令举贤良)
西阁名臣奉诏行。南床吏部锦衣荣。中有瀛仙宾与主。相遇。平津选首更神清。
溪上玉楼同宴喜。欢醉。绕堤红叶惜秋英。尽道贤人聚吴分。试问。也应中有老人星。
玉联环
南园已恨归来晚。芳菲满眼。春工偏上好花多,疑不向、空枝暖。
惜恐红云易散。丛丛看遍。当时犹有蕊如梅,问几日上、东风绽。
木兰花(和孙公素别安陆)
相离徒有相逢梦。门外马蹄尘已动。怨歌留待醉时听,远目不堪空际送。
今宵风月知谁共。声咽琵琶槽上凤。人间无物共情多,江水不深山不重。
【录注】按谱为玉楼春调
倾杯乐(吴兴)
横塘水静,花窥影,孤城转。浮玉无尘,五亭争景,画桥对起,垂虹不断。爱溪上琼楼,凭雕阑、久◆飞云远。人在虚空,月生溟海,寒渔夜泛,游鳞可辨。
正是草长苹老,江南地暖。汀洲日晚。更茶山、已过清明,风雨暴千岩、啼鸟怨。芳菲故苑。深红尽、绿叶阴浓。青子枝头满。史君莫放寻春缓。
偷声木兰花
曾居别乘康吴俗。民到于今歌不足。骊驭征鞭。一去东风十二年。
重来却拥诸侯骑。宝带垂鱼金照地。和气融人。清霅千家日日春。
离亭宴(公择别吴兴)
捧黄封诏卷。随处是、离亭别宴。红翠成轮歌未遍。早已恨、野桥风便。此去济南非久,惟有凤池鸾殿。
三月花飞几片。又减却、芳菲过半。千里恩深云海浅。民爱比、春流不断。更上玉楼西望,雁与征帆俱远。
少年游慢
春城三二月。禁柳飘绵未歇。仙篽生香,轻云凝紫,临层阙。歌掌明珠滑,酒脸红霞发。华省名高,少年得意时节。
画刻三题彻。梯汉同登蟾窟。玉殿初宣,银袍齐脱,生仙骨。花探都门晓,马跃芳衢阔。宴罢东风,鞭梢一行飞雪。
醉落魄(吴兴莘老席上)
山围画障。风溪弄月清溶漾。玉楼苕馆人相望。下若醲醅,竞取金钗当。
使君欢醉青娥唱。分明仙曲云中响。南园百卉千家赏。和气熏人,不独花枝上。
【录注】按谱为“一斛珠”调。
相思令(一作长相思)
萍满溪。柳绕堤。相送行人溪水西。归时垅月低。
烟霏霏,雨凄凄。重倚朱门听马嘶。寒鸦相对啼。
行香子
舞雪歌云。闲淡妆匀。蓝溪水、深染轻裙。酒香醺脸,粉色生春。更巧谈话,美情性,好精神。
江空无畔,凌波何处,月桥边、青柳朱门。断钟残角,又送黄昏。奈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
【原注】黄花庵词题曰:美人。
【按】此首又见欧阳修《近体乐府》卷三。
虞美人
苕花飞尽汀风定。苕水天摇影。画船罗绮满溪春。一曲石城清响、入高云。
壶觞昔岁同歌笑。今日无欢侣。南园花少故人稀。月照玉楼依旧、似当时。
转声虞美人(又名胡捣练。霅上送唐彦猷)
使君欲醉离亭酒。酒醒离愁转有。紫禁多时虚右。苕霅留难久。
一声歌掩双罗袖。日落汀花春后。犹有东城烟柳。青荫长依旧。
【录注】胡捣练未见有前后段四句皆四仄韵者,依谱当为桃源忆故人调。
泛青苕(又名感皇恩,正月十四日与公择吴兴泛舟)
绿净无痕。过晓霁清苕,镜里游人。红妆巧,彩船稳,当筵主,秘馆词臣。吴娃劝饮韩娥唱,竞艳容、左右生春。学为行雨,傍画桨,从教水溅罗裙。
溪烟混月黄昏。渐楼台上下,火影星分。飞槛倚,斗牛近,响箫鼓,远破重云。归轩未至千家待,掩半妆、翠箔朱门。衣香拂面,扶醉卸簪花,满袖余氲。
醉桃源(渭州作)
双花连袂近香猊。歌随镂板齐。分明珠索漱烟溪。凝云定不飞。
唇破点,齿编犀。春莺莫乱啼。阳关更在碧峰西。相看翠黛低。
以上见董遐周《吴兴艺文補》
满江红(初春)
飘尽寒梅,笑粉蝶、游蜂未觉。渐迤逦、水明山秀,暖生帘幕。过雨小桃红未透,舞烟新柳青犹弱。记画桥、深处水边亭,曾偷约。
多少恨,今犹昨。愁和闷,都忘却。拚从前烂醉,被花迷著。晴鸽试铃风力软,雏莺弄舌春寒薄。但只愁、锦绣闹妆时,东风恶。
【原注】见黄叔旸《花庵词选》
西江月
泛泛春船载乐,溶溶湖水平桥。高鬟照影翠烟摇。白纻一声云杪。
倦醉天然玉软,弄妆人惜花娇。风情遗恨几时消。不见卢郎年少。
【原注】见杨升庵《词林万选》
玉树后庭花(上元)
华灯火树红相斗。往来如昼。桥河水白天青,讶别生星斗。
落梅秾李还依旧。宝钗沽酒。晓蟾残漏心情,恨雕鞍归后。
【原注】见张綖《诗馀图谱》
卜算子
梦短寒夜长,坐待清霜晓。临镜无人为整妆,但自学、孤鸾照。
楼台红树杪。风月依前好。江水东流郎在西,问尺素、何由到。
燕归梁
去岁中秋玩桂轮。河汉净无云,今年江上共瑶尊。都不是、去年人。
水精宫殿,琉璃台阁,红翠两行分。点唇微破秀眉颦。清影外、见歌尘。
怨王孙
花暮。春去。都门东路。嘶马将行。江南江北,十里五里邮亭。几程程。
高城渐远重凝睇。烟容细。晚碧空无际。不知今夜,何处冷落衾帏。欲眠时。
以上见《词综》補。
诗
醉眠亭(案 徐硕至元嘉禾志,李行中字无悔,筑亭青龙江上,名之曰醉眠,东坡、少游诸公皆有诗)
松陵江畔容,筑室从何年。
世俗徙纷纷,不知李子贤。
在彼既不知,不如醉且眠。
声名衮衮谁知命,醉非爱酒眠非病。
长江浑浑无古今,群山回合来相应。
呼奴沽酒不可迟,买鱼斫膾烦老妻。
何必纫绳系飞兔,百年长短空自知。
直将裈虱视天地,冥冥支枕穷四时。
九衢足尘土,朱门多是非。
秋风老蒪鲈,扁舟何日归。
又
醉翁家有醉眠亭,为爱江堤乱草青。不听耳边啼鸟乱,任教风外杂花零。
饮酣未必过此舍,乐甚应疑造大庭。五柳北窗知此趣,三闾南楚谩孤醒。
【原注】董遐周《吴兴艺文》補作张先诗,《至元嘉禾志》作王观诗。
巢乌
乌啼东南林,危巢雏五六。心在安巢枝,一日千往复。
脱网得群食,入口不入腹。穷生俾反哺,岂能报成育。
【原注】宋文鉴“乌”作“鸟”误。
吴江
春后银鱼霜下鲈,远人曾到合思吴。欲图江色不上笔,静觅鸟声深在芦。
落日未昏闻市散,青天都尽见山孤。桥南水涨虹垂影,清夜灯光合太湖。
【原注】《吴兴艺文》補题曰“游松江”
题西溪无相院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浮萍断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镜中行。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原注】东坡题跋作“华州西溪”,宋文鉴作“题华下无相院西溪”,胡仔《渔隐丛话》作“湖州西溪”。
赠妓兜娘
赵德麟侯鲭録云:子野于吴兴守滕子京席上,见小妓兜娘,子京赏其佳色,后十年再见于京口,绝非向时容态,感之作诗。
十载芳洲抚白萍,移舟弄水赏青春。
当时自倚青春力,不信东风解误人。
营妓张温卿,黄子思爱姬宜哥皆葬宿州城东,过而题诗。
好物难留古亦嗟,人生无物不尘沙。
何时种树连双冢,结就人间并蒂花。
【原注】载《能改斋漫録》。
和元居中风水洞上祖龙图韵
水色风光近使君,浥尘轻雨逐车轮。
暂来不宿宜无恨,多少行春不到人。
【原注】载咸淳《临安志》。
安陆集
吴兴 张先 子野 撰
宋张先撰。考仁宗时有两张先,皆字子野。其一博州人,枢密副使张逊之孙,天圣三年进士,官至知亳州,卒於宝元二年,欧阳修为作墓志者是也。其一乌程人,天圣八年进士,官至都官郎中,即作此集者是也。《道山清话》误以博州张先为此张先,误之甚矣。张铎《湖州府志》称:“先有《文集》一百卷,惟乐府行於世。”《宋史·艺文志》载:“先诗集二十卷。”陈振孙《十咏图跋》称“偶藏子野诗一帙,名《安陆集》。旧京本也。乡守杨嗣翁见之,因取刻之郡斋”云云。(案此跋载周密《齐东野语》。)则振孙时其集尚存。然振孙作《直斋书录解题》,乃惟载张子野词一卷,而无其诗集,殊不解其何故也。自明以来,并其词集亦不传,故毛晋刻六十家词,独不及先。此本乃近时安邑葛鸣阳所辑,凡诗八首,词六十八首。并以先事迹始末及诸家赠答附录于后,其编次虽以诗列词前,而为数无几。今从其多者为主,录之於词曲类中。考《苏轼集》有《题张子野诗集》後曰:“子野诗笔老妙,歌词乃其馀技耳。《华州西溪诗》云:‘浮萍破处见山影,野艇归时闻草声。’(案《石林诗话》、《瀛奎律髓》,“草声”并误作“棹声”,近时安邑葛氏刊本据《渔隐丛话》改正,今从之。)与余和诗云:‘愁似鳏鱼知夜永,懒同蝴蝶为春忙’。若此之类,皆可以追配古人。而世俗但称其歌词。昔周昉画人物,皆入神品。而世俗但知有周昉士女。皆所谓未见好德如好色者欤”云云。然轼所举二联,皆涉纤巧。自此二联外,今所传者惟《吴江》一首稍可观。然“欲图江色不上笔,静觅鸟声深在芦”一联,亦有纤巧之病。平心而论,要为词胜於诗,当时以张三影得名,殆非无故。轼所题跋,当由好为高论,未可据为定评也。
清平乐
屏山斜展。帐卷红绡半。泥浅曲池飞海燕。风度杨花满院。
云情雨意空深。觉来一枕春阴。陇上梅花落尽,江南消息沈沈。
卜算子慢
溪山别意,烟树去程,日落采苹春晚。欲上征鞍,更掩翠帘回面。相盼。惜弯弯浅黛长长眼。奈画阁欢游,也学狂花乱絮轻散。
水影横池馆。对静夜无人,月高云远。一饷凝思,两袖泪痕还满。难遣。恨私书、又逐东风断。纵梦泽、层楼万尺,望湖城那见。
木兰花
西湖杨柳风流绝。满缕青春看赠别。墙头簌簌暗飞花,山外阴阴初落月。
秦姬秾丽云梳发。持酒听歌留晚發。骊驹应亦解人情,欲出重城嘶不歇。
【录注】按谱为玉楼春调。
又(邠州作)
青钱贴水萍无数。临晓西湖春涨雨。泥新轻燕面前飞,风慢落花衣上住。
红裙空引烟娥聚。云月却能随马去。明朝何处上高台,回认玉峰山下路。
又(去春自湖归杭,忆南园花已开,有“当时犹有蕊如梅”之句,今岁还乡,南园正盛,复为此词以寄意)
去年春入芳菲国。青蕊如梅终忍摘。阑边徒欲说相思,绿蜡密缄朱粉饰。
归来故苑重寻觅。花满旧枝心更惜。鸳鸯从小自相双,若不多情头不白。
又(乙卯吴兴寒食)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忆秦娥
参差竹。吹断相思曲。情不足。西北有楼穷远目。
忆苕溪、寒影透清玉。秋雁南飞速。菰草绿。应下溪头沙上宿。
庆春泽
飞阁危桥相倚。人独立东风,满衣轻絮。还记忆江南,如今天气。正白苹花,绕堤涨流水。
寒梅落尽谁寄。方春意无穷,青空千里。愁草树依依,关城初闭。对月黄昏,角声傍烟起。
山亭燕(有美堂赠彦猷主人)
燕亭永昼喧箫鼓。倚青空、画阑红柱。玉莹紫微人,蔼和气、春融日煦。故宫池馆更楼台,约风月、今宵何处。湖水动鲜衣,竞拾翠、湖边路。
落花荡漾愁空树。晓山静、数声杜宇。天意送芳菲,正黯淡、疏烟短雨。新欢宁似旧欢长,此会散、几时还聚。试为挹飞云,问解寄、相思否。
翦牡丹(舟中闻双琵琶)
野绿连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净。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汀洲日落人归,修巾薄袂,撷香拾翠相竞。如解凌波,泊烟渚春暝。
彩绦朱索新整。宿绣屏、画船风定。金凤响双槽,弹出今古幽思谁省。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媚相并。重听。尽汉妃一曲,江空月静。
【原注】案:词律曰此调多讹字,如《古今诗话》所载子野警句“柳径无人,坠飞絮无影”正是此篇,今本作“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定系讹错,推此则通篇讹错无疑。
好事近(和毅夫内翰梅花)
月色透横枝,短叶小葩无力。北客一声长笛,怨江南先得。
谁教强半腊前开,多情为春忆。留取大家沈醉,正雨休风息。
画堂春
外湖莲子长参差。霁山青处鸥飞。水天溶漾画桡迟。人影槛中移。
桃叶浅声双唱,杏红深色轻衣。小荷障面避斜晖。分得翠阴归。
踏莎行
衾凤犹温,笼鹦尚睡。宿妆稀淡眉成字。映花避月上行廊,珠裙褶褶轻垂地。
翠幕成波,新荷贴水。纷纷烟柳低还起。重墙绕院更重门,春风无路通深意。
于飞乐令
宝奁开,菱镜净,一掏清蟾。新妆脸、旋学花添。蜀红衫,双绣蝶,裙缕鹣鹣。寻思前事,小屏风、巧画江南。
怎空教、草解宜男。柔桑暗、又过春蚕。正阴晴天气,更暝色相兼。幽期消息,曲房西、碎月筛帘。
惜琼花
汀苹白。苕水碧。每逢花驻乐,随处欢席。别时携手看春色。萤火而今,飞破秋夕。
汴河流,如带窄。任身轻似叶,何计归得。断云孤鹜青山极。楼上徘徊,无尽相忆。
【录注】刻本后段第一、三句,“汴河流”“ 任身轻似叶”,脱“汴”字、“身”字,今从本集校录。
河满子(陪杭守泛湖夜归)
溪女送花随处,沙鸥避乐分行。游舸已如图障里,小屏犹画潇湘。人面新生酒艳,日痕更欲春长。
衣上交枝斗色,钗头比翼相双。片段落霞明水底,风纹时动妆光。宾从夜归无月,千灯万火湖塘。
醉垂鞭(钱塘送祖择之)
酒面滟金鱼。吴娃唱。吴潮上。玉殿白麻书。待君归后除。
勾留风月好。平湖晓。翠峰孤。此景出关无。西州空画图。
又(东池)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谢池春慢(玉仙观道中逢谢媚卿)
缭墙重院,时闻有、啼莺到。绣被掩余寒,画阁明新晓。朱槛连空阔⑴,飞絮无多少⑵。径莎平,池水渺。日长风静,花影闲相照。
尘香拂马,逢谢女、城南道。秀艳过施粉,多媚生轻笑。斗色鲜衣薄,碾玉双蝉小。欢难偶,春过了。琵琶流怨,都入相思调。
【原注】⑴、“空”一作“云”⑵、“无”草堂诗馀作“舞”。
减字木兰花(咏舞,一作赠伎)
垂螺近额。走上红裀初趁拍。只恐惊飞。拟倩游丝惹住伊。
文鸳绣履。去似杨花尘不起。舞彻伊州。头上宫花颤未休。
【原注】案:徐电发《词苑丛谈》曰:子野词“垂螺近额”,晏小山词“双螺未学同心绾”,垂螺、双螺盖宋时角妓未破瓜时发饰之名,今秦中妓及搬演旦色,犹有此制。
醉落魄(咏美人吹笛)
云轻柳弱。内家髻子新梳掠。生香真色人难学。横管孤吹,月淡天垂幕。
朱唇浅破桃花萼。倚楼人在阑干角。夜寒指冷罗衣薄。声入霜林,簌簌惊梅落。
师师令(春兴,一作赠美人⑴)
香钿宝珥。拂菱花如水。学妆皆道称时宜,粉色有、天然春意。蜀彩衣长胜未起。纵乱云垂地。
都城池苑夸桃李。问东风何似。不须回扇障清歌,唇一点、小于珠蕊⑶。正是残英和月坠。寄此情千里。
【原注】⑴、《词苑丛谈》曰子野赠李师师作也。⑵、“长”一作“裳”⑶、“珠”《词苑丛谈》作“花”。
系裙腰
清霜蟾照夜云天。朦胧影、画勾阑。人情纵似长情月,算一年年。又能得、几番圆。
欲寄西江题叶字,流不到、五亭前。东池始有荷新绿,尚小如钱。问何日藕、几时莲。
渔家傲(和程公辟赠别)
巴子城头青草暮。巴山重叠相逢处。燕子占巢花脱树。杯且举。瞿塘水阔舟难渡。
天外吴门清霅路。君家正在吴门住。赠我柳枝情几许。春满缕。为君将入江南去。
【原注】来词云“折柳赠君君且住”。
碧牡丹(晏同叔出姬)
步帐摇红绮。晓月堕,沈烟砌。缓板香檀,唱彻伊家新制。怨入眉头,敛黛峰横翠。芭蕉寒,雨声碎。
镜华翳。闲照孤鸾戏。思量去时容易。钿盒瑶钗,至今冷落轻弃。望极蓝桥,但暮云千里。几重山,几重水。
【原注】王暐《道山清话》云:晏元献为京兆辟,张先为通判,新纳侍儿,公甚属意。先能为诗词,公雅重之,每张来,令侍儿出侑觞,往往歌子野所为之词,其后,王夫人寝不容公,即出之。一日子野至,公与之饮,子野作此词,令营妓歌之,至末句,公闻之怃然曰:“人生行乐耳,何自苦如此”,亟命于宅库支钱若干,復取前所出,侍儿既来,夫人亦不复谁何也。
青门引(春思⑴)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原注】⑴、《草堂诗馀》题曰“春思”,一作“怀旧”。
生查子(咏筝)
含羞整翠鬟,得意频相顾。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
娇云容易飞,断梦知何处,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
【原注】⑴、《草堂诗馀》作“咏筝”,查《他山词评》曰:玩后四句乃是忆弹筝之人而作,非咏筝也。
以上见朱竹垞《词综》。
玉联环(南豳夜饮)
来时露浥衣香润。彩绦垂鬓。卷帘还喜月相亲,把酒与、花相近。
西去阳关休问。未歌先恨。玉峰山下水长流,流水尽,情无尽。
偷声木兰花
雪笼琼苑梅花瘦。外院重扉联宝兽。海月新生。上得高楼无奈情。
帘波不动银釭小。今夜夜长争得晓。欲梦高唐。只恐觉来添断肠。
醉红妆(一名双雁儿)
琼枝玉树不相饶。薄云衣、细柳腰。一般妆样百般娇。眉儿⑴秀、总如描。
东风摇草杂花飘。恨无计、上青条。更起双歌郎且饮,郎未醉、有金貂。
【原注】⑴、草堂诗馀作“眼”、
感皇恩(安车少师访阅道大资,同游湖山)
廊庙当时共代工。睢陵千里远、约过从。欲知宾主与谁同。宗枝内,黄阁旧、有三公。
广乐起云中。湖山看画轴、两仙翁。武林嘉话几时穷。元丰际,德星聚、照江东。
【录注】按谱,为小重山调。
百媚娘(眼前)
珠阁五云仙子。未省有谁能似。百媚算应天乞与,净饰艳妆俱美。取次芳华皆可意。何处无桃李。
蜀被锦纹铺水。不放彩鸳双戏。乐事也知存后会,争奈眼前心里。绿皱小池红叠砌。花外东风起。
燕春台(东都春日,李阁使席上。)
丽日千门,紫烟双阙,琼林又报春回。殿阁风微,当时去燕还来。五侯池馆屏开。探芳菲、走马天街。重帘人语,辚辚车幰,远近轻雷。
雕觞霞滟,翠幕云飞,楚腰舞柳,宫面妆梅。金猊夜暖、罗衣暗袅香煤。洞府人归,拥笙歌、灯火楼台。下蓬莱。犹有花上月,清影徘徊。
【原注】词苑英华“笙歌”句下无“院落”二字,万红友以为后人误增也。草堂诗馀题曰元夜。
归朝欢
声转辘轳闻露井。晓引⑴银瓶牵素绠。西园人语夜来风,丛英飘坠红成径。宝猊烟未冷。莲台香蜡残痕凝。等身金,谁能得意,买此好风⑵景。
粉落轻妆红⑶玉莹。月枕横钗云坠领。有情无物不双栖,文禽只合常交颈。昼长⑷欢岂定。争如翻作春宵永。日曈昽,娇柔懒起,帘压残花影⑸。
【原注】⑴、一作“汲”,⑵、《草堂诗馀》作“光”,⑶、《吴兴艺文》補作“温”,⑷、“长”字《草堂诗馀》作“夜,《词律》从之。注曰:可平。然下有“春宵永”句,则非“夜“可知,今据《吴兴艺文》補改正,⑸、“压”《吴兴艺文》補作“押”,陈后山诗话作“幕”。一作“帘幙卷花影”。
以上见万红友《词律》
浣溪沙
楼倚春江百尺高。烟中还未见归桡。几时期信似江潮。
花片片飞风弄蝶,柳阴阴下水平桥。日长才过又今宵。
又(春闺)
锦帐重重捲暮霞。屏风曲曲斗红牙。恨人何事苦离家。
枕上梦魂飞不去,觉来红日又西斜。满庭芳草衬残花。
【原注】此调又见秦淮海词。
又
水满池塘花满枝。乱香深里语黄鹂。东风轻软弄帘帏。
日正长时春梦短,燕交飞处柳烟低。玉窗红子斗棋时。
菩萨蛮(咏筝)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天仙子(送春⑴)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悠悠⑵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原注】⑴、草堂诗馀题曰:送春。吴兴艺文補题曰: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⑵、草堂旧刻本作“后期”。
满庭芳(渔舟)
红蓼花繁,黄芦叶乱,夜深玉露初零。霁天空阔,云淡楚江秋。独掉孤蓬小艇,悠悠过、烟渚沙汀。金钩细、丝纶漫卷,牵动一潭星。
时时横短笛,清风皓月,相与忘形。任人笑、生涯泛梗飘萍。饮罢不妨醉卧,尘劳事、有耳谁听。江风静,日高未起,枕上酒微醒。
西江月(赠别)
忆昔钱塘话别,十年社燕秋鸿。今朝忽遇暮云东。对坐旗亭说梦。
破帽手遮红日,练衣袖卷寒风。芦花江上雨蓑翁。消得几番相送。
【原注】此阕《花草粹编》从《翰墨全书》录入,作无名氏。近葛氏刻《安陆集》收之,或别有所据,姑附于此。
浪淘沙(杨花)
肠断送韶华。为惜杨花。雪球摇曳逐风斜。容易著人容易去,飞过谁家。
聚散苦咨嗟。无计留他。行人洒泪滴流霞。今日画堂歌舞地,明日天涯。
以上见《草堂诗馀》
清平乐(李阁使席)
清歌逐酒。醉脸鲜霞透。樱小杏青寒食后。衣换缕金轻绣。
画堂新月朱扉。严城夜鼓声迟。细看玉人娇面,春工不在花枝。
一丛花令
伤春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恁牵丝乱,更南陌、飞絮濛濛。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还解嫁春风。
【原注】此阕又载《六一词》
天仙子(别渝州)
醉笑相逢能几度。为报江头春且住。主人今日是行人,红袖舞。清歌女。凭仗东风闲领取⑴。
三月柳枝柔似缕。落絮倦飞还恋树。有情宁不忆西园,莺解语。花无数。应讶使君何处去。
【原注】⑴、一作“教点取”。
又(公择将行)
坐治吴州成乐土。诏卷风飞来圣语。亲舆乞得便藩归,瑶席主。杯休数。清夜为君歌白苎。
花接旧枝新蕊吐。造化不知人有助。看花岁岁比甘棠,嘉月暮。东门路。只恐带将春色去。
定风波令(次子瞻韵送元素内翰)
浴殿词臣亦议兵。禁中颇牧党羌平。诏卷促归难自缓。溪馆。彩花千数酒泉清。
春草未青秋叶暮。归去。一家行色万家情。可恨黄莺相识晚。望断。湖边亭上不闻声。
又(再次韵送子瞻)
谈辨才疏堂上兵。画船齐岸暗潮平。万乘靴袍曾好问。须信。文章传口齿牙清。
三百寺应游未遍。重算。湖山风物岂无情。不独渠丘歌叔度。行路。吴谣终日有余声。
又(霅溪席上同会者六人,杨元素侍读、刘孝叔史部、子瞻公择二学士、陈令举贤良)
西阁名臣奉诏行。南床吏部锦衣荣。中有瀛仙宾与主。相遇。平津选首更神清。
溪上玉楼同宴喜。欢醉。绕堤红叶惜秋英。尽道贤人聚吴分。试问。也应中有老人星。
玉联环
南园已恨归来晚。芳菲满眼。春工偏上好花多,疑不向、空枝暖。
惜恐红云易散。丛丛看遍。当时犹有蕊如梅,问几日上、东风绽。
木兰花(和孙公素别安陆)
相离徒有相逢梦。门外马蹄尘已动。怨歌留待醉时听,远目不堪空际送。
今宵风月知谁共。声咽琵琶槽上凤。人间无物共情多,江水不深山不重。
【录注】按谱为玉楼春调
倾杯乐(吴兴)
横塘水静,花窥影,孤城转。浮玉无尘,五亭争景,画桥对起,垂虹不断。爱溪上琼楼,凭雕阑、久◆飞云远。人在虚空,月生溟海,寒渔夜泛,游鳞可辨。
正是草长苹老,江南地暖。汀洲日晚。更茶山、已过清明,风雨暴千岩、啼鸟怨。芳菲故苑。深红尽、绿叶阴浓。青子枝头满。史君莫放寻春缓。
偷声木兰花
曾居别乘康吴俗。民到于今歌不足。骊驭征鞭。一去东风十二年。
重来却拥诸侯骑。宝带垂鱼金照地。和气融人。清霅千家日日春。
离亭宴(公择别吴兴)
捧黄封诏卷。随处是、离亭别宴。红翠成轮歌未遍。早已恨、野桥风便。此去济南非久,惟有凤池鸾殿。
三月花飞几片。又减却、芳菲过半。千里恩深云海浅。民爱比、春流不断。更上玉楼西望,雁与征帆俱远。
少年游慢
春城三二月。禁柳飘绵未歇。仙篽生香,轻云凝紫,临层阙。歌掌明珠滑,酒脸红霞发。华省名高,少年得意时节。
画刻三题彻。梯汉同登蟾窟。玉殿初宣,银袍齐脱,生仙骨。花探都门晓,马跃芳衢阔。宴罢东风,鞭梢一行飞雪。
醉落魄(吴兴莘老席上)
山围画障。风溪弄月清溶漾。玉楼苕馆人相望。下若醲醅,竞取金钗当。
使君欢醉青娥唱。分明仙曲云中响。南园百卉千家赏。和气熏人,不独花枝上。
【录注】按谱为“一斛珠”调。
相思令(一作长相思)
萍满溪。柳绕堤。相送行人溪水西。归时垅月低。
烟霏霏,雨凄凄。重倚朱门听马嘶。寒鸦相对啼。
行香子
舞雪歌云。闲淡妆匀。蓝溪水、深染轻裙。酒香醺脸,粉色生春。更巧谈话,美情性,好精神。
江空无畔,凌波何处,月桥边、青柳朱门。断钟残角,又送黄昏。奈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
【原注】黄花庵词题曰:美人。
【按】此首又见欧阳修《近体乐府》卷三。
虞美人
苕花飞尽汀风定。苕水天摇影。画船罗绮满溪春。一曲石城清响、入高云。
壶觞昔岁同歌笑。今日无欢侣。南园花少故人稀。月照玉楼依旧、似当时。
转声虞美人(又名胡捣练。霅上送唐彦猷)
使君欲醉离亭酒。酒醒离愁转有。紫禁多时虚右。苕霅留难久。
一声歌掩双罗袖。日落汀花春后。犹有东城烟柳。青荫长依旧。
【录注】胡捣练未见有前后段四句皆四仄韵者,依谱当为桃源忆故人调。
泛青苕(又名感皇恩,正月十四日与公择吴兴泛舟)
绿净无痕。过晓霁清苕,镜里游人。红妆巧,彩船稳,当筵主,秘馆词臣。吴娃劝饮韩娥唱,竞艳容、左右生春。学为行雨,傍画桨,从教水溅罗裙。
溪烟混月黄昏。渐楼台上下,火影星分。飞槛倚,斗牛近,响箫鼓,远破重云。归轩未至千家待,掩半妆、翠箔朱门。衣香拂面,扶醉卸簪花,满袖余氲。
醉桃源(渭州作)
双花连袂近香猊。歌随镂板齐。分明珠索漱烟溪。凝云定不飞。
唇破点,齿编犀。春莺莫乱啼。阳关更在碧峰西。相看翠黛低。
以上见董遐周《吴兴艺文補》
满江红(初春)
飘尽寒梅,笑粉蝶、游蜂未觉。渐迤逦、水明山秀,暖生帘幕。过雨小桃红未透,舞烟新柳青犹弱。记画桥、深处水边亭,曾偷约。
多少恨,今犹昨。愁和闷,都忘却。拚从前烂醉,被花迷著。晴鸽试铃风力软,雏莺弄舌春寒薄。但只愁、锦绣闹妆时,东风恶。
【原注】见黄叔旸《花庵词选》
西江月
泛泛春船载乐,溶溶湖水平桥。高鬟照影翠烟摇。白纻一声云杪。
倦醉天然玉软,弄妆人惜花娇。风情遗恨几时消。不见卢郎年少。
【原注】见杨升庵《词林万选》
玉树后庭花(上元)
华灯火树红相斗。往来如昼。桥河水白天青,讶别生星斗。
落梅秾李还依旧。宝钗沽酒。晓蟾残漏心情,恨雕鞍归后。
【原注】见张綖《诗馀图谱》
卜算子
梦短寒夜长,坐待清霜晓。临镜无人为整妆,但自学、孤鸾照。
楼台红树杪。风月依前好。江水东流郎在西,问尺素、何由到。
燕归梁
去岁中秋玩桂轮。河汉净无云,今年江上共瑶尊。都不是、去年人。
水精宫殿,琉璃台阁,红翠两行分。点唇微破秀眉颦。清影外、见歌尘。
怨王孙
花暮。春去。都门东路。嘶马将行。江南江北,十里五里邮亭。几程程。
高城渐远重凝睇。烟容细。晚碧空无际。不知今夜,何处冷落衾帏。欲眠时。
以上见《词综》補。
诗
醉眠亭(案 徐硕至元嘉禾志,李行中字无悔,筑亭青龙江上,名之曰醉眠,东坡、少游诸公皆有诗)
松陵江畔容,筑室从何年。
世俗徙纷纷,不知李子贤。
在彼既不知,不如醉且眠。
声名衮衮谁知命,醉非爱酒眠非病。
长江浑浑无古今,群山回合来相应。
呼奴沽酒不可迟,买鱼斫膾烦老妻。
何必纫绳系飞兔,百年长短空自知。
直将裈虱视天地,冥冥支枕穷四时。
九衢足尘土,朱门多是非。
秋风老蒪鲈,扁舟何日归。
又
醉翁家有醉眠亭,为爱江堤乱草青。不听耳边啼鸟乱,任教风外杂花零。
饮酣未必过此舍,乐甚应疑造大庭。五柳北窗知此趣,三闾南楚谩孤醒。
【原注】董遐周《吴兴艺文》補作张先诗,《至元嘉禾志》作王观诗。
巢乌
乌啼东南林,危巢雏五六。心在安巢枝,一日千往复。
脱网得群食,入口不入腹。穷生俾反哺,岂能报成育。
【原注】宋文鉴“乌”作“鸟”误。
吴江
春后银鱼霜下鲈,远人曾到合思吴。欲图江色不上笔,静觅鸟声深在芦。
落日未昏闻市散,青天都尽见山孤。桥南水涨虹垂影,清夜灯光合太湖。
【原注】《吴兴艺文》補题曰“游松江”
题西溪无相院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浮萍断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镜中行。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原注】东坡题跋作“华州西溪”,宋文鉴作“题华下无相院西溪”,胡仔《渔隐丛话》作“湖州西溪”。
赠妓兜娘
赵德麟侯鲭録云:子野于吴兴守滕子京席上,见小妓兜娘,子京赏其佳色,后十年再见于京口,绝非向时容态,感之作诗。
十载芳洲抚白萍,移舟弄水赏青春。
当时自倚青春力,不信东风解误人。
营妓张温卿,黄子思爱姬宜哥皆葬宿州城东,过而题诗。
好物难留古亦嗟,人生无物不尘沙。
何时种树连双冢,结就人间并蒂花。
【原注】载《能改斋漫録》。
和元居中风水洞上祖龙图韵
水色风光近使君,浥尘轻雨逐车轮。
暂来不宿宜无恨,多少行春不到人。
【原注】载咸淳《临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