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与融合

  摘 要:当今时代是一个以视觉图像为中心的时代,摄影、电影、绘画、建筑、设计、雕塑、多媒体等都在互为激荡汇流。随着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摄影艺术可以除照片这一基本形式外,还可以以影像、多媒体、装置等媒介形式去呈现。更注重观念性和跨媒介、跨领域合作,呈现视觉、听觉、触觉相融合的跨学科交叉新面貌,使摄影产生更多可能性。

  关键词:摄影;跨界;融合;多元化

  2014年4月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展――《2009年以来的中国新摄影》在武汉美术馆展出。此次展览有:王庆松、付羽、王宁德、刘辛夷等国内知名摄影艺术家的一批具有代表性和节点意义的代表作品。其中包括李郁、刘波、唐晶等武汉本地优秀艺术家的代表作品。所有作品分别以“溢出的界”、“景观观景”、“深浅日常”、“身体身份”、“反观再照”、“再/在新闻”六个单元进行展出。此次展览与武汉美术馆以往的摄影展大相径庭,以往的摄影展题材上偏重纪实,摄影表现手法偏重传统,展览方式都是小巧精致的二维照片形式为主,而本次展览是对传统摄影的一个大胆颠覆与创新。摄影艺术家从当代艺术的角度出发,把艺术家自身对于当代艺术的新认识,新探索融于作品中。在摄影手法、题材、媒介、语音等各方面都是对传统摄影的一种突破,呈现出一个丰富与多元的中国当代艺术摄影新面貌。该展览的新面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摄影创作思路不再受传统专业技术的束缚,而运用各种数码软件Photoshop技术进行图像的瓶贴与融合成各种虚拟图像。第二,摄影的表现手法也不再单一,而选择与其他艺术门类进行大胆的融合,消除了各种艺术门类之间的“边界”;使摄影艺术形式更加丰富多元化。第三,摄影作品的形式也不拘一格,除传统的小巧精致的二维静态的照片外,还包含有以摄影为主要媒介方式,运用了各种新技术新材料,运用各种丰富的声光电影像、多媒体、装置。

  1 数码技术与摄影的融合

  由于数码技术的革新,摄影的创作思路也发生了变化。丰富多样的数码技术与摄影相融合,彻底改变了传统摄影的创作思路。摄影师可以不受图片构图不好,图片曝光不足,后期冲洗技术等一系列传统摄影专业技术的桎梏,甚至拍摄对象也可以是虚拟的。摄影师可以完全摆脱机械复制的束缚。“拍摄对象可以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也可以是不存在的任意虚拟,更可以随意改变客观图片上的内容,不受到任何因素影响,多种编辑软件可以毫无顾忌地将数个毫不相干的事物放置在同一个照片里,大量PS过后的照片更是将事物的真实面目改变得失去本相。已经完全突破了传统意义上摄影创作的艺术本源。”在此次展览中我们欣赏到以PS数码技术作为创作的手段的作品比比皆是。其中艺术家张巍作品《人工剧团》系列作品最为典型,他把自己近几年拍摄过的大量肖像真人素材,选取所需的面部细节,借助软件Photoshop数字技术,将人物五官进行拼贴和互换,通过后期合成出一个个虚拟的人物形象。例如,下图中你看到的昂山素季并不是她本人,而是选取别人的五官合成的。其中也有很多我们熟悉的形象。例如,普京、昂山素季、萨达姆等。张巍的这些通过后期合成的图像,精致而怪异,初看画面很精致,仔细看优雅的女性面部也许有几根胡子、年轻的面孔其实皮肤粗糙松弛毛孔巨大。通过观看这些不同程度扭曲的怪异、阴郁、压抑、扭曲的人物图像,能感觉到混杂在艺术趣味中的文化政治观念以及对社会的沉重历史负担和多重生存体验的思考。这种新的摄影艺术的创作方式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摄影艺术家通过这些幽默诙谐的图像,启发人们一种新的观看世界的方式,而摄影只是成为艺术家自由表达的一种媒介和工具。

  2 摄影手法的多元化

  著名艺术评论家张建建是这样说的:跨界是“边界”的消亡,是一个中心扩散为多个“岛屿”;是来自不同生活场景的相互触摸、共同参与到对方的场域、实现文化互动,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对彼此的认识。艺术理论家们认为:摄影是其他图画媒介的延续,且不应与其他图画艺术相剥离。摄影与书法,绘画,设计等各种艺术形式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可以使以摄影为中心扩散为多个领域,实现艺术间的文化互动,消除了各种艺术门类之间的“边界”;使摄影艺术形式更加丰富多元化。例如,摄影家魏壁的《梦溪》系列作品就是书法与摄影的实现共同融合的典型案例。摄影师用镜头框取家乡的土地,亲人、草木、农具、同时以一个充满时光漏痕的斑驳旧墙作为背景,以单纯的黑白影调记录下一个个交织着回忆和浅淡清愁的画面,画面干净利落,简单而纯粹。然后在每一张照片上用毛笔亲手注释,文字真实而朴实,想到哪写到哪,随性的笔墨下如同在和欣赏者话家常。把对现实城市生活的哀伤与儿时的农村生活的美好童年回忆交叠融合,把对于故乡的无限眷恋和厚爱淋漓尽致地宣泄于每一张影像里。这组通过记录身边熟悉的景物的摄影与具有独特视觉语言的书法相融合的别致画面,是对摄影语言的一种新的探索。

  同时把摄影与手绘相融合的作品在此次展览中也非常引人注目。例如,刘勃麟《城市迷彩》系列作品。他的创作方式为:他自己穿上工作服,以黏性超强的女性用的面膜均匀涂满在其裸露的皮肤处,然后一动不动地站在他经过精心选择与策划背景下,采用人体彩绘的方式,在他身上画上和环境相匹配的图案。然后进行拍摄,最终以照片的形式呈现。摄影家通过这种手绘与摄影的融合“隐形术”,一次次地把自己隐身于胡同墙上、居民楼前、车里、人群中、红旗下、手机堆中……把自己化为了这一幅幅的“隐形人”照片,与这个城市融为一体。这时的人不再是人,只是周围世界中的一个物体。使背景和隐形的身体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冲突感。把对文化、环境和快速发展的经济的一种深刻反思,对生存环境,对命运的一种无言的抗争的苦闷情绪通过这种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画面爆发了出来。

  3 视、听、触觉多媒体展现

  此次展览中,除照片这一基本形式外,还有不少以摄影为主要媒介方式的影像、多媒体、装置作品。正如策展人蔡萌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尽管用传统的方式做摄影仍是一大潮流,但传统领域很难有所突破,而作为一种当代艺术的‘后摄影’则更重观念性和跨媒介、跨领域合作,使摄影产生更多可能性。”例如,摄影家叶甫纳的作品,用动态影像的方式让真人采用摆拍的手法范仿或重新演绎《奥菲利亚》等历史名画,大胆新颖。观众不仅要调动视觉,同时需要调动触觉和听觉进行欣赏。在其作品《水》,借艺术家的视角用影像方式去重新演绎名画《水之赋予我》(1938)画面的主要元素是躺在浴缸中艺术家看她自己残缺的下体,穿上一双模糊了鞋和脚之间界限的鞋,在浴缸中放入我之前自己做的一些小装置还有其他作品的图片等,画面脚跟底部以一束底部蓝紫色的灯光映衬一缕袅袅的青烟从画面升起,同时伴有咕咚咕咚的水流声,希望表现出一种非常有生命力、非常有野心的女性化。叶甫纳的这种大型摄影、录像作品,可以认为,她是在以一种富于活力的方式介入到历史图像深层的思考当中,更可以说,她是试图回到过去,去寻找一个别样的现在。   展览中最吸人眼球的还有缪晓春创作的《新立方主义――无中生有》影像装置作品,伴随着优美的音乐,一幅幅气势宏伟的现实或超现实的虚拟景象不断在立方体的屏幕上浮现。而他作品的灵感却来源于米开朗琪罗的雕塑作品,用他自己的形象置换了画面中的所有形象。将所有形象用3D技术做成类似于米开朗琪罗的雕塑作品的大理石的质感。然后将整个场景由一个原先是二维的图像便“转换”成了三维的空间。主体形象便不仅能从前面看这个场景,而且也能从前后左右上来看它,甚至也可以漫步其中“拍摄照片”。用一个虚拟的摄像机同时从侧面、旁边、上面等多维角度拍摄同一场景,运动到每一截面的物体甚至如同被切割了一样,再将所拍摄的画面拼接在一起,便如同在该场景中截取了一个立方体,在三维软件中很轻易地把多个摄像机拍摄,并使摄像机与摄像机之间成90°直角,这个在现实场景的不可能转为了可能。因而当把五个虚拟摄像机拍摄的画面,从前后左右和顶部投射到同一个立方体上时,五个画面便可以精确地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由投影组成的立方体。缪晓春将一个2D的二维平面图像转化为一个3D的数码场景,再“拍摄”二维静态图像和制作动态影像(Video),打破了传统的动态影像制作方式:在一个现实场景(3D)中拍摄照片,再将一个具体的场景转化为二维平面2D图像。缪晓春采用前卫的投影装置和艺术性叙事手法,将打破观者对立体动画的视觉印象。体现了艺术家企图用一个当代人的视角与技术手段挑战和超越传统与当代,东方与“西方”审美的疆界。

  4 结语

  摄影与电影、绘画、建筑、设计、雕塑、多媒体等多种艺术门类间跨界与融合,从本质上看原本是很自然的事,从中国传统艺术到现代艺术再到当代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跨界与融合完全是一种自然常态,就像刘晨晨在《艺术的跨界与融合――传统艺术观的回归》一文中指出“艺术间之所以能够实现跨界,源于艺术创作思路与方法的共通性,也源于科学划界分类研究的桎梏性。”这是艺术融合的本能需求的体现。此次展览中所呈现出来的各种多元化的影像作品,艺术的本源是同一性的体现,艺术家们想通过直观的形、声、色手段,以在感受与过程中达到精神与自然的合一。摄影与电影、绘画、建筑、设计、雕塑、多媒体等多种艺术门类间形成的无风格,无流派,求新求异的跨界表现,不仅是对传统精神的一种回归和验证,而且通过手段与形式的融合,寻求艺术创作思路与方法间的共同性,消除各艺术门类间的界限,摆脱传统专业技术对摄影创作的束缚,实现摄影手法、题材、媒介、语音等各方面的突破,呈现出一个丰富与多元的中国当代艺术摄影新面貌,有利于摄影产生更多可能性。真正实现艺术的无界通融,共同繁荣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 乔纳森・弗里德(英).美学与摄影[M].王升才,冯文极,库宗波,译.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2] 刘晨晨.艺术的跨界与融合――传统艺术观的回归[J].艺术研究,2012(05).

  [3] 李可颗.数字技术对当代摄影创作影响的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论文,2012.

  摘 要:当今时代是一个以视觉图像为中心的时代,摄影、电影、绘画、建筑、设计、雕塑、多媒体等都在互为激荡汇流。随着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摄影艺术可以除照片这一基本形式外,还可以以影像、多媒体、装置等媒介形式去呈现。更注重观念性和跨媒介、跨领域合作,呈现视觉、听觉、触觉相融合的跨学科交叉新面貌,使摄影产生更多可能性。

  关键词:摄影;跨界;融合;多元化

  2014年4月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展――《2009年以来的中国新摄影》在武汉美术馆展出。此次展览有:王庆松、付羽、王宁德、刘辛夷等国内知名摄影艺术家的一批具有代表性和节点意义的代表作品。其中包括李郁、刘波、唐晶等武汉本地优秀艺术家的代表作品。所有作品分别以“溢出的界”、“景观观景”、“深浅日常”、“身体身份”、“反观再照”、“再/在新闻”六个单元进行展出。此次展览与武汉美术馆以往的摄影展大相径庭,以往的摄影展题材上偏重纪实,摄影表现手法偏重传统,展览方式都是小巧精致的二维照片形式为主,而本次展览是对传统摄影的一个大胆颠覆与创新。摄影艺术家从当代艺术的角度出发,把艺术家自身对于当代艺术的新认识,新探索融于作品中。在摄影手法、题材、媒介、语音等各方面都是对传统摄影的一种突破,呈现出一个丰富与多元的中国当代艺术摄影新面貌。该展览的新面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摄影创作思路不再受传统专业技术的束缚,而运用各种数码软件Photoshop技术进行图像的瓶贴与融合成各种虚拟图像。第二,摄影的表现手法也不再单一,而选择与其他艺术门类进行大胆的融合,消除了各种艺术门类之间的“边界”;使摄影艺术形式更加丰富多元化。第三,摄影作品的形式也不拘一格,除传统的小巧精致的二维静态的照片外,还包含有以摄影为主要媒介方式,运用了各种新技术新材料,运用各种丰富的声光电影像、多媒体、装置。

  1 数码技术与摄影的融合

  由于数码技术的革新,摄影的创作思路也发生了变化。丰富多样的数码技术与摄影相融合,彻底改变了传统摄影的创作思路。摄影师可以不受图片构图不好,图片曝光不足,后期冲洗技术等一系列传统摄影专业技术的桎梏,甚至拍摄对象也可以是虚拟的。摄影师可以完全摆脱机械复制的束缚。“拍摄对象可以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也可以是不存在的任意虚拟,更可以随意改变客观图片上的内容,不受到任何因素影响,多种编辑软件可以毫无顾忌地将数个毫不相干的事物放置在同一个照片里,大量PS过后的照片更是将事物的真实面目改变得失去本相。已经完全突破了传统意义上摄影创作的艺术本源。”在此次展览中我们欣赏到以PS数码技术作为创作的手段的作品比比皆是。其中艺术家张巍作品《人工剧团》系列作品最为典型,他把自己近几年拍摄过的大量肖像真人素材,选取所需的面部细节,借助软件Photoshop数字技术,将人物五官进行拼贴和互换,通过后期合成出一个个虚拟的人物形象。例如,下图中你看到的昂山素季并不是她本人,而是选取别人的五官合成的。其中也有很多我们熟悉的形象。例如,普京、昂山素季、萨达姆等。张巍的这些通过后期合成的图像,精致而怪异,初看画面很精致,仔细看优雅的女性面部也许有几根胡子、年轻的面孔其实皮肤粗糙松弛毛孔巨大。通过观看这些不同程度扭曲的怪异、阴郁、压抑、扭曲的人物图像,能感觉到混杂在艺术趣味中的文化政治观念以及对社会的沉重历史负担和多重生存体验的思考。这种新的摄影艺术的创作方式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摄影艺术家通过这些幽默诙谐的图像,启发人们一种新的观看世界的方式,而摄影只是成为艺术家自由表达的一种媒介和工具。

  2 摄影手法的多元化

  著名艺术评论家张建建是这样说的:跨界是“边界”的消亡,是一个中心扩散为多个“岛屿”;是来自不同生活场景的相互触摸、共同参与到对方的场域、实现文化互动,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对彼此的认识。艺术理论家们认为:摄影是其他图画媒介的延续,且不应与其他图画艺术相剥离。摄影与书法,绘画,设计等各种艺术形式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可以使以摄影为中心扩散为多个领域,实现艺术间的文化互动,消除了各种艺术门类之间的“边界”;使摄影艺术形式更加丰富多元化。例如,摄影家魏壁的《梦溪》系列作品就是书法与摄影的实现共同融合的典型案例。摄影师用镜头框取家乡的土地,亲人、草木、农具、同时以一个充满时光漏痕的斑驳旧墙作为背景,以单纯的黑白影调记录下一个个交织着回忆和浅淡清愁的画面,画面干净利落,简单而纯粹。然后在每一张照片上用毛笔亲手注释,文字真实而朴实,想到哪写到哪,随性的笔墨下如同在和欣赏者话家常。把对现实城市生活的哀伤与儿时的农村生活的美好童年回忆交叠融合,把对于故乡的无限眷恋和厚爱淋漓尽致地宣泄于每一张影像里。这组通过记录身边熟悉的景物的摄影与具有独特视觉语言的书法相融合的别致画面,是对摄影语言的一种新的探索。

  同时把摄影与手绘相融合的作品在此次展览中也非常引人注目。例如,刘勃麟《城市迷彩》系列作品。他的创作方式为:他自己穿上工作服,以黏性超强的女性用的面膜均匀涂满在其裸露的皮肤处,然后一动不动地站在他经过精心选择与策划背景下,采用人体彩绘的方式,在他身上画上和环境相匹配的图案。然后进行拍摄,最终以照片的形式呈现。摄影家通过这种手绘与摄影的融合“隐形术”,一次次地把自己隐身于胡同墙上、居民楼前、车里、人群中、红旗下、手机堆中……把自己化为了这一幅幅的“隐形人”照片,与这个城市融为一体。这时的人不再是人,只是周围世界中的一个物体。使背景和隐形的身体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冲突感。把对文化、环境和快速发展的经济的一种深刻反思,对生存环境,对命运的一种无言的抗争的苦闷情绪通过这种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画面爆发了出来。

  3 视、听、触觉多媒体展现

  此次展览中,除照片这一基本形式外,还有不少以摄影为主要媒介方式的影像、多媒体、装置作品。正如策展人蔡萌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尽管用传统的方式做摄影仍是一大潮流,但传统领域很难有所突破,而作为一种当代艺术的‘后摄影’则更重观念性和跨媒介、跨领域合作,使摄影产生更多可能性。”例如,摄影家叶甫纳的作品,用动态影像的方式让真人采用摆拍的手法范仿或重新演绎《奥菲利亚》等历史名画,大胆新颖。观众不仅要调动视觉,同时需要调动触觉和听觉进行欣赏。在其作品《水》,借艺术家的视角用影像方式去重新演绎名画《水之赋予我》(1938)画面的主要元素是躺在浴缸中艺术家看她自己残缺的下体,穿上一双模糊了鞋和脚之间界限的鞋,在浴缸中放入我之前自己做的一些小装置还有其他作品的图片等,画面脚跟底部以一束底部蓝紫色的灯光映衬一缕袅袅的青烟从画面升起,同时伴有咕咚咕咚的水流声,希望表现出一种非常有生命力、非常有野心的女性化。叶甫纳的这种大型摄影、录像作品,可以认为,她是在以一种富于活力的方式介入到历史图像深层的思考当中,更可以说,她是试图回到过去,去寻找一个别样的现在。   展览中最吸人眼球的还有缪晓春创作的《新立方主义――无中生有》影像装置作品,伴随着优美的音乐,一幅幅气势宏伟的现实或超现实的虚拟景象不断在立方体的屏幕上浮现。而他作品的灵感却来源于米开朗琪罗的雕塑作品,用他自己的形象置换了画面中的所有形象。将所有形象用3D技术做成类似于米开朗琪罗的雕塑作品的大理石的质感。然后将整个场景由一个原先是二维的图像便“转换”成了三维的空间。主体形象便不仅能从前面看这个场景,而且也能从前后左右上来看它,甚至也可以漫步其中“拍摄照片”。用一个虚拟的摄像机同时从侧面、旁边、上面等多维角度拍摄同一场景,运动到每一截面的物体甚至如同被切割了一样,再将所拍摄的画面拼接在一起,便如同在该场景中截取了一个立方体,在三维软件中很轻易地把多个摄像机拍摄,并使摄像机与摄像机之间成90°直角,这个在现实场景的不可能转为了可能。因而当把五个虚拟摄像机拍摄的画面,从前后左右和顶部投射到同一个立方体上时,五个画面便可以精确地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由投影组成的立方体。缪晓春将一个2D的二维平面图像转化为一个3D的数码场景,再“拍摄”二维静态图像和制作动态影像(Video),打破了传统的动态影像制作方式:在一个现实场景(3D)中拍摄照片,再将一个具体的场景转化为二维平面2D图像。缪晓春采用前卫的投影装置和艺术性叙事手法,将打破观者对立体动画的视觉印象。体现了艺术家企图用一个当代人的视角与技术手段挑战和超越传统与当代,东方与“西方”审美的疆界。

  4 结语

  摄影与电影、绘画、建筑、设计、雕塑、多媒体等多种艺术门类间跨界与融合,从本质上看原本是很自然的事,从中国传统艺术到现代艺术再到当代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跨界与融合完全是一种自然常态,就像刘晨晨在《艺术的跨界与融合――传统艺术观的回归》一文中指出“艺术间之所以能够实现跨界,源于艺术创作思路与方法的共通性,也源于科学划界分类研究的桎梏性。”这是艺术融合的本能需求的体现。此次展览中所呈现出来的各种多元化的影像作品,艺术的本源是同一性的体现,艺术家们想通过直观的形、声、色手段,以在感受与过程中达到精神与自然的合一。摄影与电影、绘画、建筑、设计、雕塑、多媒体等多种艺术门类间形成的无风格,无流派,求新求异的跨界表现,不仅是对传统精神的一种回归和验证,而且通过手段与形式的融合,寻求艺术创作思路与方法间的共同性,消除各艺术门类间的界限,摆脱传统专业技术对摄影创作的束缚,实现摄影手法、题材、媒介、语音等各方面的突破,呈现出一个丰富与多元的中国当代艺术摄影新面貌,有利于摄影产生更多可能性。真正实现艺术的无界通融,共同繁荣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 乔纳森・弗里德(英).美学与摄影[M].王升才,冯文极,库宗波,译.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2] 刘晨晨.艺术的跨界与融合――传统艺术观的回归[J].艺术研究,2012(05).

  [3] 李可颗.数字技术对当代摄影创作影响的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论文,2012.


相关文章

  • 全媒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 <全媒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广播电视学 总学分:3 总学时:48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专业基础课:正确理解媒介融合的定义,掌握媒介融合的核心概念和相关理论:掌握内容融合.网络融合.终端融合的成因.形态及发展方向:理解媒介 ...查看


  • 当代西方社会融合研究的概念.理论及应用
  • 当代西方社会融合研究的概念.理论及应用 ・悦中山h,杜海峰m,李树茁k,费尔德曼z 第-In卷 (1.西安交通大学a.管理学院b.公共管理与复杂性研究中心c.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西安710049:2.斯坦福大学莫里森人口与资源研究所,美国斯 ...查看


  • 产业融合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应的实证研究
  • 作者:单元媛罗威 企业经济 2013年11期 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了产业变革,形成了新型的产业形态,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动力.由于技术融合出现的产业融合打破了以固定化产业边界为特征的产业分立现象及产业运行的 ...查看


  • 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宏伟蓝图
  • 军报,2015323 习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新形势下大力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性紧迫性,为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指明了方向.为深入学习理解习主席关于深入 ...查看


  • 媒介融合的多维分析
  • _墨量目圜翌逾:搓企塾佥煎垒丝佥堑 媒介融合的多维分析 ■ 邓 瑜 [内容摘要]本文在综述媒介融合趋势及研究现状的前提下,以作者对媒介系统的划分为基础,结 合对媒介主体的独特理解,展开对媒介融合的多维分析,具体包括媒介内容系统的融合.媒介网 ...查看


  • 多源遥感数据融合原理与模型结构及应用
  • 第27卷 第5期 西 南 林 学 院 学 报 2007年10月 JOURNAL OF S OUTH W EST F OREST RY COLLEGE Vol . 27 No . 5 Oct . 2007 多源遥感数据融合原理与模型结构及应用 ...查看


  • 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模式探析_曹继东
  • DOI:10.13363/j.publishingjournal.2016.03.005 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模式探析 曹继东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38) [摘 要] 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出版战略, ...查看


  • 烟草种间叶肉原生质体融合方法的研究
  • 第15卷 第3期 2006年7月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ofYunnanNationalitiesUniversity(NaturalSciencesEdition)Vol.15 No.3July.2006 烟草种间叶 ...查看


  • 批注论文标准格式
  • 分类号 密级 U D C 编号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网络在商业中的应用之研究 系 别 继续教育学院 专业名称 计算机网络 年 级 2008级 姓名 秦岭 学 号 [1**********]8 指导教师姓名 黄晓明 二0一一年十月 摘 ...查看


  • 跨媒体研究
  • 绪论 国外"媒介融合'研究现状 1983年,美国人Ithiel De Sola Pool <自由的科技>中最早提出:媒介融合. 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一些藩篱的打破,电视,网络,移动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新闻媒体 将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