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胃病的西医分类及联合用药

在一些医学书籍上引起胃病的原因特别多,在这里归纳提纯一下。对于药店来说最应该与顾客交待清楚的病因可归纳为六个,分别是:胃酸、幽门螺杆菌、各类刺激、消化道黏膜、消化酶、胃肠道动力。

我们研究所有疾病都要找到病因。知道了病因就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把这些病因去掉就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当然还有一些疾病是搞不清楚病因的,我们就针对症状进行治疗。所以我们在药店销售中,对因+对症的联合用药方法是最基本的联合用药方法了。

胃酸关系着两方面的症状,一个是胃酸过多,一个是胃酸不足。在给顾客推荐药品时一定要详细询问,根据情况,胃酸的多与少要分清。

胃酸过多会引起烧心、反酸、溃疡病;

胃酸不足就会导致消化不良,长期的消化不良会导致营养不良。

幽门螺旋杆菌也叫幽门螺杆菌,国际通用的英文代号(HP)。幽门螺杆菌难以杀灭,胃酸都杀不死它,所以抗生素的选择就很重要,选择不当不但杀不死它还容易导致菌群紊乱。

经过多年的药理实验发现克拉霉素是杀灭幽门螺杆菌能力最强的抗生素。所以克拉霉素是三联疗法中必选的药物。虽然克拉霉素是最好的,但还需要有帮忙的,排在第二位的就是阿莫西林,它是青霉素的一种,是羟氨卞青霉素。优点是抗菌谱广,但是一定要注意青霉素过敏的人群禁用。如果青霉素过敏就用硝基咪唑类来替代阿莫西林,硝基咪唑类包括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

各类刺激是导致胃病的主要因素之一。胃为什么会生病呢?第一是胃的防御能力下降,第二就是对胃产生刺激过多。刺激来源于很多方面,包括:辛辣刺激性食物刺激,食物的凉热温度刺激,咖啡因、烟酒、药物等方面刺激和情绪上的刺激。

胃粘膜虽然很薄、很柔软,但它不怕酸,所以能够起到隔离胃酸的作用。我们的胃壁分为四层,从里到外第一层是黏膜层;第二层紧贴着黏膜层的是黏膜下层;第三层就是肌层;最外面的是浆膜层。如果胃黏膜受到破损,胃酸顺着伤口往下渗首先到达黏膜下层,黏膜下层是非常薄的,它几乎与黏膜层溶在一起,所以胃酸穿过黏膜层之后就很容易穿过黏膜下层再往下就会损伤到肌层,一旦到达肌层胃酸就会把肌肉消化掉形成溃疡。为什么溃疡病都很疼?因为肌层中有丰富的神经和血管,所以一旦形成溃疡就会很疼。

消化酶消化食物是由两类物质共同来完成的,一类是胃酸,另一类就是消化酶。缺乏消化酶会导致消化速度变慢,食物的消化周期会变长,食物长期在胃里没有充分消化会发酵,产生一些特殊的味道,一打嗝就会有酸腐的味道,通常会把这个现象称为“伤食”。

消化道动力的问题包括1、动力的正常方向:如果出现反动力方向运动,食物在胃里向上运动就会返回口腔造成呕吐;胃酸向上运动就会反酸;气体向上运动就会打嗝、呃逆。

2、胃动力不足:主要会引起胃脘胀。

3、肠动力不足:主要会引起脐腹胀,便秘。

4、动力过强:动力过强就会导致痉挛,胃和肠都会发生。

胃病西医分类及联合用药

1、功能性消化不良

断断续续地有上腹部不适(上腹痛、上腹灼热感),餐后饱胀和早饱,同时存在烧心(反酸)、嗳气、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用药模式举例:

奥美拉唑胶囊(推荐理由:抑制胃酸分泌,针对上腹痛,上腹灼热症状)+多潘立酮(推荐理由:促进胃动力,针对餐后饱胀、早饱症状)(以上两款药品均为餐前服用,疗程2-8周)+健胃消炎颗粒(推荐理由:健脾和胃)

2、胃炎

大多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上腹饱胀不适,无规律的上腹痛,恶心、呕吐、嗳气、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需要靠胃镜检查确诊。

病因:幽门螺杆菌(HP)感染、饮食因素、药物刺激等。

用药模式举例:

针对(HP)感染:奥美拉唑胶囊(推荐理由:抑制胃酸)+克拉霉素胶囊+阿莫西林胶囊(推荐理由:对抗幽门螺杆菌)+复方谷氨酰胺颗粒(推荐理由:隔离胃酸修复胃肠粘膜)(以上每疗程7-14天)如伴有胃胀症状+多潘立酮(推荐理由:促进胃动力)+中成药(按照中医胃病辩证施治)

3、消化性溃疡

(1)胃溃疡疼痛特点:饭后痛,节律为餐后0.5-1小时左右出现疼痛,下餐前自行缓解。疼痛部位正中或偏左。

(2)十二指肠溃疡疼痛特点:饭前痛、夜间痛。节律为餐后2-4小时左右疼痛或夜间痛,疼痛部位偏右,还可伴有腹胀嗳气,反酸等。

用药模式举例:

克拉霉素胶囊+阿莫西林胶囊(推荐理由:杀灭幽门螺杆菌)+奥美拉唑胶囊(推荐理由:抑制胃酸分泌)+复方谷氨酰胺颗粒(推荐理由:隔离胃酸,修复消化道黏膜)

胃溃疡用药疗程:2-4周;

十二指肠溃疡用药疗程:6-4周。

4、反流性食管炎

烧心和反流(酸)常在餐后1小时发生;卧位,弯腰或夜间入睡时发生或加重。

用药模式举例:

奥美拉唑胶囊(推荐理由:抑制胃酸分泌)+多潘立酮(推荐理由:纠正胃动力方向)+复方谷氨酰胺颗粒(推荐理由:隔离胃酸,修复消化道黏膜)+对症中成药(如肝胃郁热型用左金丸,肝胃不和型用舒肝和胃丸)

5、胆汁反流性胃炎

中上腹持续性烧灼痛,餐后疼痛加重,服碱性药物后不能缓解。呕吐胆汁,腹胀,胆汁性呕吐是其特征性表现。

用药模式举例:

铝碳酸镁咀嚼片(推荐理由:吸附强碱性的消化液)+多潘立酮(推荐理由:纠正胃动力方向)+复方谷氨酰胺颗粒(推荐理由:隔离胃酸,修复消化道黏膜)+对症中成药

胃与食管反流性疾病的注意事项

(1)改变生活方式:避免增加腹压的活动,如发怒、抬重物、弯腰等;睡眠时要垫高上身,肩部垫高10厘米左右。

(2)改变饮食习惯:睡前勿进食,少吃辛辣、油腻、甜食、咖啡、茶等;忌烟酒。

在一些医学书籍上引起胃病的原因特别多,在这里归纳提纯一下。对于药店来说最应该与顾客交待清楚的病因可归纳为六个,分别是:胃酸、幽门螺杆菌、各类刺激、消化道黏膜、消化酶、胃肠道动力。

我们研究所有疾病都要找到病因。知道了病因就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把这些病因去掉就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当然还有一些疾病是搞不清楚病因的,我们就针对症状进行治疗。所以我们在药店销售中,对因+对症的联合用药方法是最基本的联合用药方法了。

胃酸关系着两方面的症状,一个是胃酸过多,一个是胃酸不足。在给顾客推荐药品时一定要详细询问,根据情况,胃酸的多与少要分清。

胃酸过多会引起烧心、反酸、溃疡病;

胃酸不足就会导致消化不良,长期的消化不良会导致营养不良。

幽门螺旋杆菌也叫幽门螺杆菌,国际通用的英文代号(HP)。幽门螺杆菌难以杀灭,胃酸都杀不死它,所以抗生素的选择就很重要,选择不当不但杀不死它还容易导致菌群紊乱。

经过多年的药理实验发现克拉霉素是杀灭幽门螺杆菌能力最强的抗生素。所以克拉霉素是三联疗法中必选的药物。虽然克拉霉素是最好的,但还需要有帮忙的,排在第二位的就是阿莫西林,它是青霉素的一种,是羟氨卞青霉素。优点是抗菌谱广,但是一定要注意青霉素过敏的人群禁用。如果青霉素过敏就用硝基咪唑类来替代阿莫西林,硝基咪唑类包括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

各类刺激是导致胃病的主要因素之一。胃为什么会生病呢?第一是胃的防御能力下降,第二就是对胃产生刺激过多。刺激来源于很多方面,包括:辛辣刺激性食物刺激,食物的凉热温度刺激,咖啡因、烟酒、药物等方面刺激和情绪上的刺激。

胃粘膜虽然很薄、很柔软,但它不怕酸,所以能够起到隔离胃酸的作用。我们的胃壁分为四层,从里到外第一层是黏膜层;第二层紧贴着黏膜层的是黏膜下层;第三层就是肌层;最外面的是浆膜层。如果胃黏膜受到破损,胃酸顺着伤口往下渗首先到达黏膜下层,黏膜下层是非常薄的,它几乎与黏膜层溶在一起,所以胃酸穿过黏膜层之后就很容易穿过黏膜下层再往下就会损伤到肌层,一旦到达肌层胃酸就会把肌肉消化掉形成溃疡。为什么溃疡病都很疼?因为肌层中有丰富的神经和血管,所以一旦形成溃疡就会很疼。

消化酶消化食物是由两类物质共同来完成的,一类是胃酸,另一类就是消化酶。缺乏消化酶会导致消化速度变慢,食物的消化周期会变长,食物长期在胃里没有充分消化会发酵,产生一些特殊的味道,一打嗝就会有酸腐的味道,通常会把这个现象称为“伤食”。

消化道动力的问题包括1、动力的正常方向:如果出现反动力方向运动,食物在胃里向上运动就会返回口腔造成呕吐;胃酸向上运动就会反酸;气体向上运动就会打嗝、呃逆。

2、胃动力不足:主要会引起胃脘胀。

3、肠动力不足:主要会引起脐腹胀,便秘。

4、动力过强:动力过强就会导致痉挛,胃和肠都会发生。

胃病西医分类及联合用药

1、功能性消化不良

断断续续地有上腹部不适(上腹痛、上腹灼热感),餐后饱胀和早饱,同时存在烧心(反酸)、嗳气、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用药模式举例:

奥美拉唑胶囊(推荐理由:抑制胃酸分泌,针对上腹痛,上腹灼热症状)+多潘立酮(推荐理由:促进胃动力,针对餐后饱胀、早饱症状)(以上两款药品均为餐前服用,疗程2-8周)+健胃消炎颗粒(推荐理由:健脾和胃)

2、胃炎

大多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上腹饱胀不适,无规律的上腹痛,恶心、呕吐、嗳气、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需要靠胃镜检查确诊。

病因:幽门螺杆菌(HP)感染、饮食因素、药物刺激等。

用药模式举例:

针对(HP)感染:奥美拉唑胶囊(推荐理由:抑制胃酸)+克拉霉素胶囊+阿莫西林胶囊(推荐理由:对抗幽门螺杆菌)+复方谷氨酰胺颗粒(推荐理由:隔离胃酸修复胃肠粘膜)(以上每疗程7-14天)如伴有胃胀症状+多潘立酮(推荐理由:促进胃动力)+中成药(按照中医胃病辩证施治)

3、消化性溃疡

(1)胃溃疡疼痛特点:饭后痛,节律为餐后0.5-1小时左右出现疼痛,下餐前自行缓解。疼痛部位正中或偏左。

(2)十二指肠溃疡疼痛特点:饭前痛、夜间痛。节律为餐后2-4小时左右疼痛或夜间痛,疼痛部位偏右,还可伴有腹胀嗳气,反酸等。

用药模式举例:

克拉霉素胶囊+阿莫西林胶囊(推荐理由:杀灭幽门螺杆菌)+奥美拉唑胶囊(推荐理由:抑制胃酸分泌)+复方谷氨酰胺颗粒(推荐理由:隔离胃酸,修复消化道黏膜)

胃溃疡用药疗程:2-4周;

十二指肠溃疡用药疗程:6-4周。

4、反流性食管炎

烧心和反流(酸)常在餐后1小时发生;卧位,弯腰或夜间入睡时发生或加重。

用药模式举例:

奥美拉唑胶囊(推荐理由:抑制胃酸分泌)+多潘立酮(推荐理由:纠正胃动力方向)+复方谷氨酰胺颗粒(推荐理由:隔离胃酸,修复消化道黏膜)+对症中成药(如肝胃郁热型用左金丸,肝胃不和型用舒肝和胃丸)

5、胆汁反流性胃炎

中上腹持续性烧灼痛,餐后疼痛加重,服碱性药物后不能缓解。呕吐胆汁,腹胀,胆汁性呕吐是其特征性表现。

用药模式举例:

铝碳酸镁咀嚼片(推荐理由:吸附强碱性的消化液)+多潘立酮(推荐理由:纠正胃动力方向)+复方谷氨酰胺颗粒(推荐理由:隔离胃酸,修复消化道黏膜)+对症中成药

胃与食管反流性疾病的注意事项

(1)改变生活方式:避免增加腹压的活动,如发怒、抬重物、弯腰等;睡眠时要垫高上身,肩部垫高10厘米左右。

(2)改变饮食习惯:睡前勿进食,少吃辛辣、油腻、甜食、咖啡、茶等;忌烟酒。


相关文章

  • 日常用药常识
  • 日常用药常识 下面是日常用药常识,实为治病救命,助人防身.住家旅行之必备佳品. 咳嗽类: 咳,是以有声无痰为咳.嗽,而有痰无声为嗽.日常生活中一般多为疾声异见,难以区分,故称咳嗽.咳嗽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尽可能分清所属于什么症状的咳嗽 ...查看


  • 2011学校春季健康知识讲座
  • 2011年学校春季健康知识讲座 长沙县一中医务室 胡志清 同学们好! 我是学校医务室胡医师,今天学校挤出这个宝贵的时间让我给同学们传播一些重要的健康知识,目的是让同学们预防疾病.少生病或者防止小病变大病.所以请同学们认真听.仔细记.付诸于行 ...查看


  • 中医学教学大纲2013
  • <中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中医学 英文名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课程 总学时: 51 理论课学时: 51 实验学时:0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本科 课程简介 ...查看


  • 泌特联合中草药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体会
  • [摘要] 目的 研究应用泌特(复方阿嗪咪特肠溶片)联合中草药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体会. 方法 100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给予泌特加中草药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50例,单纯应用中草药治疗,分别观察两组 ...查看


  • 临床中成药合理应用思路-赵明昕
  • 第17卷 第6期 2015 年 6 月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Vol. 17 No. 6 Jun .,2015 DOI:10.13194/j.issn.1673-84 ...查看


  • 慢性胃炎联合用药为何不见效
  • 在临床上,为了尽快治愈疾病,医生在给大多数慢性胃炎患者和消化性溃疡患者开药时,常常会选择联合用药,有时,甚至会给病人选择两种以上的药物联 合使用. 这样做是为了获得比单方制药更好的疗效,但是,如果病人缺乏联合用药的基本知识,随意使用,就可能 ...查看


  • 高血压中医证候分类及中成药研究进展_史楠楠
  • 高血压中医证候分类及中成药研究进展 史楠楠1 连智华2 林敏2 (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医学基础研究所 2.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北京 100700) 高血压病(essentialhy pertension,EH)又称原发性高血压,是 ...查看


  • 西医内科学重点
  • A 阿托品化:即临床出现瞳孔较前扩大.口干.皮肤干燥.颜面潮红.肺部湿罗音消失.心率加快.胆碱酯酶复活剂(碘解磷定.氯磷定.双复磷.双解磷) D 癫痫持续状态:指一次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或连续多次发作,发作间歇期意识或神经功能未恢复至通 ...查看


  • 药店的实习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药店营业员岗位体验 今年寒假,我通过一位在药店工作的阿姨联系了惠好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福州福光南路分店的负责人魏宏辉,并征得他的同意在该药店进行为期十天的社会实践.希望通过此次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