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昆明造福人民
——仇和离任时在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2011年12月3日)
仇和
各位领导、同志们:
刚才,维佳部长宣布了省委对市委主要领导调整的决定。我完全赞同、衷心拥护、坚决服从。田欣同志政治立场坚定、政策理论水平高、思想作风过硬、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具有很强的组织领导能力,由他担任昆明市委书记是合适的。纪恒代省长作了重要讲话,对昆明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昆明领导班子寄予了殷切期望,对昆明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希望大家深刻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2007年12月,中央和省委调我到从未来过的云南昆明工作,转眼已过去四年时间。省党代会期间,忙里得闲之时,我就独自到海埂大堤上,去看不远万里而来的红嘴鸥,看空阔无边的滇池,看睡美人般的西山,看蓝蓝的天、悠然的云,看树荫下、花丛中与海鸥同乐的人们。而这个季节,北国风光更多的则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东部沿海也是冬意渐浓、寒风阵阵。我庆幸自己,能够赶上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好时代。特别是来到昆明这四年,正当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际,正值我国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之时,正逢云南着力推进现代新昆明建设之机,天时、地利、人和共同构建了难得的干事创业环境。昆明作为享誉世界的春城,又是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门户型、枢纽型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之美、高原风光之美、民族风情之美、都市时尚之美和边境异域之美。在昆明工作四年,时间虽然不长,却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岁月,是我成长中最宝贵的一段时光,是我工作中最充实的一段经历。伴随着调离日子的临近,我的心情也越来越难以平静。连日来,昆明的山山水水,昆明的父老乡亲,昆明的广大干部和一起奋斗的事业,时刻萦绕在心头、浮现在眼前,一幅幅画卷、一幕幕场景,是那么清晰、那么鲜活,令人难忘、令人感动、令人眷恋。
“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记得刚到昆明工作时,我曾经推荐大家看迪拜酋长阿勒马克图姆的《我的构想》。这本书在开篇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非洲,每天清晨,羚羊醒来便懂得自己要跑得比狮子快,否则其命运便是灭亡。还是在非洲,每天清晨,狮子醒来便懂得自己要跑得比最慢的羚羊快,否则就会被饿死。不管你是狮子还是羚羊,每当晨光开启,你就要比别人跑得快,才能得以生存。这是草原铁的法则和规律。而我们所处的世界,竞争无处不在、
日趋激烈,已由大鱼吃小鱼,转为快鱼吃慢鱼!城市之间、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竞争力排序易位频繁、此起彼伏。回顾过去四年时间,正是基于这种对形势的认识和判断,我与昆明的同志们、同事们一道,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开拓创新、务实苦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现代新昆明建设,在昆明跨越式、追赶型、超常规发展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取得了阶段性成绩。我深知,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个人的贡献是微小的。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昆明历届市委、市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础,得益于老领导、老同志们的悉心指导,得益于各驻昆单位和兄弟州市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市级领导班子的精诚合作,得益于各级干部的创造性工作,更得益于全市726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奋斗。借此机会,谨向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同事以及全市各族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四年的工作,很多是在补课、打基础、还历史欠账。它既是历史的传承和延续,也是未来的起点和根基,而许多战略性举措还刚刚启动,今后的工作仍将是任重道远。我和同志们都很清楚,当前乃至未来较长时间,昆明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国仍然处在落后位次、较低水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等问题依然突出。四年来,我虽然做了一些自己职责所系、力所能及的工作,但与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相比,与全市各族人民的期盼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由于受各种因素和条件的制约,更由于受自身能力和水平、智慧和胆识的局限,尽管本人在主观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仍然有一些想去做、该去做的工作没有去做,也有一些工作正在推进过程中,还有一些工作做得不够完美、不尽如意,留下了一些不足和遗憾。我时常觉得,如果自己在学习上再刻苦一些,或许决策水平和工作质量会更高一些;如果自己在工作中能更深入一些、接触群众更广泛一些,或许考虑问题会更全面一些;如果自己的性格再温和一些、领导艺术再讲究一些,或许就会避免因工作要求严厉、批评人较多而伤害少数同志的感情,造成个别同志的误解。虽然过去不能假设,时光也不能倒流,我们却可以从过去得到启示和借鉴、得到激励和鞭策,以便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今天,也借此机会,对因我个人主观原因,留给昆明的遗憾,带给同志们的不愉快,向大家表示深深的歉意!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马克思曾说过,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造福人民,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真正使人民群众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民主政治的主人、文化繁荣的主角、社会进步的主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个人的前途命运是由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所决定的,个人的抱负、才能和作用只有顺应党和人民的需要才能得以发挥。历史注定我们这一代人是改革的一代、创业的一代、奉献的一代,也是铺路的一代、
打基础的一代、承前启后的一代。这次组织上对我工作的调整和安排,不仅是中央和省委对我的培养、信任和关怀,也体现了对昆明工作和广大干部的认可与肯定,体现了对昆明发展和领导班子建设的关心与重视。回顾四年来,我和昆明的同事们一起大干、拼搏、攻坚、冲刺,经历了多重挑战和考验,也曾遭遇坎坷、曲折、困惑和茫然,但我们从不动摇、从不折腾、从不懈怠。这四年,对昆明发展来说,是现代新昆明建设加速推进、跨越式发展全面展开、区域性国际城市蓄势待发的四年;对昆明干部群众来说,则是务实多于务虚、实干多于空谈、付出多于回报、辛劳多于收获的四年。今天,我们终于看到了付出已有回报、辛劳已有收获,昆明的发展变化既得到了群众的认可、社会的认同,也得到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认定。对于个人,这就是人生价值的阶段性实现;对于地区,这就是区域发展的阶段性进步。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高兴,更使人振奋,更让人安慰的?昆明各族干部群众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这片热土,无愧于这份事业!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当前,昆明历史性地迎来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实施桥头堡战略两大机遇,进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期、改革创新的攻坚期、对外开放的提速期、文化事业的繁荣期和社会建设的转型期。与大家一样,我对昆明的未来满怀信心、满怀期待、满怀憧憬。我憧憬着,昆明更加民富市强,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排名快速提升,产业和企业品牌享誉全国乃至全世界;我憧憬着,城乡居民充分享有教育培训、医疗保健、休闲娱乐、创业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机会,个个脸上都绽放着幸福的笑容;我憧憬着,贫困地区、困难群体的人们不再为吃、穿、住发愁,城乡建设过程中被征地拆迁的人们全部搬进新居,生活得更加富足、更加安康、更有尊严;我憧憬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公共文化设施星罗棋布,节假日去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成为新的风尚;我憧憬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深入人心,公平正义充分体现,人们普遍追求真理、尊重科学、注重和谐、崇尚文明;我憧憬着,城市城镇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市民们可以在公园里、广场上、林荫下休憩流连;我憧憬着,滇池水清岸绿,鱼儿洄游,孩子们又可以在水中嬉戏玩耍;我憧憬着,交通四通八达,地铁快速便捷,出行的人们再也不用为高峰期堵车而烦恼;我憧憬着,众多外国机构、跨国企业落户昆明,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人们在大街上往来穿行;我憧憬着,昆明让外地人一提起就充满向往,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真正成为一座彰显区域性国际城市魅力的“壮丽大城”。
回顾四年来,在昆明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在市级领导班子这个充盈温情的团队里,大家坚持用心思考、用心决策、用心做事,为昆明的事业倾注了精力和心血,寄托了情感和追求,付出了热忱和努力。我也深深地融入了红土高原、彩云之南、滇池湖畔,深深地爱上了昆明这片美丽神奇的土地。昆明人民勤劳智慧、朴实善良、吃苦耐劳;昆明干部觉悟高、能力强、干劲足。他们平凡而伟大,拥有生生不息的高原情怀、大山精神,高远、开放、包容,坚定、担当、务实,是昆明发展和进步的脊梁。四年来,我与昆明从素未谋面到植根坚守,与大家从素不相识到相逢、相知、相勉,朝夕相处、同甘共苦、风雨同舟,一起担负责任、承受压力,一起殚精竭虑、用力使劲,一起废寝忘食、加班熬夜,一起分享喜悦、庆祝成功。共同的事业、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奋斗,使我们成为很好的同志、同事和朋友,这种情谊将是我一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这种志同道合的同志之情,
比手足之情还要珍贵;这种真诚质朴的同志之谊,比金兰之义还要高尚。今天,我虽然与同志们深情话别,依依不舍;但省、市同城,今后我仍将愉快地工作、生活在昆明大地上。我一定倍加珍视并永远记住在昆明工作的这段美好时光,倍加珍视并永远记住各位同志的支持帮助,倍加珍视并永远记住与各族人民结下的深情厚谊。
这次会议以后,我就要从昆明到省里上班。我将在中央和省委的领导下,牢记使命、不负众望,勤勉敬业、开拓进取,严格律己、清正廉洁,为加快建设开放富裕文明幸福新云南作出积极贡献!虽然离开昆明工作岗位,但我依然会永远热爱昆明、情系昆明,关注昆明、支持昆明。凡事只要有利于推动昆明发展、有利于造福昆明人民,我都将义不容辞、全力以赴。在这里特别想说的是,我在昆明任职四年与大家共同形成的一些思路、决策和措施,是根据当时的客观条件、现实情况和认识水平作出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发展,有的可以继续坚持,有的应该深化和完善,有的则需要调整、修正和改变。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形势变化的必然,也是与时俱进的要求。因此,坚持、深化和完善我会很高兴,调整、修正和改变我同样很高兴。衷心希望昆明的工作和事业,能够在创新和超越中不断发展前进。我坚信,在以田欣同志为班长的市级领导班子带领下,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个经济繁荣富强、文化特色浓郁、社会安定和谐、生态环境优美、开放包容多元、民主法制健全、人民生活幸福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必将崛起在祖国西部大地上。
在云南工作,就是云南人;哪里实现理想,哪里就是家园。昆明这座城市给了我阳光、雨露和养分。我愿意作春城大地上的一棵树,为这座城市增色添彩,与这片大地上的人们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我植根在这座城市,我的心、我的情、我的梦也会在这座城市。
最后,我想再说三句话:
我衷心地感谢昆明人民!
我深深地热爱昆明这片土地!
我真诚地祝愿昆明的明天更美好!
附上2006年4月13日,仇和离开宿迁赴南京就任江苏省副省长前的讲话。大家对照一下。
仇 和
刚才,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郭广银宣布了省委关于任命张新实同志为中共宿迁市委书记、提名缪瑞林同志为市长候选人的决定;省委副书记冯敏刚代表省委发表了非常重要的讲话,新实同志、瑞林同志分别作了很好的表态发言。特别是省委冯书记的重要讲话,对宿迁过去工作作出了充分肯定,对新任领导班子寄予了殷切期望,对宿迁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深受感动,倍受鼓舞,一定深刻领会,认真落实。
这次组织上安排我到省里工作,我坚决拥护中央和省委的决定。因为我深深地知道,个人的命运是由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命运所决定的,个人的作用只有依附、融合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中才能得以发挥。我个人工作的变动,这不仅是中央和省委对我的培养、信任和关怀,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中央、省委对宿迁工作的肯定、对宿迁领导班子的肯定、对宿迁干部队伍的肯定,体现了中央、省委对宿迁事业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和关心厚爱。
物换星移十载逝,两河两湖情悠悠。1996年8月11日,我从省级机关来到宿迁,参与地级宿迁市的筹建,转眼已和同志们朝夕相处了9年零8个多月的时间。伴随着离别日子的一天天临近,我的心情也越来越难抑平静。连日来,宿迁的山山水水,宿迁的父老乡亲,宿迁的广大干部和一起奋斗的事业,时刻萦绕在我心头、浮现在我眼前,一幅幅画卷、一幕幕场景,是那么的清晰,那么的难忘,那么的令我眷恋。这十年,对宿迁来说,是得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机遇垂青、倍加呵护、倾力扶持的十年,是得到外界高度关注、评论议论、终成共识的十年,是经过顽强打拼、摆脱窘境、奠定基础、加速崛起的十年。十年中,我先后在市、县两级主要领导岗位上工作,如果说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主要归功于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前任市委书记徐守盛、市长刘学东、佘义和等老领导、老同志打下的良好基础,归功于与我合作共事的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的紧密配合,归功于全市广大干部和526万宿迁人民的大力支持。借此机会,我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理解、信任和帮助过我的各级领导、离退休老同志、驻宿部队、公安干警、武警官兵、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社会各界人士和宿迁的父老乡亲及外埠宿迁老乡,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宿迁工作的十年时间里,我由衷地感谢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深切关怀。宿迁作为新组建的地级市,农业、农村、农民比重最大,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比例最低,作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发展载体的中心城市,建设处于零基础、零起点、零起步,具有特殊的市情、特殊的区位、特殊的地位和特定的发展阶段,是沿海发达省份的欠发达市份、经济发达地区的不发达区域。十年来,每当我们处在关键时期,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都及时给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创造宽松的环境,并赋予特殊的扶持政策;每当我们取得成绩时,省委、省政府总是从多方面给予肯定、鼓励和鞭策,寄予殷切的期望;每当我们遇到挫折时,省委、省政府都给予悉心指导、大力支持,为我们撑腰壮胆,帮我们越过障
碍;每当我们遇到困难时,省级机关和苏州等十二个兄弟市都高度关注、无私援助,帮助我们战胜困难、渡过难关。所有这一切,不仅是对宿迁工作的支持,也是对我个人的厚爱,我会永远铭记心头,永久为之感动。
在宿迁工作的十年时间里,我真诚地感谢全市广大干部的鼎力支持。这十年,是我人生中难忘的一段岁月,是我事业中宝贵的一段经历,是我工作中愉快的一段光阴。宿迁的干部有很高的政治觉悟和政策水平,是一支讲政治、顾大局、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好队伍。他们平凡而伟大,是宿迁发展和进步的脊梁。十年来,我们每一项决策的形成,每一项工作的顺利推进,都体现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的团结协作,凝聚着广大干部的共同努力,承载着老领导、老同志的传、帮、带。十年来,我与广大干部从不相识到相识、相知、相勉,大家朝夕相处,同甘共苦,风雨同舟,为着宿迁的发展、人民的幸福,一起担负责任、承受压力,一起殚精竭虑、用力使劲,一起加班熬夜、通宵达旦,一起分享喜悦、庆祝成功。共同的事业、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奋斗,使我们成为很好的同志、同事和朋友,这种情谊将是我一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这种志同道合的同志之情比手足之情要珍贵得多,这种真诚质朴的同志之谊比金兰之义要高尚得多。我将倍加珍视并永远记住在宿迁工作的这段美好时光,倍加珍视并永远记住各位同志的支持帮助,倍加珍视并永远记住与宿迁同事结下的深情厚谊。
在宿迁工作的十年时间里,我深深地感谢宿迁人民的倾情奉献。天下者天下人的天下,宿迁者宿迁人的宿迁。宿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光秀美;宿迁人民勤劳智慧、朴实善良、吃苦耐劳。这是一个令人向往,也令人留恋的好地方。我在宿迁工作近十年,深情地爱上了这片土地,我儿子在宿迁读书近六年,留下了浓浓的宿迁口音,我爱人在宿迁工作及退休近五年,深沉地眷恋着她的同事,我们赡养的三位高龄老人在宿迁生活近四年,她们执着地喜欢宿迁的宁静,更有我永久助养的六位宿迁孤儿使我们不能割舍宿迁情结,我的全家已经融入宿迁,已经成为真正的宿迁人!十年来,同呼吸、共命运的经历,已经把我和宿迁人民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回首往事,不论是改革开放还是经济发展,不论是交通会战还是城镇建设,不论是顺利之时还是困境之中,广大的宿迁人民,始终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克难制胜,始终以勇于创新的品质开拓进取,始终以无私忘我的精神顾全大局。他们不仅以自己的汗水浇灌着这块土地,还在需要的时候舍小家、顾大家,凝聚成万众一心的合力。所有这些都深深地感染了我、熏陶了我、教育了我。是他们,赋予了我科学决策的智慧;是他们,支撑着我挺过了人生中最艰难的岁月;是他们,帮助我度过了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是他们,给了我工作的激情和创新的冲动。只要想起这些,我就会有使不完的干劲,累不垮的精神,干不厌的工作,折不挠的毅力。在这十年中,就我个人来说,有过痛苦、劳累、茫然和等待,但更多的是欢乐、轻松、自信和坚定,这是宿迁人民使然,是宿迁人民赐予。宿迁人民的殷殷深情已经溶入我的血脉之中,使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肩上的重任,也必将成为我今后为党和人民更好工作的力量源泉。
十年,对宇宙变迁是不值计量,对世界变化是长河一瞬,对经济发展是弹指一挥,对社会进步是过眼云烟。但对我个人来说,却是不短的人生履历、社会阅历、政治经历。我本来自农村,出身农民,是组织的培养和信任,是宿迁人民的理解和支持,是许多老领导、老同志、老同事甘为人梯、甘当铺路石,使我走上了重要领导岗位。我经常提醒并告诫自己,一地政权,一域发展,一方稳定,百
万百姓,责任重如泰山,不可有丝毫懈怠。回首这段岁月,感到欣慰的是,我没有虚度光阴,在宿迁这块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土地上,倾注了我全部的追求和心血,融入了所有的甘苦与忧乐;回首这段岁月,虽然付出超常的辛劳和汗水,尽管已眉梢添雪、风霜日重,但我心甘情愿、无怨无悔;回首这段岁月,虽然也曾经历过坎坷和曲折,也曾遭遇意想不到的艰难和险阻,但我从未有过丝毫的懈怠和退却。十年来,我时刻铭记组织的重托、人民的期盼,尽心、尽力、尽责,试图以行动报答党和人民的哺育之恩和舐犊之情。但是,由于能力和水平的局限,尽管本人在主观上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仍然还有许多没有做好的事,存在着一些解决得不及时、不妥当的问题,留下了一些不足与遗憾。我觉得,如果我在学习上再刻苦一些,决策水平和工作质量或许会更高一些;如果我在工作中能更深入一些、接触群众更广泛一些,考虑的问题或许会更全面一些;如果我的性格再温和一些、领导艺术再讲究一些,或许就会避免因工作苛求太多、批评人较多而伤害少数同志的感情,造成个别同志的误解。虽然过去的一切不能让我们假设,我们也不能挽留住岁月,却可以挽留住岁月留给我们的借鉴和启示、激励和鞭策,以便我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今天也借此机会,向十年来因我个人主观原因,留给宿迁的遗憾,留给同志们的抱怨,向大家表示深深的歉意!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建市以来,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宿迁工作十分关心,特别是对宿迁的领导班子建设一直十分重视,不仅先后从宿迁选拔了两名省级国家工作人员,而且总是从宿迁的实际出发,为宿迁选拔了一批又一批素质优良的领导干部,配备了一届又一届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这次,书记、市长人选都在宿迁市级领导班子成员中产生,再次体现了省委对宿迁工作的充分肯定,对宿迁干部的关怀厚爱,对宿迁地区发展的高度重视。新实同志、瑞林同志的情况,冯书记已作了详细介绍,他们都是与我长期友好和谐共事的同事,都是组织上长期考验的优秀领导干部,都为宿迁的改革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深受宿迁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和敬重。我相信,由新实同志主持市委工作,由瑞林同志主持市政府工作,一定会比我做得更好,一定能够继往开来,不断谱写宿迁新的篇章,再创宿迁新的辉煌。
在学校读书时,我就一直喜欢艾青先生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今天,在这里,我和同志们、同事们深情告别,和宿迁人民深情告别,和这方热土深情告别,我更读懂了它所蕴涵的深情!今后,无论我走到哪里,宿迁,这块给我太多感动和真诚的土地,我都会永远回忆和珍藏。宿迁的每一步发展,我都会关心、支持;宿迁的每一点变化,我都会高兴、喜悦;宿迁的每一个胜利与成功,也都会带给我无穷的动力和无限的鼓舞。
最后,让我由衷地说上三句话:
我衷心地感谢宿迁人民!
我深深地眷恋宿迁这块热土!
我真诚地祝愿宿迁的明天更美好!
情系昆明造福人民
——仇和离任时在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2011年12月3日)
仇和
各位领导、同志们:
刚才,维佳部长宣布了省委对市委主要领导调整的决定。我完全赞同、衷心拥护、坚决服从。田欣同志政治立场坚定、政策理论水平高、思想作风过硬、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具有很强的组织领导能力,由他担任昆明市委书记是合适的。纪恒代省长作了重要讲话,对昆明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昆明领导班子寄予了殷切期望,对昆明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希望大家深刻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2007年12月,中央和省委调我到从未来过的云南昆明工作,转眼已过去四年时间。省党代会期间,忙里得闲之时,我就独自到海埂大堤上,去看不远万里而来的红嘴鸥,看空阔无边的滇池,看睡美人般的西山,看蓝蓝的天、悠然的云,看树荫下、花丛中与海鸥同乐的人们。而这个季节,北国风光更多的则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东部沿海也是冬意渐浓、寒风阵阵。我庆幸自己,能够赶上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好时代。特别是来到昆明这四年,正当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际,正值我国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之时,正逢云南着力推进现代新昆明建设之机,天时、地利、人和共同构建了难得的干事创业环境。昆明作为享誉世界的春城,又是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门户型、枢纽型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之美、高原风光之美、民族风情之美、都市时尚之美和边境异域之美。在昆明工作四年,时间虽然不长,却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岁月,是我成长中最宝贵的一段时光,是我工作中最充实的一段经历。伴随着调离日子的临近,我的心情也越来越难以平静。连日来,昆明的山山水水,昆明的父老乡亲,昆明的广大干部和一起奋斗的事业,时刻萦绕在心头、浮现在眼前,一幅幅画卷、一幕幕场景,是那么清晰、那么鲜活,令人难忘、令人感动、令人眷恋。
“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记得刚到昆明工作时,我曾经推荐大家看迪拜酋长阿勒马克图姆的《我的构想》。这本书在开篇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非洲,每天清晨,羚羊醒来便懂得自己要跑得比狮子快,否则其命运便是灭亡。还是在非洲,每天清晨,狮子醒来便懂得自己要跑得比最慢的羚羊快,否则就会被饿死。不管你是狮子还是羚羊,每当晨光开启,你就要比别人跑得快,才能得以生存。这是草原铁的法则和规律。而我们所处的世界,竞争无处不在、
日趋激烈,已由大鱼吃小鱼,转为快鱼吃慢鱼!城市之间、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竞争力排序易位频繁、此起彼伏。回顾过去四年时间,正是基于这种对形势的认识和判断,我与昆明的同志们、同事们一道,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开拓创新、务实苦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现代新昆明建设,在昆明跨越式、追赶型、超常规发展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取得了阶段性成绩。我深知,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个人的贡献是微小的。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昆明历届市委、市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础,得益于老领导、老同志们的悉心指导,得益于各驻昆单位和兄弟州市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市级领导班子的精诚合作,得益于各级干部的创造性工作,更得益于全市726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奋斗。借此机会,谨向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同事以及全市各族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四年的工作,很多是在补课、打基础、还历史欠账。它既是历史的传承和延续,也是未来的起点和根基,而许多战略性举措还刚刚启动,今后的工作仍将是任重道远。我和同志们都很清楚,当前乃至未来较长时间,昆明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国仍然处在落后位次、较低水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等问题依然突出。四年来,我虽然做了一些自己职责所系、力所能及的工作,但与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相比,与全市各族人民的期盼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由于受各种因素和条件的制约,更由于受自身能力和水平、智慧和胆识的局限,尽管本人在主观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仍然有一些想去做、该去做的工作没有去做,也有一些工作正在推进过程中,还有一些工作做得不够完美、不尽如意,留下了一些不足和遗憾。我时常觉得,如果自己在学习上再刻苦一些,或许决策水平和工作质量会更高一些;如果自己在工作中能更深入一些、接触群众更广泛一些,或许考虑问题会更全面一些;如果自己的性格再温和一些、领导艺术再讲究一些,或许就会避免因工作要求严厉、批评人较多而伤害少数同志的感情,造成个别同志的误解。虽然过去不能假设,时光也不能倒流,我们却可以从过去得到启示和借鉴、得到激励和鞭策,以便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今天,也借此机会,对因我个人主观原因,留给昆明的遗憾,带给同志们的不愉快,向大家表示深深的歉意!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马克思曾说过,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造福人民,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真正使人民群众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民主政治的主人、文化繁荣的主角、社会进步的主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个人的前途命运是由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所决定的,个人的抱负、才能和作用只有顺应党和人民的需要才能得以发挥。历史注定我们这一代人是改革的一代、创业的一代、奉献的一代,也是铺路的一代、
打基础的一代、承前启后的一代。这次组织上对我工作的调整和安排,不仅是中央和省委对我的培养、信任和关怀,也体现了对昆明工作和广大干部的认可与肯定,体现了对昆明发展和领导班子建设的关心与重视。回顾四年来,我和昆明的同事们一起大干、拼搏、攻坚、冲刺,经历了多重挑战和考验,也曾遭遇坎坷、曲折、困惑和茫然,但我们从不动摇、从不折腾、从不懈怠。这四年,对昆明发展来说,是现代新昆明建设加速推进、跨越式发展全面展开、区域性国际城市蓄势待发的四年;对昆明干部群众来说,则是务实多于务虚、实干多于空谈、付出多于回报、辛劳多于收获的四年。今天,我们终于看到了付出已有回报、辛劳已有收获,昆明的发展变化既得到了群众的认可、社会的认同,也得到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认定。对于个人,这就是人生价值的阶段性实现;对于地区,这就是区域发展的阶段性进步。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高兴,更使人振奋,更让人安慰的?昆明各族干部群众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这片热土,无愧于这份事业!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当前,昆明历史性地迎来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实施桥头堡战略两大机遇,进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期、改革创新的攻坚期、对外开放的提速期、文化事业的繁荣期和社会建设的转型期。与大家一样,我对昆明的未来满怀信心、满怀期待、满怀憧憬。我憧憬着,昆明更加民富市强,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排名快速提升,产业和企业品牌享誉全国乃至全世界;我憧憬着,城乡居民充分享有教育培训、医疗保健、休闲娱乐、创业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机会,个个脸上都绽放着幸福的笑容;我憧憬着,贫困地区、困难群体的人们不再为吃、穿、住发愁,城乡建设过程中被征地拆迁的人们全部搬进新居,生活得更加富足、更加安康、更有尊严;我憧憬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公共文化设施星罗棋布,节假日去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成为新的风尚;我憧憬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深入人心,公平正义充分体现,人们普遍追求真理、尊重科学、注重和谐、崇尚文明;我憧憬着,城市城镇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市民们可以在公园里、广场上、林荫下休憩流连;我憧憬着,滇池水清岸绿,鱼儿洄游,孩子们又可以在水中嬉戏玩耍;我憧憬着,交通四通八达,地铁快速便捷,出行的人们再也不用为高峰期堵车而烦恼;我憧憬着,众多外国机构、跨国企业落户昆明,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人们在大街上往来穿行;我憧憬着,昆明让外地人一提起就充满向往,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真正成为一座彰显区域性国际城市魅力的“壮丽大城”。
回顾四年来,在昆明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在市级领导班子这个充盈温情的团队里,大家坚持用心思考、用心决策、用心做事,为昆明的事业倾注了精力和心血,寄托了情感和追求,付出了热忱和努力。我也深深地融入了红土高原、彩云之南、滇池湖畔,深深地爱上了昆明这片美丽神奇的土地。昆明人民勤劳智慧、朴实善良、吃苦耐劳;昆明干部觉悟高、能力强、干劲足。他们平凡而伟大,拥有生生不息的高原情怀、大山精神,高远、开放、包容,坚定、担当、务实,是昆明发展和进步的脊梁。四年来,我与昆明从素未谋面到植根坚守,与大家从素不相识到相逢、相知、相勉,朝夕相处、同甘共苦、风雨同舟,一起担负责任、承受压力,一起殚精竭虑、用力使劲,一起废寝忘食、加班熬夜,一起分享喜悦、庆祝成功。共同的事业、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奋斗,使我们成为很好的同志、同事和朋友,这种情谊将是我一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这种志同道合的同志之情,
比手足之情还要珍贵;这种真诚质朴的同志之谊,比金兰之义还要高尚。今天,我虽然与同志们深情话别,依依不舍;但省、市同城,今后我仍将愉快地工作、生活在昆明大地上。我一定倍加珍视并永远记住在昆明工作的这段美好时光,倍加珍视并永远记住各位同志的支持帮助,倍加珍视并永远记住与各族人民结下的深情厚谊。
这次会议以后,我就要从昆明到省里上班。我将在中央和省委的领导下,牢记使命、不负众望,勤勉敬业、开拓进取,严格律己、清正廉洁,为加快建设开放富裕文明幸福新云南作出积极贡献!虽然离开昆明工作岗位,但我依然会永远热爱昆明、情系昆明,关注昆明、支持昆明。凡事只要有利于推动昆明发展、有利于造福昆明人民,我都将义不容辞、全力以赴。在这里特别想说的是,我在昆明任职四年与大家共同形成的一些思路、决策和措施,是根据当时的客观条件、现实情况和认识水平作出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发展,有的可以继续坚持,有的应该深化和完善,有的则需要调整、修正和改变。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形势变化的必然,也是与时俱进的要求。因此,坚持、深化和完善我会很高兴,调整、修正和改变我同样很高兴。衷心希望昆明的工作和事业,能够在创新和超越中不断发展前进。我坚信,在以田欣同志为班长的市级领导班子带领下,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个经济繁荣富强、文化特色浓郁、社会安定和谐、生态环境优美、开放包容多元、民主法制健全、人民生活幸福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必将崛起在祖国西部大地上。
在云南工作,就是云南人;哪里实现理想,哪里就是家园。昆明这座城市给了我阳光、雨露和养分。我愿意作春城大地上的一棵树,为这座城市增色添彩,与这片大地上的人们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我植根在这座城市,我的心、我的情、我的梦也会在这座城市。
最后,我想再说三句话:
我衷心地感谢昆明人民!
我深深地热爱昆明这片土地!
我真诚地祝愿昆明的明天更美好!
附上2006年4月13日,仇和离开宿迁赴南京就任江苏省副省长前的讲话。大家对照一下。
仇 和
刚才,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郭广银宣布了省委关于任命张新实同志为中共宿迁市委书记、提名缪瑞林同志为市长候选人的决定;省委副书记冯敏刚代表省委发表了非常重要的讲话,新实同志、瑞林同志分别作了很好的表态发言。特别是省委冯书记的重要讲话,对宿迁过去工作作出了充分肯定,对新任领导班子寄予了殷切期望,对宿迁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深受感动,倍受鼓舞,一定深刻领会,认真落实。
这次组织上安排我到省里工作,我坚决拥护中央和省委的决定。因为我深深地知道,个人的命运是由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命运所决定的,个人的作用只有依附、融合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中才能得以发挥。我个人工作的变动,这不仅是中央和省委对我的培养、信任和关怀,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中央、省委对宿迁工作的肯定、对宿迁领导班子的肯定、对宿迁干部队伍的肯定,体现了中央、省委对宿迁事业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和关心厚爱。
物换星移十载逝,两河两湖情悠悠。1996年8月11日,我从省级机关来到宿迁,参与地级宿迁市的筹建,转眼已和同志们朝夕相处了9年零8个多月的时间。伴随着离别日子的一天天临近,我的心情也越来越难抑平静。连日来,宿迁的山山水水,宿迁的父老乡亲,宿迁的广大干部和一起奋斗的事业,时刻萦绕在我心头、浮现在我眼前,一幅幅画卷、一幕幕场景,是那么的清晰,那么的难忘,那么的令我眷恋。这十年,对宿迁来说,是得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机遇垂青、倍加呵护、倾力扶持的十年,是得到外界高度关注、评论议论、终成共识的十年,是经过顽强打拼、摆脱窘境、奠定基础、加速崛起的十年。十年中,我先后在市、县两级主要领导岗位上工作,如果说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主要归功于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前任市委书记徐守盛、市长刘学东、佘义和等老领导、老同志打下的良好基础,归功于与我合作共事的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的紧密配合,归功于全市广大干部和526万宿迁人民的大力支持。借此机会,我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理解、信任和帮助过我的各级领导、离退休老同志、驻宿部队、公安干警、武警官兵、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社会各界人士和宿迁的父老乡亲及外埠宿迁老乡,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宿迁工作的十年时间里,我由衷地感谢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深切关怀。宿迁作为新组建的地级市,农业、农村、农民比重最大,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比例最低,作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发展载体的中心城市,建设处于零基础、零起点、零起步,具有特殊的市情、特殊的区位、特殊的地位和特定的发展阶段,是沿海发达省份的欠发达市份、经济发达地区的不发达区域。十年来,每当我们处在关键时期,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都及时给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创造宽松的环境,并赋予特殊的扶持政策;每当我们取得成绩时,省委、省政府总是从多方面给予肯定、鼓励和鞭策,寄予殷切的期望;每当我们遇到挫折时,省委、省政府都给予悉心指导、大力支持,为我们撑腰壮胆,帮我们越过障
碍;每当我们遇到困难时,省级机关和苏州等十二个兄弟市都高度关注、无私援助,帮助我们战胜困难、渡过难关。所有这一切,不仅是对宿迁工作的支持,也是对我个人的厚爱,我会永远铭记心头,永久为之感动。
在宿迁工作的十年时间里,我真诚地感谢全市广大干部的鼎力支持。这十年,是我人生中难忘的一段岁月,是我事业中宝贵的一段经历,是我工作中愉快的一段光阴。宿迁的干部有很高的政治觉悟和政策水平,是一支讲政治、顾大局、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好队伍。他们平凡而伟大,是宿迁发展和进步的脊梁。十年来,我们每一项决策的形成,每一项工作的顺利推进,都体现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的团结协作,凝聚着广大干部的共同努力,承载着老领导、老同志的传、帮、带。十年来,我与广大干部从不相识到相识、相知、相勉,大家朝夕相处,同甘共苦,风雨同舟,为着宿迁的发展、人民的幸福,一起担负责任、承受压力,一起殚精竭虑、用力使劲,一起加班熬夜、通宵达旦,一起分享喜悦、庆祝成功。共同的事业、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奋斗,使我们成为很好的同志、同事和朋友,这种情谊将是我一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这种志同道合的同志之情比手足之情要珍贵得多,这种真诚质朴的同志之谊比金兰之义要高尚得多。我将倍加珍视并永远记住在宿迁工作的这段美好时光,倍加珍视并永远记住各位同志的支持帮助,倍加珍视并永远记住与宿迁同事结下的深情厚谊。
在宿迁工作的十年时间里,我深深地感谢宿迁人民的倾情奉献。天下者天下人的天下,宿迁者宿迁人的宿迁。宿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光秀美;宿迁人民勤劳智慧、朴实善良、吃苦耐劳。这是一个令人向往,也令人留恋的好地方。我在宿迁工作近十年,深情地爱上了这片土地,我儿子在宿迁读书近六年,留下了浓浓的宿迁口音,我爱人在宿迁工作及退休近五年,深沉地眷恋着她的同事,我们赡养的三位高龄老人在宿迁生活近四年,她们执着地喜欢宿迁的宁静,更有我永久助养的六位宿迁孤儿使我们不能割舍宿迁情结,我的全家已经融入宿迁,已经成为真正的宿迁人!十年来,同呼吸、共命运的经历,已经把我和宿迁人民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回首往事,不论是改革开放还是经济发展,不论是交通会战还是城镇建设,不论是顺利之时还是困境之中,广大的宿迁人民,始终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克难制胜,始终以勇于创新的品质开拓进取,始终以无私忘我的精神顾全大局。他们不仅以自己的汗水浇灌着这块土地,还在需要的时候舍小家、顾大家,凝聚成万众一心的合力。所有这些都深深地感染了我、熏陶了我、教育了我。是他们,赋予了我科学决策的智慧;是他们,支撑着我挺过了人生中最艰难的岁月;是他们,帮助我度过了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是他们,给了我工作的激情和创新的冲动。只要想起这些,我就会有使不完的干劲,累不垮的精神,干不厌的工作,折不挠的毅力。在这十年中,就我个人来说,有过痛苦、劳累、茫然和等待,但更多的是欢乐、轻松、自信和坚定,这是宿迁人民使然,是宿迁人民赐予。宿迁人民的殷殷深情已经溶入我的血脉之中,使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肩上的重任,也必将成为我今后为党和人民更好工作的力量源泉。
十年,对宇宙变迁是不值计量,对世界变化是长河一瞬,对经济发展是弹指一挥,对社会进步是过眼云烟。但对我个人来说,却是不短的人生履历、社会阅历、政治经历。我本来自农村,出身农民,是组织的培养和信任,是宿迁人民的理解和支持,是许多老领导、老同志、老同事甘为人梯、甘当铺路石,使我走上了重要领导岗位。我经常提醒并告诫自己,一地政权,一域发展,一方稳定,百
万百姓,责任重如泰山,不可有丝毫懈怠。回首这段岁月,感到欣慰的是,我没有虚度光阴,在宿迁这块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土地上,倾注了我全部的追求和心血,融入了所有的甘苦与忧乐;回首这段岁月,虽然付出超常的辛劳和汗水,尽管已眉梢添雪、风霜日重,但我心甘情愿、无怨无悔;回首这段岁月,虽然也曾经历过坎坷和曲折,也曾遭遇意想不到的艰难和险阻,但我从未有过丝毫的懈怠和退却。十年来,我时刻铭记组织的重托、人民的期盼,尽心、尽力、尽责,试图以行动报答党和人民的哺育之恩和舐犊之情。但是,由于能力和水平的局限,尽管本人在主观上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仍然还有许多没有做好的事,存在着一些解决得不及时、不妥当的问题,留下了一些不足与遗憾。我觉得,如果我在学习上再刻苦一些,决策水平和工作质量或许会更高一些;如果我在工作中能更深入一些、接触群众更广泛一些,考虑的问题或许会更全面一些;如果我的性格再温和一些、领导艺术再讲究一些,或许就会避免因工作苛求太多、批评人较多而伤害少数同志的感情,造成个别同志的误解。虽然过去的一切不能让我们假设,我们也不能挽留住岁月,却可以挽留住岁月留给我们的借鉴和启示、激励和鞭策,以便我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今天也借此机会,向十年来因我个人主观原因,留给宿迁的遗憾,留给同志们的抱怨,向大家表示深深的歉意!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建市以来,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宿迁工作十分关心,特别是对宿迁的领导班子建设一直十分重视,不仅先后从宿迁选拔了两名省级国家工作人员,而且总是从宿迁的实际出发,为宿迁选拔了一批又一批素质优良的领导干部,配备了一届又一届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这次,书记、市长人选都在宿迁市级领导班子成员中产生,再次体现了省委对宿迁工作的充分肯定,对宿迁干部的关怀厚爱,对宿迁地区发展的高度重视。新实同志、瑞林同志的情况,冯书记已作了详细介绍,他们都是与我长期友好和谐共事的同事,都是组织上长期考验的优秀领导干部,都为宿迁的改革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深受宿迁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和敬重。我相信,由新实同志主持市委工作,由瑞林同志主持市政府工作,一定会比我做得更好,一定能够继往开来,不断谱写宿迁新的篇章,再创宿迁新的辉煌。
在学校读书时,我就一直喜欢艾青先生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今天,在这里,我和同志们、同事们深情告别,和宿迁人民深情告别,和这方热土深情告别,我更读懂了它所蕴涵的深情!今后,无论我走到哪里,宿迁,这块给我太多感动和真诚的土地,我都会永远回忆和珍藏。宿迁的每一步发展,我都会关心、支持;宿迁的每一点变化,我都会高兴、喜悦;宿迁的每一个胜利与成功,也都会带给我无穷的动力和无限的鼓舞。
最后,让我由衷地说上三句话:
我衷心地感谢宿迁人民!
我深深地眷恋宿迁这块热土!
我真诚地祝愿宿迁的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