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2011年秋季学期八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科任教师 颜维武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美术新课程标准,实施素质教育,注重美术学科的特点,寓德育于美术课堂教学之中,更新教学手段,大力推行尝试教学法,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以学校总体计划为指针,以学校教学计划为引导,努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进一步贯彻和学习美术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和理念,并运用新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使我校的美术教学工作有一个新的突破。

二、基本情况

1、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共有学生33人,其中男生18人,女生15人。通过一年的美术课学习,学生能够运用美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分析美术作品,同时在美术活动中不墨守成规,敢于创新,通过探讨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创作方式,表现自己审美感受的意识和审美感受。逐步提高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在学习中能够对产生的疑问大胆质询并提出个人见解。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进一步培养他们手、眼、脑并用的良好习惯,让美术教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针对八年级学生已经在学校学习了一年的时间,对学校的情况以及学习环境都已经熟悉了。并对美术这门课程有所了解,对美术的认识有了一定深度,在过去一年的学习中学生的审美意识有所提高。因此在这基础上可以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并且有旧知识的支持,可以温故而知新。但是由于学生的基础差、起步慢,我在课中着重抓基础训练,并根据各自的性格特点和掌握基础的层次不同而采用多种训练方法,尽能使他们感觉到在快乐的玩耍中掌握技术和技能。

2、教材分析:

美术学科是基础教育阶段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它在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培养学生的美术知识及初步的美术技能的任务。美术学科的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具有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的独特作用。本学期美术课本着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的原则,提供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艺术创造能力是作为本学科重要的内容和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方法目标:通过对各种不同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的欣赏,即兴临摹,写生和创作,体会其不同的创作规律,使学生对在现行美术作品和表现行美术作品的基本特征、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有初步的认识。

2、情感目标:通过欣赏进一步认识设计艺术及其几个主要类别,感受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建立初步的设计观念,提高审美能力和生活情趣,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认识视觉传达实际的范围和特点,体会视觉传达设计的实用性和美感。

3、成绩目标:要把争先创优,培养“特长学生”作为工作的中心目标, 使学生优秀率达到60%以上,在各项艺术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四、方法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对尝试教学法理论进行深入细致的学习,认真落实尝试教学法的教学。

2、全面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适应社会对美的基本要求,使学生在步入社会前增强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通过美术的各项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们的水平有所的提高。

3、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渗入德育,美誉方面的理念。使学生在德育的基础上加强对美育各方面的认识,并逐步培养学生的美育方面的素质,在同一时期平衡发展,相互促进。

4、根据学生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开始新知识的学习。学生在接纳新知识的同时能于所学知识连接起来,并能融会贯通。在新旧知识的支持下对所学知识做到更深层的理解和顿悟。

5、提高学生对生活、自然以及美术作品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学生们在实践中,在生活中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动眼、动脑、动手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对美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五、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2011年秋季学期八年级美术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八年级上册美术课时备课

第一单元: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绘画的语言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欣赏和认识中外不同的美术作品,了解绘画造型的语言和表现方法,培养初步的审美经验。

2. 学会从造型的角度评述美术作品,获得初步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对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造型艺术表现方法的了解。 教学难点:

运用艺术语言知识评述自己喜欢的中外绘画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提问:达芬奇创作的作品有哪些? 学生回答:

教师展示《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作品。 你如何理解这幅作品? 学生回答。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解读一幅绘画作品。 二、讲新课 出示两幅作品

教师提问:抛开画面的内容,找这两幅绘画作品的共同之处。 教师总结:绘画创作都要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造型艺术手段,即线条、形状、明暗和色彩等造型要素进行表现。这些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运用方式便成为作者进行艺术表现或与他人交流的艺术语言。

1. 绘画的造型要素

(1)线条造型要素:介绍几幅以线条为主的绘画作品,同学感受并评价这些作品给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线条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

(2)色彩造型要素:介绍色彩的四种分类:再现性色彩和表现性色彩的不同。了解印象派、立体派、表现派、抽象派画家及作品,如何用不同的色彩表达情感的。

(3)明暗造型要素:介绍几幅以明暗为主的绘画作品,同学感受并评价这些作品给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以明暗为主的绘画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

2. 了解绘画的三种不同的表现方法 (1)写实性绘画 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 (2)表现性绘画 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 (3)抽象性绘画 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 3. 欣赏优秀作品: 三、教师总结

了解了绘画的造型因素,我们在分析欣赏绘画和创造绘画作品时就要运用这些造型因素。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二课时

课题: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形式美以及掌握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2. 通过对绘画作品的赏析,能够正确地运用形式美的相关知识评析绘画作品。

3.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与感受绘画作品的形式美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促进学生审美观的发展。

教学重点:

绘画作品中形式美规律的认识与运用。 教学难点:

运用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描述与分析。 教学过程:

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现实 多种多样的表现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美术可以再现生活的真实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再现性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表现手段及艺术效果上所体现的主要特征,认识再现性美术作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特征。

2. 方法与过程:(l)通过分析、评述,从不同画种欣赏再现性美术作品,把握美术作品形象与现实生活形象的区别和联系。(2)通过师生互相讨论研究,认识再现性美术作品与表现性美术作品的区别和联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提高对再现性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引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学会从平常的生活中发现美和创造美。

教学重点:

了解再现性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表现方法及艺术效果上所体现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再现性美术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区别和联系,再现性美术作品与表现性美术作品的区别和联系。

第二课时 课题:静物写生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学生初步了解静物写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色彩的明暗、冷暖的表现方法,提高欣赏和分析再现性美术作品的能力。

2. 方法与过程:

(l)通过讲授、欣赏使学生了解色彩静物写生的步骤和技法。 (2)运用色彩造型的基本知识,尝试进行静物色彩写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并加深对再现性美术作品的理解。

教学重点:

写生色彩的一般规律,单件物体的明暗、冷暖色彩的表现方法,静物画中的色调。

教学难点:

色彩写生中环境色、光源色和固有色的认识。

第 11 页 共 39 页

知识资料:

色相:也是产生色与色之间关系的主要因素,正是有了各种不同的色彩相貌特征,我们的世界才那么五彩缤纷,在诸多色相中,红、橙、黄、绿、蓝、紫是最基本的色相,以它们为基础依圆周等色相差环列,可得高纯度的色相环,在此基础上增加过渡可得十二色、二十四色等。

明度:色彩的层次感、空间感都是依靠明度来表现的。明度在三要素中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它可以不带任何色相特征,仅通过黑、白、灰的关系表现出来。任何色彩都可以还原为明度关系来思考。无彩色中,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明度最低。

色彩明度的表现(见课件中图) (1) 黑、白、灰无彩色。

(2) 同一色相加白产生由深到浅的不同明度的差别。如:蓝、浅蓝、白。

(3) 同一色相加黑产生由浅到深的明度变化。如:绿、深绿、黑。 (4) 不同色相由于反射光线的强弱产生明度的差别。如:黄、橙、红、紫、蓝、绿等依次从高到低变化。

纯度:色彩的色相感越明确,其纯度也越高。黑、白、灰没有色相倾向的无彩色的纯度为零。不同彩色所能达到的纯度是不同的,其中红色纯度最高,绿色纯度最低,其余色相居中。(见课件中纯度的表现图)

(1) 固有色——物体本身的颜色。(展示静物白色花瓶、红色玫瑰等)

(2) 环境色——不同环境影响下呈现的色彩。(如白色衬布对静物固有色彩的影响)

(3) 光源色——不同的光源照射对物体固有色的影响。

第 12 页 共 39 页

第三课时

课题:美术可以表现主观情感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欣赏表现主观情感的美术作品,体验其视觉感受,了解其外在的形式。掌握有关主观情感表现的知识,使学生对在美术创作中表达主观情感、创作思维过程、形象塑造方法等有初步体验,从而加深对表现性美术作品基本特征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师生对作品艺术形象的分析、评述和讨论,使学生了解表现性美术作品通过造型、色彩及构图手段所传达的内在含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及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教学重点:

对表现主观情感的美术作品所包含的造型手段、表现手段及作品所传达情感的理解。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艺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美术作品情感心绪的表现。

第 13 页 共 39 页

第 14 页 共 39 页

第 15 页 共 39 页

第 16 页 共 39 页

第 17 页 共 39 页

资料:

不管你怎么理解,作者的环保意识已在你思考时悄悄地传递。独特新颖的创意是它的成功之处,它主要运用了时空重组的创意方法,把不同时间和空间的物体或局部重新组合在一起,改变物体的原有的自然状态,从而形成新的视觉形象。

这就是被称为爆炸的色彩的野兽派的风格。1905年,马蒂斯、费拉芒克、马尔凯等人, 在秋季沙龙上一起展出作品,他们都用强烈的原色作画, 只有一件雕塑带有文艺复兴的典雅风格,艺术批评家说:“多纳泰罗在一群野兽当中”,“野兽派”由此产生。

课后反思:

第 18 页 共 39 页

第四课时

课题:美术可以表现主观情感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有关主观情感表现的知识,加深对表现性美术作品特征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目标: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及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教学重点: 艺术创作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实践中表达主观情感,理解表现性美术作品基本特征。

第 19 页 共 39 页

课后反思:

第 20 页 共 39 页

第三单元: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环境设计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学生通过欣赏不同的环境设计作品,观察分析生活中的设计艺术,领会设计的重要性。让学生以艺术家的敏锐眼睛捕捉自然中美好的事物,体会环境艺术形式表现出的自然与人之间形成的和谐美,与此同时激发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去创作的热情。

隐形目标:通过欣赏杰出的环境设计作品,开阔学生思路,提高学生审美素养。认识生活艺术化和艺术生活化的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进步。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自然,是环境艺术设计最合理的方式。

教学重点:

认识环境设计的要素。 教学难点; 环境设计的广博性。

第 21 页 共 39 页

第 22 页 共 39 页

资料:

环境形式和功能的关系,是功能决定形式,这一点学生容易理解,也能自己分析,所以这部分幻灯片可以把说明小字隐藏,作为教师参考用。

环境设计和材料技术的关系,可以以水立方为重点讨论。环境设计是否受材料技术的制约?古今中外不同材料的运用,形成了环境设计上怎样不同的结果?

环境设计艺术形式空间的象征意义,重点讲人民大会堂的设计,突出人民大会堂特殊的政治地位,体现集体智慧的豪迈建设,独具匠心的天花板设计和内在含义。进行爱国主意教育。

环境设计和历史文化的关系,用中西两个典型建筑对比讲解。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在天坛建筑群得到很好的体现,巴黎圣母院高大尖耸的空间,使在里面的人感到渺小、压抑,从而产生对神的敬仰。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题:产品设计 教学目标:

产品艺术设计是现代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家具、餐具、灯具、生活用品、电器

等可移动的物品设计。学生通过了解现代产品设计的基本规律,了解产品设计对人们的生活

的影响,了解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增强对生活的热爱,提高生活的审美品位。

教学重点:

现代产品设计是“以人为本”的设计,是以功能要求为前提的。 教学难点:

如何根据产品设计的原则及方法,创意出新颖的产品设计方案。

第 23 页 共 39 页

第 24 页 共 39 页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课题:室内装饰品的设计和制作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欣赏不同的环境设计作品后学生通过亲手制作室内装饰品,提高对材料的认识和利用能力,增加想象力和创造力。

隐形目标:开阔学生思路,提高学生审美素养。认识艺术和生活化的关系。变废为宝,充分利用材料,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

如何发现身边材料的可利用性。 教学难点:

不同材料的特性,如何发挥它们的特性,使作品呈现巧妙构思。

第 25 页 共 39 页

第 26 页 共 39 页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课题:设计产品的鉴别和选择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1. 工业设计的造型特点与实用性 2. 不同使用功能产品的造型设计的差异 3. 设计草图的绘制

第 27 页 共 39 页

理 解:工业产品设计的主旨。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同的使用状态下,不同的行业中,由于工作性质和使用对象的不同,所使用的造型和色彩是有很大差别的。

运 用:运用理性的科学思维形式去理解和创造艺术,通过课堂练习学习工业设计草图的绘制。

教学评价建议:

1. 学生能否通过欣赏认识现代工业设计作品的特色。

2. 学生是否学会运用自己的认识与理解评价现代工业设计与生活使用的关系。

3. 学生是否学会运用自己的认识与理解创作符合现代工业设计特点的构想或草图。

第 28 页 共 39 页

第 29 页 共 39 页

课后反思:

第 30 页 共 39 页

第四单元:我们的画展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参观与考察 教学目标:

1. 了解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区别、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历史、性质、作用。 2. 了解作品展示的最佳方式,总结所参观展览的意义和目的。 3. 走近美术馆、走近博物馆,达到拓宽美术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目的。

4. 能为学校或班级策划一次展览。 教学重点:

1. 美术展览的最佳展示方式。 2. 美术馆、博物馆与画廊之间的区别。 教学难点:

美术展览的最佳展示方式。

第 31 页 共 39 页

第 32 页 共 39 页

资料: 1. 美术馆的概念

收集、保存、展览和研究美术作品的事业机构,属于博物馆的一种。

19世纪以前,已有专门或主要收藏和陈列美术作品的博物馆。于是,20世纪初产生了新的概念──美术博物馆,即美术馆。

2. 美术馆的历史

西方对美术作品的收藏始于古希腊。文艺复兴时代,皇公贵族收藏和展示大量的古代美术遗物。18世纪中,博物馆中也收藏了美术作品。现在全世界的各种美术馆约有7000个。

中国自西周以来,宫廷中就一直收藏美术品。1925年组建的故宫博物院是以美术为主的博物院。1959年落成的中国美术馆,是20世纪以来的中国美术作品的展览中心,同时举办世界各国美术展览。

3. 美术馆的性质作用

美术馆的作用日益广泛多样,不仅可提高一般群众的文化水平和美术修养,而且可协助学校的美术教育,还可为美术家的创作提供参考和借鉴,向理论工作者提供资料和信息。

今天的美术馆是艺术、教育、学术和科学的多机能综合体。 4. 博物馆

你知道世界五大博物馆吗?

第 33 页 共 39 页

你知道世界博物馆日是哪一天吗? 5. 美术馆与博物馆的关系

美术馆是博物馆的特殊类型,它从博物馆中分化而出。美术馆既特指美术馆,也包括具有美术馆性质的博物馆。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题:策划与搜集 教学目的:

通过搜集、欣赏、分折、评述美术作品,促进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内容、形式、创作的表现等,使学生初步学习和体验创作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1. 拓宽学生对画展的理解。 2. 拓宽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识。

3. 锻炼学生策划的意识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4. 初步体会组织、策划画展的过程。 教学难点:

1. 如何策划画展的主题和内容。 2. 如何搜集、整理、辨别作品。 3. 对画展中作品类型的安排。

第 34 页 共 39 页

第 35 页 共 39 页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课题:实践与展示 教学目的:

通过筹划、设计、宣传、布展、开幕等举办画展的过程,促进学生的筹划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初步体验筹划画展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实践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1. 拓宽学生对画展的理解。 2. 拓宽学生对组织画展的认识。

3. 锻炼学生筹划的意识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4. 初步体会组织、筹划、实际操作画展的过程。 教学难点:

1. 如何设计、制作画展的宣传品。 2. 如何装饰、装裱作品。 3. 布置、举办画展。

第 36 页 共 39 页

第 37 页 共 39 页

课后反思:

第五单元: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欣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视觉展示的设计概念,设计种类,设计方式。 2. 了解视觉展示设计在我们生活的运用。 教学重点:

视觉展示的概念及特点。 教学难点:

设计概念及特点与我们生活中的运用。

第 38 页 共 39 页

课后反思:

第 39 页 共 39 页

2011年秋季学期八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科任教师 颜维武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美术新课程标准,实施素质教育,注重美术学科的特点,寓德育于美术课堂教学之中,更新教学手段,大力推行尝试教学法,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以学校总体计划为指针,以学校教学计划为引导,努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进一步贯彻和学习美术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和理念,并运用新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使我校的美术教学工作有一个新的突破。

二、基本情况

1、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共有学生33人,其中男生18人,女生15人。通过一年的美术课学习,学生能够运用美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分析美术作品,同时在美术活动中不墨守成规,敢于创新,通过探讨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创作方式,表现自己审美感受的意识和审美感受。逐步提高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在学习中能够对产生的疑问大胆质询并提出个人见解。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进一步培养他们手、眼、脑并用的良好习惯,让美术教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针对八年级学生已经在学校学习了一年的时间,对学校的情况以及学习环境都已经熟悉了。并对美术这门课程有所了解,对美术的认识有了一定深度,在过去一年的学习中学生的审美意识有所提高。因此在这基础上可以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并且有旧知识的支持,可以温故而知新。但是由于学生的基础差、起步慢,我在课中着重抓基础训练,并根据各自的性格特点和掌握基础的层次不同而采用多种训练方法,尽能使他们感觉到在快乐的玩耍中掌握技术和技能。

2、教材分析:

美术学科是基础教育阶段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它在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培养学生的美术知识及初步的美术技能的任务。美术学科的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具有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的独特作用。本学期美术课本着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的原则,提供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艺术创造能力是作为本学科重要的内容和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方法目标:通过对各种不同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的欣赏,即兴临摹,写生和创作,体会其不同的创作规律,使学生对在现行美术作品和表现行美术作品的基本特征、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有初步的认识。

2、情感目标:通过欣赏进一步认识设计艺术及其几个主要类别,感受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建立初步的设计观念,提高审美能力和生活情趣,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认识视觉传达实际的范围和特点,体会视觉传达设计的实用性和美感。

3、成绩目标:要把争先创优,培养“特长学生”作为工作的中心目标, 使学生优秀率达到60%以上,在各项艺术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四、方法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对尝试教学法理论进行深入细致的学习,认真落实尝试教学法的教学。

2、全面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适应社会对美的基本要求,使学生在步入社会前增强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通过美术的各项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们的水平有所的提高。

3、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渗入德育,美誉方面的理念。使学生在德育的基础上加强对美育各方面的认识,并逐步培养学生的美育方面的素质,在同一时期平衡发展,相互促进。

4、根据学生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开始新知识的学习。学生在接纳新知识的同时能于所学知识连接起来,并能融会贯通。在新旧知识的支持下对所学知识做到更深层的理解和顿悟。

5、提高学生对生活、自然以及美术作品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学生们在实践中,在生活中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动眼、动脑、动手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对美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五、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2011年秋季学期八年级美术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八年级上册美术课时备课

第一单元: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绘画的语言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欣赏和认识中外不同的美术作品,了解绘画造型的语言和表现方法,培养初步的审美经验。

2. 学会从造型的角度评述美术作品,获得初步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对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造型艺术表现方法的了解。 教学难点:

运用艺术语言知识评述自己喜欢的中外绘画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提问:达芬奇创作的作品有哪些? 学生回答:

教师展示《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作品。 你如何理解这幅作品? 学生回答。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解读一幅绘画作品。 二、讲新课 出示两幅作品

教师提问:抛开画面的内容,找这两幅绘画作品的共同之处。 教师总结:绘画创作都要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造型艺术手段,即线条、形状、明暗和色彩等造型要素进行表现。这些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运用方式便成为作者进行艺术表现或与他人交流的艺术语言。

1. 绘画的造型要素

(1)线条造型要素:介绍几幅以线条为主的绘画作品,同学感受并评价这些作品给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线条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

(2)色彩造型要素:介绍色彩的四种分类:再现性色彩和表现性色彩的不同。了解印象派、立体派、表现派、抽象派画家及作品,如何用不同的色彩表达情感的。

(3)明暗造型要素:介绍几幅以明暗为主的绘画作品,同学感受并评价这些作品给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以明暗为主的绘画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

2. 了解绘画的三种不同的表现方法 (1)写实性绘画 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 (2)表现性绘画 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 (3)抽象性绘画 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 3. 欣赏优秀作品: 三、教师总结

了解了绘画的造型因素,我们在分析欣赏绘画和创造绘画作品时就要运用这些造型因素。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二课时

课题: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形式美以及掌握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2. 通过对绘画作品的赏析,能够正确地运用形式美的相关知识评析绘画作品。

3.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与感受绘画作品的形式美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促进学生审美观的发展。

教学重点:

绘画作品中形式美规律的认识与运用。 教学难点:

运用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描述与分析。 教学过程:

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现实 多种多样的表现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美术可以再现生活的真实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再现性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表现手段及艺术效果上所体现的主要特征,认识再现性美术作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特征。

2. 方法与过程:(l)通过分析、评述,从不同画种欣赏再现性美术作品,把握美术作品形象与现实生活形象的区别和联系。(2)通过师生互相讨论研究,认识再现性美术作品与表现性美术作品的区别和联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提高对再现性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引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学会从平常的生活中发现美和创造美。

教学重点:

了解再现性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表现方法及艺术效果上所体现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再现性美术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区别和联系,再现性美术作品与表现性美术作品的区别和联系。

第二课时 课题:静物写生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学生初步了解静物写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色彩的明暗、冷暖的表现方法,提高欣赏和分析再现性美术作品的能力。

2. 方法与过程:

(l)通过讲授、欣赏使学生了解色彩静物写生的步骤和技法。 (2)运用色彩造型的基本知识,尝试进行静物色彩写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并加深对再现性美术作品的理解。

教学重点:

写生色彩的一般规律,单件物体的明暗、冷暖色彩的表现方法,静物画中的色调。

教学难点:

色彩写生中环境色、光源色和固有色的认识。

第 11 页 共 39 页

知识资料:

色相:也是产生色与色之间关系的主要因素,正是有了各种不同的色彩相貌特征,我们的世界才那么五彩缤纷,在诸多色相中,红、橙、黄、绿、蓝、紫是最基本的色相,以它们为基础依圆周等色相差环列,可得高纯度的色相环,在此基础上增加过渡可得十二色、二十四色等。

明度:色彩的层次感、空间感都是依靠明度来表现的。明度在三要素中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它可以不带任何色相特征,仅通过黑、白、灰的关系表现出来。任何色彩都可以还原为明度关系来思考。无彩色中,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明度最低。

色彩明度的表现(见课件中图) (1) 黑、白、灰无彩色。

(2) 同一色相加白产生由深到浅的不同明度的差别。如:蓝、浅蓝、白。

(3) 同一色相加黑产生由浅到深的明度变化。如:绿、深绿、黑。 (4) 不同色相由于反射光线的强弱产生明度的差别。如:黄、橙、红、紫、蓝、绿等依次从高到低变化。

纯度:色彩的色相感越明确,其纯度也越高。黑、白、灰没有色相倾向的无彩色的纯度为零。不同彩色所能达到的纯度是不同的,其中红色纯度最高,绿色纯度最低,其余色相居中。(见课件中纯度的表现图)

(1) 固有色——物体本身的颜色。(展示静物白色花瓶、红色玫瑰等)

(2) 环境色——不同环境影响下呈现的色彩。(如白色衬布对静物固有色彩的影响)

(3) 光源色——不同的光源照射对物体固有色的影响。

第 12 页 共 39 页

第三课时

课题:美术可以表现主观情感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欣赏表现主观情感的美术作品,体验其视觉感受,了解其外在的形式。掌握有关主观情感表现的知识,使学生对在美术创作中表达主观情感、创作思维过程、形象塑造方法等有初步体验,从而加深对表现性美术作品基本特征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师生对作品艺术形象的分析、评述和讨论,使学生了解表现性美术作品通过造型、色彩及构图手段所传达的内在含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及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教学重点:

对表现主观情感的美术作品所包含的造型手段、表现手段及作品所传达情感的理解。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艺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美术作品情感心绪的表现。

第 13 页 共 39 页

第 14 页 共 39 页

第 15 页 共 39 页

第 16 页 共 39 页

第 17 页 共 39 页

资料:

不管你怎么理解,作者的环保意识已在你思考时悄悄地传递。独特新颖的创意是它的成功之处,它主要运用了时空重组的创意方法,把不同时间和空间的物体或局部重新组合在一起,改变物体的原有的自然状态,从而形成新的视觉形象。

这就是被称为爆炸的色彩的野兽派的风格。1905年,马蒂斯、费拉芒克、马尔凯等人, 在秋季沙龙上一起展出作品,他们都用强烈的原色作画, 只有一件雕塑带有文艺复兴的典雅风格,艺术批评家说:“多纳泰罗在一群野兽当中”,“野兽派”由此产生。

课后反思:

第 18 页 共 39 页

第四课时

课题:美术可以表现主观情感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有关主观情感表现的知识,加深对表现性美术作品特征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目标: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及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教学重点: 艺术创作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实践中表达主观情感,理解表现性美术作品基本特征。

第 19 页 共 39 页

课后反思:

第 20 页 共 39 页

第三单元: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环境设计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学生通过欣赏不同的环境设计作品,观察分析生活中的设计艺术,领会设计的重要性。让学生以艺术家的敏锐眼睛捕捉自然中美好的事物,体会环境艺术形式表现出的自然与人之间形成的和谐美,与此同时激发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去创作的热情。

隐形目标:通过欣赏杰出的环境设计作品,开阔学生思路,提高学生审美素养。认识生活艺术化和艺术生活化的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进步。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自然,是环境艺术设计最合理的方式。

教学重点:

认识环境设计的要素。 教学难点; 环境设计的广博性。

第 21 页 共 39 页

第 22 页 共 39 页

资料:

环境形式和功能的关系,是功能决定形式,这一点学生容易理解,也能自己分析,所以这部分幻灯片可以把说明小字隐藏,作为教师参考用。

环境设计和材料技术的关系,可以以水立方为重点讨论。环境设计是否受材料技术的制约?古今中外不同材料的运用,形成了环境设计上怎样不同的结果?

环境设计艺术形式空间的象征意义,重点讲人民大会堂的设计,突出人民大会堂特殊的政治地位,体现集体智慧的豪迈建设,独具匠心的天花板设计和内在含义。进行爱国主意教育。

环境设计和历史文化的关系,用中西两个典型建筑对比讲解。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在天坛建筑群得到很好的体现,巴黎圣母院高大尖耸的空间,使在里面的人感到渺小、压抑,从而产生对神的敬仰。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题:产品设计 教学目标:

产品艺术设计是现代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家具、餐具、灯具、生活用品、电器

等可移动的物品设计。学生通过了解现代产品设计的基本规律,了解产品设计对人们的生活

的影响,了解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增强对生活的热爱,提高生活的审美品位。

教学重点:

现代产品设计是“以人为本”的设计,是以功能要求为前提的。 教学难点:

如何根据产品设计的原则及方法,创意出新颖的产品设计方案。

第 23 页 共 39 页

第 24 页 共 39 页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课题:室内装饰品的设计和制作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欣赏不同的环境设计作品后学生通过亲手制作室内装饰品,提高对材料的认识和利用能力,增加想象力和创造力。

隐形目标:开阔学生思路,提高学生审美素养。认识艺术和生活化的关系。变废为宝,充分利用材料,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

如何发现身边材料的可利用性。 教学难点:

不同材料的特性,如何发挥它们的特性,使作品呈现巧妙构思。

第 25 页 共 39 页

第 26 页 共 39 页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课题:设计产品的鉴别和选择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1. 工业设计的造型特点与实用性 2. 不同使用功能产品的造型设计的差异 3. 设计草图的绘制

第 27 页 共 39 页

理 解:工业产品设计的主旨。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同的使用状态下,不同的行业中,由于工作性质和使用对象的不同,所使用的造型和色彩是有很大差别的。

运 用:运用理性的科学思维形式去理解和创造艺术,通过课堂练习学习工业设计草图的绘制。

教学评价建议:

1. 学生能否通过欣赏认识现代工业设计作品的特色。

2. 学生是否学会运用自己的认识与理解评价现代工业设计与生活使用的关系。

3. 学生是否学会运用自己的认识与理解创作符合现代工业设计特点的构想或草图。

第 28 页 共 39 页

第 29 页 共 39 页

课后反思:

第 30 页 共 39 页

第四单元:我们的画展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参观与考察 教学目标:

1. 了解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区别、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历史、性质、作用。 2. 了解作品展示的最佳方式,总结所参观展览的意义和目的。 3. 走近美术馆、走近博物馆,达到拓宽美术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目的。

4. 能为学校或班级策划一次展览。 教学重点:

1. 美术展览的最佳展示方式。 2. 美术馆、博物馆与画廊之间的区别。 教学难点:

美术展览的最佳展示方式。

第 31 页 共 39 页

第 32 页 共 39 页

资料: 1. 美术馆的概念

收集、保存、展览和研究美术作品的事业机构,属于博物馆的一种。

19世纪以前,已有专门或主要收藏和陈列美术作品的博物馆。于是,20世纪初产生了新的概念──美术博物馆,即美术馆。

2. 美术馆的历史

西方对美术作品的收藏始于古希腊。文艺复兴时代,皇公贵族收藏和展示大量的古代美术遗物。18世纪中,博物馆中也收藏了美术作品。现在全世界的各种美术馆约有7000个。

中国自西周以来,宫廷中就一直收藏美术品。1925年组建的故宫博物院是以美术为主的博物院。1959年落成的中国美术馆,是20世纪以来的中国美术作品的展览中心,同时举办世界各国美术展览。

3. 美术馆的性质作用

美术馆的作用日益广泛多样,不仅可提高一般群众的文化水平和美术修养,而且可协助学校的美术教育,还可为美术家的创作提供参考和借鉴,向理论工作者提供资料和信息。

今天的美术馆是艺术、教育、学术和科学的多机能综合体。 4. 博物馆

你知道世界五大博物馆吗?

第 33 页 共 39 页

你知道世界博物馆日是哪一天吗? 5. 美术馆与博物馆的关系

美术馆是博物馆的特殊类型,它从博物馆中分化而出。美术馆既特指美术馆,也包括具有美术馆性质的博物馆。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题:策划与搜集 教学目的:

通过搜集、欣赏、分折、评述美术作品,促进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内容、形式、创作的表现等,使学生初步学习和体验创作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1. 拓宽学生对画展的理解。 2. 拓宽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识。

3. 锻炼学生策划的意识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4. 初步体会组织、策划画展的过程。 教学难点:

1. 如何策划画展的主题和内容。 2. 如何搜集、整理、辨别作品。 3. 对画展中作品类型的安排。

第 34 页 共 39 页

第 35 页 共 39 页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课题:实践与展示 教学目的:

通过筹划、设计、宣传、布展、开幕等举办画展的过程,促进学生的筹划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初步体验筹划画展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实践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1. 拓宽学生对画展的理解。 2. 拓宽学生对组织画展的认识。

3. 锻炼学生筹划的意识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4. 初步体会组织、筹划、实际操作画展的过程。 教学难点:

1. 如何设计、制作画展的宣传品。 2. 如何装饰、装裱作品。 3. 布置、举办画展。

第 36 页 共 39 页

第 37 页 共 39 页

课后反思:

第五单元: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欣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视觉展示的设计概念,设计种类,设计方式。 2. 了解视觉展示设计在我们生活的运用。 教学重点:

视觉展示的概念及特点。 教学难点:

设计概念及特点与我们生活中的运用。

第 38 页 共 39 页

课后反思:

第 39 页 共 39 页


相关文章

  • 小学数学备课大师
  • 小学数学备课大师 <小学数学备课大师>提供的小学一至六年级备课资料,包括教案.课件.复习题.试题等,内容丰富,可供老师们备课参考. 小学数学一上备课室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一上教案全- 08-11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一上教 ...查看


  • 三年级上册湘教版美术教案
  • <老师您好>教案 -- 湘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1课 课时一: 教学目标: 以教师节为契机,深化学生对老师的感情,同时,学生以自己最熟悉的老师为对象,通过记忆画的形式完成"老师您好"的命题画. 学会找到熟悉人物的 ...查看


  • 中小学英语文章和书籍 3
  •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课件unit8 句型转换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课件unit2 Where´s the post office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课件unit2 Where´s the post office period3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课件u ...查看


  • 小学二年级语文月亮湾教案-小学二年级教案-课件之家
  • 小学二年级语文月亮湾教案-小学二年级教案-课件之家 首页 课件 论文 试卷 教案 范文 作文 试题 动画 地图 首页 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化学教案 物理教案 生物教案 历史教案 政治教案 地理教案 信息技术 其他科教案 音乐教案 ...查看


  • 小学自然教案
  • 首页 本查询 收藏本站 联系本站 网站地图 关于本站 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论文查询 > 小学自然教案 小学自然教案_在线论文查询 小学自然教案 昆虫王国探秘 火山 认识岩石 瓦特和蒸汽机 月球 地球的自转 小学科学三年 ...查看


  • [菜园里]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习题.flash朗读
  • 人教版小学语文备课资料 <菜园里>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习题.flash朗读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菜园里>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菜园里>教学设计16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菜园 ...查看


  • 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语文
  • 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 本册综合 · 单元综合 · 月考复习 · 期末复习 · 期中复习 · 七律·长征 · 长征组歌两首 · 老山界 · <草> · <长征>节选 · 枣核 · 最后一课 · 始终眷恋着祖国 ...查看


  •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 语文 教学设计 科目 语文 一 年级 班 执教人: 一年级上册 语文 学科教学设计 科目 语文 一 年级 班 执教人: 一年级上册 科目 语文 一 年级 班 执教人: 一年级上册 ...查看


  • 初中一年级语文上册
  • 与"初中一年级语文上册"相关的推广 一年级语文学习,题不会做?学而思网校来帮你! 思维培养,第一讲免费,与100万学生一起学习!提供海量习题集,复习直播课,立即免费注册! http://www.xueersi.com 初 ...查看


  • 四年级体育上册教案
  • 四年级上册体育课教学总计划 一.学情分析 1.学生情况 本学期我所教的教学班级是四年级一个教学班,本班学生大多数学生身体健康,无运动技能障碍. 2.技能情况 四年级学生喜欢跑.跳.投.跳绳.踢毽子.游戏等活动,但有些学生因身体原因如:肥胖等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