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合物合成小结

烯烃制法

1烯烃的工业制法

石油裂解(乙烯): C6H14 → CH4 + CH2=CH2 + CH3-CH=CH2 + 其它 15% 40% 20% 25% 2烯烃的实验室制法★★★ (1) 醇脱水★扎依采夫规则):(浓H2SO4, 170 oC) 或者(Al2O3, 350~360 oC) 条件下 CH3-CH2OH → CH2=CH2 + H2O (2) 卤烷脱卤化氢★扎依采夫规则):在强碱(常用KOH、NaOH)作用下,脱HX。

CH2CH3

CH32CH3

C2

2H5(3) 炔烃还原制制备烯烃★:

C2H5

C2H5+ H2

林德拉(Lindlar)催化剂

C22H5

C2H5

C2H5

3季氨碱的热分解反应★★★

季氨碱(强碱,其碱性与NaOH相近;易潮解,易溶于水。)

R4+ KOH (或

AgOH)

R4

(1) 烃基上无β-H的季铵碱在加热下分解生成叔胺和醇。例如:

(CH3)32CH2CH3

OH

(CH3)3N + CH3CH=CH2 + H2O

(2) β-碳上有氢原子时,加热分解生成叔胺、烯烃和水。例如: 消除反应的取向

——霍夫曼(Hofmann)规则

季铵碱加热分解时,主要生成Hofmann烯(双键上烷基取代基最少的烯烃)。

CH3CH2CH3

3)3

OH

(CH3)3N + CH3CH2CH=CH2 + CH3CH=CHCH3

95% 5%

当 -C上有芳基、乙烯基、羰基、氰基等吸电子基团时时此规则不适用

环氧化合物制法

CH

2+ O2

H22

1. 烯烃催化氧化

O

OH

3

2. 过氧酸氧化★★★:

CHCH3

+

CH3

3. 邻氯醇脱卤化氢:

卤代烃的制法

1. 烷烃卤代★-在光或高温下,常得到一元或多元卤代烃的混合物;由易到难:氯代-溴代-碘代;在实验室通常只限于制备下列类型的化合物

2. 不饱和烃与卤化氢或卤素加成;★★★

CH32+ Br2

CH3CH

2

CH3

2+ HBr

CH3

CHCH3

3CH2CH2Br

R

R'

X

2

R

R'

R

R'

X2

RH

R

2

XR

CH3

3. 从醇制备——制备卤烷最普遍的方法★★★(常用试剂有:HX、PX3、PCl5、SOCl

2) (1) 醇与氢卤酸作用:注意有重排问题P225。

2O

氢卤酸与醇反应时的活性次序:HI > HBr > HCl

(2)醇与卤化磷作用:(无重排问题) 这是制备溴烷和碘烷的常用方法。

ROH + PCl5 + POCl3 + HCl

3 ROH + PX33

(3)醇与亚硫酰氯(SOCl2,又名氯化亚砜)作用(无重排);实验室和工业上制备氯烷的方法

ROH + SOCl22 + HCl

(4) 卤素的置换:

这是从氯烷制备碘烷的方法,产率高,但只限于制备伯碘烷。

芳卤代烃的制法

1. 直接卤代★★★

3

3

+ HCl

+ HBr

三卤化铁的作用--促使卤素分子极化而离解 X2 + FeX3 X+ + FeX4- 2. 被卤原子取代★★★(合成题常考)

ArN2 HSO4I + N2↑ + KHSO4

ArN2Cl + N2↑

ArN2Br + N2↑

ArN224F + BF3 + N2↑

醇的制法

1. 烯烃水合(直接水合、间接水合P216) ★

不对称烯烃,在酸催化下水合,往往中间体碳正离子可发生重排。

H2O / H

工业上

CH2

CH3CH2OH

2. 硼氢化-氧化(水解)反应★★★

CH3CH=CH2 + BH33 CH2CH2)3B

-23 CH2CH2OH

硼氢化-氧化(水解)反应的特点:

a) 立体化学:顺式加成(烯烃构型不会改变); b) 区域选择性 — 反马氏规则;★

因为是协同反应,反应只经过一个环状过渡态,所以不会有重排产物产生。

223

3

(CH3)3CCH=CH2

22(CH3)3C-CH2-CH2-OH

3. 从醛、酮、羧酸和酯还原: ★★★

(1) 催化加氢(催化剂为Ni、Pt或Pd) 注意:羧酸只能用LiAlH4还原; (2) 用还原剂(LiAlH4、NaBH4 、Na) 还原生成醇。 4. 不饱和醛、酮还原:

a) 催化氢化会使双键和羰基都被还原;

b) LiAlH4、NaBH4或Al[OCH(CH3)2]3作还原剂时,可使不饱和醛、酮还原为不饱和醇

而不影响碳碳双键。★

CH3

32CH32

OH

2CH2OH

5. 从含碳亲核试剂制备(RMgX、RLi、RZnX····

··) 醛、酮与格氏试剂制备: ★★★

OHR'

R''

CH3CH2CH3

CH3CH23

CH3

CH3CH2CH3

CH

3CH

3

3

羧酸衍生物与格氏试剂的反应:★

CH3CH3

CH3

3

3

CH3CH

CH33

CH3CH3

CH3CH

3

3

这两种方法常用于制备含有两个相同取代基的叔醇。

6. 从卤烷水解(有较大局限性)

醇比相应的卤化物更容易得到;

水解过程中有副反应(消除)产生烯烃。所以只有在相应的卤烃容易得到时才采用此法:★

CH2Cl + H2O

CH2

OH

2X + H2O

2OH

7. 从酯水解

羧酸酯可以水解为一分子羧酸和一分子醇。

醚的制法

1. 醇分之间脱水(SN2历程,只能制备对称的醚)

2 ROH

ROR

催化剂 = H2SO4, ArSO3H, ZnCl2, AlCl3, BF3

工业上也可将醇的蒸汽通过加热的氧化铝催化剂来制取醚

2 CH3CH23CH2OCH2CH3 + H2O

2. 从卤烷与醇金属作用

(威廉森合成法P236) ★

-+ROR'

+ NaX

R = 烃基、芳基;R' 常为伯卤代烷

避免用仲卤代烷和叔卤代烷,易发生消除反应。

3

H3C

3

CH2CH2CH3

思考如何合成:

3. 酚醚的生成(已学—威廉森合成P236)★

+ NaOH

3

酚的制法

1. 从异丙苯制备(工业上)

H3+CH32

H3o

O

H

+H3

3

氢过氧化异丙苯

2. 从芳卤衍生物水解制备(工业)

3. 从芳磺酸制备(磺化碱熔法) ★

SO3Na+ NaOH

碱熔法

2SO3 + H2

OOH

4. 重氮盐水解:★

24

5. 芳卤化合物水解

O22

2

2

O22

醛、酮的制备

1. 从醇的氧化和脱氢制备: a. 重铬酸钾、三氧化铬/吡啶 ★

2

96%

伯醇氧化成醛很少采用此法,因为生成的醛会被继续氧化成羧酸。用三氧化铬和吡啶的络合物作氧化剂可停留在醛。

2OH

22

95%

b. 欧芬脑尔氧化法:★ 含有不饱和C=C双键的醛氧化,需采取特殊催化剂,如:丙酮-异丙醇铝(或叔丁醇铝)或三氧化铬-吡啶络合物作氧化剂达到此目的。

2OH

+

H3

+

H33

大大过量

c. 酮、氧化锌等催化剂 ★

H3C

OH

-H2

H3-H

2

2.炔烃水合 ★

炔烃在汞盐催化下水合,生成羰基化合物,除乙炔(生成乙醛)外,其他炔烃水合均生成酮:

224

R

R'

2

R'

R

R'+ H2O

2

23

3

H3C

+ H2O

2

4

3.同碳二卤化物水解

该法主要制备芳香族醛酮(因为芳环侧链上α-H容易被卤代。)

2

+ H2O

+ 2HCl

3

3

H2

3

4. 傅-克酰基化反应(Friedal-Crafts)★

芳烃在无水三氯化铝催化下,与酰卤或酸酐作用,生成芳酮:

+

不会发生重排; 很难上两个酰基;

苯环上如有强吸电子基团,该反应不能发生

伽特曼-科赫反应 — 在AlCl3-CuCl催化剂下,芳烃与CO、HCl作用可在环上引入一个甲酰基的产物。

3

(46%~51%)

5. 芳环侧链α-氧化

332

3

+ O2

o

3

12.2

6. 羰基合成

烯烃与CO和H2在某些金属的羰基化合物催化下,在110~200 oC、10~20 MPa下,发生反应,生成多一个碳原子的醛。

CH3CH2CH2CHO + CH3HCH3

CH3

2+ CO + H2

羰基合成的原料多采用双键在链端的α-烯烃,其产物以直链醛为主(直:支 = 4:1)。 补充:丙烯的α-H氧化

CHCHCH3+ O2CH3+ O2

CHCHCHOCOOH

羧酸的制备

1. 氧化法(K2Cr2O7-H2SO4、CrO3-HOAc、KMnO4、HNO3) ★ 醇、醛、芳烃、炔、烯、酮的氧化

2. 水解法: ★★★ a. 由腈水解

b. 羧酸衍生物水解

水解速度从快到慢:★★★

NH2

RCOOH + NH3

OR'X

RCOOH + R'OH

2 RCOOH

2

RCOOH + HCl

c. 三卤代苯甲烷的水解★

3. 有机金属化合物与CO2制备★★★

反应机理:

用来制备多一个碳的羧酸

α-羟基羧酸的制备

(1) 从α-羟基氰水解★

+ HCN

R'

OHCN

COOH

(2) 从α-卤代酸水解 ★

X

CH2COOH

HO

CH2COOH

β-羟基羧酸的制备

(1) 从β-羟基氰水解★

2+ HOCl2

2

CH2COOH

(2)Reformatsky反应 (只和醛、酮反应,不和酯反应)★★★

BrCH2CO2Et

+

R

R'

2

R

2CO2Et

R

OH

2CO2H

羧酸衍生物的制备★

2

酰胺

酸酐酰卤

1.酯的制备:

2

RCOOR'' + NH3

RCOOR'' + R''OHRCOOR'' + RCOOHRCOOR'' + HCl

2.酰胺的制备:

RCONH2 + R'OH

RCONH2 + R'COONH4RCONH

2 + NH4Cl

2

RCONHR' + NH3

3.酰卤的制备:★

3CH3CH2

3CH3CH2+ H3PO3

CH3(CH2)6

166

oC (分解)

3(CH2)6+ POCl3 + HCl

+ SO2 + HCl

4.酸酐的制备:

O

H

HOOC

CH2

CH

2

COOH

HOOC

CH2

2CH2

+

胺的制备

1.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还原★★★

2 + 3 H2

2

2. 胺的烷基化

脂肪族的卤代烷与氨作用,不易得到单一产物。

RX + NH3RNH2 + RXR2NH + RXR3N + RX

3 XR22

XR3

NH XR42RNH2 + NH4 XR2NH + NH4 XR3N + NH4 X

芳香族的卤代烷与氨作用,条件苛刻

+ 2 NH3

+ NH4Cl

3. 醇与氨在高温、高压下催化反应

ROH + NH3

RNH2 + H2

O

23

R2NH + H2

O

23

R3N + H2O

4. 从腈、酰胺还原-制备多一个碳的伯胺★★★

2CN

2

RCH2NH

2

2CH2NH2

3

33

32CH3

5. 醛酮的还原氨化

将醛或酮与氨或胺作用后再进行催化氢化即得到胺

3

2NH

2

2NCH2CH3

2CH3

+ NH2

R''

6. 霍夫曼降解★★★

2 + X2NH2

(或NaOCl + NaOH)

7. 盖布瑞尔(Gabriel)合成法★

将邻苯二甲酰亚胺在碱性溶液中与卤代烃发生反应,生成N-烷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再将N-烷基邻苯二甲酰亚胺水解,得到第一胺。 此法是制取纯净的第一胺的好方法。在氨基酸制备中会用到。

22

RNH2

腈的制备:

1. 卤代烷与NaCN或KCN作用

CH3CH2CH2CH23CH2CH2CH2CN + NaBr

2. 酰胺的脱水

RCONH22O

用丙二酸二乙酯法制备α-烃基取代乙酸

H2

CH2COOH

思考:如果上两个不同的基团,先上大基团还是小基团。先上大基团,再上小基团!

乙酰乙酸乙酯合成法-α-烃基取代丙酮及α-烃基取代乙酸

CH3CH2

OC

2H5

CH3

R'CR

OC2

H5

CHOH

OC2H5

1.卤仿反应:★★★

RCOCH3

或 NaOX

RCOONa + CHX3

2.霍夫曼降解:★★★

2 + X2NH2

3.高锰酸钾氧化烯烃、炔烃,烯烃臭氧化。 4.脱羧反应

CO + H2

O

COOH

24RCHO + CO + H2O

24R

CO2

H

2

4 + CO2 + H2O

(或NaOCl + NaOH)

RCHORCOOH

有机合成中α-羟基酸用来合成少一个C的醛、酮或羧酸。

β-

C为羰基时,脱羧较容易,非常有合成价值:★★★

CH2H5

β

2

CO2H

CH2H5

+ CO2

3+ CO

2

2HR2H

RCH2COOH

+ CO2

烯烃制法

1烯烃的工业制法

石油裂解(乙烯): C6H14 → CH4 + CH2=CH2 + CH3-CH=CH2 + 其它 15% 40% 20% 25% 2烯烃的实验室制法★★★ (1) 醇脱水★扎依采夫规则):(浓H2SO4, 170 oC) 或者(Al2O3, 350~360 oC) 条件下 CH3-CH2OH → CH2=CH2 + H2O (2) 卤烷脱卤化氢★扎依采夫规则):在强碱(常用KOH、NaOH)作用下,脱HX。

CH2CH3

CH32CH3

C2

2H5(3) 炔烃还原制制备烯烃★:

C2H5

C2H5+ H2

林德拉(Lindlar)催化剂

C22H5

C2H5

C2H5

3季氨碱的热分解反应★★★

季氨碱(强碱,其碱性与NaOH相近;易潮解,易溶于水。)

R4+ KOH (或

AgOH)

R4

(1) 烃基上无β-H的季铵碱在加热下分解生成叔胺和醇。例如:

(CH3)32CH2CH3

OH

(CH3)3N + CH3CH=CH2 + H2O

(2) β-碳上有氢原子时,加热分解生成叔胺、烯烃和水。例如: 消除反应的取向

——霍夫曼(Hofmann)规则

季铵碱加热分解时,主要生成Hofmann烯(双键上烷基取代基最少的烯烃)。

CH3CH2CH3

3)3

OH

(CH3)3N + CH3CH2CH=CH2 + CH3CH=CHCH3

95% 5%

当 -C上有芳基、乙烯基、羰基、氰基等吸电子基团时时此规则不适用

环氧化合物制法

CH

2+ O2

H22

1. 烯烃催化氧化

O

OH

3

2. 过氧酸氧化★★★:

CHCH3

+

CH3

3. 邻氯醇脱卤化氢:

卤代烃的制法

1. 烷烃卤代★-在光或高温下,常得到一元或多元卤代烃的混合物;由易到难:氯代-溴代-碘代;在实验室通常只限于制备下列类型的化合物

2. 不饱和烃与卤化氢或卤素加成;★★★

CH32+ Br2

CH3CH

2

CH3

2+ HBr

CH3

CHCH3

3CH2CH2Br

R

R'

X

2

R

R'

R

R'

X2

RH

R

2

XR

CH3

3. 从醇制备——制备卤烷最普遍的方法★★★(常用试剂有:HX、PX3、PCl5、SOCl

2) (1) 醇与氢卤酸作用:注意有重排问题P225。

2O

氢卤酸与醇反应时的活性次序:HI > HBr > HCl

(2)醇与卤化磷作用:(无重排问题) 这是制备溴烷和碘烷的常用方法。

ROH + PCl5 + POCl3 + HCl

3 ROH + PX33

(3)醇与亚硫酰氯(SOCl2,又名氯化亚砜)作用(无重排);实验室和工业上制备氯烷的方法

ROH + SOCl22 + HCl

(4) 卤素的置换:

这是从氯烷制备碘烷的方法,产率高,但只限于制备伯碘烷。

芳卤代烃的制法

1. 直接卤代★★★

3

3

+ HCl

+ HBr

三卤化铁的作用--促使卤素分子极化而离解 X2 + FeX3 X+ + FeX4- 2. 被卤原子取代★★★(合成题常考)

ArN2 HSO4I + N2↑ + KHSO4

ArN2Cl + N2↑

ArN2Br + N2↑

ArN224F + BF3 + N2↑

醇的制法

1. 烯烃水合(直接水合、间接水合P216) ★

不对称烯烃,在酸催化下水合,往往中间体碳正离子可发生重排。

H2O / H

工业上

CH2

CH3CH2OH

2. 硼氢化-氧化(水解)反应★★★

CH3CH=CH2 + BH33 CH2CH2)3B

-23 CH2CH2OH

硼氢化-氧化(水解)反应的特点:

a) 立体化学:顺式加成(烯烃构型不会改变); b) 区域选择性 — 反马氏规则;★

因为是协同反应,反应只经过一个环状过渡态,所以不会有重排产物产生。

223

3

(CH3)3CCH=CH2

22(CH3)3C-CH2-CH2-OH

3. 从醛、酮、羧酸和酯还原: ★★★

(1) 催化加氢(催化剂为Ni、Pt或Pd) 注意:羧酸只能用LiAlH4还原; (2) 用还原剂(LiAlH4、NaBH4 、Na) 还原生成醇。 4. 不饱和醛、酮还原:

a) 催化氢化会使双键和羰基都被还原;

b) LiAlH4、NaBH4或Al[OCH(CH3)2]3作还原剂时,可使不饱和醛、酮还原为不饱和醇

而不影响碳碳双键。★

CH3

32CH32

OH

2CH2OH

5. 从含碳亲核试剂制备(RMgX、RLi、RZnX····

··) 醛、酮与格氏试剂制备: ★★★

OHR'

R''

CH3CH2CH3

CH3CH23

CH3

CH3CH2CH3

CH

3CH

3

3

羧酸衍生物与格氏试剂的反应:★

CH3CH3

CH3

3

3

CH3CH

CH33

CH3CH3

CH3CH

3

3

这两种方法常用于制备含有两个相同取代基的叔醇。

6. 从卤烷水解(有较大局限性)

醇比相应的卤化物更容易得到;

水解过程中有副反应(消除)产生烯烃。所以只有在相应的卤烃容易得到时才采用此法:★

CH2Cl + H2O

CH2

OH

2X + H2O

2OH

7. 从酯水解

羧酸酯可以水解为一分子羧酸和一分子醇。

醚的制法

1. 醇分之间脱水(SN2历程,只能制备对称的醚)

2 ROH

ROR

催化剂 = H2SO4, ArSO3H, ZnCl2, AlCl3, BF3

工业上也可将醇的蒸汽通过加热的氧化铝催化剂来制取醚

2 CH3CH23CH2OCH2CH3 + H2O

2. 从卤烷与醇金属作用

(威廉森合成法P236) ★

-+ROR'

+ NaX

R = 烃基、芳基;R' 常为伯卤代烷

避免用仲卤代烷和叔卤代烷,易发生消除反应。

3

H3C

3

CH2CH2CH3

思考如何合成:

3. 酚醚的生成(已学—威廉森合成P236)★

+ NaOH

3

酚的制法

1. 从异丙苯制备(工业上)

H3+CH32

H3o

O

H

+H3

3

氢过氧化异丙苯

2. 从芳卤衍生物水解制备(工业)

3. 从芳磺酸制备(磺化碱熔法) ★

SO3Na+ NaOH

碱熔法

2SO3 + H2

OOH

4. 重氮盐水解:★

24

5. 芳卤化合物水解

O22

2

2

O22

醛、酮的制备

1. 从醇的氧化和脱氢制备: a. 重铬酸钾、三氧化铬/吡啶 ★

2

96%

伯醇氧化成醛很少采用此法,因为生成的醛会被继续氧化成羧酸。用三氧化铬和吡啶的络合物作氧化剂可停留在醛。

2OH

22

95%

b. 欧芬脑尔氧化法:★ 含有不饱和C=C双键的醛氧化,需采取特殊催化剂,如:丙酮-异丙醇铝(或叔丁醇铝)或三氧化铬-吡啶络合物作氧化剂达到此目的。

2OH

+

H3

+

H33

大大过量

c. 酮、氧化锌等催化剂 ★

H3C

OH

-H2

H3-H

2

2.炔烃水合 ★

炔烃在汞盐催化下水合,生成羰基化合物,除乙炔(生成乙醛)外,其他炔烃水合均生成酮:

224

R

R'

2

R'

R

R'+ H2O

2

23

3

H3C

+ H2O

2

4

3.同碳二卤化物水解

该法主要制备芳香族醛酮(因为芳环侧链上α-H容易被卤代。)

2

+ H2O

+ 2HCl

3

3

H2

3

4. 傅-克酰基化反应(Friedal-Crafts)★

芳烃在无水三氯化铝催化下,与酰卤或酸酐作用,生成芳酮:

+

不会发生重排; 很难上两个酰基;

苯环上如有强吸电子基团,该反应不能发生

伽特曼-科赫反应 — 在AlCl3-CuCl催化剂下,芳烃与CO、HCl作用可在环上引入一个甲酰基的产物。

3

(46%~51%)

5. 芳环侧链α-氧化

332

3

+ O2

o

3

12.2

6. 羰基合成

烯烃与CO和H2在某些金属的羰基化合物催化下,在110~200 oC、10~20 MPa下,发生反应,生成多一个碳原子的醛。

CH3CH2CH2CHO + CH3HCH3

CH3

2+ CO + H2

羰基合成的原料多采用双键在链端的α-烯烃,其产物以直链醛为主(直:支 = 4:1)。 补充:丙烯的α-H氧化

CHCHCH3+ O2CH3+ O2

CHCHCHOCOOH

羧酸的制备

1. 氧化法(K2Cr2O7-H2SO4、CrO3-HOAc、KMnO4、HNO3) ★ 醇、醛、芳烃、炔、烯、酮的氧化

2. 水解法: ★★★ a. 由腈水解

b. 羧酸衍生物水解

水解速度从快到慢:★★★

NH2

RCOOH + NH3

OR'X

RCOOH + R'OH

2 RCOOH

2

RCOOH + HCl

c. 三卤代苯甲烷的水解★

3. 有机金属化合物与CO2制备★★★

反应机理:

用来制备多一个碳的羧酸

α-羟基羧酸的制备

(1) 从α-羟基氰水解★

+ HCN

R'

OHCN

COOH

(2) 从α-卤代酸水解 ★

X

CH2COOH

HO

CH2COOH

β-羟基羧酸的制备

(1) 从β-羟基氰水解★

2+ HOCl2

2

CH2COOH

(2)Reformatsky反应 (只和醛、酮反应,不和酯反应)★★★

BrCH2CO2Et

+

R

R'

2

R

2CO2Et

R

OH

2CO2H

羧酸衍生物的制备★

2

酰胺

酸酐酰卤

1.酯的制备:

2

RCOOR'' + NH3

RCOOR'' + R''OHRCOOR'' + RCOOHRCOOR'' + HCl

2.酰胺的制备:

RCONH2 + R'OH

RCONH2 + R'COONH4RCONH

2 + NH4Cl

2

RCONHR' + NH3

3.酰卤的制备:★

3CH3CH2

3CH3CH2+ H3PO3

CH3(CH2)6

166

oC (分解)

3(CH2)6+ POCl3 + HCl

+ SO2 + HCl

4.酸酐的制备:

O

H

HOOC

CH2

CH

2

COOH

HOOC

CH2

2CH2

+

胺的制备

1.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还原★★★

2 + 3 H2

2

2. 胺的烷基化

脂肪族的卤代烷与氨作用,不易得到单一产物。

RX + NH3RNH2 + RXR2NH + RXR3N + RX

3 XR22

XR3

NH XR42RNH2 + NH4 XR2NH + NH4 XR3N + NH4 X

芳香族的卤代烷与氨作用,条件苛刻

+ 2 NH3

+ NH4Cl

3. 醇与氨在高温、高压下催化反应

ROH + NH3

RNH2 + H2

O

23

R2NH + H2

O

23

R3N + H2O

4. 从腈、酰胺还原-制备多一个碳的伯胺★★★

2CN

2

RCH2NH

2

2CH2NH2

3

33

32CH3

5. 醛酮的还原氨化

将醛或酮与氨或胺作用后再进行催化氢化即得到胺

3

2NH

2

2NCH2CH3

2CH3

+ NH2

R''

6. 霍夫曼降解★★★

2 + X2NH2

(或NaOCl + NaOH)

7. 盖布瑞尔(Gabriel)合成法★

将邻苯二甲酰亚胺在碱性溶液中与卤代烃发生反应,生成N-烷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再将N-烷基邻苯二甲酰亚胺水解,得到第一胺。 此法是制取纯净的第一胺的好方法。在氨基酸制备中会用到。

22

RNH2

腈的制备:

1. 卤代烷与NaCN或KCN作用

CH3CH2CH2CH23CH2CH2CH2CN + NaBr

2. 酰胺的脱水

RCONH22O

用丙二酸二乙酯法制备α-烃基取代乙酸

H2

CH2COOH

思考:如果上两个不同的基团,先上大基团还是小基团。先上大基团,再上小基团!

乙酰乙酸乙酯合成法-α-烃基取代丙酮及α-烃基取代乙酸

CH3CH2

OC

2H5

CH3

R'CR

OC2

H5

CHOH

OC2H5

1.卤仿反应:★★★

RCOCH3

或 NaOX

RCOONa + CHX3

2.霍夫曼降解:★★★

2 + X2NH2

3.高锰酸钾氧化烯烃、炔烃,烯烃臭氧化。 4.脱羧反应

CO + H2

O

COOH

24RCHO + CO + H2O

24R

CO2

H

2

4 + CO2 + H2O

(或NaOCl + NaOH)

RCHORCOOH

有机合成中α-羟基酸用来合成少一个C的醛、酮或羧酸。

β-

C为羰基时,脱羧较容易,非常有合成价值:★★★

CH2H5

β

2

CO2H

CH2H5

+ CO2

3+ CO

2

2HR2H

RCH2COOH

+ CO2


相关文章

  • 有机合成知识点小结
  • 高二化学集备材料 有机合成 [教学目标]:(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1.熟悉烃类物质.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之间的相互转化以及性质.反应类型.反应条件. 2.熟悉有机合成的关键-碳骨架构建和官能团的引入及转化.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各 ...查看


  •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
  • 课题:第五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第一节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第1课时) 设计人: 穆慧慧 审核人:李松 教研组长: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能举例说明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 ...查看


  • 关于半抗原制备的小结
  • 关于半抗原制备的小结 小分子抗原现在做的最多的是农药和兽药,这方面的文献也很多.以前查过一些材料,作者觉得小分子抗原能否制备出高性能的单克隆抗体主要以下几点决定. 1.对于半抗原结构的选择,如果待测物本身含有NH 2,COOH ,OH 等活 ...查看


  • 课题1 金属材料
  • 课题1 金属材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合金的特点. (3)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 ...查看


  • 一.体内细胞的物质代谢
  • [学习目标] 1.单细胞动物的物质交换 2.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内环境的物质交换 3.内环境的成分及其之间的关系 4.体内细胞一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重点.难点.知识点讲解] 一.单细胞动物的物质交换 单细胞动物的新陈代谢是在一个细胞内完成的 ...查看


  • 高中化学 [塑料 橡胶 纤维]教案(1)
  • 塑料 橡胶 纤维 一.教材分析 (一) 知识脉络 本节教材在学生学习了淀粉.纤维素.蛋白质等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之后,很自然地过渡到学习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首先介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然后初浅地以聚乙烯.聚氯乙烯为例介绍有机高 ...查看


  • 九年级化学下册仁爱版教案2
  • 专题7 初识酸碱盐 [课 题]单元1 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2.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 验溶液的酸碱性. 过程和方法---知道酸碱性的强弱程度与pH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 ...查看


  • 2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
  • 2.1.2 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 一.知识结构 线粒体 叶绿体 内质网 核糖体 高尔基体 中心体 液泡 二.教学目标 (1)细胞质基质内含有的物质和细胞质基质的主要功能(C:理解). (2)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本结构及主要功能(D:应用). ( ...查看


  • 生命的物质基础
  • 生物体中的无机化合物 一.水 1. 含量 2.存在形式 3.作用 表格一:细胞中各种化合物占细胞鲜重的含量 小结: (1)一般来说,水在细胞的各种化学成分中含量最多: (2)生物体的含水量随着生物种类的不同有所差别:一般来说水生生物体内含水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