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古诗文知识积累

语文知识积累 ◆古诗文

观 沧 海

(魏晋)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

1、碣石:山名。

2、澹澹:水波摇荡的样子。

3、竦峙:耸立。

4、星汉:银河。

【译文】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风格成语

趣味成语:

最爱学习的人——如饥似渴 最爱工作的人——废寝忘食

最昂贵的稿费——一字千金 最贵的话语—— 一诺千金

五字成语: 一去不复返 一字值千金 一言以蔽之 一物降一物

一棍子打死 一鼻孔出气 三百六十行 十万八千里

十年九不遇 十指有长短 人心隔肚皮 人穷志不穷

◆国学启蒙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解读】 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

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解读】 通过学习,才发现自己不懂的事情很多;经过教学.才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现在引用这一名句,用来说明教和学都会使人发现自己的不足,因而必须不断学习,决不能自满。

◆ 妙语连珠

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西游记》,我们可以见识到孙悟空嫉恶如仇的形象;读《红楼梦》,我们可以体会到封建大家庭衰落的必然性;读《水浒传》,我们可以感受到梁山好汉义薄云天的壮举;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可以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读《格列佛游记》,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朽与罪恶„„

◆ 影趣横生

子午书简:《浅谈三国演义》 作者:罗贯中 视频地址:http://tieba.baidu.com/f?kz=548567944

内容梗概: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声势浩大,但不久即被镇压。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豪强并立,各不相让,为地盘而相互开战。

司徒王允为了国家安危想出“连环计”,用美女貂婵离间董卓与其义子吕布的关系,联络各中豪强,杀死董卓。董卓部下拥兵起事,杀死王允及其同僚。随后,全国大乱,各地军阀割据混战,曹操、刘备、孙坚分别崛起。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强迫献帝迁都许昌,先后歼灭袁绍、袁术、张鲁等部,统一北方。孙坚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打下了天地,攻取江东六郡六十州的地盘。孙坚死后,其子孙策、孙权先后掌权,势力日益强盛。刘备先依曹操,后奔荆州刘表。在南阳卧龙岗,他三顾茅庐请诸葛亮,连败曹军,暂守一方。不久,曹操大举南下,取荆州,意图统一天下。经诸葛亮游说,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大败曹军。刘备领兵占领四川。三足鼎立的局面就此形成。曹丕废汉自立,国号称“魏”。刘备随即继汉正统,建立蜀汉政权,领兵下长江,欲为关羽报仇雪恨。孙权大将陆逊火烧刘备七百里连营,将刘备气死于白帝城。

刘禅继任蜀汉皇帝,诸葛亮内外操劳。孙权也正式称帝,建立吴国。为了实现先帝刘备的愿望,诸葛亮联吴伐曹,七擒孟获,平定南疆,又六出祁山,竭尽心力,终未成功,最后积劳成疾,病死于五丈原。后主刘禅昏庸无能,蜀国日见衰败。在北方,司马氏篡夺曹魏,立晋国。司马昭派兵攻占四川,杀死姜维,后主投降而蜀国亡。晋军顺流东下,消灭了残暴的孙皓当政的东吴。三国归晋。

语文知识积累 ◆古诗文

观 沧 海

(魏晋)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

1、碣石:山名。

2、澹澹:水波摇荡的样子。

3、竦峙:耸立。

4、星汉:银河。

【译文】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风格成语

趣味成语:

最爱学习的人——如饥似渴 最爱工作的人——废寝忘食

最昂贵的稿费——一字千金 最贵的话语—— 一诺千金

五字成语: 一去不复返 一字值千金 一言以蔽之 一物降一物

一棍子打死 一鼻孔出气 三百六十行 十万八千里

十年九不遇 十指有长短 人心隔肚皮 人穷志不穷

◆国学启蒙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解读】 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

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解读】 通过学习,才发现自己不懂的事情很多;经过教学.才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现在引用这一名句,用来说明教和学都会使人发现自己的不足,因而必须不断学习,决不能自满。

◆ 妙语连珠

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西游记》,我们可以见识到孙悟空嫉恶如仇的形象;读《红楼梦》,我们可以体会到封建大家庭衰落的必然性;读《水浒传》,我们可以感受到梁山好汉义薄云天的壮举;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可以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读《格列佛游记》,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朽与罪恶„„

◆ 影趣横生

子午书简:《浅谈三国演义》 作者:罗贯中 视频地址:http://tieba.baidu.com/f?kz=548567944

内容梗概: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声势浩大,但不久即被镇压。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豪强并立,各不相让,为地盘而相互开战。

司徒王允为了国家安危想出“连环计”,用美女貂婵离间董卓与其义子吕布的关系,联络各中豪强,杀死董卓。董卓部下拥兵起事,杀死王允及其同僚。随后,全国大乱,各地军阀割据混战,曹操、刘备、孙坚分别崛起。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强迫献帝迁都许昌,先后歼灭袁绍、袁术、张鲁等部,统一北方。孙坚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打下了天地,攻取江东六郡六十州的地盘。孙坚死后,其子孙策、孙权先后掌权,势力日益强盛。刘备先依曹操,后奔荆州刘表。在南阳卧龙岗,他三顾茅庐请诸葛亮,连败曹军,暂守一方。不久,曹操大举南下,取荆州,意图统一天下。经诸葛亮游说,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大败曹军。刘备领兵占领四川。三足鼎立的局面就此形成。曹丕废汉自立,国号称“魏”。刘备随即继汉正统,建立蜀汉政权,领兵下长江,欲为关羽报仇雪恨。孙权大将陆逊火烧刘备七百里连营,将刘备气死于白帝城。

刘禅继任蜀汉皇帝,诸葛亮内外操劳。孙权也正式称帝,建立吴国。为了实现先帝刘备的愿望,诸葛亮联吴伐曹,七擒孟获,平定南疆,又六出祁山,竭尽心力,终未成功,最后积劳成疾,病死于五丈原。后主刘禅昏庸无能,蜀国日见衰败。在北方,司马氏篡夺曹魏,立晋国。司马昭派兵攻占四川,杀死姜维,后主投降而蜀国亡。晋军顺流东下,消灭了残暴的孙皓当政的东吴。三国归晋。


相关文章

  • 2016年春九年级语文质量分析
  • 2016年春九年级语文质量分析 映山中学:何锦绣 为迎接2016年中考,提高复习效率,现对本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作如下分析: 一.试题分析 试题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求稳:重视语言积累与运用,作文命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 ...查看


  • 把"基础"放在首位
  • 作者:姚守梅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7年05期 从近三年全国各地的语文中考试卷看,绝大多数都设置了"积累与运用"或相当于"积累与运用"的板块.这一板块重点考查学生对字词.语句.古今优秀诗文的积累,中 ...查看


  • 睢宁县初中语文教学意见工作计划
  •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睢宁县初中语文教学意见 (2009年9月) 一.主要工作 (一)狠抓学业质量,注重知识积累,强化阅读指导. 1.注重语文基础知识和语言材料的积累,加强学生的语文功底,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字词的训练要加强,特 ...查看


  • 试卷分析语文
  • 试卷分析: 试卷分为"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和"作文"三大板块.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注意与中考保持一致,让学生一开始就熟悉中考.本次考试试题有点难度,重视考 ...查看


  • 八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1
  •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县直中学八年级语文组 一.总体分析 这一份期中考卷,总体来说是很不错的.考卷突出了检查学生半个学期所掌握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语文能力,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 ...查看


  • 初高中语文衔接课
  • 学习目的: 1.认识语文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掌握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 学习重点: 1.自我介绍,建立良好的师生初次见面印象. 2.谈语文学习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提学习语文的要求,规范学习行为. 学习时数: ...查看


  • 我为中考语文复习献言献策
  • (于都中学语文教研组) (2014年4月) 中考古诗文复习策略 王婷婷 古诗文阅读是语文中考的第二大题,分值为22分,其中古诗阅读为4分,文言文阅读文为10分,古诗文积累为8分,综观这几年考试题型,以下是我组对古诗文复习的一点想法: 一. ...查看


  • 九年级语文说课稿
  • <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说课稿 康驿二中 王召云 我说课的题目是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下面我便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流程.说板书设计等五方面作具体说明: 一.说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 ...查看


  • 2010学年第一学初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4)
  • 2010学年第一学初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一.命题导向 全县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是一份难易适中.从课内向课外有机延伸的试卷.从考试内容看,八年级上册语文学习的重点知识都有考察,且题型灵活,以检测学生听说读写及综合运用的能 ...查看


  •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分析总结
  •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分析总结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分析总结 一.数据分析 本次考试,我所带班级共有2个班级参加考试,考试的数据分析情况如下:本次考试在平行班中两个班分别排名第一与第二,其中及格率41.41%,优秀率10.94%,平均分6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