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留学风起青萍之末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清末:留学风起青萍之末

作者:陈健

来源:《教育》2013年第11期

1847年春由香港出发赴美学习的容闳等3人,成为中国近代最早的留学生。当时的留学生,大多是跟外国传教士出国和得到教会资助或引见的。从1871年起,清政府开始派遣官费留学生。在1871年至1889年期间,清政府先后派出4批,每批30名,共派120名赴美留学生,由于当时守旧势力的攻击反对,这批人未满学习期限,就被迫全部撤回;派出留欧学生3批78名,加上一些临时派遣出国实习和工作的,共约110余名。同时,也开始出现了自费出国留学的学生,其中有赴英国学习法律的伍廷芳和到夏威夷檀香山去念中学的孙中山等。这段时间,留学生大都为中央选派的官费生,地方选派学生出洋与自费出洋的可谓凤毛麟角。这些学生回国后,清政府采取任用与奖励两个方面的政策,对于激励留学生出洋起了促进作用。 由于国内科举制度的废除、新式学堂的兴起,同时,美国等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些策略以吸引中国留学生。如1908年5月,美国国会正式通过将庚子赔款的剩余部分退还中国的议案,并作为中国派遣留学生赴美入各大学深造的专款。这一阶段是中国近代留学教育逐步走向正规化的阶段,出现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出国留学热潮,主要是在日本留学。除了清政府派出大量的官费留日学生外,还有相当一部分自费出国的留学生。在长达16年(1896年至1911年)的留学热潮中,留日学生多达4.5万人。同时,为了弥补留日教育的不足,清政府不断向欧洲派遣留学生。并拟订留学欧洲的长期计划,将学科选择从陆海军及军工技术扩大到农商工各个领域,并有针对性地扩大留学国范围。

第一,留学生群体涵盖面广泛。废科举前,多为新学堂青年学生;废科举后,留学教育突破社会阶层和年龄、性别的界限,士绅、官僚纷纷远游,女子留学也开始获得一席之地。 第二,在留学科目结构上,法政科盛极一时。这主要与清政府“新政”后期预备立宪对新式法政人才的需求,以及科举选士传统的影响有关。

第三,留学教育管理从分散走向统一,管理政策日趋严密。自1906年起,在日本、欧洲、美国等陆续成立“游学生监督处”。

第四,留学重心从东洋转向西洋,呈现阶段性发展特征。1908年前后,中国留学重心从日本转向美欧诸国,既受外部留学环境变化的影响,也是留学者比较东西洋高等教育优劣后作出的更高层次的选择。

第一次留学教育,不仅培养了以詹天佑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工程师,造就了刘步蟾、林泰曾、林永升、黄季良、萨镇冰等在抵抗外来侵略的战争中血染疆场、为国捐躯的一代海军名将,而且还出现了像严复那样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代表人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清末:留学风起青萍之末

作者:陈健

来源:《教育》2013年第11期

1847年春由香港出发赴美学习的容闳等3人,成为中国近代最早的留学生。当时的留学生,大多是跟外国传教士出国和得到教会资助或引见的。从1871年起,清政府开始派遣官费留学生。在1871年至1889年期间,清政府先后派出4批,每批30名,共派120名赴美留学生,由于当时守旧势力的攻击反对,这批人未满学习期限,就被迫全部撤回;派出留欧学生3批78名,加上一些临时派遣出国实习和工作的,共约110余名。同时,也开始出现了自费出国留学的学生,其中有赴英国学习法律的伍廷芳和到夏威夷檀香山去念中学的孙中山等。这段时间,留学生大都为中央选派的官费生,地方选派学生出洋与自费出洋的可谓凤毛麟角。这些学生回国后,清政府采取任用与奖励两个方面的政策,对于激励留学生出洋起了促进作用。 由于国内科举制度的废除、新式学堂的兴起,同时,美国等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些策略以吸引中国留学生。如1908年5月,美国国会正式通过将庚子赔款的剩余部分退还中国的议案,并作为中国派遣留学生赴美入各大学深造的专款。这一阶段是中国近代留学教育逐步走向正规化的阶段,出现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出国留学热潮,主要是在日本留学。除了清政府派出大量的官费留日学生外,还有相当一部分自费出国的留学生。在长达16年(1896年至1911年)的留学热潮中,留日学生多达4.5万人。同时,为了弥补留日教育的不足,清政府不断向欧洲派遣留学生。并拟订留学欧洲的长期计划,将学科选择从陆海军及军工技术扩大到农商工各个领域,并有针对性地扩大留学国范围。

第一,留学生群体涵盖面广泛。废科举前,多为新学堂青年学生;废科举后,留学教育突破社会阶层和年龄、性别的界限,士绅、官僚纷纷远游,女子留学也开始获得一席之地。 第二,在留学科目结构上,法政科盛极一时。这主要与清政府“新政”后期预备立宪对新式法政人才的需求,以及科举选士传统的影响有关。

第三,留学教育管理从分散走向统一,管理政策日趋严密。自1906年起,在日本、欧洲、美国等陆续成立“游学生监督处”。

第四,留学重心从东洋转向西洋,呈现阶段性发展特征。1908年前后,中国留学重心从日本转向美欧诸国,既受外部留学环境变化的影响,也是留学者比较东西洋高等教育优劣后作出的更高层次的选择。

第一次留学教育,不仅培养了以詹天佑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工程师,造就了刘步蟾、林泰曾、林永升、黄季良、萨镇冰等在抵抗外来侵略的战争中血染疆场、为国捐躯的一代海军名将,而且还出现了像严复那样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代表人物。


相关文章

  • 风起青萍之末
  • ·风起青萍之末 (2010-9-9 17:21:00)董一菲 翠翠和傩送初识于端午节,那是一个热闹的节日.在古老的湘西和同样古老的河街,长江静静地流,沅水静静地流. 在暮色苍茫的掌灯时分,小小的翠翠和她的黄狗站在码头上,显得那样孤独与无助. ...查看


  • 清末教育改革及其历史作用
  • 浅析清末教育改革及其历史作用 摘要: 20世纪初期, 中国社会处于教育转型的关键时刻, 这时期清政府进行的教育改革主要包括废科举.改学制以及新的教育行政体制的建立和教育结构的整体规划等, 这些措施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近代教育制度终于 ...查看


  •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
  • 近年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市场变化风起云涌,风险数量及其复杂性也与日俱增 "我们经常听到风险是如何摧毁一家公司的故事.如果你不能很好地管理风险,那么公司一夜之间就完蛋了.这也就告诉我们,企业必须能经受三重挑 ...查看


  • 做可亲的大国
  • 在去年10月的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使周边国家对我们更友善.更亲近.更认同.更支持".这抓住了一个重要和关键的问题,指出了未来中国外交工作的一个方向. 光是"强&qu ...查看


  • 近代中国基督教教会学校与清末女子教育
  • 近代中国基督教教会学校与清末女子教育[ 来源:基督教福音网 | 发布日期:2013-10-15 | 浏览(235)人次 | 投稿 | 收藏 ] 西方传教士在近代中国的活动涉及各个领域,但其"影响在教育方面最强"①. 这 ...查看


  • 自1894年兴中会成立至1949年底先后逝世的人物 (1931-1936)
  • 正文一:自1894年兴中会成立至1949年底先后逝世的人物 (1931-1936) 1931年 汪大燮(1860-1931) 清末及民国政要.浙江杭州人.清末曾任留日学生监督,出使英国.日本大臣.民国成立后,历任教育总长.平政院院长.参议院 ...查看


  • 会党元素与孙中山领导的武装起义
  • 2009年第2期 (总第192期)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XIAMENNo.22009GeneralSerialNo.192IINⅣ职SnY(Ans&SocialSciences) 会党元素与孙中山领导的武装 ...查看


  • 拿破仑从未说过中国是"睡狮"
  • 拿破仑从未说过中国是"睡狮" "睡狮论"来龙去脉 "睡狮论"源起于西方基督教话语中常见的"唤醒东方论",先是被清末外交家借用来阐释中国的外交姿态,继而被梁启超化 ...查看


  • 晚清法科留学生与中国法制近代化
  • 2009年第18期No .18,2009历史教学History Teaching 总第583期Sum No.583 晚清法科留学生与中国法制近代化 董节英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北京100091) [摘要]晚清法科留学活动经历了从萌芽到迅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