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观点
D.不可知论
正确答案:C
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正确答案:D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正确答案:C
4、“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这是(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正确答案:C
5、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 )。
A.保守和进步关系
B.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C.主要与次要的关系
D.对立统一的关系
正确答案:D
6、相对主义运动观认为( )。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运动的形式是多样的
D.只存在绝对运动而无静止
正确答案:D
7、事物发展的源泉在于( )。
A.人的主观能动性
B.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C.事物的内部矛盾
D.外力的推动
正确答案:D
8、否定之否定规律侧重于揭示( )。
A.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
C.事物发展的状态
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正确答案:D
9、唯物辩证法否定的“扬弃”是指( )。
A.全盘抛弃
B.绝对否认
C.全盘肯定
D.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
正确答案:D
10、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 )。
A.运动的绝对性
B.存在性
C.客观实在性
D.实物性
正确答案:C
1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正确答案:A
12、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原因和结果的关系问题上,结果是指( )。
A.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
B.先于某种现象的现象
C.被一定现象所引起的现象
D.后于某种现象的现象
正确答案:C
13、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 )。
A.辩证统一的关系
B.因果关系
C.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D.等同关系
正确答案:A
14、事物发展的源泉在于( )。
A.人的主观能动性
B.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C.事物的内部矛盾
D.外力的推动
正确答案:D
15、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原因和结果的关系问题上,结果是指( )。
A.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
B.先于某种现象的现象
C.被一定现象所引起的现象
D.后于某种现象的现
象
正确答案:C
16、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观点
D.不可知论
正确答案:C
1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正确答案:D
18、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正确答案:C
19、联系是指一切现象、事物( )。
A.都有共同点
B.都没有确定的界限
C.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D.都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
正确答案:D
20、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是( )。
A.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
C.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的
D.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
正确答案:C
2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 )。
A.是否整体地看问题
B.是否承认事物在运动
C.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是否承认事物的质变
正确答案:C
22、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观点
D.不可知论
正确答案:C
23、我党一贯倡导并长期保持的优良学风是( )。
A.艰苦奋斗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D.勤俭节约
正确答案:C
24、量变和质变的辩证转化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 )。
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前进性和重复性的统一
C.连续性和阶段性(飞跃性)的统一
D.直线性和循环性的统一
正确答案:C
25、我党一贯倡导并长期保持的优良学风是( )。
A.艰苦奋斗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D.勤俭节约
正确答案:C
26、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共同错误为( )。
A.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
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
C.仅把运动和某些具体物质形态联系起来
D.把物质和运动完全割裂开来
正确答案:D
27、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 )。
A.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系统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正确答案:B
28、认为正确或错误的意识都是对物质的反映是( )的观点。
A.诡辩论
B.唯心主义
C.不可知论
D.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D
29、哲学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在于( )。
A.适应时代的需要
B.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
C.反映劳苦大众的需要
D.适应思想创新的需要
正确答案:A
30、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
A.唯物辩证
法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观点
D.不可知论
正确答案:C
31、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不存在( )。
A.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
B.辩论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正确答案:A
32、“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体现的哲理是( )。
A.要重视外因的作用
B.要重视内因的作用
C.要重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D.要重视外因通过内因作用
正确答案:C
33、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特点表现在( )。
A.实践性
B.科学性
C.革命性
D.开放性
正确答案:A
34、划分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唯一的标准是( )。
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
C.世界是否运动变化的问题
D.是否承认世界统一的问题
正确答案:B
35、“苍蝇不叮没缝的蛋”这一说法直接表达的哲学思想是( )。
A.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事物的运动是外力推动的结果
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正确答案:A
36、党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主和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的哲学依据是( )辩证关系的原理。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同一性和斗争性
D.内因和外因
正确答案:D
37、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 )。
A.是否整体地看问题
B.是否承认事物在运动
C.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是否承认事物的质变
正确答案:C
38、党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主和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的哲学依据是( )辩证关系的原理。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同一性和斗争性
D.内因和外因
正确答案:D
39、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 )。
A.保守和进步关系
B.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C.主要与次要的关系
D.对立统一的关系
正确答案:D
40、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 )。
A.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系统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正确答案:B
4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 )。
A.运动的绝对性
B.存在性
C.客观实在性
D.实物性
正确答案:C
42、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 )。
A.保守和进步关系
B.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C.主要与次要的关系
D.对立统一的关系
正确答案:D
43、认为正确或错误的意识都是对物质的反映是( )的观点。
A.诡辩论
B.唯心主义
C.不可知论
D.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D
44、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A.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C.代替和被代替的关系
D.有限和无限的关系
正确答案:A
45、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原因和结果的关系问题上,结果是指( )。
A.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
B.先于某种现象的现象
C.被一定现象所引起的现象
D.后于某种现象的现象
正确答案:C
46、相对主义运动观认为( )。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运动的形式是多样的
D.只存在绝对运动而无静止
正确答案:D
47、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 )。
A.辩证统一的关系
B.因果关系
C.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D.等同关系
正确答案:A
48、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原因和结果的关系问题上,结果是指( )。
A.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
B.先于某种现象的现象
C.被一定现象所引起的现象
D.后于某种现象的现象
正确答案:C
49、实际工作中的“一刀切”的错误是由于忽视了事物的( )。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的特殊性
C.矛盾的同一性
D.矛盾的斗争性
正确答案:D
50、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共同错误为( )。
A.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
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
C.仅把运动和某些具体物质形态联系起来
D.把物质和运动完全割裂开来
正确答案:D
51、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观点
D.不可知论
正确答案:C
52、唯物辩证法否定的“扬弃”是指( )。
A.全盘抛弃
B.绝对否认
C.全盘肯定
D.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
正确答案:D
53、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的是( )。
A.时间、空间可以离开物质自己运动
B.时间、空间不随物质运动的速度而变化
C.时间、空间是主观精神的表现形式
D.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
正确答案:D
5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的是( )。
A.时间、空间可以离开物质自己运动
B.时间、空间不随物质运动的速度而变化
C.时间、空间是主观精神的表现形式
D.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
正确答案:D
55、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
A.存在性
B.物质性
C.意识性
D.真理性
正确答案:B
56、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
A.一般方法
B.经验材料
C.理论结论
D.具体方法
正确答案:A
57、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民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据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的结构调整,提高国产资产的整体质量。这一论断突出体现了( )。
A.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原因的道理
B.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相统一的观点
C.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D.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
正确答案:D
58、“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这是(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正确答案:C
59、党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主和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的哲学依据是( )辩证关系的原理。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同一性和斗争性
D.内因和外因
正确答案:D
60、否定之否定规律侧重于揭示( )。
A.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
C.事物发展的状态
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正确答案:D
61、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 )。
A.提高知识理论水平
B.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
C.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
D.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正确答案:B
1、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观点
D.不可知论
正确答案:C
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正确答案:D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正确答案:C
4、“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这是(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正确答案:C
5、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 )。
A.保守和进步关系
B.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C.主要与次要的关系
D.对立统一的关系
正确答案:D
6、相对主义运动观认为( )。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运动的形式是多样的
D.只存在绝对运动而无静止
正确答案:D
7、事物发展的源泉在于( )。
A.人的主观能动性
B.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C.事物的内部矛盾
D.外力的推动
正确答案:D
8、否定之否定规律侧重于揭示( )。
A.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
C.事物发展的状态
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正确答案:D
9、唯物辩证法否定的“扬弃”是指( )。
A.全盘抛弃
B.绝对否认
C.全盘肯定
D.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
正确答案:D
10、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 )。
A.运动的绝对性
B.存在性
C.客观实在性
D.实物性
正确答案:C
1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正确答案:A
12、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原因和结果的关系问题上,结果是指( )。
A.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
B.先于某种现象的现象
C.被一定现象所引起的现象
D.后于某种现象的现象
正确答案:C
13、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 )。
A.辩证统一的关系
B.因果关系
C.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D.等同关系
正确答案:A
14、事物发展的源泉在于( )。
A.人的主观能动性
B.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C.事物的内部矛盾
D.外力的推动
正确答案:D
15、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原因和结果的关系问题上,结果是指( )。
A.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
B.先于某种现象的现象
C.被一定现象所引起的现象
D.后于某种现象的现
象
正确答案:C
16、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观点
D.不可知论
正确答案:C
1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正确答案:D
18、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正确答案:C
19、联系是指一切现象、事物( )。
A.都有共同点
B.都没有确定的界限
C.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D.都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
正确答案:D
20、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是( )。
A.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
C.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的
D.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
正确答案:C
2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 )。
A.是否整体地看问题
B.是否承认事物在运动
C.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是否承认事物的质变
正确答案:C
22、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观点
D.不可知论
正确答案:C
23、我党一贯倡导并长期保持的优良学风是( )。
A.艰苦奋斗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D.勤俭节约
正确答案:C
24、量变和质变的辩证转化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 )。
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前进性和重复性的统一
C.连续性和阶段性(飞跃性)的统一
D.直线性和循环性的统一
正确答案:C
25、我党一贯倡导并长期保持的优良学风是( )。
A.艰苦奋斗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D.勤俭节约
正确答案:C
26、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共同错误为( )。
A.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
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
C.仅把运动和某些具体物质形态联系起来
D.把物质和运动完全割裂开来
正确答案:D
27、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 )。
A.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系统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正确答案:B
28、认为正确或错误的意识都是对物质的反映是( )的观点。
A.诡辩论
B.唯心主义
C.不可知论
D.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D
29、哲学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在于( )。
A.适应时代的需要
B.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
C.反映劳苦大众的需要
D.适应思想创新的需要
正确答案:A
30、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
A.唯物辩证
法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观点
D.不可知论
正确答案:C
31、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不存在( )。
A.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
B.辩论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正确答案:A
32、“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体现的哲理是( )。
A.要重视外因的作用
B.要重视内因的作用
C.要重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D.要重视外因通过内因作用
正确答案:C
33、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特点表现在( )。
A.实践性
B.科学性
C.革命性
D.开放性
正确答案:A
34、划分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唯一的标准是( )。
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
C.世界是否运动变化的问题
D.是否承认世界统一的问题
正确答案:B
35、“苍蝇不叮没缝的蛋”这一说法直接表达的哲学思想是( )。
A.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事物的运动是外力推动的结果
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正确答案:A
36、党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主和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的哲学依据是( )辩证关系的原理。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同一性和斗争性
D.内因和外因
正确答案:D
37、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 )。
A.是否整体地看问题
B.是否承认事物在运动
C.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是否承认事物的质变
正确答案:C
38、党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主和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的哲学依据是( )辩证关系的原理。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同一性和斗争性
D.内因和外因
正确答案:D
39、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 )。
A.保守和进步关系
B.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C.主要与次要的关系
D.对立统一的关系
正确答案:D
40、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 )。
A.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系统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正确答案:B
4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 )。
A.运动的绝对性
B.存在性
C.客观实在性
D.实物性
正确答案:C
42、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 )。
A.保守和进步关系
B.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C.主要与次要的关系
D.对立统一的关系
正确答案:D
43、认为正确或错误的意识都是对物质的反映是( )的观点。
A.诡辩论
B.唯心主义
C.不可知论
D.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D
44、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A.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C.代替和被代替的关系
D.有限和无限的关系
正确答案:A
45、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原因和结果的关系问题上,结果是指( )。
A.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
B.先于某种现象的现象
C.被一定现象所引起的现象
D.后于某种现象的现象
正确答案:C
46、相对主义运动观认为( )。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运动的形式是多样的
D.只存在绝对运动而无静止
正确答案:D
47、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 )。
A.辩证统一的关系
B.因果关系
C.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D.等同关系
正确答案:A
48、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原因和结果的关系问题上,结果是指( )。
A.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
B.先于某种现象的现象
C.被一定现象所引起的现象
D.后于某种现象的现象
正确答案:C
49、实际工作中的“一刀切”的错误是由于忽视了事物的( )。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的特殊性
C.矛盾的同一性
D.矛盾的斗争性
正确答案:D
50、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共同错误为( )。
A.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
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
C.仅把运动和某些具体物质形态联系起来
D.把物质和运动完全割裂开来
正确答案:D
51、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观点
D.不可知论
正确答案:C
52、唯物辩证法否定的“扬弃”是指( )。
A.全盘抛弃
B.绝对否认
C.全盘肯定
D.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
正确答案:D
53、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的是( )。
A.时间、空间可以离开物质自己运动
B.时间、空间不随物质运动的速度而变化
C.时间、空间是主观精神的表现形式
D.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
正确答案:D
5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的是( )。
A.时间、空间可以离开物质自己运动
B.时间、空间不随物质运动的速度而变化
C.时间、空间是主观精神的表现形式
D.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
正确答案:D
55、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
A.存在性
B.物质性
C.意识性
D.真理性
正确答案:B
56、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
A.一般方法
B.经验材料
C.理论结论
D.具体方法
正确答案:A
57、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民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据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的结构调整,提高国产资产的整体质量。这一论断突出体现了( )。
A.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原因的道理
B.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相统一的观点
C.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D.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
正确答案:D
58、“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这是(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正确答案:C
59、党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主和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的哲学依据是( )辩证关系的原理。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同一性和斗争性
D.内因和外因
正确答案:D
60、否定之否定规律侧重于揭示( )。
A.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
C.事物发展的状态
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正确答案:D
61、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 )。
A.提高知识理论水平
B.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
C.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
D.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