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hiYanJi
u
简述日本天皇制度的演变
王超华
(郑州大学法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日本的宪法赋予天皇至高无上的权威,日本是以天皇为中心的国家。日本天皇制作为一种制度,在日本已经存在一千多年。天皇制度对于日本的发展起到不可磨灭的影响,它先后经历了古代天皇制、近代天皇制、现代象征性天皇制。
关键词:天皇制;天皇;大化改新;明治维新
中图分类号:D73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7-0221-02
日本作为当今世界的经济大国,其国际地位已从战败二、日本天皇制度的发展
国日益发展成政治大国、军事强国。在今年3月11日日本(一)古代天皇制度
发生9级地震后,日本再次成为世界万众瞩目的中心。震日本古代天皇制度可以分为奴隶制阶段和封建制阶后的日本国内民怨很多,但在日本天皇明仁(平成天皇)发段。奴隶制阶段的起点是推古女皇继位。在奴隶制阶段,表讲话后,日本国民的精神为之一震,犹如焕然一新般。在当执政者的名称从王、君转变为大王,后期被称为“天皇”此,笔者想起日本镰仓幕府时天皇权利的架空时代,明治维后,其依然是以氏族首领的身份来掩盖其最大奴隶主的最新中权力变更的兵不血刃和二战后日本依然保留了天皇制高统治者地位。随着中国儒家思想传入,当权者又结合本度。笔者就此对日本的天皇制度予以阐述。国固有的生活特点创造出“家族国家”的观念,并大肆进行
一、日本天皇制度的由来宣传。
在日本的历史上,日本是以村社首长统治的小部落为封建制阶段从大化改新后开始。大化改新发生于公元主开始走向历史的舞台。大约在公元1世纪,日本以北九646年,革新派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从州地带为中心,形成了一百多个部落组织。当时的日本列经济和政治方面进行了改革,规定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天皇岛被中国称为倭或倭国。在公约2世纪末3世纪初,出现国家体制。在公元1185年封建武士首领人物源赖朝在镰了邪马台国这一部落联盟的盟主吞并了周边小国后建立了仓开府,随后在被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后,正式创立镰仓幕以天皇为中心的“大和”政权。大和朝廷位于畿内的大和地府,从此开始了日本史上大约长达700年的武家政治。此方,从公元4世纪一直延续了数百年。但是,大和朝廷前期间天皇的权利受制于幕府,幕府才是日本的权力拥有者,天的最高统治者并不称为“天皇”,而是“王”或“君”。到5世皇形同虚设。但即便如此,天皇制并没有被取缔。这主要纪为了区别于一般的王而改称为“大王”。称为“天皇”的时是由于下面几个因素:
间是在大和政权的后期,推古女帝在位期间。据中国《隋其一,在整个古代天皇制阶段,日本天皇长期以来向中书》记载,7世纪初的608年推古朝派出的第三次遣隋使所国学习,用神话思想麻醉自己的国民。他们宣扬天皇神说、携国书中有“东天皇敬白西皇帝”一句,是倭王首次对外使皇权神授和天皇神国的统治思想神话。更甚者是天皇为了用“天皇”作为自己的称号。日本天皇之名目前大部分学者巩固自身的统治,把日本的历史描写为开天辟地的神国史,认为是来源于中国。“天”来自“盖天论”,为“三才”之首;祖神开辟了日本。天皇就是天孙,继神的后代统治着日本。“皇”的意思是王者头戴白色大羽冠。当时中国(汉魏)道教并且他们向中国的秦始皇学习“万世一系”的思想,在日本兴起,“天皇”是称为“天帝”时的用语,主要是说明天上的神发展为“神国万世一系”,而后广泛的传播。
仙们的主宰人,具有很浓的宗教色彩。中国的道教传入日其二,日本本土国民长期受到“家族国家”观念和在忠本后,日本最高统治者便借用“天皇”二字来表示其至高无孝之间忠优于孝,忠君思想根深蒂固,这也就说明了在日本上的地位,亦含有很强的宗教观念。日本统治者就逐渐将历史上即使有人实际上夺了天皇的大权,却不去推翻天皇、天皇神化为神,亦为所谓“现人神”。天皇制的起点是在推取消天皇制。也均未从形式上篡位,形式上的天皇仍然存古女帝时期,担任摄政的圣德太子制定的《十七条宪法》,推在,无“异姓革命”。
行“寇位制”改革以后。天皇制的正式确立应是公元7世纪其三,幕府利用天皇的权威来为自己打下江山,它一面的大化革新之后。大化革新结束了大和朝廷的历史,开辟不断挤压着天皇的权利,另一面又要利用天皇在日本国民了一个以“天皇”为君主的古代专制君主制确立的新时期。中的地位统治日本。幕府的活动还要经过天皇的批准(形由此标志着日本古代天皇制的正式确立。式上),维护自己忠君的形象后,以“挟天子以令诸侯”。收稿日期:2011-05-11
作者简介:王超华(1986-),男,河南周口人,2010级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行政法学研究。
TheoryResearch
学
LiShiYanJi
u
简述日本天皇制度的演变
王超华
(郑州大学法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日本的宪法赋予天皇至高无上的权威,日本是以天皇为中心的国家。日本天皇制作为一种制度,在日本已经存在一千多年。天皇制度对于日本的发展起到不可磨灭的影响,它先后经历了古代天皇制、近代天皇制、现代象征性天皇制。
关键词:天皇制;天皇;大化改新;明治维新
中图分类号:D73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7-0221-02
日本作为当今世界的经济大国,其国际地位已从战败二、日本天皇制度的发展
国日益发展成政治大国、军事强国。在今年3月11日日本(一)古代天皇制度
发生9级地震后,日本再次成为世界万众瞩目的中心。震日本古代天皇制度可以分为奴隶制阶段和封建制阶后的日本国内民怨很多,但在日本天皇明仁(平成天皇)发段。奴隶制阶段的起点是推古女皇继位。在奴隶制阶段,表讲话后,日本国民的精神为之一震,犹如焕然一新般。在当执政者的名称从王、君转变为大王,后期被称为“天皇”此,笔者想起日本镰仓幕府时天皇权利的架空时代,明治维后,其依然是以氏族首领的身份来掩盖其最大奴隶主的最新中权力变更的兵不血刃和二战后日本依然保留了天皇制高统治者地位。随着中国儒家思想传入,当权者又结合本度。笔者就此对日本的天皇制度予以阐述。国固有的生活特点创造出“家族国家”的观念,并大肆进行
一、日本天皇制度的由来宣传。
在日本的历史上,日本是以村社首长统治的小部落为封建制阶段从大化改新后开始。大化改新发生于公元主开始走向历史的舞台。大约在公元1世纪,日本以北九646年,革新派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从州地带为中心,形成了一百多个部落组织。当时的日本列经济和政治方面进行了改革,规定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天皇岛被中国称为倭或倭国。在公约2世纪末3世纪初,出现国家体制。在公元1185年封建武士首领人物源赖朝在镰了邪马台国这一部落联盟的盟主吞并了周边小国后建立了仓开府,随后在被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后,正式创立镰仓幕以天皇为中心的“大和”政权。大和朝廷位于畿内的大和地府,从此开始了日本史上大约长达700年的武家政治。此方,从公元4世纪一直延续了数百年。但是,大和朝廷前期间天皇的权利受制于幕府,幕府才是日本的权力拥有者,天的最高统治者并不称为“天皇”,而是“王”或“君”。到5世皇形同虚设。但即便如此,天皇制并没有被取缔。这主要纪为了区别于一般的王而改称为“大王”。称为“天皇”的时是由于下面几个因素:
间是在大和政权的后期,推古女帝在位期间。据中国《隋其一,在整个古代天皇制阶段,日本天皇长期以来向中书》记载,7世纪初的608年推古朝派出的第三次遣隋使所国学习,用神话思想麻醉自己的国民。他们宣扬天皇神说、携国书中有“东天皇敬白西皇帝”一句,是倭王首次对外使皇权神授和天皇神国的统治思想神话。更甚者是天皇为了用“天皇”作为自己的称号。日本天皇之名目前大部分学者巩固自身的统治,把日本的历史描写为开天辟地的神国史,认为是来源于中国。“天”来自“盖天论”,为“三才”之首;祖神开辟了日本。天皇就是天孙,继神的后代统治着日本。“皇”的意思是王者头戴白色大羽冠。当时中国(汉魏)道教并且他们向中国的秦始皇学习“万世一系”的思想,在日本兴起,“天皇”是称为“天帝”时的用语,主要是说明天上的神发展为“神国万世一系”,而后广泛的传播。
仙们的主宰人,具有很浓的宗教色彩。中国的道教传入日其二,日本本土国民长期受到“家族国家”观念和在忠本后,日本最高统治者便借用“天皇”二字来表示其至高无孝之间忠优于孝,忠君思想根深蒂固,这也就说明了在日本上的地位,亦含有很强的宗教观念。日本统治者就逐渐将历史上即使有人实际上夺了天皇的大权,却不去推翻天皇、天皇神化为神,亦为所谓“现人神”。天皇制的起点是在推取消天皇制。也均未从形式上篡位,形式上的天皇仍然存古女帝时期,担任摄政的圣德太子制定的《十七条宪法》,推在,无“异姓革命”。
行“寇位制”改革以后。天皇制的正式确立应是公元7世纪其三,幕府利用天皇的权威来为自己打下江山,它一面的大化革新之后。大化革新结束了大和朝廷的历史,开辟不断挤压着天皇的权利,另一面又要利用天皇在日本国民了一个以“天皇”为君主的古代专制君主制确立的新时期。中的地位统治日本。幕府的活动还要经过天皇的批准(形由此标志着日本古代天皇制的正式确立。式上),维护自己忠君的形象后,以“挟天子以令诸侯”。收稿日期:2011-05-11
作者简介:王超华(1986-),男,河南周口人,2010级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行政法学研究。
TheoryResearch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