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日本天皇制度的演变

LiShiYanJi

u

简述日本天皇制度的演变

王超华

(郑州大学法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日本的宪法赋予天皇至高无上的权威,日本是以天皇为中心的国家。日本天皇制作为一种制度,在日本已经存在一千多年。天皇制度对于日本的发展起到不可磨灭的影响,它先后经历了古代天皇制、近代天皇制、现代象征性天皇制。

关键词:天皇制;天皇;大化改新;明治维新

中图分类号:D73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7-0221-02

日本作为当今世界的经济大国,其国际地位已从战败二、日本天皇制度的发展

国日益发展成政治大国、军事强国。在今年3月11日日本(一)古代天皇制度

发生9级地震后,日本再次成为世界万众瞩目的中心。震日本古代天皇制度可以分为奴隶制阶段和封建制阶后的日本国内民怨很多,但在日本天皇明仁(平成天皇)发段。奴隶制阶段的起点是推古女皇继位。在奴隶制阶段,表讲话后,日本国民的精神为之一震,犹如焕然一新般。在当执政者的名称从王、君转变为大王,后期被称为“天皇”此,笔者想起日本镰仓幕府时天皇权利的架空时代,明治维后,其依然是以氏族首领的身份来掩盖其最大奴隶主的最新中权力变更的兵不血刃和二战后日本依然保留了天皇制高统治者地位。随着中国儒家思想传入,当权者又结合本度。笔者就此对日本的天皇制度予以阐述。国固有的生活特点创造出“家族国家”的观念,并大肆进行

一、日本天皇制度的由来宣传。

在日本的历史上,日本是以村社首长统治的小部落为封建制阶段从大化改新后开始。大化改新发生于公元主开始走向历史的舞台。大约在公元1世纪,日本以北九646年,革新派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从州地带为中心,形成了一百多个部落组织。当时的日本列经济和政治方面进行了改革,规定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天皇岛被中国称为倭或倭国。在公约2世纪末3世纪初,出现国家体制。在公元1185年封建武士首领人物源赖朝在镰了邪马台国这一部落联盟的盟主吞并了周边小国后建立了仓开府,随后在被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后,正式创立镰仓幕以天皇为中心的“大和”政权。大和朝廷位于畿内的大和地府,从此开始了日本史上大约长达700年的武家政治。此方,从公元4世纪一直延续了数百年。但是,大和朝廷前期间天皇的权利受制于幕府,幕府才是日本的权力拥有者,天的最高统治者并不称为“天皇”,而是“王”或“君”。到5世皇形同虚设。但即便如此,天皇制并没有被取缔。这主要纪为了区别于一般的王而改称为“大王”。称为“天皇”的时是由于下面几个因素:

间是在大和政权的后期,推古女帝在位期间。据中国《隋其一,在整个古代天皇制阶段,日本天皇长期以来向中书》记载,7世纪初的608年推古朝派出的第三次遣隋使所国学习,用神话思想麻醉自己的国民。他们宣扬天皇神说、携国书中有“东天皇敬白西皇帝”一句,是倭王首次对外使皇权神授和天皇神国的统治思想神话。更甚者是天皇为了用“天皇”作为自己的称号。日本天皇之名目前大部分学者巩固自身的统治,把日本的历史描写为开天辟地的神国史,认为是来源于中国。“天”来自“盖天论”,为“三才”之首;祖神开辟了日本。天皇就是天孙,继神的后代统治着日本。“皇”的意思是王者头戴白色大羽冠。当时中国(汉魏)道教并且他们向中国的秦始皇学习“万世一系”的思想,在日本兴起,“天皇”是称为“天帝”时的用语,主要是说明天上的神发展为“神国万世一系”,而后广泛的传播。

仙们的主宰人,具有很浓的宗教色彩。中国的道教传入日其二,日本本土国民长期受到“家族国家”观念和在忠本后,日本最高统治者便借用“天皇”二字来表示其至高无孝之间忠优于孝,忠君思想根深蒂固,这也就说明了在日本上的地位,亦含有很强的宗教观念。日本统治者就逐渐将历史上即使有人实际上夺了天皇的大权,却不去推翻天皇、天皇神化为神,亦为所谓“现人神”。天皇制的起点是在推取消天皇制。也均未从形式上篡位,形式上的天皇仍然存古女帝时期,担任摄政的圣德太子制定的《十七条宪法》,推在,无“异姓革命”。

行“寇位制”改革以后。天皇制的正式确立应是公元7世纪其三,幕府利用天皇的权威来为自己打下江山,它一面的大化革新之后。大化革新结束了大和朝廷的历史,开辟不断挤压着天皇的权利,另一面又要利用天皇在日本国民了一个以“天皇”为君主的古代专制君主制确立的新时期。中的地位统治日本。幕府的活动还要经过天皇的批准(形由此标志着日本古代天皇制的正式确立。式上),维护自己忠君的形象后,以“挟天子以令诸侯”。收稿日期:2011-05-11

作者简介:王超华(1986-),男,河南周口人,2010级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行政法学研究。

TheoryResearch

LiShiYanJi

u

简述日本天皇制度的演变

王超华

(郑州大学法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日本的宪法赋予天皇至高无上的权威,日本是以天皇为中心的国家。日本天皇制作为一种制度,在日本已经存在一千多年。天皇制度对于日本的发展起到不可磨灭的影响,它先后经历了古代天皇制、近代天皇制、现代象征性天皇制。

关键词:天皇制;天皇;大化改新;明治维新

中图分类号:D73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7-0221-02

日本作为当今世界的经济大国,其国际地位已从战败二、日本天皇制度的发展

国日益发展成政治大国、军事强国。在今年3月11日日本(一)古代天皇制度

发生9级地震后,日本再次成为世界万众瞩目的中心。震日本古代天皇制度可以分为奴隶制阶段和封建制阶后的日本国内民怨很多,但在日本天皇明仁(平成天皇)发段。奴隶制阶段的起点是推古女皇继位。在奴隶制阶段,表讲话后,日本国民的精神为之一震,犹如焕然一新般。在当执政者的名称从王、君转变为大王,后期被称为“天皇”此,笔者想起日本镰仓幕府时天皇权利的架空时代,明治维后,其依然是以氏族首领的身份来掩盖其最大奴隶主的最新中权力变更的兵不血刃和二战后日本依然保留了天皇制高统治者地位。随着中国儒家思想传入,当权者又结合本度。笔者就此对日本的天皇制度予以阐述。国固有的生活特点创造出“家族国家”的观念,并大肆进行

一、日本天皇制度的由来宣传。

在日本的历史上,日本是以村社首长统治的小部落为封建制阶段从大化改新后开始。大化改新发生于公元主开始走向历史的舞台。大约在公元1世纪,日本以北九646年,革新派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从州地带为中心,形成了一百多个部落组织。当时的日本列经济和政治方面进行了改革,规定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天皇岛被中国称为倭或倭国。在公约2世纪末3世纪初,出现国家体制。在公元1185年封建武士首领人物源赖朝在镰了邪马台国这一部落联盟的盟主吞并了周边小国后建立了仓开府,随后在被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后,正式创立镰仓幕以天皇为中心的“大和”政权。大和朝廷位于畿内的大和地府,从此开始了日本史上大约长达700年的武家政治。此方,从公元4世纪一直延续了数百年。但是,大和朝廷前期间天皇的权利受制于幕府,幕府才是日本的权力拥有者,天的最高统治者并不称为“天皇”,而是“王”或“君”。到5世皇形同虚设。但即便如此,天皇制并没有被取缔。这主要纪为了区别于一般的王而改称为“大王”。称为“天皇”的时是由于下面几个因素:

间是在大和政权的后期,推古女帝在位期间。据中国《隋其一,在整个古代天皇制阶段,日本天皇长期以来向中书》记载,7世纪初的608年推古朝派出的第三次遣隋使所国学习,用神话思想麻醉自己的国民。他们宣扬天皇神说、携国书中有“东天皇敬白西皇帝”一句,是倭王首次对外使皇权神授和天皇神国的统治思想神话。更甚者是天皇为了用“天皇”作为自己的称号。日本天皇之名目前大部分学者巩固自身的统治,把日本的历史描写为开天辟地的神国史,认为是来源于中国。“天”来自“盖天论”,为“三才”之首;祖神开辟了日本。天皇就是天孙,继神的后代统治着日本。“皇”的意思是王者头戴白色大羽冠。当时中国(汉魏)道教并且他们向中国的秦始皇学习“万世一系”的思想,在日本兴起,“天皇”是称为“天帝”时的用语,主要是说明天上的神发展为“神国万世一系”,而后广泛的传播。

仙们的主宰人,具有很浓的宗教色彩。中国的道教传入日其二,日本本土国民长期受到“家族国家”观念和在忠本后,日本最高统治者便借用“天皇”二字来表示其至高无孝之间忠优于孝,忠君思想根深蒂固,这也就说明了在日本上的地位,亦含有很强的宗教观念。日本统治者就逐渐将历史上即使有人实际上夺了天皇的大权,却不去推翻天皇、天皇神化为神,亦为所谓“现人神”。天皇制的起点是在推取消天皇制。也均未从形式上篡位,形式上的天皇仍然存古女帝时期,担任摄政的圣德太子制定的《十七条宪法》,推在,无“异姓革命”。

行“寇位制”改革以后。天皇制的正式确立应是公元7世纪其三,幕府利用天皇的权威来为自己打下江山,它一面的大化革新之后。大化革新结束了大和朝廷的历史,开辟不断挤压着天皇的权利,另一面又要利用天皇在日本国民了一个以“天皇”为君主的古代专制君主制确立的新时期。中的地位统治日本。幕府的活动还要经过天皇的批准(形由此标志着日本古代天皇制的正式确立。式上),维护自己忠君的形象后,以“挟天子以令诸侯”。收稿日期:2011-05-11

作者简介:王超华(1986-),男,河南周口人,2010级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行政法学研究。

TheoryResearch


相关文章

  • 简述日本古代历史
  • 简述日本古代历史 日本虽然国土面积狭小,追溯历史也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其统治形式几经改变,统治者也不断改变,和邻国中国.朝鲜.以及西方的荷兰.葡萄牙都有常年来往.从当初的弹丸之地发展成如今的世界强国,其历史进程也有可取之处. 一. 古代 1 ...查看


  •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
  •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 杨瑞勇 夏商西周 春秋战国 秦汉三国魏蜀吴 西晋东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十国 辽宋夏金元明清 内容标准 一.中国古代史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内容标准] (1)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查看


  • 日本政体概要
  • 大国政体概要期末论文 日本政体概要 姓名: 学号: 班级 政体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指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 己的政权机关.政体是与国体相适应的.由于历史条件和阶级力量对比等具体情况的不同,国体相同的国家,可能采取不同的 ...查看


  • 外国法制史名词解释
  • 1楔形文字法律:古代两河流域及其毗连地区用楔形文字镌刻的法律的总称,往往又被称为楔形文字法系,在很长时期被许多国家采用.它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批成文法典,这些法典具有独特的体系结构的共同特征,其中,代表其发展最高水平的是,其他还有等. 2: ...查看


  • 华师网络2014年9月课程考试[外国宪法]练习题及答案
  •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学院<外国宪法>练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人身保护法 2.德国基本法 3.明治宪法 4.法国半总统制 5.美国的司法审查制度 6.俄罗斯国家杜马 7. 英国<权利法案> 8. 制宪会议 9. 法 ...查看


  • 神道教与日本型伦理道德观念的演变
  • 作者:王青 哲学研究 2014年07期 近年来,日本国内民粹主义和右翼思想抬头,当权者一直不愿正确认识并深刻反省日本军国主义者的战争罪行,这不得不令人担忧日本军国主义有复活的迹象.鉴此,学者们试图用不同的思路来解释日本为何不能在历史认识问题 ...查看


  • 日本国宪法 1
  • 日本国宪法 第一节日本国宪法的历史发展 一.<大日本帝国宪法> <大日本帝国宪法>,是日本基于近代立宪主义而制定的首部宪法,公布于1889年(明治22年)2月11日,并于1890年(明治23年)11月29日施行.很多 ...查看


  • 总教案(世界历史下册)
  •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一.课标 1.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2.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二.重点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重大 ...查看


  • 2016世界中古史
  • 2016大学一年级下<世界中古史>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 古代罗马 一.填空题 1. 从公元前477年到公元前396年,罗马与伊达拉里亚共进行了三次战争,又称为" 维爱战争",最后,伊达拉里亚人战败,罗马人确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