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技能探微

  [摘要]导入是课堂开始的起始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入,不仅能吸引住学生,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使学生很快进入新课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研究和讨论课堂教学导入技能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些课堂教学导入的认识。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导入

  1导入技能的定义

  “导”就是引导,“入”就是进入学习,导入技能就是指教师以教学内容为目标,在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用巧妙的方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引导学生积极地进入到课堂的学习上来的教学活动方式,它是教师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相互配合共同作用的一种教师教学技能。

  2导入技能的主要类型

  2.1由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在每堂课开始时,教师通常利用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作为导入新课的一种手段。这种方法,便于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便于将新、旧知识逻辑地联系起来,便于教师循序渐进的开展教学。复习导入一般通过提问、练习、讲述等方式进行,使学生在温故的基础上入题新知。

  以“反比例函数”教学为例,师:“我们所学过的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什么?生:y=kx。师:图像是什么?生: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并且,在k>0时,图像经过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师:那么我们猜一猜对于反比例函数又该研究些什么内容?它的图像又是什么样的呢?”接下来,组织大家预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体现了学习的主体性。

  2.2直接导入新课。直接导入新课法又叫“开门见山”导入法,我们谈话写文章习惯于“开门见山”,这样主体突出,论点鲜明。当一些新授的数学知识难以借助旧知识引入时,可开门见山的点出课题,立即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快的进入新内容的学习。

  例如,在讲《四边形》的内容时,可这样引入:“在现实世界中,四边形装点着我们的生活。宏伟的建筑物、铺满地板的方形瓷砖、别具一格的窗棂等,处处都有四边形的身影。在小学,我们已经学过一些特殊的四边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这些特殊的四边形与我们的生活关系更为密切。在本章,我们将进一步认识这些特殊的四边形,分析它们的联系与区别,探索并证明它们的性质及判定方法”。

  2.3讲数学故事导入新课。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的介绍有趣的数学故事,不仅能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从中学习数学知识、启迪智慧、拓宽视野。

  例如,我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这一内容时,采用了以下的故事导入:古时候,某王国里有一位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并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谢,国王要奖励这位大臣,大臣不好推托,就说:“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一格放1粒米,第二格放2粒米,第三格放4粒米,然后是8粒米、16粒米、32粒米,……一直放满第64格!”

  “你真傻,就要这么一点米粒?”国王哈哈大笑。大臣说:“我就怕您的国库里没有那么多米粒!”

  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认为国王能满足大臣的要求吗?

  实际上要满足大臣的要求,国库里应有2的64次方减1粒米。以100粒/克计算,约为1844.67亿吨!这是怎样算出来的呢?学习“有理数的乘方”就明白了。这样的故事导入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吸导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

  2.4悬念、设疑导入新课。悬念导入是设置情境利用与学生已有观念或知识造成的认知冲突来导入新课的方法。它使学生置于认知矛盾中,学生单凭现有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暂时无法解决,故容易激起他们解决矛盾的强烈求知愿望,从而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开始探究。

  例如:在教学“相似多边形”这节内容时(教师给出图形),教师提出疑问:在一块长方形木板的四周,镶上等宽的木条,得一新长方形,内外两个长方形相似吗?学生齐答“相似!”产生这种错误的根源在于学生们把日常生活中的“相像”当做了数学中的相似。此时,当教师把学生认为“千真万确”的生活经验否定时,学生十分吃惊,思维马上被激活起来,注意力十分集中,由此顺势导入了新课。这种导入方法不仅可以集中注意力,而且有利于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在头脑中打下深刻的烙印,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明白科学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马虎,某些结论在没有经过严谨的科学分析之前是粗浅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这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十分有益。

  2.5实验导入新课。实验导入是指通过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或引导学生一起动手实验来巧妙地导入新课。通过实验演示导入能使抽象空洞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这样导入印象深刻,符合中学生的好奇心理。

  我在教学“等式的性质”时就用一架天平实验演示:让学生在天平两边的秤盘里,放着重量相等的物体,然后在两边的秤盘里加上(或拿去)重量相等的物体;或者把两边的秤盘里的物体的重量都扩大到原来的相同倍数(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让学生观察天平加上(或拿去)物体后仍旧是否平衡。学生弄清实验现象以后,随即引导学生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变化后的情况也是否与实验现象相吻合。最后,在学生已掌握实验现象的基础上直接引入等式的性质。

  3结语

  “教无定法,教无定则”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在实际课堂教学运用中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内容及课的类型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事实上,各种导入方法并不相互排斥,有时几种方法的融合会使教学更加自然、和谐,更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摘要]导入是课堂开始的起始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入,不仅能吸引住学生,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使学生很快进入新课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研究和讨论课堂教学导入技能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些课堂教学导入的认识。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导入

  1导入技能的定义

  “导”就是引导,“入”就是进入学习,导入技能就是指教师以教学内容为目标,在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用巧妙的方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引导学生积极地进入到课堂的学习上来的教学活动方式,它是教师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相互配合共同作用的一种教师教学技能。

  2导入技能的主要类型

  2.1由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在每堂课开始时,教师通常利用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作为导入新课的一种手段。这种方法,便于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便于将新、旧知识逻辑地联系起来,便于教师循序渐进的开展教学。复习导入一般通过提问、练习、讲述等方式进行,使学生在温故的基础上入题新知。

  以“反比例函数”教学为例,师:“我们所学过的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什么?生:y=kx。师:图像是什么?生: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并且,在k>0时,图像经过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师:那么我们猜一猜对于反比例函数又该研究些什么内容?它的图像又是什么样的呢?”接下来,组织大家预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体现了学习的主体性。

  2.2直接导入新课。直接导入新课法又叫“开门见山”导入法,我们谈话写文章习惯于“开门见山”,这样主体突出,论点鲜明。当一些新授的数学知识难以借助旧知识引入时,可开门见山的点出课题,立即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快的进入新内容的学习。

  例如,在讲《四边形》的内容时,可这样引入:“在现实世界中,四边形装点着我们的生活。宏伟的建筑物、铺满地板的方形瓷砖、别具一格的窗棂等,处处都有四边形的身影。在小学,我们已经学过一些特殊的四边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这些特殊的四边形与我们的生活关系更为密切。在本章,我们将进一步认识这些特殊的四边形,分析它们的联系与区别,探索并证明它们的性质及判定方法”。

  2.3讲数学故事导入新课。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的介绍有趣的数学故事,不仅能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从中学习数学知识、启迪智慧、拓宽视野。

  例如,我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这一内容时,采用了以下的故事导入:古时候,某王国里有一位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并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谢,国王要奖励这位大臣,大臣不好推托,就说:“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一格放1粒米,第二格放2粒米,第三格放4粒米,然后是8粒米、16粒米、32粒米,……一直放满第64格!”

  “你真傻,就要这么一点米粒?”国王哈哈大笑。大臣说:“我就怕您的国库里没有那么多米粒!”

  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认为国王能满足大臣的要求吗?

  实际上要满足大臣的要求,国库里应有2的64次方减1粒米。以100粒/克计算,约为1844.67亿吨!这是怎样算出来的呢?学习“有理数的乘方”就明白了。这样的故事导入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吸导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

  2.4悬念、设疑导入新课。悬念导入是设置情境利用与学生已有观念或知识造成的认知冲突来导入新课的方法。它使学生置于认知矛盾中,学生单凭现有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暂时无法解决,故容易激起他们解决矛盾的强烈求知愿望,从而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开始探究。

  例如:在教学“相似多边形”这节内容时(教师给出图形),教师提出疑问:在一块长方形木板的四周,镶上等宽的木条,得一新长方形,内外两个长方形相似吗?学生齐答“相似!”产生这种错误的根源在于学生们把日常生活中的“相像”当做了数学中的相似。此时,当教师把学生认为“千真万确”的生活经验否定时,学生十分吃惊,思维马上被激活起来,注意力十分集中,由此顺势导入了新课。这种导入方法不仅可以集中注意力,而且有利于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在头脑中打下深刻的烙印,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明白科学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马虎,某些结论在没有经过严谨的科学分析之前是粗浅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这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十分有益。

  2.5实验导入新课。实验导入是指通过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或引导学生一起动手实验来巧妙地导入新课。通过实验演示导入能使抽象空洞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这样导入印象深刻,符合中学生的好奇心理。

  我在教学“等式的性质”时就用一架天平实验演示:让学生在天平两边的秤盘里,放着重量相等的物体,然后在两边的秤盘里加上(或拿去)重量相等的物体;或者把两边的秤盘里的物体的重量都扩大到原来的相同倍数(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让学生观察天平加上(或拿去)物体后仍旧是否平衡。学生弄清实验现象以后,随即引导学生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变化后的情况也是否与实验现象相吻合。最后,在学生已掌握实验现象的基础上直接引入等式的性质。

  3结语

  “教无定法,教无定则”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在实际课堂教学运用中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内容及课的类型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事实上,各种导入方法并不相互排斥,有时几种方法的融合会使教学更加自然、和谐,更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章

  • 初中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严格按新考纲整理)打印版
  • 数学学科知识与技能(初级中学) 模块二 课程知识 第一章 初中数学课程的性质与基本理念 第一节:影响初中数学课程的主要因素 1.初中数学课程是一门国家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评价手段.它体现了郭嘉从数学教育与教学的角 ...查看


  • 解析初中数学的课前导入
  • 解析初中数学的课前导入 摘 要 课前导入是一节课的开端,对新课的讲授起到铺垫.引入的作用.如何提高课前导入技能和方法,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该去探讨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数学 课堂 课前导入 一.课前导入的重要作用 1.课前导入可以激发学 ...查看


  • 课题研究会议记录 1
  • 课题研究会议记录 发布:王跃兵 时间:2011-1-17 11:01:07 来源:宁夏教研网 点击: 论: 0 3823 讨 初中数学教学情境设计的策略研究 会议记录 http://www.nxjy.cn/s_keti/2011_1_17/ ...查看


  •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初中数学教研活动方案
  •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初中数学教研活动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内容: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学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初中数学教研活动的总体思路是:以教育局"教育教学质量年"为教研工作的基本方向:以促进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查看


  • 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1)
  •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 作者信息 姓名 学科 邮件 单位 李克成 数学 [email protected] 潍坊市潍城区军埠口中心学 电话 年级 [1**********] 七年级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理解线段. ...查看


  • 初中教育随笔
  • 初中教育随笔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因此,我们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创设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应 ...查看


  • 2016下半年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
  • 2016下半年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 初中数学<矩形>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初中数学<矩形>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问题1. 把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特殊化--变成90°,会 ...查看


  • [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与反思]案例分析
  • <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与反思>案例分析 1. "变量与函数" 一节的教学片段,请你结合知识技能的教学要求,谈谈这节课教学设计存在的不足之处,及在进行知识技能教学时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 答: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对于知识 ...查看


  • 初中数学学科现状分析报告
  • 茂租中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报告 茂租镇中学 数学学科组(宋先贵) 由于实施了新课程改革,并在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各种业务培训和观摩参观学习中,我校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了明显的改变.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发扬成绩.弥补不足,对教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