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培训报告

高中物理培训报告

陈熠

2010年11月1日至11月10日,我们在陕西师范大学进行了为期10天的学习,主要接受了新课程通识教育和零星的专业教育两部分内容。虽然时间短,但收获颇丰,感触更多。现将学习情况报告如下:

新课程改革通识教育部分

一.普通高中的定位

普通高中的定位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的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

1. 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的志向与愿望。

3. 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主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国内公民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

4. 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和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5. 具有健康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的生活能力、职业意识、创新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6. 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

三.应试教育存在的问题

1. 以知识技能的熟练化为课程目标,把知识视为外在的、人掌握和储存的东西。

2. 课程的内容脱离学生的经验和现实生活。

3. 课程结构缺乏综合性,简单划一,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

4. 课程实施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灌输、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训练。

5. “一切为了高考”只重视考试内容,只用高考评价。

6. 高度集权化的课程管理。

四. 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

1.课程改革要适应时代的发展。

2.高科技与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

3.国际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4.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举措,解决我国教育面临的问题必需进行课改。

五. 教师是课程改革资源最主要的主体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使教师职业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教育理念和教师的转变

新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意味着教育也应转变。教师要以传授知识为本到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从以学生的接受性学习为主到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为主。

3.新教材对教师的挑战

新教材降低了对教师教学的束缚,减少了教师对教科书的依赖,同时也为教师创造性地统整课程资源、课程开发、使用教材提供了空间。

新教材突出了方法化知识化理性知识、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强调精选学生学习的必备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要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改变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要求教师成为一名研究者。

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学问题是校本教研的核心。课例研究是校本教研的具体形式。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实现校本教研。

4. 教师的身心健康是课改的保障

当今社会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的尊严、教师的待遇、教师的身心健康都有着很大问题。尊师重教不只能停留在口头上,而应真正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让社会真正尊师重教。

由于社会压力、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等导致了部分教师身心存在问题表现在:才知衰退、生理衰弱 、情绪耗竭 、目标信念缺失、人格解体(把人不当人)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无疑是课改的阻力。因此社会应关心教师,树立尊师重教的风尚。学校要创建民主、创新、团结、向上、宽松的学校文化环境。教师自己也要学会松弛身心,学会精神小憩,学会放弃,学会妙用时间。

5. 积极开展教师培训

专业教育部分

一.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方案

方案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构成。

学习领域设置有利于整体规划的课程,有利于拓展教师的专业领域,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

物理科设置了以下几个模块:

物理必修1、必修2为共同必修模块;

物理与人文(必修1)文科选修

物理与应用(必修2)技工科选修;

物理与方法(必修3)理工科选修;

二. 加强新的具体的实验教学改革促进创新人才

核心观点:

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关键是物理教师;

有使命感、责任感;

转变理念——关注学生的发展、培养责任感;

教学方法——多元化、营造气氛、培养兴趣、传授知识、应用知识、探索知识、发展能力;

一定要让学生做实验;

培养素质创新人才挺起民族脊梁;

三. 新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统程设计

一般模式

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者分析

阐明学习行为目标

选择教学策略

开发和选择教学资源

设计教学过程

设计教学评价

实施教学与评价

四. 教而不思则浅

教学要积累经验更要反思经验、更新经验,反思的对象可以是一堂课,也可以是一个片段或几个片段,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应该具有真实性、叙事性、主题性、典型性、价值性。

五.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法

1.教师要创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2.学校要建立民主的管理文化,建立合作的教师文化。

3.学生应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六. 建立正确的评价体系

即注重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

以上是我对本次培训内容的简单报告,详细内容请观看光盘。

高中物理培训报告

陈熠

2010年11月1日至11月10日,我们在陕西师范大学进行了为期10天的学习,主要接受了新课程通识教育和零星的专业教育两部分内容。虽然时间短,但收获颇丰,感触更多。现将学习情况报告如下:

新课程改革通识教育部分

一.普通高中的定位

普通高中的定位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的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

1. 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的志向与愿望。

3. 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主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国内公民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

4. 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和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5. 具有健康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的生活能力、职业意识、创新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6. 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

三.应试教育存在的问题

1. 以知识技能的熟练化为课程目标,把知识视为外在的、人掌握和储存的东西。

2. 课程的内容脱离学生的经验和现实生活。

3. 课程结构缺乏综合性,简单划一,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

4. 课程实施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灌输、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训练。

5. “一切为了高考”只重视考试内容,只用高考评价。

6. 高度集权化的课程管理。

四. 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

1.课程改革要适应时代的发展。

2.高科技与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

3.国际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4.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举措,解决我国教育面临的问题必需进行课改。

五. 教师是课程改革资源最主要的主体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使教师职业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教育理念和教师的转变

新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意味着教育也应转变。教师要以传授知识为本到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从以学生的接受性学习为主到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为主。

3.新教材对教师的挑战

新教材降低了对教师教学的束缚,减少了教师对教科书的依赖,同时也为教师创造性地统整课程资源、课程开发、使用教材提供了空间。

新教材突出了方法化知识化理性知识、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强调精选学生学习的必备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要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改变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要求教师成为一名研究者。

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学问题是校本教研的核心。课例研究是校本教研的具体形式。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实现校本教研。

4. 教师的身心健康是课改的保障

当今社会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的尊严、教师的待遇、教师的身心健康都有着很大问题。尊师重教不只能停留在口头上,而应真正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让社会真正尊师重教。

由于社会压力、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等导致了部分教师身心存在问题表现在:才知衰退、生理衰弱 、情绪耗竭 、目标信念缺失、人格解体(把人不当人)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无疑是课改的阻力。因此社会应关心教师,树立尊师重教的风尚。学校要创建民主、创新、团结、向上、宽松的学校文化环境。教师自己也要学会松弛身心,学会精神小憩,学会放弃,学会妙用时间。

5. 积极开展教师培训

专业教育部分

一.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方案

方案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构成。

学习领域设置有利于整体规划的课程,有利于拓展教师的专业领域,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

物理科设置了以下几个模块:

物理必修1、必修2为共同必修模块;

物理与人文(必修1)文科选修

物理与应用(必修2)技工科选修;

物理与方法(必修3)理工科选修;

二. 加强新的具体的实验教学改革促进创新人才

核心观点:

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关键是物理教师;

有使命感、责任感;

转变理念——关注学生的发展、培养责任感;

教学方法——多元化、营造气氛、培养兴趣、传授知识、应用知识、探索知识、发展能力;

一定要让学生做实验;

培养素质创新人才挺起民族脊梁;

三. 新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统程设计

一般模式

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者分析

阐明学习行为目标

选择教学策略

开发和选择教学资源

设计教学过程

设计教学评价

实施教学与评价

四. 教而不思则浅

教学要积累经验更要反思经验、更新经验,反思的对象可以是一堂课,也可以是一个片段或几个片段,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应该具有真实性、叙事性、主题性、典型性、价值性。

五.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法

1.教师要创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2.学校要建立民主的管理文化,建立合作的教师文化。

3.学生应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六. 建立正确的评价体系

即注重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

以上是我对本次培训内容的简单报告,详细内容请观看光盘。


相关文章

  • 广州市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改革总结
  • 广州市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改革总结 从2004年秋季起,广东省一步到位,全面铺开以课程标准为要求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广州市作为省会城市当然也不例外.如何面对这样一场大规模的课程改革?广州市提出了:"积极.稳妥.探索.求真.实效" ...查看


  • [快讯]最新消息:安徽省2018级考生高二可参加高考!
  • 阜阳共青团 安徽省2018年入学的高中生,从高二起就可以提前参加高考地理.生物科目的考试了.昨天下午,"皖版高考改革方案"两大配套办法--<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和<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 ...查看


  • 物理奥赛培训
  • 全国中学生超常教育研究协作组第12届年会--论文 物理奥赛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黄爱国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510630) 摘要:本文从发扬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形成理论和实验培训的教材体系.提高学生竞赛实验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 ...查看


  • 新课改学习心得体会 1
  • 新课改学习心得体会 新课改学习心得体会 培训中,通过观看视频,阅读文本和拓展材料,参与老师们的讨论.互相学习.经验交流和相互借鉴,很多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并且有了新的思考和见解,有了更多的认识和启示. 新课程培训中,那种相互学习,互相讨论,直 ...查看


  • 局党政办公室2006年工作要点
  • 局党政办公室2006年工作要点.txt7温暖是飘飘洒洒的春雨:温暖是写在脸上的笑影:温暖是义无反顾的响应:温暖是一丝不苟的配合.8尊重是一缕春风,一泓清泉,一颗给人温暖的舒心丸,一剂催人奋进的强心剂 本文由cdled007贡献 doc文档可 ...查看


  • 课程改革调查报告
  •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06物理060302016张铭祥 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在吉林省全面展开.整个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变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 ...查看


  • 小课题阶段性总结
  • 根据学校和高中教研室的工作要求,结合本学科教师得实际情况,在<基于生命化教育理念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具自制与改进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本学期的小课题实验研究开展情况效果良好,结合平时的教研活动,使小课题研究得以顺利开展,现总 ...查看


  • 高一物理教师述职报告
  • 高一物理教师述职报告 1.高一物理教师述职报告 我20XX 年6月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物理系.从毕业至今,在开滦二中这个教育圣地工作了二十三个年头,一直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工作,在学校的培养下,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使我很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查看


  • 陕西省教育强县新标准解读(修改稿)
  • 陕西省教育强县新标准解读 根据陕西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邢晓静同志辅导报告整理 一.新标准的九大新要求 新要求1--确立新原则 定位:教育强省的抓手.示范引领.提升县域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建设一批综合水平高的示范样板县. 依据:全教会.教育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