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培训报告
陈熠
2010年11月1日至11月10日,我们在陕西师范大学进行了为期10天的学习,主要接受了新课程通识教育和零星的专业教育两部分内容。虽然时间短,但收获颇丰,感触更多。现将学习情况报告如下:
新课程改革通识教育部分
一.普通高中的定位
普通高中的定位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的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
1. 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的志向与愿望。
3. 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主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国内公民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
4. 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和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5. 具有健康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的生活能力、职业意识、创新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6. 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
三.应试教育存在的问题
1. 以知识技能的熟练化为课程目标,把知识视为外在的、人掌握和储存的东西。
2. 课程的内容脱离学生的经验和现实生活。
3. 课程结构缺乏综合性,简单划一,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
4. 课程实施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灌输、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训练。
5. “一切为了高考”只重视考试内容,只用高考评价。
6. 高度集权化的课程管理。
四. 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
1.课程改革要适应时代的发展。
2.高科技与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
3.国际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4.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举措,解决我国教育面临的问题必需进行课改。
五. 教师是课程改革资源最主要的主体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使教师职业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教育理念和教师的转变
新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意味着教育也应转变。教师要以传授知识为本到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从以学生的接受性学习为主到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为主。
3.新教材对教师的挑战
新教材降低了对教师教学的束缚,减少了教师对教科书的依赖,同时也为教师创造性地统整课程资源、课程开发、使用教材提供了空间。
新教材突出了方法化知识化理性知识、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强调精选学生学习的必备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要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改变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要求教师成为一名研究者。
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学问题是校本教研的核心。课例研究是校本教研的具体形式。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实现校本教研。
4. 教师的身心健康是课改的保障
当今社会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的尊严、教师的待遇、教师的身心健康都有着很大问题。尊师重教不只能停留在口头上,而应真正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让社会真正尊师重教。
由于社会压力、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等导致了部分教师身心存在问题表现在:才知衰退、生理衰弱 、情绪耗竭 、目标信念缺失、人格解体(把人不当人)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无疑是课改的阻力。因此社会应关心教师,树立尊师重教的风尚。学校要创建民主、创新、团结、向上、宽松的学校文化环境。教师自己也要学会松弛身心,学会精神小憩,学会放弃,学会妙用时间。
5. 积极开展教师培训
专业教育部分
一.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方案
方案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构成。
学习领域设置有利于整体规划的课程,有利于拓展教师的专业领域,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
物理科设置了以下几个模块:
物理必修1、必修2为共同必修模块;
物理与人文(必修1)文科选修
物理与应用(必修2)技工科选修;
物理与方法(必修3)理工科选修;
二. 加强新的具体的实验教学改革促进创新人才
核心观点:
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关键是物理教师;
有使命感、责任感;
转变理念——关注学生的发展、培养责任感;
教学方法——多元化、营造气氛、培养兴趣、传授知识、应用知识、探索知识、发展能力;
一定要让学生做实验;
培养素质创新人才挺起民族脊梁;
三. 新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统程设计
一般模式
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者分析
阐明学习行为目标
选择教学策略
开发和选择教学资源
设计教学过程
设计教学评价
实施教学与评价
四. 教而不思则浅
教学要积累经验更要反思经验、更新经验,反思的对象可以是一堂课,也可以是一个片段或几个片段,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应该具有真实性、叙事性、主题性、典型性、价值性。
五.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法
1.教师要创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2.学校要建立民主的管理文化,建立合作的教师文化。
3.学生应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六. 建立正确的评价体系
即注重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
以上是我对本次培训内容的简单报告,详细内容请观看光盘。
高中物理培训报告
陈熠
2010年11月1日至11月10日,我们在陕西师范大学进行了为期10天的学习,主要接受了新课程通识教育和零星的专业教育两部分内容。虽然时间短,但收获颇丰,感触更多。现将学习情况报告如下:
新课程改革通识教育部分
一.普通高中的定位
普通高中的定位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的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
1. 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的志向与愿望。
3. 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主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国内公民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
4. 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和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5. 具有健康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的生活能力、职业意识、创新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6. 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
三.应试教育存在的问题
1. 以知识技能的熟练化为课程目标,把知识视为外在的、人掌握和储存的东西。
2. 课程的内容脱离学生的经验和现实生活。
3. 课程结构缺乏综合性,简单划一,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
4. 课程实施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灌输、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训练。
5. “一切为了高考”只重视考试内容,只用高考评价。
6. 高度集权化的课程管理。
四. 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
1.课程改革要适应时代的发展。
2.高科技与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
3.国际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4.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举措,解决我国教育面临的问题必需进行课改。
五. 教师是课程改革资源最主要的主体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使教师职业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教育理念和教师的转变
新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意味着教育也应转变。教师要以传授知识为本到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从以学生的接受性学习为主到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为主。
3.新教材对教师的挑战
新教材降低了对教师教学的束缚,减少了教师对教科书的依赖,同时也为教师创造性地统整课程资源、课程开发、使用教材提供了空间。
新教材突出了方法化知识化理性知识、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强调精选学生学习的必备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要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改变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要求教师成为一名研究者。
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学问题是校本教研的核心。课例研究是校本教研的具体形式。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实现校本教研。
4. 教师的身心健康是课改的保障
当今社会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的尊严、教师的待遇、教师的身心健康都有着很大问题。尊师重教不只能停留在口头上,而应真正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让社会真正尊师重教。
由于社会压力、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等导致了部分教师身心存在问题表现在:才知衰退、生理衰弱 、情绪耗竭 、目标信念缺失、人格解体(把人不当人)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无疑是课改的阻力。因此社会应关心教师,树立尊师重教的风尚。学校要创建民主、创新、团结、向上、宽松的学校文化环境。教师自己也要学会松弛身心,学会精神小憩,学会放弃,学会妙用时间。
5. 积极开展教师培训
专业教育部分
一.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方案
方案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构成。
学习领域设置有利于整体规划的课程,有利于拓展教师的专业领域,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
物理科设置了以下几个模块:
物理必修1、必修2为共同必修模块;
物理与人文(必修1)文科选修
物理与应用(必修2)技工科选修;
物理与方法(必修3)理工科选修;
二. 加强新的具体的实验教学改革促进创新人才
核心观点:
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关键是物理教师;
有使命感、责任感;
转变理念——关注学生的发展、培养责任感;
教学方法——多元化、营造气氛、培养兴趣、传授知识、应用知识、探索知识、发展能力;
一定要让学生做实验;
培养素质创新人才挺起民族脊梁;
三. 新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统程设计
一般模式
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者分析
阐明学习行为目标
选择教学策略
开发和选择教学资源
设计教学过程
设计教学评价
实施教学与评价
四. 教而不思则浅
教学要积累经验更要反思经验、更新经验,反思的对象可以是一堂课,也可以是一个片段或几个片段,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应该具有真实性、叙事性、主题性、典型性、价值性。
五.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法
1.教师要创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2.学校要建立民主的管理文化,建立合作的教师文化。
3.学生应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六. 建立正确的评价体系
即注重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
以上是我对本次培训内容的简单报告,详细内容请观看光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