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看[诗经]里的爱情诗

细看《诗经》里的爱情诗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而”小雅“中的笙诗六篇,有目无辞,不算在内。《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一百六十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诗一百零五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四十篇。

关于爱情方面的文化启蒙,是《诗经》的精髓所在,其中的爱情诗纯真、热烈,鲜明地体现了那个时代人民的情感生活,写出了可贵的人性之美,真正深入到了人的灵魂深处。时至今日,这些抒发爱意和歌颂纯真爱情的诗篇仍然显得弥足珍贵。

开篇《关雎》就写出了贵族青年男女的恋歌: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说的是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君子对淑女展开追求,可淑女一开始不答应,故君子日夜思念,倍感长夜难熬,卧躺床上,翻来覆去,彻夜难眠。尽管这样,但君子还是没有放弃对淑女的追求,最终打动了淑女,欣喜无限。在婚礼上,琴瑟并奏,钟鼓齐鸣。两人终成眷属。这种和谐而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很多的人。而后来的《邶风'静女》继续了这种温馨的画面:女子与男子相约在城隅见面,男子到了城隅却不见女子,于是搔首踟蹰十分焦灼。突然女子出来了,送给他亲手摘的红管彤尾,男子又惊又喜,原来女子早就来了,但为了逗逗他躲了起来,可见女子的可爱。那在我们看来普通的红尾彤管却被男子视为珍宝,只因是女子送的,可见男子对女子用情极深。当然,这种甜蜜的恋歌在《卫风'木瓜》、《周南'桃夭》等诗歌上也有完美的诠释。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的爱情能得到回应,并不是每份爱情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爱情固然是甜蜜美好的,处于热恋中的人大都是幸福的,可是当这种幸福消失时,留下的又会是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诗经》中也有很好的描述。《郑风'狡童》就是描写女子失恋的诗: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一对情投意合的情人,成天有说有笑,还常常一同进餐,好不亲热。但后来不知何故,那“狡童”一反常态,再也不跟她谈笑了,也不同她一起吃饭了,于是这个女子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极尽相思之苦。《卫风'竹竿》写的是男子失恋的感受:男子与女子曾经与女子有一段美好的恋情,可最终还是分开了,当听说女子已出嫁,他倍感惆怅与悲伤。《诗经》中这类的诗还有许多,《卫风'氓》、《邶风'谷风》等将失恋的哀怨忧郁发挥得淋漓尽致。

如果说失恋是痛苦的,那么明明相爱却不能在一起又会怎样呢?在古代,青年男女的婚姻不能自主,必须通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能成婚。然而并非每对恋人都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诗经》中有很多描述这种现象的诗。如《鄘风'柏舟》泛彼柏周,在彼中河。髧彼两-,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泛彼柏周,在彼河侧。髧彼两-,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这是女子忠于爱情而至死不渝之诗。诗中以河中漂浮的柏周兴比爱情生活中的波澜起伏。从诗意来看,这种阻力来自她的父母。女子背着父

母自由恋爱,私订终身。她的爱情遭到父母的极力阻挠,但她丝毫没有放弃,反而爱得异常强烈。读到这里,脑海里不禁闪现出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故事。他们也是因为父母以及舆论的压力而不得不分开,结果踉成了双双殉情的悲剧。《郑风'将仲子》是女子赠男友之诗。男子与女子相爱,但他们的爱情遭到了女方父母的反对,男子极其思念女子,于是翻越女子家的围墙和女子约会,但后来被女子的父母发现了。父母诸兄的责难,社会的舆论压力,像一片乌云笼罩在她的心头。一方面是对男子的思念,一方面是父母的责备,女子内心极其痛苦。这些诗都写出恋爱婚姻受阻的苦闷。

面对这些阻力,也不乏许多勇于反抗的奋斗者。《诗经》里有很多这种类型的诗。《王风'大车》是女子劝男子出奔之诗。这首诗的主人公诗一位勇敢的女子,她深深地爱上了一个赶大车的小伙子,可是他们的恋情遭到了双方父母的反对,于是女子便向男子唱出了自己的心声。为了激励男子冲破阻力,鼓起勇气,一同出奔异乡而诗言“畏子不敢”“畏子不奔”并发下“谷则异室,死则同穴”的誓言。而这句誓言是我国最早的爱情誓言,它鼓舞着后世青年为争取婚姻自由而奋斗的勇气和力量。当热恋中的男女怀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而受到阻拦时,不少人奋力反抗,不管他们的结局如何,但他们的斗争却是美好的,都是为了争取婚姻自主恋爱自由。/虽然那些凋零了的爱情令人惋惜,那些为爱奋斗的女子令人心疼,但令人欣慰的是也有不少恋人相携到老,生活和和美美。/虽然那些凋零了的爱情令人惋惜,那些为爱奋斗的女子令人心疼,但令人欣慰的是也有不少恋人相携到老,生活和和美美。《郑风'女曰鸡鸣》就是反映夫妻和美生活之诗:女曰鸡鸣,士旦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全诗三章。诗中写的是凌晨时猎人夫妻间的一场精彩对话。妻子说:“鸡已叫了。”丈夫则说:“天刚破晓。”妻子又催促说:“你起来去看看夜空,启明星已经很亮了。“丈夫接着说:“我就起来,到四处去游猎,射那野鸭和大雁。”妻子听罢,便温情脉脉地说:“你射中野禽,我来做成美味菜肴。咱俩一边品尝野味,一边尽兴饮酒,与你白头偕老。愿你我之情如同琴瑟之音那样和谐,永远生活得安静而又美好。”全诗体现出了猎人夫妻于平凡中洋溢的幸福。看到这些内心不免升起了对爱情的希望。

诗经里的文字,也许没有唐诗宋词那么精美雅致,诗经里的爱情故事也许没有唐传奇那么神秘,但在平凡的爱情故事里蕴含的那份质朴的真情却让人回味无穷。

细看《诗经》里的爱情诗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而”小雅“中的笙诗六篇,有目无辞,不算在内。《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一百六十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诗一百零五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四十篇。

关于爱情方面的文化启蒙,是《诗经》的精髓所在,其中的爱情诗纯真、热烈,鲜明地体现了那个时代人民的情感生活,写出了可贵的人性之美,真正深入到了人的灵魂深处。时至今日,这些抒发爱意和歌颂纯真爱情的诗篇仍然显得弥足珍贵。

开篇《关雎》就写出了贵族青年男女的恋歌: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说的是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君子对淑女展开追求,可淑女一开始不答应,故君子日夜思念,倍感长夜难熬,卧躺床上,翻来覆去,彻夜难眠。尽管这样,但君子还是没有放弃对淑女的追求,最终打动了淑女,欣喜无限。在婚礼上,琴瑟并奏,钟鼓齐鸣。两人终成眷属。这种和谐而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很多的人。而后来的《邶风'静女》继续了这种温馨的画面:女子与男子相约在城隅见面,男子到了城隅却不见女子,于是搔首踟蹰十分焦灼。突然女子出来了,送给他亲手摘的红管彤尾,男子又惊又喜,原来女子早就来了,但为了逗逗他躲了起来,可见女子的可爱。那在我们看来普通的红尾彤管却被男子视为珍宝,只因是女子送的,可见男子对女子用情极深。当然,这种甜蜜的恋歌在《卫风'木瓜》、《周南'桃夭》等诗歌上也有完美的诠释。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的爱情能得到回应,并不是每份爱情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爱情固然是甜蜜美好的,处于热恋中的人大都是幸福的,可是当这种幸福消失时,留下的又会是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诗经》中也有很好的描述。《郑风'狡童》就是描写女子失恋的诗: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一对情投意合的情人,成天有说有笑,还常常一同进餐,好不亲热。但后来不知何故,那“狡童”一反常态,再也不跟她谈笑了,也不同她一起吃饭了,于是这个女子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极尽相思之苦。《卫风'竹竿》写的是男子失恋的感受:男子与女子曾经与女子有一段美好的恋情,可最终还是分开了,当听说女子已出嫁,他倍感惆怅与悲伤。《诗经》中这类的诗还有许多,《卫风'氓》、《邶风'谷风》等将失恋的哀怨忧郁发挥得淋漓尽致。

如果说失恋是痛苦的,那么明明相爱却不能在一起又会怎样呢?在古代,青年男女的婚姻不能自主,必须通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能成婚。然而并非每对恋人都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诗经》中有很多描述这种现象的诗。如《鄘风'柏舟》泛彼柏周,在彼中河。髧彼两-,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泛彼柏周,在彼河侧。髧彼两-,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这是女子忠于爱情而至死不渝之诗。诗中以河中漂浮的柏周兴比爱情生活中的波澜起伏。从诗意来看,这种阻力来自她的父母。女子背着父

母自由恋爱,私订终身。她的爱情遭到父母的极力阻挠,但她丝毫没有放弃,反而爱得异常强烈。读到这里,脑海里不禁闪现出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故事。他们也是因为父母以及舆论的压力而不得不分开,结果踉成了双双殉情的悲剧。《郑风'将仲子》是女子赠男友之诗。男子与女子相爱,但他们的爱情遭到了女方父母的反对,男子极其思念女子,于是翻越女子家的围墙和女子约会,但后来被女子的父母发现了。父母诸兄的责难,社会的舆论压力,像一片乌云笼罩在她的心头。一方面是对男子的思念,一方面是父母的责备,女子内心极其痛苦。这些诗都写出恋爱婚姻受阻的苦闷。

面对这些阻力,也不乏许多勇于反抗的奋斗者。《诗经》里有很多这种类型的诗。《王风'大车》是女子劝男子出奔之诗。这首诗的主人公诗一位勇敢的女子,她深深地爱上了一个赶大车的小伙子,可是他们的恋情遭到了双方父母的反对,于是女子便向男子唱出了自己的心声。为了激励男子冲破阻力,鼓起勇气,一同出奔异乡而诗言“畏子不敢”“畏子不奔”并发下“谷则异室,死则同穴”的誓言。而这句誓言是我国最早的爱情誓言,它鼓舞着后世青年为争取婚姻自由而奋斗的勇气和力量。当热恋中的男女怀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而受到阻拦时,不少人奋力反抗,不管他们的结局如何,但他们的斗争却是美好的,都是为了争取婚姻自主恋爱自由。/虽然那些凋零了的爱情令人惋惜,那些为爱奋斗的女子令人心疼,但令人欣慰的是也有不少恋人相携到老,生活和和美美。/虽然那些凋零了的爱情令人惋惜,那些为爱奋斗的女子令人心疼,但令人欣慰的是也有不少恋人相携到老,生活和和美美。《郑风'女曰鸡鸣》就是反映夫妻和美生活之诗:女曰鸡鸣,士旦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全诗三章。诗中写的是凌晨时猎人夫妻间的一场精彩对话。妻子说:“鸡已叫了。”丈夫则说:“天刚破晓。”妻子又催促说:“你起来去看看夜空,启明星已经很亮了。“丈夫接着说:“我就起来,到四处去游猎,射那野鸭和大雁。”妻子听罢,便温情脉脉地说:“你射中野禽,我来做成美味菜肴。咱俩一边品尝野味,一边尽兴饮酒,与你白头偕老。愿你我之情如同琴瑟之音那样和谐,永远生活得安静而又美好。”全诗体现出了猎人夫妻于平凡中洋溢的幸福。看到这些内心不免升起了对爱情的希望。

诗经里的文字,也许没有唐诗宋词那么精美雅致,诗经里的爱情故事也许没有唐传奇那么神秘,但在平凡的爱情故事里蕴含的那份质朴的真情却让人回味无穷。


相关文章

  • [诗经]和汉乐府爱情诗异同
  • <诗经>和汉乐府爱情诗的异同论 [摘要]爱情被称作是"文学永恒的主题".许多的文学作品中都表现出爱情婚姻在文学中的重要性,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和其后的汉乐府民歌中,爱情这一主题显得别具 ...查看


  • _诗经_与_圣经_中爱情诗的创作手法比较
  • 2011年第1期 淄博师专学报 JournalofZiboNormalCollege 总第23期 诗经 与 圣经 中爱情诗的创作手法比较 高伟华 (沈阳化工大学外语系,辽宁沈阳110142) 摘要: 诗经 与 圣经 分别是中西方文学的经典之 ...查看


  • [静女]教学设计
  • <静女>教学案例 高一甲组 任秀馨 一.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语文教学新课标.新课程大力倡导自主探究与合 作学习有机整合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常的每节课的教学中能够做到合理安排.认真组织,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以 ...查看


  • 浅析[诗经]中的动植物意象与情感表达之关联
  • 浅析<诗经>中的动植物意象与情感表达之关联 [摘要]:在<诗经>中含有大量的动植物意象,并具有丰富的情感.动植物是上古先民们的习俗.爱情婚姻生活的象征.本文对动植物意象的情感表达进行了探究,认为古人动物的崇拜对动植物 ...查看


  • 情诗:中国最早的情诗
  • 秦始皇一把火,把<诗经>.<书经>和各个学者著作统统烧毁,此后如果还有几个人凑在一起,叽叽喳喳地暗自谈论这些书本的,就要陈尸于闹市示众.由于皇帝什么也不怕,只怕病与死,活着一天还要吃米谷蔬菜,总算留下医药.卜筮.种树 ...查看


  • 诗经文化资料
  • 1, 如何把握 诗经 的文化含义及其应用注意事项 答:诗经>是中国诗歌的起点.<诗经>也奠定了中国文学以抒情传统为主的发展方向.以后的中国诗歌,大都是抒情诗:而且,以抒情诗为主的诗歌,又成为中国文学的主要样式. 它从多方面 ...查看


  • [诗经]中爱情诗的主题意蕴
  • <诗经>中爱情诗的主题意蕴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它源远流长,它的生命历程与人类历史一样的深厚.一样的悠久.人类在两性的关系中产生爱情,随着爱情的产生,便出现了男女爱情诗.<诗经>中的爱情诗则反映了人类上古时的民风 ...查看


  • 诗经中爱情诗的特点
  • 诗经中爱情诗的特点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代表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创作,其中描写爱情的篇幅占了很大比重.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诗经>中的爱情诗,热烈而浪漫,清纯而自然,是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 ...查看


  • 试论_诗经_的文化精神
  • 第24卷 2006年6月太原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TAIYUANINSTITUTEOFEDUCATIONVol.24Jun.2006 试论<诗经>的文化精神 王峰1,孙艳平2 (1.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山西太原03001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