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市场中真的存在"恶意做空"吗?

如果说1998年8月底以前是日元贬值的恶梦,是香港股市在东南亚经济危机和国际炒家双重冲击下的恶梦,8月底则是全球股民的恶梦。8月31日,华尔街股市一泻千里,道指7个月来首次跌破8000点大关,华尔街陷入了熊市的悲观气氛中。众所周知,华尔街咳嗽,全世界股市都会感冒感冒。旋即,欧洲、拉美以及亚洲股市全线下挫。这场“突如其来”的股震是怎么回事?它又是如何收场的呢?

1998年8月31日,全球股市遭受重创。投资者的恐慌抛售,引发全球各大主要股指断崖式下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一日下跌140.43点,跌幅8.6%,报收1499.25点,创下前无古人的单日下跌点数纪录,其中又以高新技术产业股票受创最重,戴尔公司单日跌幅超过15%。

连续几天的抛售,几乎抹去华尔街当年的所有收益。不少投资者发出疑问:延续了几乎整个90年代的的牛市,是不是面临终点了?

美国总统克林顿正准备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会晤。财长鲁宾告知他股市巨震这一消息时,克林顿正在空军一号上。得知情况,他授权鲁宾就此事件发表声明:

“因为之前一系列有效政策的推进,美国经济的基本面就目前来看依然十分强劲。关于增长、低失业率、低通胀的预期,依然保持有效。然而,在全球经济相互依赖日益加强的今天,美国不可能独善其身,依然保持'繁荣的绿洲’。”

股市的一泻千里,并非偶发现象,可以看作是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和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的延续。而后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因果关系。

亚洲金融风暴发生于1997年7月,发源于泰国。起因至今在学界仍存争议,比较受认同的解释有因热钱导致的资产泡沫、裙带资本主义的影响以及半导体价格的骤降。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扰乱了市场,被高杠杆推高的资产价格最终崩溃,导致大量的债务违约,最终引发整体性破产。

俄罗斯金融危机可以看作亚洲金融风暴的第三阶段,也是亚洲金融风暴已波及到全球的指示,指1998年8月导致卢布贬值、并使得俄罗斯政府宣布无法暂时偿还国债的一次金融危机。其根本成因十分复杂,既脱不开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亦有俄罗斯本国虚高的外汇汇率、休克疗法导致的恶性通胀,以及过度依赖石化资源出口的畸形经济结构等原因,直接成因是俄罗斯政府为了抵御在香港市场上失利的国际炒家的冲击,于8月宣布年内将卢布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扩大到6.0~9.5:1,并推迟偿还外债及暂停国债券交易。危机导致俄罗斯巨大的财政缺口,卢布跳贬,外汇储备一度跌至对外负债总值的十分之一。

在金融危机的发展过程中,以索罗斯主导的量子基金为代表的国际投机资本的表现相当吸睛。他们一边囤积货币,一边在市场上散步泰铢的利空消息,从1997年2月便开始大量做空泰铢。在索罗斯等人的连环攻击下,泰国当局终于被迫于当年7月放弃固定汇率制,改为浮动汇率制。而此时为时已晚,许多企业瞬间变得资不抵债,大量坏账又进一步导致了银行危机,使得泰铢暴跌。国际炒家大获全胜。

乘胜之威,炒家又把做空目标定为香港。起初的狙击获得小胜,但1998年8月港府毫无征兆的绝地反击,使国际炒家进退两难。最终国际炒家在双面夹击下落败,恒生指数在当月28日站稳7829点。

值得一提的是,相当多的人看到泰国等国家被做空后人民生活的悲惨状况,纷纷对做空者予以道德谴责。事实上,金融没有道德可言。金融危机的成因并非是做空,多半是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做空只不过加速了不合理结构的崩溃过程。换言之,做空可以被当作不合理结构的预警,一种经济自我纠错的机制。从这个角度而言,做空甚至可以被当成一种道德高尚的举动。

除此之外,做空还可以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对市场而言,失去流动性才是最可怕的事情,这意味着价格机制失灵,市场失去了其原本的作用。虽然做空者的出现会使整个市场经历阵痛,但重病须得猛药医,一旦做空者使市场价格回到其真实位置,市场便自然会重焕光彩。

事实的确如此。金融危机过后,泰国政府针对银行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主要聚焦在提高银行资产质量、减少银行系统信用风险及市场风险。与此同时,为吸引外资重建泰国,政府还出台新的外国企业法,允许外资更多参与国内经济,并且允许外国公司拥有银行、金融、证券公司的控股权达十年之久(但10年以后外国公司任何超过49%的股权都必须售还给泰国投资者)。经过一系列调整,泰国总体经济在1999年初开始出现正增长。经过20年不懈努力,目前泰国银行业整体资产状况良好,抗风险能力大大提高。

1998年9月,经济衰退的范围终于跨过太平洋,影响到了美国。但美国经济的基本面相对东南亚各国来说健康得多,监管制度也更加完善,并且当年新兴市场占全球GDP比重不大,能给美国带来的影响终究有限。当月,美国下调0.25个百分点的银行隔夜拆借利率,危机出现回暖迹象。随后美联储又连续两次降息来应对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在多重利好消息的推动下,标普500指数在当年最后4个月上涨29%,全球股市开始复苏。

面对股市震荡

政府救还是不救?

为何说金融市场

是克服制度缺陷的手段?

强烈碾压传统金融观

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

《金融的逻辑》

如果说1998年8月底以前是日元贬值的恶梦,是香港股市在东南亚经济危机和国际炒家双重冲击下的恶梦,8月底则是全球股民的恶梦。8月31日,华尔街股市一泻千里,道指7个月来首次跌破8000点大关,华尔街陷入了熊市的悲观气氛中。众所周知,华尔街咳嗽,全世界股市都会感冒感冒。旋即,欧洲、拉美以及亚洲股市全线下挫。这场“突如其来”的股震是怎么回事?它又是如何收场的呢?

1998年8月31日,全球股市遭受重创。投资者的恐慌抛售,引发全球各大主要股指断崖式下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一日下跌140.43点,跌幅8.6%,报收1499.25点,创下前无古人的单日下跌点数纪录,其中又以高新技术产业股票受创最重,戴尔公司单日跌幅超过15%。

连续几天的抛售,几乎抹去华尔街当年的所有收益。不少投资者发出疑问:延续了几乎整个90年代的的牛市,是不是面临终点了?

美国总统克林顿正准备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会晤。财长鲁宾告知他股市巨震这一消息时,克林顿正在空军一号上。得知情况,他授权鲁宾就此事件发表声明:

“因为之前一系列有效政策的推进,美国经济的基本面就目前来看依然十分强劲。关于增长、低失业率、低通胀的预期,依然保持有效。然而,在全球经济相互依赖日益加强的今天,美国不可能独善其身,依然保持'繁荣的绿洲’。”

股市的一泻千里,并非偶发现象,可以看作是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和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的延续。而后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因果关系。

亚洲金融风暴发生于1997年7月,发源于泰国。起因至今在学界仍存争议,比较受认同的解释有因热钱导致的资产泡沫、裙带资本主义的影响以及半导体价格的骤降。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扰乱了市场,被高杠杆推高的资产价格最终崩溃,导致大量的债务违约,最终引发整体性破产。

俄罗斯金融危机可以看作亚洲金融风暴的第三阶段,也是亚洲金融风暴已波及到全球的指示,指1998年8月导致卢布贬值、并使得俄罗斯政府宣布无法暂时偿还国债的一次金融危机。其根本成因十分复杂,既脱不开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亦有俄罗斯本国虚高的外汇汇率、休克疗法导致的恶性通胀,以及过度依赖石化资源出口的畸形经济结构等原因,直接成因是俄罗斯政府为了抵御在香港市场上失利的国际炒家的冲击,于8月宣布年内将卢布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扩大到6.0~9.5:1,并推迟偿还外债及暂停国债券交易。危机导致俄罗斯巨大的财政缺口,卢布跳贬,外汇储备一度跌至对外负债总值的十分之一。

在金融危机的发展过程中,以索罗斯主导的量子基金为代表的国际投机资本的表现相当吸睛。他们一边囤积货币,一边在市场上散步泰铢的利空消息,从1997年2月便开始大量做空泰铢。在索罗斯等人的连环攻击下,泰国当局终于被迫于当年7月放弃固定汇率制,改为浮动汇率制。而此时为时已晚,许多企业瞬间变得资不抵债,大量坏账又进一步导致了银行危机,使得泰铢暴跌。国际炒家大获全胜。

乘胜之威,炒家又把做空目标定为香港。起初的狙击获得小胜,但1998年8月港府毫无征兆的绝地反击,使国际炒家进退两难。最终国际炒家在双面夹击下落败,恒生指数在当月28日站稳7829点。

值得一提的是,相当多的人看到泰国等国家被做空后人民生活的悲惨状况,纷纷对做空者予以道德谴责。事实上,金融没有道德可言。金融危机的成因并非是做空,多半是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做空只不过加速了不合理结构的崩溃过程。换言之,做空可以被当作不合理结构的预警,一种经济自我纠错的机制。从这个角度而言,做空甚至可以被当成一种道德高尚的举动。

除此之外,做空还可以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对市场而言,失去流动性才是最可怕的事情,这意味着价格机制失灵,市场失去了其原本的作用。虽然做空者的出现会使整个市场经历阵痛,但重病须得猛药医,一旦做空者使市场价格回到其真实位置,市场便自然会重焕光彩。

事实的确如此。金融危机过后,泰国政府针对银行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主要聚焦在提高银行资产质量、减少银行系统信用风险及市场风险。与此同时,为吸引外资重建泰国,政府还出台新的外国企业法,允许外资更多参与国内经济,并且允许外国公司拥有银行、金融、证券公司的控股权达十年之久(但10年以后外国公司任何超过49%的股权都必须售还给泰国投资者)。经过一系列调整,泰国总体经济在1999年初开始出现正增长。经过20年不懈努力,目前泰国银行业整体资产状况良好,抗风险能力大大提高。

1998年9月,经济衰退的范围终于跨过太平洋,影响到了美国。但美国经济的基本面相对东南亚各国来说健康得多,监管制度也更加完善,并且当年新兴市场占全球GDP比重不大,能给美国带来的影响终究有限。当月,美国下调0.25个百分点的银行隔夜拆借利率,危机出现回暖迹象。随后美联储又连续两次降息来应对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在多重利好消息的推动下,标普500指数在当年最后4个月上涨29%,全球股市开始复苏。

面对股市震荡

政府救还是不救?

为何说金融市场

是克服制度缺陷的手段?

强烈碾压传统金融观

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

《金融的逻辑》


相关文章

  • 辩论赛材料 诚信
  • 我方认为"学习上讲诚信不吃亏".从古至今,诚信是为人处事的最基本的准则.对求学者来说,最值得高兴和自豪的是掌握了有用的知识和高超的技能.然而,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和困难,这就更需要我们实事求是.勤学好问,这 ...查看


  • 从"恶意讨薪"到"贺卡讨薪"
  • 据<现代快报>报道,2006年12月30日上午,29岁的民工刘某爬到南京双桥门一栋24层楼的楼顶平台上,赤裸上身,欲以跳楼这种方式讨回自己的工钱.刘某的弟弟说,刘某从事铝合金门窗安装调试,从2006年7月份开始一直没有拿到工钱, ...查看


  • 善意的谎言无碍诚信辩论资料
  • 对方肯定说无论什么谎言,都是谎言,说谎就是不诚信:即使你出于善意,而且会有好的效果,但是这是以牺牲诚信为代价的. 我们可以设置这样的逻辑:(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 1.人,不诚信,所以,说谎:人,诚信,所以,不说谎.因此,不诚信有碍不说谎, ...查看


  • 辩论会:善意的谎言
  • :首先,我们来看看辩题中的可取是指什么,辩题中的可取是指可以选用或者是取用或者是值得学习.仿效.我方认为辩题中的"可取"应该解释为值得学习.仿效.在本方曾有人提供有这样两种方法,也就是说减少人口有两种方法:一是鼠疫.二是 ...查看


  •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辩论会资料(善意的谎言)
  • 一辩:我方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我方观点: 第一:剖开现象看本质,辞书解释谎言为对事实进行曲解,不是真实的事情.事 物美丽的外表总能迷惑一部分人的眼睛.打小师长就谆谆教导我们不要撒谎,撒 谎不是好孩子,但给谎言加一个善意外衣时,击中了人性的 ...查看


  • 从占有的分类窥视我国物权法之占有制度
  • 从占有的分类窥视我国物权法之占有制度 摘要:占有是民事法律的一项重要制度,世界各国民法都不同程度的对占有制度作出了相应的规定,200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单独一章共五条的内容作出了规定,但是如此简单化的规定,远远不 ...查看


  • 试论上市公司利润分配方案对公司的影响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司 洞分配方案对公司的影响 ■ / 王 石 摘 要: 本文通过调研上 市公司利润政策. 应用利润分 配理论.分析 了 利润分配的取舍和企业发展后劲的关系. 提 出了如何保持企业持续发展和实现 ...查看


  • 7名恶意编造传播上海购房信贷新政谣言涉案人员被刑拘
  • 据@警民直通车-上海9月8日消息,为提升个人房产销售业绩,房产中介人员故意在网络上编造.传播"9月起本市将实行购房信贷新政"的谣言,造成本市房地产市场不稳定. 9月6日晚,经上海市公安局组织力量侦查,7名恶意编造.传播相 ...查看


  • 论消费者后悔权的引入
  • 论消费者后悔权的引入 作者:苏丽芳 来源:<法制博览>2014年第05期 [摘要]消费者在信息不对称交易地位不平等的情形下,会因一时冲动购买不适用的商品,我国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消费者后悔权,倾斜性地保护消费者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