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吨有多重]教学设计11111111

《一吨有多重》教学设计

薛喜荣

教材分析:

《一吨有多重》 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内容。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千克和克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更大的质量单位“吨”的教学。对于单位“吨”,平时学生几乎没有接触,所以对于“1吨有多重“的教学要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能实际地感受并认识。

学情分析:

《一吨有多重》这节课的内容,从学生的知识方面来看:已经有克与千克的认识作基础。同时学生已学习数学两年多了,他们喜欢上了数学课,善于独立思考,同时乐于合作交流,该班学生课上表现极为活跃,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学生敢想敢说,愿意发表自己见解,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能力。

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三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实际情况,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

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重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2、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吨”的质量观念的建立,掌握1吨=1000千克。

教学难点:认识和明确“吨”的实际意义。

教学方法:通过课件演示法和联想教学法,从多角度地让学生感知1吨的重量,如学生最熟悉的自身的体重,并通过算一算,背一背,提一提来认识单位1吨的大小。

课前准备:课件、一袋面粉。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师:在三国时期,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曹冲称象。谁来讲给大家听?一个同学说时,其他同学一定要认真听,听完故事还要回答提出的问题呢!(出示课件:曹冲称象的情境图)。

师:故事讲得很生动,同学们听得很认真,你们猜一猜,大象到底有多重?

(学生可能回答:一定很重,比三头牛还要重,大概有1000多千克吧。) 师:用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说明大象有多重,你们认为合适吗?

(学生可能回答:不太合适,因为大象太重了,要用更大的质量单位。) 师:真会动脑筋!确实用千克、克有点不合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更大的

质量单位“吨”。(板书课题:一吨有多重)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导入,让学生知道称较大的物体的质量时,要用“吨”作单位。

二、探索新知

1、认一认,说一说

师:1吨到底有多重呢?这个要用磅秤才能称出来,但我们学过“曹冲称象”的故事,我们可以把1吨分成小的单位来计量。

师:同学们,通过昨天的学习,你们已经知道自己的体重有多少千克,现在请体重是25千克的同学站出来,(正好有8位同学:王源,慕子恒,慕翻燕,王保,薛佳艺,王娜,杰张,王雪曼)

师:这样,如果以这8个同学为一组,请大家算一算,他们的体重有多少千克?

(学生计算出:25×8的结果是200千克,)

师:如果有这样5组的同学,他们的体重又有多重?

(学生计算:200×5的结果是1000千克。)

师:通过大家的计算,我们知道像这样5组同学的体重为1000千克,也可以用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吨”作单位,即:1000千克的质量的物体,就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1t=1000kg)

2、感知1吨

师:1吨到底有多重,同学们?

( 背一背)请一个平时认为是大力士的男孩背一背体重是25千克的一个学生,背2个学生(非常吃力),然后想像一下刚才8个学生的体重,5

组这样同学的体重,即1吨的重量。

(提一提)1袋面粉质量50千克,20袋面粉约重1吨。

(想一想)1桶油重100千克,10桶油大约重1吨 。

师小结:“吨”是一个很大的质量单位,,所以在计量较重或大量物体的质量时,常用到吨。

3、找一找,说一说,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一吨大约有多重。找一找,在生活中在哪见到过“吨”?

(大桥的承重是50吨,吊车能吊起8吨重的物体,电梯限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算一算,知道了1吨=1000千克,再通过背一背,想一想,提一提,找一找,说一说,充分让学生感知吨,并在大脑里建立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的用法。

三、回归生活,知识应用(智勇大冲关):

第一关:填一填。

4千克=( )克 3吨=( )千克

5000克=( )千克 ( )t=2000 kg

18t=( )kg ( )kg=6 t

(分组完成,请几名学生汇报方法。)

第二关::帮小明改日记

(课件出示日记并播放录音)

今天,阳光明媚,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动物园玩,我们先到超市买了1克苹果和2吨梨,又买了1个50千克的鸡蛋。我看见超市里有电子秤,上去一称我的体重,哎呀,我的体重都30克了。到了动物园。动物园里动物可真多,我估计了一下,一头狮子大约重350克吧,大象挺重的,最少也有2克吧,还有会说话的鹦鹉大约重120千克。大水牛少说也有338吨重。 参观完动物园,我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学生抢答,教师评价)

第三关:开放题:(课件出示)

我是小小检查员

黄河大桥上现在需要招聘一批检查员,你想去吗?

师:在黄河大桥上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3吨”,下面这些车能通过吗?

(1)、张叔叔的车装载5000千克的煤。

(2)王叔叔的车装载3头大象,每头大约重5吨。

(3)一辆载80袋水泥(每袋50千克)的车子。

(4)一辆13吨和一辆2500千克的车能不能同时通过。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智勇大冲关,让学生对质量单位有一觉清晰的认识,并能从正反两面进行单位换算练习,灵活地把握克、千克与吨的关系。 师小结:其实80%的车祸都是由于超载造成的。现在你想对超载的叔叔说什么?假如你的亲戚中有人是司机,你今天回去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四、拓展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质量单位吨的内容 ,请同学们调查生活中“吨”的影子,多少个什么物体大约是1吨。

五、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板书设计:

1吨有多重

1 吨 = 1000 千克;

1t = 1000kg

计量较重的或大量物体的质量时,常用到吨。 吨用字母“t”来表示。

教学反思:关于质量单位吨这个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通过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可以很快地把抽象的概念与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并且产生了新的问题。让学生带着新的问题,去探究身边以往不太关注的事物,把“吨”与生活联系起来,我充分利用教材的图示,让孩子仔细观察图示,思考计算,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帮孩子们把1吨的概念由形象转化为抽象化。教学中我运用实物体验的方式让孩子感受1吨很重,我让学生背一背体验,亲身感受到1吨很重。这样便于孩子建立1吨的概念,使他们真正理解1吨。

本课的不足之处是有些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解决,来认识,但我可能有些着急,便帮助学生解决了,这样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多加注意并加以改进。

教材分析

“面积单位”是在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能够初步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的“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是本节课学习面积单位的知识基础。本节课教材通过测量物体表面的面积,使学生认识到测量工具不同则测量结果不同,引出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于是引入面积单位。因为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所以要根据需要认识不同的面积单位,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会遇到一些与面积单位有关的常识,但学生头脑中并没有形成面积单位的概念,在学生看来面积单位比长度单位更抽象、更不易理解。因此,在认识面积单位时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与面积单位大小相近的面,这样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和记忆面积单位,会让学生较快地在头脑中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学生建立面积单位表象后,再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面积单位估计生活中物体表面的大小,在应用的过程中使学生对面积单位的认识更加深刻。

教学目标

1.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知道1平方米、1平

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大小。

2.能根据物体表面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并能运用面积单位估计物体表面的面积。

3.通过观察、比较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空间观念,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教学重点:

感受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教学难点:

建立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的表象。

教具准备: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片。

学具准备:剪刀、方格纸、长方形卡片一张。

教学过程:

一. 激趣揭题

师: 同学们,上一节我们认识了什么是面积,现在老师考考你们,愿意吗?(出示课件)

师:现在老师这儿有两个图形,第(1)个图形划分成了8个小正方形,第(2)个图形划分成了4个小正方形,猜一猜,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师:那个图形的面积大?为什么?(学生们瞪大了疑惑的眼睛)

《一吨有多重》教学设计

薛喜荣

教材分析:

《一吨有多重》 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内容。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千克和克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更大的质量单位“吨”的教学。对于单位“吨”,平时学生几乎没有接触,所以对于“1吨有多重“的教学要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能实际地感受并认识。

学情分析:

《一吨有多重》这节课的内容,从学生的知识方面来看:已经有克与千克的认识作基础。同时学生已学习数学两年多了,他们喜欢上了数学课,善于独立思考,同时乐于合作交流,该班学生课上表现极为活跃,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学生敢想敢说,愿意发表自己见解,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能力。

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三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实际情况,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

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重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2、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吨”的质量观念的建立,掌握1吨=1000千克。

教学难点:认识和明确“吨”的实际意义。

教学方法:通过课件演示法和联想教学法,从多角度地让学生感知1吨的重量,如学生最熟悉的自身的体重,并通过算一算,背一背,提一提来认识单位1吨的大小。

课前准备:课件、一袋面粉。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师:在三国时期,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曹冲称象。谁来讲给大家听?一个同学说时,其他同学一定要认真听,听完故事还要回答提出的问题呢!(出示课件:曹冲称象的情境图)。

师:故事讲得很生动,同学们听得很认真,你们猜一猜,大象到底有多重?

(学生可能回答:一定很重,比三头牛还要重,大概有1000多千克吧。) 师:用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说明大象有多重,你们认为合适吗?

(学生可能回答:不太合适,因为大象太重了,要用更大的质量单位。) 师:真会动脑筋!确实用千克、克有点不合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更大的

质量单位“吨”。(板书课题:一吨有多重)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导入,让学生知道称较大的物体的质量时,要用“吨”作单位。

二、探索新知

1、认一认,说一说

师:1吨到底有多重呢?这个要用磅秤才能称出来,但我们学过“曹冲称象”的故事,我们可以把1吨分成小的单位来计量。

师:同学们,通过昨天的学习,你们已经知道自己的体重有多少千克,现在请体重是25千克的同学站出来,(正好有8位同学:王源,慕子恒,慕翻燕,王保,薛佳艺,王娜,杰张,王雪曼)

师:这样,如果以这8个同学为一组,请大家算一算,他们的体重有多少千克?

(学生计算出:25×8的结果是200千克,)

师:如果有这样5组的同学,他们的体重又有多重?

(学生计算:200×5的结果是1000千克。)

师:通过大家的计算,我们知道像这样5组同学的体重为1000千克,也可以用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吨”作单位,即:1000千克的质量的物体,就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1t=1000kg)

2、感知1吨

师:1吨到底有多重,同学们?

( 背一背)请一个平时认为是大力士的男孩背一背体重是25千克的一个学生,背2个学生(非常吃力),然后想像一下刚才8个学生的体重,5

组这样同学的体重,即1吨的重量。

(提一提)1袋面粉质量50千克,20袋面粉约重1吨。

(想一想)1桶油重100千克,10桶油大约重1吨 。

师小结:“吨”是一个很大的质量单位,,所以在计量较重或大量物体的质量时,常用到吨。

3、找一找,说一说,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一吨大约有多重。找一找,在生活中在哪见到过“吨”?

(大桥的承重是50吨,吊车能吊起8吨重的物体,电梯限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算一算,知道了1吨=1000千克,再通过背一背,想一想,提一提,找一找,说一说,充分让学生感知吨,并在大脑里建立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的用法。

三、回归生活,知识应用(智勇大冲关):

第一关:填一填。

4千克=( )克 3吨=( )千克

5000克=( )千克 ( )t=2000 kg

18t=( )kg ( )kg=6 t

(分组完成,请几名学生汇报方法。)

第二关::帮小明改日记

(课件出示日记并播放录音)

今天,阳光明媚,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动物园玩,我们先到超市买了1克苹果和2吨梨,又买了1个50千克的鸡蛋。我看见超市里有电子秤,上去一称我的体重,哎呀,我的体重都30克了。到了动物园。动物园里动物可真多,我估计了一下,一头狮子大约重350克吧,大象挺重的,最少也有2克吧,还有会说话的鹦鹉大约重120千克。大水牛少说也有338吨重。 参观完动物园,我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学生抢答,教师评价)

第三关:开放题:(课件出示)

我是小小检查员

黄河大桥上现在需要招聘一批检查员,你想去吗?

师:在黄河大桥上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3吨”,下面这些车能通过吗?

(1)、张叔叔的车装载5000千克的煤。

(2)王叔叔的车装载3头大象,每头大约重5吨。

(3)一辆载80袋水泥(每袋50千克)的车子。

(4)一辆13吨和一辆2500千克的车能不能同时通过。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智勇大冲关,让学生对质量单位有一觉清晰的认识,并能从正反两面进行单位换算练习,灵活地把握克、千克与吨的关系。 师小结:其实80%的车祸都是由于超载造成的。现在你想对超载的叔叔说什么?假如你的亲戚中有人是司机,你今天回去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四、拓展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质量单位吨的内容 ,请同学们调查生活中“吨”的影子,多少个什么物体大约是1吨。

五、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板书设计:

1吨有多重

1 吨 = 1000 千克;

1t = 1000kg

计量较重的或大量物体的质量时,常用到吨。 吨用字母“t”来表示。

教学反思:关于质量单位吨这个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通过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可以很快地把抽象的概念与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并且产生了新的问题。让学生带着新的问题,去探究身边以往不太关注的事物,把“吨”与生活联系起来,我充分利用教材的图示,让孩子仔细观察图示,思考计算,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帮孩子们把1吨的概念由形象转化为抽象化。教学中我运用实物体验的方式让孩子感受1吨很重,我让学生背一背体验,亲身感受到1吨很重。这样便于孩子建立1吨的概念,使他们真正理解1吨。

本课的不足之处是有些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解决,来认识,但我可能有些着急,便帮助学生解决了,这样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多加注意并加以改进。

教材分析

“面积单位”是在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能够初步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的“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是本节课学习面积单位的知识基础。本节课教材通过测量物体表面的面积,使学生认识到测量工具不同则测量结果不同,引出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于是引入面积单位。因为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所以要根据需要认识不同的面积单位,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会遇到一些与面积单位有关的常识,但学生头脑中并没有形成面积单位的概念,在学生看来面积单位比长度单位更抽象、更不易理解。因此,在认识面积单位时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与面积单位大小相近的面,这样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和记忆面积单位,会让学生较快地在头脑中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学生建立面积单位表象后,再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面积单位估计生活中物体表面的大小,在应用的过程中使学生对面积单位的认识更加深刻。

教学目标

1.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知道1平方米、1平

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大小。

2.能根据物体表面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并能运用面积单位估计物体表面的面积。

3.通过观察、比较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空间观念,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教学重点:

感受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教学难点:

建立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的表象。

教具准备: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片。

学具准备:剪刀、方格纸、长方形卡片一张。

教学过程:

一. 激趣揭题

师: 同学们,上一节我们认识了什么是面积,现在老师考考你们,愿意吗?(出示课件)

师:现在老师这儿有两个图形,第(1)个图形划分成了8个小正方形,第(2)个图形划分成了4个小正方形,猜一猜,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师:那个图形的面积大?为什么?(学生们瞪大了疑惑的眼睛)


相关文章

  • IP地址:网络号与主机号
  • 根据子网掩码,如255.255.255.0的子网掩码,三个255对应的就是网络号,0对应的就是主机号,202.119.32.8就是 202.119.32是网络号,8是主机号 . 子网掩码 (1)子网TCP/IP网间网技术产生于大型主流机环境 ...查看


  • IP和子网掩码作用和设置
  • IP和子网掩码 我们都知道,IP是由四段数字组成,在此,我们先来了解一下3类常用的IP A类IP段 0.0.0.0 到127.255.255.255 (0段和127段不使用) B类IP段 128.0.0.0 到191.255.255.255 ...查看


  • 二进制中正负数表示和判断
  • 二进制中第一位0代表正:1代表负我知道,但是给你一个二进制的数比如101 那么转化成十进制应该是多少? 5? 但不是说首位为1应该是负的吗??? 谁能给我讲讲这个首位什么时候作为符号,什么时候作为数字去计算?什么时候可以直接计算,什么时候需 ...查看


  •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第4章)课后习题答案
  • 第4 章 网络层 4-01 答案:虚电路服务和数据报服务. 虚电路的优点:虚电路服务是面向连接的,网络能够保证分组总是按照发送顺序到达目的站,且不丢失.不重复,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数据传输:目的站地址仅在连接建立阶段使用,每个分组使用短的虚电路 ...查看


  • 单片机流水灯程序
  • 分享一种新颖的流水灯程序:通过查表法的流水灯程序,可以自编花样.使用<51单片机流水灯硬件系统>文中的硬件即可组成实际的流水灯系统. ORG 0 ;程序从0地址开始 START: MOV DPTR,#TAB ;将DPTR指向编码 ...查看


  • 计算机网络答案
  • 第一章 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 ...查看


  • 国威集团电话交换机设置方法
  • 国威集团电话交换机设置方法 专用话机进入系统编程方法: 在挂机(时间显示)状态下,连续按三次检查键,显示屏显示:输入系统密码(系统密码为7位,出厂时为1967590),密码输入正确后,显示屏显示:系统编程状态.输入项目代码后可进行各分项设置 ...查看


  • 单片机课后重要习题答案
  • 3.16 8051芯片需要外扩4KB 程序存储器,要求地址范围为1000~1FFFH,以便 和内部程序存储器地址相衔接.所用芯片除了地址线和数据线外,只有一个片选控制端/CS,画出扩展系统的连接图. 解: 3. 17 在图3.13中,若因某 ...查看


  • 计算机网络作业2-5
  • 计算机网络作业(第二章) 2-01 物理层要解决哪些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物理层要解决的问题是: (1) 怎样才能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 (2) 尽可能的屏蔽掉各种差异,是物理层上面的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