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
JOURNALOFQINGHAIJUNIORTEACHERS.COLLEGE
(EducationScience)
2005年第6期
文章编号:1007-0117(2005)06-0045-03
No6.2005
课堂教学评价的类型和方法
王 琴
(青海民族学院化学系,青海西宁810007)
摘 要:根据学校教学改革实践,提出将课堂教学评价划分为检查课、评优课和诊断性研究课等类型.以化学教育为例,依据化学教育测量和统计学基本原理[1],针对不同的评价类型,建立不同的指标评价体系和方法,在科学地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评价类型;评价方法;Crubbs准则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教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各校兴起新的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热潮.广大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改革试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考虑到现阶段学生在校的时间仍主要在课堂,课堂教学仍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因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仍在课堂.显然,科学地评价课堂教学质量就变得十分重要.1 课堂教学评价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课堂教学评价类型一般可分为检查课、评优课和诊断性研究课等.不同的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类型应有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计分方法,这样才能科学地评价教学质量.
1.1 检查课
检查课是指教学研究及管理人员平时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实施检查的一种评价类型.如各级督学、校长、教务主任、教研组长、教研员等人员去听一些教师的课,是检查课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检查课不是要对教师进行评优分等级鉴定,而是检查教师是否落实了教学目标.通过检查课可以了解教师执行教学计划、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哪些成功之处或缺陷,进而督促和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工作.1.2 评优课
评优课是目前课堂教学评价中开展的最为广泛的一种类型.这是一种总结性的课堂教学评价.通过这种评价类型的实施,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可以根据评价分数进行分等级鉴定,为改进教学和人事决策评优晋升等提供依据.
这种类型的评价体系,经过多年教育研究实践,各校均建有较成熟且相对稳定的评价体系,并制成可操作的评价表格供实际评价使用.以化学教育为例,验、教学基本功(语言、教态、板书等)、教学效果等一级指标.标,并根据不同等级(一般设优、良、中、差及很差)遍,不再赘述.1.3 诊断性研究课
收稿日期:2005-05-13
作者简介:王琴(1963-),女,青海湟中人,青海民族学院化学系讲师,
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
诊断性研究课是指评价者帮助教师诊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一种评价类型.通过评价,找到课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继而提出和帮助教师制订出改进课堂教学的措施、计划、方案,尽快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与上述两种类型相比,诊断性研究课并不需要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全面地评价,而仅侧重于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或缺陷,并找出存在的原因.
诊断性研究课的目的不是为了区别教师的优劣或是对教师的检查督促,而在于帮助教师发现课堂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水平.这一目的决定其评价体系与上述两种类型有较大的不同.评价体系中应重点包括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问题的教学行为,如教师的复习提问方式、对学生的有效课堂学习行为的强化方式(如课堂练习与讲评)、演示实验的操作与运用、化学教具(如原子分子结构模型)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化学用语的科学性、教学语言艺术与板书设计技巧以及教学过程时间的分配等.应该指出的是,诊断性研究课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和评价课堂教学活动中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甚至是有害的.评价的依据主要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与学生对这些行为的反应.因此,实施诊断性研究课评价,一是诊断研究前最好制订实施方案,根据评价对象可能存在的共性问题,列出诊断重点即评价指标体系;二是课堂教学中特别要注意观察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言行和学生的反应,并做好现场记录;三是评价者本身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化学教育教学理论水平,课堂上能够敏锐地捕捉到/问题0,课后能分析出存在/症结0的原因.也正是因为实施诊断性研究课评价要求较高,当前,诊断性研究课类型评价还不十分普遍,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这在今后需要加强.2 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
考虑到评优课类型的评价直接关系到广大教师的切身利益,又是目前学校开展最为广泛的课堂评价类型,我们改变了传统的计分方法,从统计学原理出发,建立并实施了一种新的计分方案,能够比较客观公正地反映参评教师的真实情况.
根据统计学原理,在获得一批观测数据时,若有异常数据混入,将会使观测结果不准确,影响统计推断的正确性.如何克服这一统计现象呢?传统的评价计分法,类似于各种竞赛计分法,即分别去掉一个最高、最低分,然后计算平均分,就是参评教师的最后得分.问题是,去掉最高、最低分是否合理?因为在一些情况,最高分或最低分不一定就是异常值,去掉显然是不合理的.我们的做法是,得到一批评分数据后,先对异常数据进行统计检验,依据Grubbs准则
[2]
,再决定异常数据的取舍,使最后评分更为科学合理.
异常数据判断方法很多,除Grubbs准则外,还有Chauvenet准则、Q检验等.但以Grubbs准则效果最好.采用Grubbs准则舍弃异常数据的步骤介绍如下:
(1)规定差错概率即风险度 ;
(2)计算统计量T: T=|Xi-X|/s其中: X=1/nEXi S=1/(n-1)E(Xi-X),Xi是第i个观测值,n观测值容量:
(3)查Grubbs准则判别表(见附表),从表中查出对应于 和n的T( ,n);(4)若T>T(A,n),则所怀疑的数据是异常的,应该舍弃,其差错概率为 .
例:现有甲、乙两名教师,12名评委对他们的课堂教学评价得分如下表.试用传统计分法和依Grubbs准则的计分法比较甲、乙两名教师的最后评价得分.
2
2
王 琴:课堂教学评价的类型和方法
T=|88-71.17|/6.4784 T=|75-69.92|/3.3699
=2.60 =1.51查表(见附表):T( ,n)=T(0.02,12)=2.55T(甲)=2.60>2.55 T(乙)=1.51
依次检查甲、乙的其它得分数据,甲除88分是异常值(差错概率仅2%,小概率事件)外,再没有异常值;乙最高,最低分都不是异常数据.舍弃异常值后的甲、乙得分:
甲最后得分:69.64分,乙最后得分:69.92分.
评价结论:乙优于甲.这个结果显然合理些.这也不难从甲、乙原始得分来理解:甲得的最高分88分显然比乙得的75远离平均分(甲、乙的平均分接近).12名评委对甲的课堂教学评价认识比较分散(s=6.4784),而对乙的课堂教学评价认识比较集中(s=3.3698).实际课堂教学中,乙比甲确实要好一些. 附表
n3
[***********]1617181920
参考文献:
[1]刘知新,王建成.化学教育测量和评价[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92-205.[2]罗旭.化学统计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195-200.
Grubbs准则判别表
0.
1.1.1.1.2.2.2.2.2.2.2.2.2.2.2.2.2.2.[***********][***********]71
0.1.1.1.1.2.2.2.2.2.2.2.2.2.2.2.2.2.2.[***********][***********]88
n[***********][***********]0
0.2.2.2.2.2.2.2.2.2.2.3.3.3.3.3.3.3.3.[***********][***********]38
0.2.2.2.2.2.2.2.3.3.3.3.3.3.3.3.3.3.3.[***********][***********]60
TypesandApproachesofClassroomTeachingEvaluation
WANGQin
(ChemistryDepartmentofQinghaiNationalitiesCollege,Abstract:Basedonthepracticeofschooleducationreform,thisessaytionintogeneral-inspection-oriented,high-grade-orientedandresearch-qualityofchemistryclassroomteaching,ofwhichtheevaluationwillbedonemtheabove-mentionedtypesofclassroomteachingevaluation,differenttarglishedinlinewiththefundamentalsofchemistryteachingsurveyingandKeywords:classroomteaching;evaluationtype;evaluationapproach;G
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
JOURNALOFQINGHAIJUNIORTEACHERS.COLLEGE
(EducationScience)
2005年第6期
文章编号:1007-0117(2005)06-0045-03
No6.2005
课堂教学评价的类型和方法
王 琴
(青海民族学院化学系,青海西宁810007)
摘 要:根据学校教学改革实践,提出将课堂教学评价划分为检查课、评优课和诊断性研究课等类型.以化学教育为例,依据化学教育测量和统计学基本原理[1],针对不同的评价类型,建立不同的指标评价体系和方法,在科学地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评价类型;评价方法;Crubbs准则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教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各校兴起新的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热潮.广大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改革试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考虑到现阶段学生在校的时间仍主要在课堂,课堂教学仍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因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仍在课堂.显然,科学地评价课堂教学质量就变得十分重要.1 课堂教学评价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课堂教学评价类型一般可分为检查课、评优课和诊断性研究课等.不同的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类型应有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计分方法,这样才能科学地评价教学质量.
1.1 检查课
检查课是指教学研究及管理人员平时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实施检查的一种评价类型.如各级督学、校长、教务主任、教研组长、教研员等人员去听一些教师的课,是检查课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检查课不是要对教师进行评优分等级鉴定,而是检查教师是否落实了教学目标.通过检查课可以了解教师执行教学计划、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哪些成功之处或缺陷,进而督促和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工作.1.2 评优课
评优课是目前课堂教学评价中开展的最为广泛的一种类型.这是一种总结性的课堂教学评价.通过这种评价类型的实施,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可以根据评价分数进行分等级鉴定,为改进教学和人事决策评优晋升等提供依据.
这种类型的评价体系,经过多年教育研究实践,各校均建有较成熟且相对稳定的评价体系,并制成可操作的评价表格供实际评价使用.以化学教育为例,验、教学基本功(语言、教态、板书等)、教学效果等一级指标.标,并根据不同等级(一般设优、良、中、差及很差)遍,不再赘述.1.3 诊断性研究课
收稿日期:2005-05-13
作者简介:王琴(1963-),女,青海湟中人,青海民族学院化学系讲师,
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
诊断性研究课是指评价者帮助教师诊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一种评价类型.通过评价,找到课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继而提出和帮助教师制订出改进课堂教学的措施、计划、方案,尽快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与上述两种类型相比,诊断性研究课并不需要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全面地评价,而仅侧重于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或缺陷,并找出存在的原因.
诊断性研究课的目的不是为了区别教师的优劣或是对教师的检查督促,而在于帮助教师发现课堂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水平.这一目的决定其评价体系与上述两种类型有较大的不同.评价体系中应重点包括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问题的教学行为,如教师的复习提问方式、对学生的有效课堂学习行为的强化方式(如课堂练习与讲评)、演示实验的操作与运用、化学教具(如原子分子结构模型)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化学用语的科学性、教学语言艺术与板书设计技巧以及教学过程时间的分配等.应该指出的是,诊断性研究课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和评价课堂教学活动中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甚至是有害的.评价的依据主要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与学生对这些行为的反应.因此,实施诊断性研究课评价,一是诊断研究前最好制订实施方案,根据评价对象可能存在的共性问题,列出诊断重点即评价指标体系;二是课堂教学中特别要注意观察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言行和学生的反应,并做好现场记录;三是评价者本身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化学教育教学理论水平,课堂上能够敏锐地捕捉到/问题0,课后能分析出存在/症结0的原因.也正是因为实施诊断性研究课评价要求较高,当前,诊断性研究课类型评价还不十分普遍,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这在今后需要加强.2 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
考虑到评优课类型的评价直接关系到广大教师的切身利益,又是目前学校开展最为广泛的课堂评价类型,我们改变了传统的计分方法,从统计学原理出发,建立并实施了一种新的计分方案,能够比较客观公正地反映参评教师的真实情况.
根据统计学原理,在获得一批观测数据时,若有异常数据混入,将会使观测结果不准确,影响统计推断的正确性.如何克服这一统计现象呢?传统的评价计分法,类似于各种竞赛计分法,即分别去掉一个最高、最低分,然后计算平均分,就是参评教师的最后得分.问题是,去掉最高、最低分是否合理?因为在一些情况,最高分或最低分不一定就是异常值,去掉显然是不合理的.我们的做法是,得到一批评分数据后,先对异常数据进行统计检验,依据Grubbs准则
[2]
,再决定异常数据的取舍,使最后评分更为科学合理.
异常数据判断方法很多,除Grubbs准则外,还有Chauvenet准则、Q检验等.但以Grubbs准则效果最好.采用Grubbs准则舍弃异常数据的步骤介绍如下:
(1)规定差错概率即风险度 ;
(2)计算统计量T: T=|Xi-X|/s其中: X=1/nEXi S=1/(n-1)E(Xi-X),Xi是第i个观测值,n观测值容量:
(3)查Grubbs准则判别表(见附表),从表中查出对应于 和n的T( ,n);(4)若T>T(A,n),则所怀疑的数据是异常的,应该舍弃,其差错概率为 .
例:现有甲、乙两名教师,12名评委对他们的课堂教学评价得分如下表.试用传统计分法和依Grubbs准则的计分法比较甲、乙两名教师的最后评价得分.
2
2
王 琴:课堂教学评价的类型和方法
T=|88-71.17|/6.4784 T=|75-69.92|/3.3699
=2.60 =1.51查表(见附表):T( ,n)=T(0.02,12)=2.55T(甲)=2.60>2.55 T(乙)=1.51
依次检查甲、乙的其它得分数据,甲除88分是异常值(差错概率仅2%,小概率事件)外,再没有异常值;乙最高,最低分都不是异常数据.舍弃异常值后的甲、乙得分:
甲最后得分:69.64分,乙最后得分:69.92分.
评价结论:乙优于甲.这个结果显然合理些.这也不难从甲、乙原始得分来理解:甲得的最高分88分显然比乙得的75远离平均分(甲、乙的平均分接近).12名评委对甲的课堂教学评价认识比较分散(s=6.4784),而对乙的课堂教学评价认识比较集中(s=3.3698).实际课堂教学中,乙比甲确实要好一些. 附表
n3
[***********]1617181920
参考文献:
[1]刘知新,王建成.化学教育测量和评价[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92-205.[2]罗旭.化学统计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195-200.
Grubbs准则判别表
0.
1.1.1.1.2.2.2.2.2.2.2.2.2.2.2.2.2.2.[***********][***********]71
0.1.1.1.1.2.2.2.2.2.2.2.2.2.2.2.2.2.2.[***********][***********]88
n[***********][***********]0
0.2.2.2.2.2.2.2.2.2.2.3.3.3.3.3.3.3.3.[***********][***********]38
0.2.2.2.2.2.2.2.3.3.3.3.3.3.3.3.3.3.3.[***********][***********]60
TypesandApproachesofClassroomTeachingEvaluation
WANGQin
(ChemistryDepartmentofQinghaiNationalitiesCollege,Abstract:Basedonthepracticeofschooleducationreform,thisessaytionintogeneral-inspection-oriented,high-grade-orientedandresearch-qualityofchemistryclassroomteaching,ofwhichtheevaluationwillbedonemtheabove-mentionedtypesofclassroomteachingevaluation,differenttarglishedinlinewiththefundamentalsofchemistryteachingsurveyingandKeywords:classroomteaching;evaluationtype;evaluationapproac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