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雷雨教学设计
永定高陂街道小学 黄小玲
【教材分析】
《雷雨》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二课。本文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引人入胜。激起了学生对大自然的深刻体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自然的热情。
【学情分析】
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另外教材又配有两幅直观的插图,利用图文对照,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教学中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观察图画,进行图文对照入手,沟通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
【设计思路】
在新标准、新课程、新理念的指导和要求下,在教法上力图体现“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引在先,导在后,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在学法上,积极鼓励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识字,让他们在感兴趣的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和理解,有所感悟,从而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二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大,叫他们如何学会识字这一能力很重要。另外还注重学生词句的训练为写话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1、会认读“压、摆 、垂、”三个生字。读音重点“垂”翘舌音,会用加一加、减一减的识记方法识记生字。会写“蜘 、蛛、蝉”。
2、了解课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写的,重点感悟雷雨前、雷雨中 、雷雨后的情景
【教学重点】:
抓关键词,关键句从朗读中感受雷雨前的闷、风大,闪电亮、雷声响,雷雨 中雨大。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写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1.雨有很多种,你知道有哪些雨?(板书雨)(学生自由说)
2.今天我们将要迎接的就是一场雷雨。(板书雷雨)
(1)、你们见过雷雨吗?你见过的雷雨是什么样的呢?
(2)、雷雨一般是在什么季节下的?(夏天午后)
3.有一位小朋友把他观察到的雷雨景象写成了一篇文章。今天,让我们一 起走进18课,和这位小朋友一起看看这场雷雨吧。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一)、明要求
1、课文中的雷雨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想不想自己去读读课文?
2、想!
3、不过朗读前,老师先提两点要求。谁来读读第一点要求?
4、把字词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不要加字,漏字。
5、能做到吗?(生:能!)
6、边读边想,课文中的这场雷雨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7、生自读课文(师巡视、了解学情、了解孩子的朗读水平)
(二)、生字教学
1、解决生字“压、摆、垂”,指导写“垂”
2、出示拼音生字
(1)、请一位学生看着拼音读生字。
(2)、再由他带着全班读。
3、出示去掉拼音后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压下来、乱摆、垂下来”
(1)、请一位学生读。
(2)、全班齐读。
4、现在我把这些生字宝宝放到句子中你还能把它们读正确吗?
(1)、出示句子: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2)、学生自由读,注意字音要读准确
(3)、请一位学生再读这三句话。
5、学写“垂”
(1)小朋友们,大家觉得那个字最难写?(垂)
(2)老师和学生举起小手,书空说笔画
(3)看老师也来写一遍,(师写进田字格,边写边说笔顺口诀)
(4)生再写一个(师巡视,说写字姿势,纠正不良姿势。)
6、理清课文脉络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这场雷雨的?
(2)、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3)、说一说哪些自然段写雷雨前,哪些自然段写雷雨中,哪些自然段写雷雨后的景象
(4)、小组讨论
(5)、小组汇报
三、精读课文
(一)、 雷雨前
1、我们先去看看这场雷雨来临前的景象。请小朋友默读1、2、3自然段。找一找 雷雨出现了什么与平时不同的景象,用横线把它划下来。
2、生默读
3、交流(随机)
(1)、第一自然段: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2)、乌云(或第一句,第一段)
(3)、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那老师请你来读读第一自然段,其
它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想,看到了什么?
(4)、你知道什么是压吗?谁来做做压的动作,
(5)、指名说
(6)、哦,我发现了你很用力地往下按,这是我们生活中的压,而我们书中说的压是逼近,是越来越近
(7)、指名读
(8)、黑沉沉:ABB式,你能说出像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9)、指名说
(10)、此时树上的叶子是怎么样的?
(11)、一动不动:说明当时一丝风也没有
(12)、蝉呢?
(13)、回答的非常好。还有没有什么与平常不一样的?接着找一找。
4、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1)、这段话向我们介绍了一阵大风,小朋友,你从哪儿看出这阵风大呢?
(2)、乱摆
(3)、哦,小朋友见过小树摆动的样子吗?好,现在你们是一棵棵小树,准备好:微风来了,„„狂风来了„„微风吹„„狂风吹„„停,孩子们,这就是乱摆,这就是一阵大风下的小树。
(4)、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蜘蛛现在在忙什么呢?你知道蜘蛛是
怎样从网上下来的吗?
(5)、吐一根丝从网上挂下来,而且是很快地滑下来
(6)、能不能说蜘蛛是从网上爬下来呢?
(7)、 比较:如果老师把“垂”该为“爬” 好不好呢?为什么?
(8)、不好。“爬”的速度没有“垂”快。
(9)、小结:小作者的一个“垂”字用得多妙啊!让我们看到蜘蛛以它自己最快的速度从网上下来逃走,说明蜘蛛心里害怕。
(10)、小朋友,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11)、还有什么与平常不一样的吗?
5、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1)、你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雷雨前最让人害怕的就是电闪雷鸣,更何况这时候闪电„„雷声„„
(2)、同学们,在炎热的夏天里,天空中乌云密布,又闷又热,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忽然间狂风大作,紧接着电闪雷鸣,这个变化过程,就是雷雨前的景象,用你的朗读把它表现出来
(3)、齐读前三段
(4)、下面我们仿照越来越亮,越下越大说词语。
(5)、学生先说词语再说句子。
(6)、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越来越强了!内容越说越丰富,回答越来越精彩!
(7)、 :这闪电一道亮过一道,这雷声一声响过一声。谁来读?
(8)、生1:。。。(师:我感受到了雷电交加的场面了)
(9)、生2:。。。(师:这真是可怕的场景啊!)
(10)、我们一起来。
(二)、雷雨中
1、合作学习
(1)、这雷雨交加的场面,马上带来了,这哗哗哗的雷雨,你想这会是怎样一场雨呢 ?
(2)、:倾盆大雨\大雨\暴雨
(3)、课文中写到了这雨大吗?从三个“哗”字中你想到了什么?
2、交流
(1)、雨下得大而急
(2)、那你觉得这三个声音应该怎么读呢?才能读出雨大呢?
(3)、生读。
(4)、这雨真是大呀!我们一起来读读。
3、雨越下越大了,往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小朋友们,我们躲在房子里,往窗外望去,树„„房子„„小山„„一切的景物„„好大的雨呀!
4、过渡:,渐渐地,(„„)
5、从两个“渐渐地”你知道了什么?(雨慢慢变小了)
(1)、小朋友真能干,这雨从大到渐渐地小下来,这种感受你读得出来吗?我请男生读雨大的两段 ,女生读雨渐渐小下来的一段。准备好了吗?
(2)、男生读,女生读。
(3)、“渐渐”在此处就是由大到小的变化,它所反映的是一种变化过程,
(4)、出示练习 添加“渐渐”这个词,既可添在前,也可添在中间,看谁想得快,添得准。
①我长高了。②四周安静下来。③我懂得父母的爱是伟大的、无私的。
5、这雨渐渐地小了,小了,到最后——停了,那雨停后又是在怎样一番景象呢? 我们下节课再去欣赏,好吗?
四、书写指导
1、:这节课学得开心吗?开心。瞧,把文中的两只小动物也乐坏了这是——蝉,这是——蜘蛛,我们来写一写他们的名字,好吗?
2、先出示 “蜘、蛛、蝉”,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都是虫字旁)
3、为什么是“虫字旁”呢?
4、再出示虹
5、“虹”也是“虫字旁”,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古人根据“虹”总是出现在雨后,主观地认为“虹”是呼风唤雨的一种龙。古文中“虹饮于河”的说法是说虹悬挂于天空,弓着身子,头伸进黄河喝水,所以,古人造字时用“虫”作了“虹”的形旁。
6、写字:观察,哪个字的结构和别的字不一样?
7、“蜘”左中右;虫字旁细长。
8、范写“蜘”
。
板书设计:
.18、 雷雨 雷雨前: 黑沉沉 雷雨中: 哗哗哗 雷雨后: 压下来渐渐地乱摆
18雷雨教学设计
永定高陂街道小学 黄小玲
【教材分析】
《雷雨》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二课。本文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引人入胜。激起了学生对大自然的深刻体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自然的热情。
【学情分析】
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另外教材又配有两幅直观的插图,利用图文对照,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教学中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观察图画,进行图文对照入手,沟通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
【设计思路】
在新标准、新课程、新理念的指导和要求下,在教法上力图体现“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引在先,导在后,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在学法上,积极鼓励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识字,让他们在感兴趣的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和理解,有所感悟,从而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二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大,叫他们如何学会识字这一能力很重要。另外还注重学生词句的训练为写话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1、会认读“压、摆 、垂、”三个生字。读音重点“垂”翘舌音,会用加一加、减一减的识记方法识记生字。会写“蜘 、蛛、蝉”。
2、了解课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写的,重点感悟雷雨前、雷雨中 、雷雨后的情景
【教学重点】:
抓关键词,关键句从朗读中感受雷雨前的闷、风大,闪电亮、雷声响,雷雨 中雨大。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写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1.雨有很多种,你知道有哪些雨?(板书雨)(学生自由说)
2.今天我们将要迎接的就是一场雷雨。(板书雷雨)
(1)、你们见过雷雨吗?你见过的雷雨是什么样的呢?
(2)、雷雨一般是在什么季节下的?(夏天午后)
3.有一位小朋友把他观察到的雷雨景象写成了一篇文章。今天,让我们一 起走进18课,和这位小朋友一起看看这场雷雨吧。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一)、明要求
1、课文中的雷雨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想不想自己去读读课文?
2、想!
3、不过朗读前,老师先提两点要求。谁来读读第一点要求?
4、把字词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不要加字,漏字。
5、能做到吗?(生:能!)
6、边读边想,课文中的这场雷雨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7、生自读课文(师巡视、了解学情、了解孩子的朗读水平)
(二)、生字教学
1、解决生字“压、摆、垂”,指导写“垂”
2、出示拼音生字
(1)、请一位学生看着拼音读生字。
(2)、再由他带着全班读。
3、出示去掉拼音后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压下来、乱摆、垂下来”
(1)、请一位学生读。
(2)、全班齐读。
4、现在我把这些生字宝宝放到句子中你还能把它们读正确吗?
(1)、出示句子: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2)、学生自由读,注意字音要读准确
(3)、请一位学生再读这三句话。
5、学写“垂”
(1)小朋友们,大家觉得那个字最难写?(垂)
(2)老师和学生举起小手,书空说笔画
(3)看老师也来写一遍,(师写进田字格,边写边说笔顺口诀)
(4)生再写一个(师巡视,说写字姿势,纠正不良姿势。)
6、理清课文脉络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这场雷雨的?
(2)、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3)、说一说哪些自然段写雷雨前,哪些自然段写雷雨中,哪些自然段写雷雨后的景象
(4)、小组讨论
(5)、小组汇报
三、精读课文
(一)、 雷雨前
1、我们先去看看这场雷雨来临前的景象。请小朋友默读1、2、3自然段。找一找 雷雨出现了什么与平时不同的景象,用横线把它划下来。
2、生默读
3、交流(随机)
(1)、第一自然段: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2)、乌云(或第一句,第一段)
(3)、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那老师请你来读读第一自然段,其
它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想,看到了什么?
(4)、你知道什么是压吗?谁来做做压的动作,
(5)、指名说
(6)、哦,我发现了你很用力地往下按,这是我们生活中的压,而我们书中说的压是逼近,是越来越近
(7)、指名读
(8)、黑沉沉:ABB式,你能说出像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9)、指名说
(10)、此时树上的叶子是怎么样的?
(11)、一动不动:说明当时一丝风也没有
(12)、蝉呢?
(13)、回答的非常好。还有没有什么与平常不一样的?接着找一找。
4、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1)、这段话向我们介绍了一阵大风,小朋友,你从哪儿看出这阵风大呢?
(2)、乱摆
(3)、哦,小朋友见过小树摆动的样子吗?好,现在你们是一棵棵小树,准备好:微风来了,„„狂风来了„„微风吹„„狂风吹„„停,孩子们,这就是乱摆,这就是一阵大风下的小树。
(4)、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蜘蛛现在在忙什么呢?你知道蜘蛛是
怎样从网上下来的吗?
(5)、吐一根丝从网上挂下来,而且是很快地滑下来
(6)、能不能说蜘蛛是从网上爬下来呢?
(7)、 比较:如果老师把“垂”该为“爬” 好不好呢?为什么?
(8)、不好。“爬”的速度没有“垂”快。
(9)、小结:小作者的一个“垂”字用得多妙啊!让我们看到蜘蛛以它自己最快的速度从网上下来逃走,说明蜘蛛心里害怕。
(10)、小朋友,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11)、还有什么与平常不一样的吗?
5、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1)、你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雷雨前最让人害怕的就是电闪雷鸣,更何况这时候闪电„„雷声„„
(2)、同学们,在炎热的夏天里,天空中乌云密布,又闷又热,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忽然间狂风大作,紧接着电闪雷鸣,这个变化过程,就是雷雨前的景象,用你的朗读把它表现出来
(3)、齐读前三段
(4)、下面我们仿照越来越亮,越下越大说词语。
(5)、学生先说词语再说句子。
(6)、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越来越强了!内容越说越丰富,回答越来越精彩!
(7)、 :这闪电一道亮过一道,这雷声一声响过一声。谁来读?
(8)、生1:。。。(师:我感受到了雷电交加的场面了)
(9)、生2:。。。(师:这真是可怕的场景啊!)
(10)、我们一起来。
(二)、雷雨中
1、合作学习
(1)、这雷雨交加的场面,马上带来了,这哗哗哗的雷雨,你想这会是怎样一场雨呢 ?
(2)、:倾盆大雨\大雨\暴雨
(3)、课文中写到了这雨大吗?从三个“哗”字中你想到了什么?
2、交流
(1)、雨下得大而急
(2)、那你觉得这三个声音应该怎么读呢?才能读出雨大呢?
(3)、生读。
(4)、这雨真是大呀!我们一起来读读。
3、雨越下越大了,往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小朋友们,我们躲在房子里,往窗外望去,树„„房子„„小山„„一切的景物„„好大的雨呀!
4、过渡:,渐渐地,(„„)
5、从两个“渐渐地”你知道了什么?(雨慢慢变小了)
(1)、小朋友真能干,这雨从大到渐渐地小下来,这种感受你读得出来吗?我请男生读雨大的两段 ,女生读雨渐渐小下来的一段。准备好了吗?
(2)、男生读,女生读。
(3)、“渐渐”在此处就是由大到小的变化,它所反映的是一种变化过程,
(4)、出示练习 添加“渐渐”这个词,既可添在前,也可添在中间,看谁想得快,添得准。
①我长高了。②四周安静下来。③我懂得父母的爱是伟大的、无私的。
5、这雨渐渐地小了,小了,到最后——停了,那雨停后又是在怎样一番景象呢? 我们下节课再去欣赏,好吗?
四、书写指导
1、:这节课学得开心吗?开心。瞧,把文中的两只小动物也乐坏了这是——蝉,这是——蜘蛛,我们来写一写他们的名字,好吗?
2、先出示 “蜘、蛛、蝉”,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都是虫字旁)
3、为什么是“虫字旁”呢?
4、再出示虹
5、“虹”也是“虫字旁”,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古人根据“虹”总是出现在雨后,主观地认为“虹”是呼风唤雨的一种龙。古文中“虹饮于河”的说法是说虹悬挂于天空,弓着身子,头伸进黄河喝水,所以,古人造字时用“虫”作了“虹”的形旁。
6、写字:观察,哪个字的结构和别的字不一样?
7、“蜘”左中右;虫字旁细长。
8、范写“蜘”
。
板书设计:
.18、 雷雨 雷雨前: 黑沉沉 雷雨中: 哗哗哗 雷雨后: 压下来渐渐地乱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