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观后感

纪录片《幼童》观后感

如果不是看过这部《幼童》记录片,我对留美幼童的印象还会停留在历史课本上简短的几行字、几幅图中,轻描淡写,不以为然,不为所动。当我真正看完纪录片之后 ,我有很多的感慨。

他们何其幸运,在世界格局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他们被送到了工业革命的最前沿;他们又何其不幸,在风雨飘摇的清朝末年,他们无可选择地卷入了时代的漩涡。当嘹亮的汽笛带着他们来到未知的土壤,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精英人物的命运往往就是国家与时代命运的浓缩”。影像中那些老照片中,幼小的脸庞已成偏偏少年的容颜,意气风发,吸引着我屏息凝望。此时照片中的他们与六七年前未开化之时有着天壤之别,世间钟灵毓秀、鸾翔凤集之地已然充斥着他们的身影。他们的神态和身旁的西方学子并无不同,他们相信自己是为了伟大和历史而生,同样的骄傲、同样的青春,在这个全球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缩小的时代,他们有信心掌握寰宇。他们代表了年轻、梦想、希望、活力,他们优秀、机敏、年轻、英俊,他们是体育健儿、多才多艺,他们志怀宽广、忧国忧民。那些笔走龙蛇的手书和举世无双的画作,正一点一滴倾诉着超脱了时代重压的男孩们的美好生活,他们作画、打猎、赛船、打棒球、与女孩约会,这些美好,或许是同时代中国同龄男孩子们永远无法体会到的。

他们如此幸运,因为上苍是如此眷顾他们,使他们可远洋留学,享受优秀的教育资源,享受自由开放的环境。他们留给我们的历史剪影太美好。然而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他们又十分不幸,他们背负着复兴中华的使命,肩负着祖国给予的期盼和重托,他们身上笼罩着从一开始便命定的悲哀,他们的结局令人惋惜嗟叹。

幼童们的优秀源于他们的勤奋,而他们勤奋的最大动力是将个人沉浮与国家或朝廷的前途紧紧拴在了一起。一个人努力的最大动力永远来自于内心的渴求,而对于他们来说,内心最大的渴求当是重大的历史责任感。

历史的沉重在于它每一笔轻描淡写的背后都埋藏着泣血沉痛的悲歌。临出发前的合影中,幼童们“身胖头广而面黑”,呆滞的神色中透露出幼小生命的不安惶恐。当嘹亮的汽笛带着幼童们来到未知的土壤,置身于时代洪荒的孩子们面对着的是整个世界的水深火热,他们处于什么样的力量与心情去承担这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呢。而他们身后又是大清王朝的山河破碎摇摇欲坠——国家和民族处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和封建专制统治愈益腐朽的灾难之中,他们别无选择地被卷入时代的漩涡。那个时代酝酿着、躁动着、嘶吼着、咆哮着,等待着这一群孩子上演一幕幕悲欢离合。

1872年夏,“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组织第一批留美幼童30人赴美留学,此后至1875年,清政府每年继续遴选30名少年远渡重洋,4年共派出120名,是为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原本是清政府设立的一个长达十五年的留学计划,但是进行到第十年,终因清廷的猜忌而夭折,留美儿童被召回国。“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清廷的抉择面前,幼童们的呼唤显得那样得苍白无力。

这分三批回国的留美学生,为中国铁路、外交、邮政、电报、海关、海军及高等教育都做出了开天辟地的贡献,不负所学,为国奉献。幼童留美仍被称为首开近代官派留学教育的先河,被誉为中国留学教育的里程碑,也是中国早期现代化运动极重要的一页,弥足珍贵。

所谓英雄造势时,时势造英雄。容闳无疑是这样的一个典型。很显然,容闳的努力给了120位中国的孩子前往美国留学的机会,同时也给了行将就木的大清王朝开拓了一条复兴之

路。但是,只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改变整个历史的进程与结局的,这也注定了整个留学事业的悲剧,因为最终在清政府腐朽的制度下,即使幼童们一直在美国学成回国也将会是无用的。

事实是,虽然饱受祖国的猜忌,受到了来自蒙昧人民的嘲讽歧视,但是赤子之心不曾改变。他们在公开场合发表中华图强的演说,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谴责列强对中国的欺侮,在他们后来的生命中,将这作为自己终生使命的人也不在少数。而可笑的是,清廷最后召回幼童的理由竟是“腹少儒书,德行未坚”。一方面,时代背景下决策层信息的闭塞与不对称使得这足以影响许多精英人物命运的误会变得可以被谅解,另一方面,一个古老大国的恐惧与懦弱的心态也展露无遗。很难想象,一群第一批海归的最先进的知识分子,一群矢志不渝的热爱着祖国的年轻人,居然遭到这样的对待。当他们再次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中时,没有热烈的欢迎,没有熟悉的人潮,有的只是惊异的目光和嘲笑的人群。在美国的生活已经深深改变了他们,在这个依旧沉睡的世界里,他们无疑成了异类。他们曾是哈佛、耶鲁、麻省理工大学的学生、精英,在国外是那么的辉煌、耀眼。如今在中国,回到祖国,现实与理想的落差使他们感到悲哀。英雄无用武之地,,却又无能为力。国破山河在而又壮志难酬。他们在思考,在挣扎,做这个万人皆醉的泥潭中的清醒者,成为历史道路上的祭品更加痛苦。直至他们被遗忘。他们的结局悲剧而又惆怅。惋惜而可叹!

留美幼童,这像是时代给他们开的一个大大的玩笑,在特殊的年代里,他给这群特殊的学生打上了不同的文化印迹,并由此改变了他们的命运,改变了这个古老的帝国的轨迹。最后只剩下惋惜、悔恨。

《幼童》跌宕曲折的历史使我“舍叹息之外,更无他言”。唯但愿那些往事留下的记忆,不管再被后人怎么剖析,怎么浸上时代的沉重,对于幼童们来说,都能如那些老照片般美好,待时间倾斜,终开出玫瑰。

纪录片《幼童》观后感

如果不是看过这部《幼童》记录片,我对留美幼童的印象还会停留在历史课本上简短的几行字、几幅图中,轻描淡写,不以为然,不为所动。当我真正看完纪录片之后 ,我有很多的感慨。

他们何其幸运,在世界格局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他们被送到了工业革命的最前沿;他们又何其不幸,在风雨飘摇的清朝末年,他们无可选择地卷入了时代的漩涡。当嘹亮的汽笛带着他们来到未知的土壤,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精英人物的命运往往就是国家与时代命运的浓缩”。影像中那些老照片中,幼小的脸庞已成偏偏少年的容颜,意气风发,吸引着我屏息凝望。此时照片中的他们与六七年前未开化之时有着天壤之别,世间钟灵毓秀、鸾翔凤集之地已然充斥着他们的身影。他们的神态和身旁的西方学子并无不同,他们相信自己是为了伟大和历史而生,同样的骄傲、同样的青春,在这个全球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缩小的时代,他们有信心掌握寰宇。他们代表了年轻、梦想、希望、活力,他们优秀、机敏、年轻、英俊,他们是体育健儿、多才多艺,他们志怀宽广、忧国忧民。那些笔走龙蛇的手书和举世无双的画作,正一点一滴倾诉着超脱了时代重压的男孩们的美好生活,他们作画、打猎、赛船、打棒球、与女孩约会,这些美好,或许是同时代中国同龄男孩子们永远无法体会到的。

他们如此幸运,因为上苍是如此眷顾他们,使他们可远洋留学,享受优秀的教育资源,享受自由开放的环境。他们留给我们的历史剪影太美好。然而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他们又十分不幸,他们背负着复兴中华的使命,肩负着祖国给予的期盼和重托,他们身上笼罩着从一开始便命定的悲哀,他们的结局令人惋惜嗟叹。

幼童们的优秀源于他们的勤奋,而他们勤奋的最大动力是将个人沉浮与国家或朝廷的前途紧紧拴在了一起。一个人努力的最大动力永远来自于内心的渴求,而对于他们来说,内心最大的渴求当是重大的历史责任感。

历史的沉重在于它每一笔轻描淡写的背后都埋藏着泣血沉痛的悲歌。临出发前的合影中,幼童们“身胖头广而面黑”,呆滞的神色中透露出幼小生命的不安惶恐。当嘹亮的汽笛带着幼童们来到未知的土壤,置身于时代洪荒的孩子们面对着的是整个世界的水深火热,他们处于什么样的力量与心情去承担这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呢。而他们身后又是大清王朝的山河破碎摇摇欲坠——国家和民族处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和封建专制统治愈益腐朽的灾难之中,他们别无选择地被卷入时代的漩涡。那个时代酝酿着、躁动着、嘶吼着、咆哮着,等待着这一群孩子上演一幕幕悲欢离合。

1872年夏,“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组织第一批留美幼童30人赴美留学,此后至1875年,清政府每年继续遴选30名少年远渡重洋,4年共派出120名,是为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原本是清政府设立的一个长达十五年的留学计划,但是进行到第十年,终因清廷的猜忌而夭折,留美儿童被召回国。“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清廷的抉择面前,幼童们的呼唤显得那样得苍白无力。

这分三批回国的留美学生,为中国铁路、外交、邮政、电报、海关、海军及高等教育都做出了开天辟地的贡献,不负所学,为国奉献。幼童留美仍被称为首开近代官派留学教育的先河,被誉为中国留学教育的里程碑,也是中国早期现代化运动极重要的一页,弥足珍贵。

所谓英雄造势时,时势造英雄。容闳无疑是这样的一个典型。很显然,容闳的努力给了120位中国的孩子前往美国留学的机会,同时也给了行将就木的大清王朝开拓了一条复兴之

路。但是,只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改变整个历史的进程与结局的,这也注定了整个留学事业的悲剧,因为最终在清政府腐朽的制度下,即使幼童们一直在美国学成回国也将会是无用的。

事实是,虽然饱受祖国的猜忌,受到了来自蒙昧人民的嘲讽歧视,但是赤子之心不曾改变。他们在公开场合发表中华图强的演说,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谴责列强对中国的欺侮,在他们后来的生命中,将这作为自己终生使命的人也不在少数。而可笑的是,清廷最后召回幼童的理由竟是“腹少儒书,德行未坚”。一方面,时代背景下决策层信息的闭塞与不对称使得这足以影响许多精英人物命运的误会变得可以被谅解,另一方面,一个古老大国的恐惧与懦弱的心态也展露无遗。很难想象,一群第一批海归的最先进的知识分子,一群矢志不渝的热爱着祖国的年轻人,居然遭到这样的对待。当他们再次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中时,没有热烈的欢迎,没有熟悉的人潮,有的只是惊异的目光和嘲笑的人群。在美国的生活已经深深改变了他们,在这个依旧沉睡的世界里,他们无疑成了异类。他们曾是哈佛、耶鲁、麻省理工大学的学生、精英,在国外是那么的辉煌、耀眼。如今在中国,回到祖国,现实与理想的落差使他们感到悲哀。英雄无用武之地,,却又无能为力。国破山河在而又壮志难酬。他们在思考,在挣扎,做这个万人皆醉的泥潭中的清醒者,成为历史道路上的祭品更加痛苦。直至他们被遗忘。他们的结局悲剧而又惆怅。惋惜而可叹!

留美幼童,这像是时代给他们开的一个大大的玩笑,在特殊的年代里,他给这群特殊的学生打上了不同的文化印迹,并由此改变了他们的命运,改变了这个古老的帝国的轨迹。最后只剩下惋惜、悔恨。

《幼童》跌宕曲折的历史使我“舍叹息之外,更无他言”。唯但愿那些往事留下的记忆,不管再被后人怎么剖析,怎么浸上时代的沉重,对于幼童们来说,都能如那些老照片般美好,待时间倾斜,终开出玫瑰。


相关文章

  • 七号房的礼物读后感
  • 七号房的礼物读后感(一) 我很少看韩剧,更没有看过韩国电影,叽里咕噜不知所言.今天,在老家和侄女一起看了一部韩国电影--<七号房的礼物>,我是流着泪看完的,虽然第一次看很吃力,一边看画面,一边还要看字幕,有时还想瞧两眼韩国美女, ...查看


  • 麦田守望者读后感
  • 麦田守望者读后感(一) 在同学的强烈推荐之下去图书馆借了这本书,然后用两个礼拜的时间把它读完.这是本薄薄的书,只有两百多页,但它却是上个世纪美国影响了一代青年的畅销书.遗憾的是,作者塞林格这位文学大师于今年1月份辞世,很多喜欢他的读者也只能 ...查看


  • 留美幼童对近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影响
  • 第二十七卷总156期 2O05第2期自然辩证法通讯V01.27.SumNo156No2.20Q5JoURNALOFD讼LECTlCsoFNA明l隰 留美幼童对近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影响 徐飞茆诗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安徽合肥230 ...查看


  • 120名清朝幼童赴美留学的前前后后
  • 档案 排一定数量的经费,建立学习奖励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建立学习型档案馆的活动,用来表彰先进和建设学习平台,为建立学习型档案馆提供充实的经费保证. 3.建立学习型档案馆文化是建立学习型档案馆的最高境界.档案馆文化是指档案馆在长期收.管.用活动 ...查看


  • 近代中国首批留美幼童的成就及其意义
  • <晋阳学刊>1997年第4期 近代中国首批留美幼童 的成就及其意义 王善中 从1872年(同治十一年)到1875年(光绪元年),清政府每年派遣幼童(10-16岁)赴美国留学,前后4次共120人,这是中国历史上向外国派遣的第一批官 ...查看


  • 2014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作文
  • 2014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作文 今年的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讲的是父母的教育.父母情如和煦春晖,温柔地照耀我们成长,父母情如涓涓溪流,守护着我们无怨无悔."开学第一课"节目中,郑渊洁 ...查看


  • 法国学前教育及其发展趋势
  • 一.学前教育概况 法国学前教育萌芽于18世纪.1886年,法国政府颁布<戈勃莱法案>,正式将学前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此后,<哈比教育法><教育法令><地方自由和责任法案>等多部法律文件均对学 ...查看


  • 博士爸爸组团制"幼童防霾口罩" 达食品级标准
  • 侯琰霖和"幼童防霾口罩"雏形 为给3岁的女儿做一个合适的防霾口罩,清华博士后侯琰霖计划自己动手,并得到了一群有同样烦恼的"博士爸爸"的响应.这三十多个博士爸爸组成了一个团队,设计了一种创新的方案,既可 ...查看


  • 作文:霜月银钩不经年
  • 夜,黑沉得可怕,阵阵高风刮得一座茅屋外的树林沙沙作响.远处传来几声猫头鹰的叫声,很快又消失在无边的天际里. 茅屋内一位未满十岁的女孩走到炕边,瞧了瞧炕上睡得正香的未满一岁的弟弟,女孩的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她轻轻地为弟弟提了提被子,转身间正要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