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
一、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不同
案例教学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以教学案例作为素材或载体,将受训学生置于特定的情景之中,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与传统的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不同,它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差别不仅在于形式上的变化,关键在于教育理念的改变和教学目的的不同。案例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导向,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战略思维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而不仅仅满足于获得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注重的是如何用最有效的方式去领会知识。案例教学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中职会计课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的可行性
会计专业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理论与实践很好结合,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有会计岗位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较高会计职业技术能力的初中级实用型人才。而我国传统的会计教学一直是以理论讲授为
主,忽视了会计知识的应用。这种教学方法,不能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影响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重理论轻实践,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适应实际工作,难以满足现代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要。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主要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特点,以就业为导向,充分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使学生一出校门就能上岗。同时,中职学校学生的素质普遍较低,理论学习对于他们吸引力不大,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采取适当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案例教学是解决课堂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之一。它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模拟成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判断的案例,并通过独立思考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主要的特点把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三、案例教学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一)精心选取案例
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案例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与学。一个好的案例能够形象生动地使学生理解所学的理论基础知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会计课的教学中,案例的选取与教学是极其重要的。一般来讲,选取会计教学案例应符合以下原则:
1. 要具有针对性。要根据教学目的与任务,紧密结合会计教材,在设计过程中正确处理教学内容与案例的关系,不能脱离教材的相关内容。要按照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人才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基本技能的要求,选取教学案例。
2. 要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由于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运用案例教学时,必须要适应这一特点,选取案例的基本内容应以会计实务为基准,将实务资料进行必要的概括和整理,以引起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即会计教学案例的选取要反映会计职业某一特定情景中真实发生的事件或情况,涉及某一特定单位或组织的经济利益,给学生提供可参与的场景,让学生分析和评估案例所描述的内容,确定应采取的解决方法。选取具有实用性的会计教学案例,可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提供会计职业实际情景特征,让学生感受真实事件,体验会计职业的挑战,培养学生如何运用职业能力判断得出合理的结论。
3. 要体现典型性和多样性。即要选用能够反映教学内容的典型案例,能够比较有代表性地说明教学内容,从而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选取的案例要涉及各行业,以适应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4. 要体现系统性和正确性。案例的设计要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使整个会计核算过程符合会计制度的要求。
(二)案例教学在中职会计课教学中的运用
案例教学发展至今,并无固定模式,针对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可采用如下的模式:
1. 课堂研讨模式
为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对相关技术方法的掌握以及对相关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的运用,可采用这种案例教学模式。教师在讲
授完相关的内容之后,将事先准备好的案例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认真阅读,了解案例的背景、基本内容和问题,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讨论,其目的在于通过案例的讨论,学生能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进行会计处理,掌握做账的技巧。教师对学生的讨论不要过多的干涉,其职责在于引导学生不能偏离主题。例如:在《基础会计》课的教学中,讲到会计凭证中的原始凭证审核时,可以给出这样的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研讨:假如你是某单位的一名主管会计,某天单位负责人拿来一张160元的歌舞厅门票要求予以报销,你该怎样办?把你的理由说出来。
2. 案例演示模式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运用,多媒体演示是现代化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之一。在会计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把企业业务的发展过程及其账务处理的过程形象、真实地在屏幕上展示出来。这样可以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企业财务会计》课的教学中,企业销售产品的案例,在讲述这个案例时,从签订销售合同到发出产品,以及办理货款结算的过程,可以通过各个步骤所涉及的原始凭证,会计凭证的填制和传递及财会人员记账的过程,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把企业销售产品业务的全过程通过声音、图像和文字展示出来,教师则可以根据需要辅以讲解。这种教学方法,学习效果不亚于学生亲临企业实习。
3. 会计实战模式
实践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方法,案例教学就是
要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这种模式就是将企业实际发生的会计业务作为会计案例,让学生在仿真实验室的情景下,担任不同财务岗位的工作,使其各负其责,进行模拟实训。比如在《企业财务会计模拟实训》课的教学中,可以按照企业财会部门的组织形式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一小组设立模拟一个财务科,按不同职责分成若干个岗位,如会计主管、复核、记账员、制单员、出纳员、仓管员等,不同成员处于不同的岗位,承担一项或若干项不同的工作,并定期进行岗位轮换,对企业中出现的一些经济业务按照账务处理的程序和方法,辅之以相关的凭证和账簿等会计资料来进行模拟,使学生处在仿真的环境中,了解企业经营活动的来龙去脉,明确会计岗位的职责和工作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企业的财务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同时也能训练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日常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和实际业务紧密相结合。
四、中职会计课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处理好案例教学与传统讲授教学的关系
案例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但它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讲授教学,教师对每一门学科的重点和难点进行适当的讲授,是教学中不能缺少的。在会计课的教学中,利用讲授法,可以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为案例教学打下基础,因此,课堂讲授应当与案例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正确处理好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关系
采用案例教学并不意味着对其他教学方式的全盘否定,也不意味着所有的会计课教学都要使用案例教学。因为每种教学方法都是针对一定教学目标和任务提出,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案例教学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也不能完全取代其他教学方法,因此在采用案例教学法时,应该坚持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的原则,正确处理好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实操能力的教学手段有很多方法,比如让学生定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在校内进行会计模拟实习、进行必要的考试等等,这是案例教学不能完全取代的。
(三)正确把握好教师和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角色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角,教师不能像传统讲授法那样自己扮演课堂的主角,而是以课堂教学组织者的身份积极为学生服务,给学生必要的提示和引导。
总之,案例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挑战,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在会计课的教学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前提,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精心选取会计案例,充分发挥案例教学在会计教学中的作用。
我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
一、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不同
案例教学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以教学案例作为素材或载体,将受训学生置于特定的情景之中,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与传统的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不同,它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差别不仅在于形式上的变化,关键在于教育理念的改变和教学目的的不同。案例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导向,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战略思维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而不仅仅满足于获得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注重的是如何用最有效的方式去领会知识。案例教学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中职会计课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的可行性
会计专业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理论与实践很好结合,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有会计岗位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较高会计职业技术能力的初中级实用型人才。而我国传统的会计教学一直是以理论讲授为
主,忽视了会计知识的应用。这种教学方法,不能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影响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重理论轻实践,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适应实际工作,难以满足现代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要。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主要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特点,以就业为导向,充分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使学生一出校门就能上岗。同时,中职学校学生的素质普遍较低,理论学习对于他们吸引力不大,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采取适当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案例教学是解决课堂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之一。它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模拟成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判断的案例,并通过独立思考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主要的特点把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三、案例教学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一)精心选取案例
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案例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与学。一个好的案例能够形象生动地使学生理解所学的理论基础知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会计课的教学中,案例的选取与教学是极其重要的。一般来讲,选取会计教学案例应符合以下原则:
1. 要具有针对性。要根据教学目的与任务,紧密结合会计教材,在设计过程中正确处理教学内容与案例的关系,不能脱离教材的相关内容。要按照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人才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基本技能的要求,选取教学案例。
2. 要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由于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运用案例教学时,必须要适应这一特点,选取案例的基本内容应以会计实务为基准,将实务资料进行必要的概括和整理,以引起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即会计教学案例的选取要反映会计职业某一特定情景中真实发生的事件或情况,涉及某一特定单位或组织的经济利益,给学生提供可参与的场景,让学生分析和评估案例所描述的内容,确定应采取的解决方法。选取具有实用性的会计教学案例,可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提供会计职业实际情景特征,让学生感受真实事件,体验会计职业的挑战,培养学生如何运用职业能力判断得出合理的结论。
3. 要体现典型性和多样性。即要选用能够反映教学内容的典型案例,能够比较有代表性地说明教学内容,从而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选取的案例要涉及各行业,以适应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4. 要体现系统性和正确性。案例的设计要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使整个会计核算过程符合会计制度的要求。
(二)案例教学在中职会计课教学中的运用
案例教学发展至今,并无固定模式,针对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可采用如下的模式:
1. 课堂研讨模式
为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对相关技术方法的掌握以及对相关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的运用,可采用这种案例教学模式。教师在讲
授完相关的内容之后,将事先准备好的案例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认真阅读,了解案例的背景、基本内容和问题,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讨论,其目的在于通过案例的讨论,学生能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进行会计处理,掌握做账的技巧。教师对学生的讨论不要过多的干涉,其职责在于引导学生不能偏离主题。例如:在《基础会计》课的教学中,讲到会计凭证中的原始凭证审核时,可以给出这样的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研讨:假如你是某单位的一名主管会计,某天单位负责人拿来一张160元的歌舞厅门票要求予以报销,你该怎样办?把你的理由说出来。
2. 案例演示模式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运用,多媒体演示是现代化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之一。在会计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把企业业务的发展过程及其账务处理的过程形象、真实地在屏幕上展示出来。这样可以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企业财务会计》课的教学中,企业销售产品的案例,在讲述这个案例时,从签订销售合同到发出产品,以及办理货款结算的过程,可以通过各个步骤所涉及的原始凭证,会计凭证的填制和传递及财会人员记账的过程,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把企业销售产品业务的全过程通过声音、图像和文字展示出来,教师则可以根据需要辅以讲解。这种教学方法,学习效果不亚于学生亲临企业实习。
3. 会计实战模式
实践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方法,案例教学就是
要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这种模式就是将企业实际发生的会计业务作为会计案例,让学生在仿真实验室的情景下,担任不同财务岗位的工作,使其各负其责,进行模拟实训。比如在《企业财务会计模拟实训》课的教学中,可以按照企业财会部门的组织形式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一小组设立模拟一个财务科,按不同职责分成若干个岗位,如会计主管、复核、记账员、制单员、出纳员、仓管员等,不同成员处于不同的岗位,承担一项或若干项不同的工作,并定期进行岗位轮换,对企业中出现的一些经济业务按照账务处理的程序和方法,辅之以相关的凭证和账簿等会计资料来进行模拟,使学生处在仿真的环境中,了解企业经营活动的来龙去脉,明确会计岗位的职责和工作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企业的财务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同时也能训练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日常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和实际业务紧密相结合。
四、中职会计课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处理好案例教学与传统讲授教学的关系
案例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但它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讲授教学,教师对每一门学科的重点和难点进行适当的讲授,是教学中不能缺少的。在会计课的教学中,利用讲授法,可以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为案例教学打下基础,因此,课堂讲授应当与案例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正确处理好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关系
采用案例教学并不意味着对其他教学方式的全盘否定,也不意味着所有的会计课教学都要使用案例教学。因为每种教学方法都是针对一定教学目标和任务提出,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案例教学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也不能完全取代其他教学方法,因此在采用案例教学法时,应该坚持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的原则,正确处理好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实操能力的教学手段有很多方法,比如让学生定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在校内进行会计模拟实习、进行必要的考试等等,这是案例教学不能完全取代的。
(三)正确把握好教师和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角色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角,教师不能像传统讲授法那样自己扮演课堂的主角,而是以课堂教学组织者的身份积极为学生服务,给学生必要的提示和引导。
总之,案例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挑战,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在会计课的教学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前提,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精心选取会计案例,充分发挥案例教学在会计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