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布洛芬合成

6.2.1 以异丁苯

(衍生物) 为原料

(1) 异丁苯与乳酸衍生物反应(一步

法)

乳酸对甲苯磺酸酯与异丁苯在过量的AlCl3存在下一步反应生成布洛芬。主要缺点是产物中有大量的异构体,产品质量差,收率低。

(2) 格氏反应法

用异丁苯的衍生物为原料、经格氏反应合成布洛芬。收率较高,但需用格氏试剂,反应条件苛刻。大多数原料须自制,所用试剂价格昂贵,乙醚易燃易爆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3) 氰化物法

以对异丁基苯乙腈为中间体,经甲基化、水解得布洛芬。其中氯甲基化、氰化步骤中所用原料均有毒性,故操作要求较高,且存在设备腐蚀和“三废”问题。

6.2.2 以乙苯为原料

以乙苯与异丁酰氯为原料经酰化、溴化、氰化、水解和还原制备布洛芬。原料较贵,工业化价值不大。

6.2.3 以异丁基苯乙酮为原料

异丁基苯乙酮与氯仿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反应,产物再经氢解制得布洛芬。反应条件要求较高,副反应也较多。

6.2.4 环氧羧酸酯法(布洛芬的工业生产方法)

是目前国内采用的主要方法。异丁苯与乙酰氯经傅-克反应得异丁基苯乙酮,再与氯乙酸异丙酯发生Darzens 缩合,产物经水解、中和及脱羧反应制得异丁基苯丙醛,异丁基苯丙醛经氧化或经成肟、消除再水解成布洛芬。

各步反应收率都比较高,其中醛肟法不存在氧化法的“三废”问题,更适合工业生产。

6.3 布洛芬的生产工艺

6.3.1 4-异丁基苯乙酮的合成

(1) 工艺原理

在三氯化铝的催化下,乙酰氯与异丁苯发生傅-克酰化反应。由于异丁基是体积较大的邻对位定位基,乙酰基主要进入其对位,生成4-异丁基苯乙酮。反应需无水操作。

(2) 工艺过程

将计量好的石油醚、三氯化铝加入反应釜内,搅拌降温至5℃以下,加入计量的异丁苯,其间控制釜内温度

6.3.2 2-(4-异丁苯基) 丙醛的合成

(1) 工艺原理

第一步反应为Darzenes 缩合,产物经水解、脱羧和重排得到2-(4-异丁苯基) 丙醛。

(2) 工艺过程

缩合:将异丙醇钠压入缩合釜中,搅拌下控温至15℃左右,将计量的4-异丁基苯乙酮与氯乙酸异丙酯的混合物慢慢滴入,于20~25℃反应6h 后,升温至75℃,回流反应1h 。

水解:冷水降温,压入水解釜,将计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慢慢加入,控制釜内温度不超过25℃,搅拌水解4h 后,先常压再减压蒸醇。加入热水,于70℃搅拌溶解1h 。

酸化脱羧:将3-(4-异丁苯基)-2,3-环氧丁酸钠压入脱羧釜中,慢慢滴加计量的盐酸,控制釜内温度60℃,加毕,物料温度升至100℃以上,回流脱羧3h 后降温,静置2h 分层。

有机层吸入蒸馏釜,减压蒸馏,收集120~128℃/2kPa馏分,即得2-(4-异丁苯基) 丙醛。收率77~80%。

2-(4-异丁苯基) 丙醛不稳定,要及时转入下一步反应。

脱羧液水层经静置后尚存少量油层,应予回收。水层取样分析,测化学需氧量,达标后排放。减压蒸馏所剩残渣,再进行提取,以回收所含2-(4-异丁苯基) 丙醛。

在脱羧反应中,常产生大量泡沫,应注意慢慢加酸,以防止冲料。

6.3.3 布洛芬的合成

(1) 工艺原理

2-(4-异丁苯基) 丙醛制布洛芬有两种方法,其一为氧化法,即用重铬酸钠氧化;其二为醛肟法,即先使羟胺与2-(4-异丁苯基) 丙醛反应,得中间体2-(4-异丁苯基) 丙醛肟,再经消除和水解等反应制得布洛芬。醛肟法方法由于不使用重铬酸钠,后处理更方便,还避免了环境污染等问题,此外,以水作溶剂,操作安全,该法已应用于制药工业生产。

(2) 工艺过程(氧化法)

将重铬酸钠溶于定量的水中,开真空吸入氧化剂配制釜,搅拌使之全溶,压入氧化反应釜。搅拌下降温,将计量的浓硫酸慢慢滴入反应釜,滴毕继续降温,备用。

待氧化反应液温度降至5℃以下时,将计量的丙酮和2-(4-异丁苯基) 丙醛的混合液于搅拌下慢慢滴至反应釜中,保温25℃,加完继续反应1h ,直至反应液呈棕红色,为终点。加入焦亚硫酸钠水溶液,使反应液呈蓝绿色。

将上述反应液吸入丙酮回收釜中,蒸馏,直到蒸不出丙酮为止。残留物中加入定量的水和石油醚,搅拌0.5h 后静置分层。水层用石油醚提取两次,油层水洗至无Cr 3+为止。

石油醚中加入配制好的稀碱液,搅拌15min 后静置0.5h ,碱层分入钠盐贮罐。再将计量的水加入石油醚层,搅拌15min 后静置0.5h ,水层并入钠盐贮罐。有机层吸入石油醚回收罐。 水层物料加到酸化釜,保持温度35~45℃,滴加盐酸,调节pH 为1~2(此时析出布洛芬油层) ,降温至5℃,复测pH 仍为2~3,继续降温、固化、结晶、离心,即得粗制布洛芬。收率>90%。 粗品再经溶解、脱色、结晶、离心和干燥,即得精品布洛芬。

6.2.1 以异丁苯

(衍生物) 为原料

(1) 异丁苯与乳酸衍生物反应(一步

法)

乳酸对甲苯磺酸酯与异丁苯在过量的AlCl3存在下一步反应生成布洛芬。主要缺点是产物中有大量的异构体,产品质量差,收率低。

(2) 格氏反应法

用异丁苯的衍生物为原料、经格氏反应合成布洛芬。收率较高,但需用格氏试剂,反应条件苛刻。大多数原料须自制,所用试剂价格昂贵,乙醚易燃易爆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3) 氰化物法

以对异丁基苯乙腈为中间体,经甲基化、水解得布洛芬。其中氯甲基化、氰化步骤中所用原料均有毒性,故操作要求较高,且存在设备腐蚀和“三废”问题。

6.2.2 以乙苯为原料

以乙苯与异丁酰氯为原料经酰化、溴化、氰化、水解和还原制备布洛芬。原料较贵,工业化价值不大。

6.2.3 以异丁基苯乙酮为原料

异丁基苯乙酮与氯仿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反应,产物再经氢解制得布洛芬。反应条件要求较高,副反应也较多。

6.2.4 环氧羧酸酯法(布洛芬的工业生产方法)

是目前国内采用的主要方法。异丁苯与乙酰氯经傅-克反应得异丁基苯乙酮,再与氯乙酸异丙酯发生Darzens 缩合,产物经水解、中和及脱羧反应制得异丁基苯丙醛,异丁基苯丙醛经氧化或经成肟、消除再水解成布洛芬。

各步反应收率都比较高,其中醛肟法不存在氧化法的“三废”问题,更适合工业生产。

6.3 布洛芬的生产工艺

6.3.1 4-异丁基苯乙酮的合成

(1) 工艺原理

在三氯化铝的催化下,乙酰氯与异丁苯发生傅-克酰化反应。由于异丁基是体积较大的邻对位定位基,乙酰基主要进入其对位,生成4-异丁基苯乙酮。反应需无水操作。

(2) 工艺过程

将计量好的石油醚、三氯化铝加入反应釜内,搅拌降温至5℃以下,加入计量的异丁苯,其间控制釜内温度

6.3.2 2-(4-异丁苯基) 丙醛的合成

(1) 工艺原理

第一步反应为Darzenes 缩合,产物经水解、脱羧和重排得到2-(4-异丁苯基) 丙醛。

(2) 工艺过程

缩合:将异丙醇钠压入缩合釜中,搅拌下控温至15℃左右,将计量的4-异丁基苯乙酮与氯乙酸异丙酯的混合物慢慢滴入,于20~25℃反应6h 后,升温至75℃,回流反应1h 。

水解:冷水降温,压入水解釜,将计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慢慢加入,控制釜内温度不超过25℃,搅拌水解4h 后,先常压再减压蒸醇。加入热水,于70℃搅拌溶解1h 。

酸化脱羧:将3-(4-异丁苯基)-2,3-环氧丁酸钠压入脱羧釜中,慢慢滴加计量的盐酸,控制釜内温度60℃,加毕,物料温度升至100℃以上,回流脱羧3h 后降温,静置2h 分层。

有机层吸入蒸馏釜,减压蒸馏,收集120~128℃/2kPa馏分,即得2-(4-异丁苯基) 丙醛。收率77~80%。

2-(4-异丁苯基) 丙醛不稳定,要及时转入下一步反应。

脱羧液水层经静置后尚存少量油层,应予回收。水层取样分析,测化学需氧量,达标后排放。减压蒸馏所剩残渣,再进行提取,以回收所含2-(4-异丁苯基) 丙醛。

在脱羧反应中,常产生大量泡沫,应注意慢慢加酸,以防止冲料。

6.3.3 布洛芬的合成

(1) 工艺原理

2-(4-异丁苯基) 丙醛制布洛芬有两种方法,其一为氧化法,即用重铬酸钠氧化;其二为醛肟法,即先使羟胺与2-(4-异丁苯基) 丙醛反应,得中间体2-(4-异丁苯基) 丙醛肟,再经消除和水解等反应制得布洛芬。醛肟法方法由于不使用重铬酸钠,后处理更方便,还避免了环境污染等问题,此外,以水作溶剂,操作安全,该法已应用于制药工业生产。

(2) 工艺过程(氧化法)

将重铬酸钠溶于定量的水中,开真空吸入氧化剂配制釜,搅拌使之全溶,压入氧化反应釜。搅拌下降温,将计量的浓硫酸慢慢滴入反应釜,滴毕继续降温,备用。

待氧化反应液温度降至5℃以下时,将计量的丙酮和2-(4-异丁苯基) 丙醛的混合液于搅拌下慢慢滴至反应釜中,保温25℃,加完继续反应1h ,直至反应液呈棕红色,为终点。加入焦亚硫酸钠水溶液,使反应液呈蓝绿色。

将上述反应液吸入丙酮回收釜中,蒸馏,直到蒸不出丙酮为止。残留物中加入定量的水和石油醚,搅拌0.5h 后静置分层。水层用石油醚提取两次,油层水洗至无Cr 3+为止。

石油醚中加入配制好的稀碱液,搅拌15min 后静置0.5h ,碱层分入钠盐贮罐。再将计量的水加入石油醚层,搅拌15min 后静置0.5h ,水层并入钠盐贮罐。有机层吸入石油醚回收罐。 水层物料加到酸化釜,保持温度35~45℃,滴加盐酸,调节pH 为1~2(此时析出布洛芬油层) ,降温至5℃,复测pH 仍为2~3,继续降温、固化、结晶、离心,即得粗制布洛芬。收率>90%。 粗品再经溶解、脱色、结晶、离心和干燥,即得精品布洛芬。


相关文章

  • 药理学和毒理学
  • 1. List the general requirements of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 in drug application Answer: Providing efficacy and safet ...查看


  • 对高血压亮红灯的药物
  • 张师傅患有高血压多年,一直服用两种降压药,血压控制基本正常.最近不慎受凉感冒,鼻塞.流涕.头痛.发热,伴有咳嗽.痰不易咯出.到社区卫生站看医生,医生开给他酚麻美敏片和复方甘草口服液.吃药后感冒咳嗽症状好了不少,但头痛头晕症状却加重了.到当地 ...查看


  • 药物治疗关节炎疼痛的应用及进展
  • 药物治疗关节炎疼痛的应用及进展引起关节炎的病因有很多,但其主要症状皆表现为疼痛:而布洛芬正是一种疗效确切且安全的解热镇痛药物. 一.概述 引起关节炎的原因很多,如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或变态反应引起的风湿性关节炎或类风湿关节炎 ...查看


  • 10药学本科其中药物化学试卷答案
  • 河北北方学院2012-2013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药物化学> (供药学专业用) 注意事项: 1.请按要求在试卷的密封区填写专业.班级.姓名和学号.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答题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答案. 3.不要在试卷上乱 ...查看


  • 三种常用止痛药用法细则
  • 三种常用止痛药用法细则 发布时间: 2008-6-26 15:16:13 被阅览数: 94 次 到药店买止痛药时,最常见的就是布洛芬.阿司匹林和扑热息痛这三种抗炎镇痛药.翻翻药品说明书,其适应症的介绍却差别不大,这是不是说明这三种药功效相似 ...查看


  • 美林和小儿柴桂哪个好?谈婴幼儿退烧药
  • 儿童外感发热系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多由外感热邪引起,或因风寒化热,积滞生热或阴虚生内热等而致,现代医学证实90%为病毒感染引起.西药解热药美林退烧药是儿科解热药中常用的一种,中成药解热药小儿柴桂退热颗粒也较常见.很多家长就犯难了,美林和小儿 ...查看


  • 解热镇痛药
  • 解热镇痛药 本词条可能涉及药品内容,网上任何关于药品使用的建议都不能代替医嘱. 解热镇痛药有解热止痛作用,交关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鉴于其抗炎作用与糖皮质激素不同,自1974年始国际上将这类药物归入非甾体类抗炎药类. 分 类 类 型 中文名 ...查看


  • 解热镇痛抗炎药习题456
  • 第六节解热镇痛抗炎药 1. 解热镇痛药解热作用的特点是 A. 能降低正常人体温 B.仅能降低发热病人的体温 C. 既能降低正常人体温又能降低发热病人的体温 D. 解热作用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明显 E.以上都是 2. 乙酰水杨酸的镇痛作用机制是 ...查看


  • 阿司匹林的常见不良反应有那些
  • 阿司匹林的常见不良反应有那些? 不良反应比较公认的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剂量有关,如使用大剂量阿司匹林可导致胃黏膜损害.头痛.耳鸣及听力下降等:一类是与剂量不相关,如过敏等.阿司匹林不良反应中最常见为胃肠道刺激症状和轻度胃肠道出血.阿司匹林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