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应急预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海南省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办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我局实际情况,特制订本预案。
一、总则
为了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依据“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科学防治,依法管理,责任明确,任务到人,快速反应。高效处理,一旦下属学校出现传染病发生和流行,迅速控制疫情,做好处理工作,有效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
二、组织机构
1、成立教育系统公共卫生应急预案领导小组
建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为组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全区学校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
2、建立全区学校公共场所卫生消毒管理制度
⑴ 各学校教室布局必须合理、避风、向阳、无积水。 ⑵ 保护水源不受污染,定期进行水质检验,确保师生饮上干净、卫生的生活饮用水。
⑶ 各学校教室、校舍定期消毒,有专职的消毒员管理、执行。
三、预防措施
1、各学校定期大搞爱国卫生运动,增强师生的公共卫生和食品卫生安全意识,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病意识。
2、各学校要结合传染病流行的季节特点,安排必要的课时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使学生对防疫、防病知识能安全掌握,并督促师生加强体育锻炼,不断增强体质,增强防病抗病的能力,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3、各学校建立学生定期体检制度,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并采取相应的隔离防范措施,及时切断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途径,并对学校周围环境及污水、粪便、污物处理进行监督指导,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要求进行严格处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四、应急措施
1、严格执行晨检工作制度。每天由班主任对各班学生进行晨检,并做好记录,发现可疑病例,要及时向学校领导报告。并落实隔离措施,同时跟踪患病学生的转归情况。
2、落实因病缺课学生的监测工作。各班主任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对缺课的学生要查明缺课原因,如发现发热、出疹的学生要及时向学校领导报告。
3、落实病人的隔离治疗工作。对所有的病人和可疑病人全部进行隔离,经学校指定专人检查核实痊愈后方可返校上课。
4、学校要指定专人负责学校的疫情报告工作。每天及时收集各班有关疫情资料,检查各班措施的落实情况,每天将疫情资料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5、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墙报、发宣传单、上课等多种形式进行,强化学生的防病意识。
6、打开门窗,加强教室空气的通风对流。
7、用相应的消毒剂对出现病例的班级教室进行消毒。
五、检查
1、定期对学校卫生工作进行检查,对学生身体状况进行定期体检,对食品与餐具消毒进行不定期抽查。
2、对学生环境卫生,污水排放,厕所粪便处理,污物处理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3、对有关单位领导和责任人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并限期改正,消除隐患,以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
公共卫生应急预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海南省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办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我局实际情况,特制订本预案。
一、总则
为了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依据“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科学防治,依法管理,责任明确,任务到人,快速反应。高效处理,一旦下属学校出现传染病发生和流行,迅速控制疫情,做好处理工作,有效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
二、组织机构
1、成立教育系统公共卫生应急预案领导小组
建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为组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全区学校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
2、建立全区学校公共场所卫生消毒管理制度
⑴ 各学校教室布局必须合理、避风、向阳、无积水。 ⑵ 保护水源不受污染,定期进行水质检验,确保师生饮上干净、卫生的生活饮用水。
⑶ 各学校教室、校舍定期消毒,有专职的消毒员管理、执行。
三、预防措施
1、各学校定期大搞爱国卫生运动,增强师生的公共卫生和食品卫生安全意识,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病意识。
2、各学校要结合传染病流行的季节特点,安排必要的课时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使学生对防疫、防病知识能安全掌握,并督促师生加强体育锻炼,不断增强体质,增强防病抗病的能力,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3、各学校建立学生定期体检制度,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并采取相应的隔离防范措施,及时切断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途径,并对学校周围环境及污水、粪便、污物处理进行监督指导,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要求进行严格处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四、应急措施
1、严格执行晨检工作制度。每天由班主任对各班学生进行晨检,并做好记录,发现可疑病例,要及时向学校领导报告。并落实隔离措施,同时跟踪患病学生的转归情况。
2、落实因病缺课学生的监测工作。各班主任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对缺课的学生要查明缺课原因,如发现发热、出疹的学生要及时向学校领导报告。
3、落实病人的隔离治疗工作。对所有的病人和可疑病人全部进行隔离,经学校指定专人检查核实痊愈后方可返校上课。
4、学校要指定专人负责学校的疫情报告工作。每天及时收集各班有关疫情资料,检查各班措施的落实情况,每天将疫情资料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5、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墙报、发宣传单、上课等多种形式进行,强化学生的防病意识。
6、打开门窗,加强教室空气的通风对流。
7、用相应的消毒剂对出现病例的班级教室进行消毒。
五、检查
1、定期对学校卫生工作进行检查,对学生身体状况进行定期体检,对食品与餐具消毒进行不定期抽查。
2、对学生环境卫生,污水排放,厕所粪便处理,污物处理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3、对有关单位领导和责任人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并限期改正,消除隐患,以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