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朋友圈被一文刷屏了。这篇文章从一个App为引,探讨了一个关于农村凋败、城乡差距的沉重话题。福柯曾说过,重要的不是故事讲述的年代,而是讲述故事的年代。以此思维方式切入看问题,重要的不是事件发生的真实与否与基本状况,而是事件和现象背后呈现的话语图景。
咱们先说说这个APP——快手
也许朋友你从来没有听说过快手这个软件,但据2015年统计,快手是中国第一大短视频。还有个更吃惊的数据告诉你,那就是这个app是中国流量第四大的手机应用,仅次于新浪微博,日活量一千多万。
2016年3月的app流量数据:
这时你可能会跟小编一样好奇去下载并安装这个APP,然而。。
界面是这个样子的!当打开快手时,你能看到一个个自虐视频、低俗黄段子、和各种行为怪异的人。你肯定会纳闷这个低俗、简陋、粗糙的app为什么是中国第一视频app?原因就是其用户人群是海量的乡村人口。这时,通过充满了残酷而荒诞的场景,你可能会隐约感觉到我们这个光鲜时代的暗面。
其实在前几天,快手这个app就火了。一个河北大妈自虐吃异物(包括灯泡、蠕虫、玻璃)的视频浮上网络,观众被其中的疯癫和残酷吓了那么一跳,讨论了一天后,然后遗忘。还有一个叫做二哥的河北滦县农民是快手上的一个红人,坐拥50多万粉丝,他能在快手红的特技就是每隔个几天放个鞭炮炸裤裆或者跳冰河的视频。在快手上,最容易火的一招就是自虐。所以各种自虐的视频,如:自虐式喝酒、自虐式吃东西、炸裤裆、跳冰河等等。如果不加解释,你一定以为这是一个地下电影(snuff film)或是b级片的片段。但这些却充斥在快手APP中。
附一个恶心程度比较低的吧,想看重口味的可以下载App搜索~
当你看完这些视频,你一定觉得这群人就是疯了。但是世界上任何事都是有原因的,倪步禁会想他们会变成为什么这样?在文章中作者给出了两个原因:
一是心里满足:任何人活着,都想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关注。但是可以想象,自虐视频中的那些主角们,他们都是没有钱、没有文化、没有地位、甚至没有长相的人,他们从小到大基本不可能获得别人的关注和欣赏。假如他们想获得关注和认可,靠什么呢?他们唯一能出卖的就是身体,通过残酷的自虐来获取关注。这个例子在天天吃异物的小胜身上尤其明显,他从小就是个残疾,缺一只手,一直自卑,怕了那种没人搭理、没人瞧得起的感觉。他变本加厉的吃各种恶心的东西,因为他根本不在乎自己的身体,只怕没人关注,像一只猪狗一般,苟活在乡村的一角。
二是物质原因:从实际角度上,关注度多了,他们就能接一些广告,一些劣质山寨产品的广告。像什么“跟真的差不多的金链子”、“最新组装苹果手机”的广告,一个广告他们能挣个300到几千。他们花尽心思把这些假货推销给他们的粉丝,这钱挣的,荒谬而残酷。
然而,比自虐更残酷的是快手中儿童的精神世界
相比于上面提到的自虐里面更让人难受的是农村儿童的精神面貌。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快手红人——东北小胖
这是一个只有八九岁的肥胖小孩,他的特技是模仿社会人抽烟、喝酒、泡妞。而且这些视频都是他妈拍的。
十五岁的准妈咪
这个很眼熟吧,最小的十五岁孕妇。在快手上你能看见一个个不到十岁的小孩和父母一起演出黄段子小品。还能看到海量公开秀恩爱的小孩子,他们打啵、秀恩爱、秀怀孕。。
这样的儿童我不能穷尽。相信每一个看过的人,都会对这里面小孩子的不正常早熟和粗鄙感到不适。这些小孩子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这些孩子的父母都是如何教育的呢?
文章中,作者说明了中国农村教育情况的一些情况,用一个不乐观的数据让我们了解了其农村教育的现状——2016年,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基于四个省24931名农村中学生的数据,得出结论:农村地区整个中学阶段(初中、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累计辍学率高达63%。
比这个数据更严重的是,现在很多乡村少年辍学并不是因为穷的上不起学,而是他们的家长和自己都打心眼里觉得读书没什么卵子用!读书一是难,二也是没见读书的多挣几个钱。而早早出去打工,或者做个牛逼哄哄的社会人岂不乐哉?所以他们农村少年大量早早脱离学校,成了快手中那些自由轻狂的红人。
再者,教育分为三部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在农村根本就没有城市儿童成长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农村儿童父母本身的素质和见识就不高,有的甚至就一直在外面打工,根本管不了孩子。所以缺乏文化生活滋养、缺乏监护的乡村儿童,自然天天接触的就是那些原始、粗鄙、野蛮的东西。
儿童最擅长模仿的,他们会模仿心中的榜样。他们表现的早熟,说明他们急迫的需要长大,融入他们所理解的成人社会——那个丛林主义、胜者为王的社会。
残酷底层物语,被遗忘的乡村
或许能读到这篇文章的朋友几乎都没有底层生存体验,毕竟它呈现的6亿底层话语几乎没有进入我们的日常视野。在我们这些从城市长大的青年里,仍有一些理想主义者把乡土甚至底层理解为一种乌托邦式的存在,在学院派的理论修辞术中,改造社会的首要对象就是要让这些“人民群众”获益。然而,就像“快手”里那些自虐、玩杂耍、秀下限的草根们,他们的“努力”无非是底层圈子里的自娱自乐,根本无法进入主流话语的叙述,更不可能占据时代的主体话语。每每至此,我都倍感寒意,因为他们不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有自己的言语方式与生存愿景,他们在一个我们看不到的世界里。
在文章的最后文章的作者将一首约翰多恩的诗送给了大家,希望大家能通过这首诗而有所领悟~
《没有谁能像一座孤岛》
在大海里独踞
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
连接成整个陆地
如果有一块泥土被海水冲击
欧洲就会失去一角
这如同一座山岬
也如同你的朋友和你自己
无论谁死了
都是自己的一部分在死去
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
因此我从不问丧钟为谁而鸣
它为我,也为你
昨晚,朋友圈被一文刷屏了。这篇文章从一个App为引,探讨了一个关于农村凋败、城乡差距的沉重话题。福柯曾说过,重要的不是故事讲述的年代,而是讲述故事的年代。以此思维方式切入看问题,重要的不是事件发生的真实与否与基本状况,而是事件和现象背后呈现的话语图景。
咱们先说说这个APP——快手
也许朋友你从来没有听说过快手这个软件,但据2015年统计,快手是中国第一大短视频。还有个更吃惊的数据告诉你,那就是这个app是中国流量第四大的手机应用,仅次于新浪微博,日活量一千多万。
2016年3月的app流量数据:
这时你可能会跟小编一样好奇去下载并安装这个APP,然而。。
界面是这个样子的!当打开快手时,你能看到一个个自虐视频、低俗黄段子、和各种行为怪异的人。你肯定会纳闷这个低俗、简陋、粗糙的app为什么是中国第一视频app?原因就是其用户人群是海量的乡村人口。这时,通过充满了残酷而荒诞的场景,你可能会隐约感觉到我们这个光鲜时代的暗面。
其实在前几天,快手这个app就火了。一个河北大妈自虐吃异物(包括灯泡、蠕虫、玻璃)的视频浮上网络,观众被其中的疯癫和残酷吓了那么一跳,讨论了一天后,然后遗忘。还有一个叫做二哥的河北滦县农民是快手上的一个红人,坐拥50多万粉丝,他能在快手红的特技就是每隔个几天放个鞭炮炸裤裆或者跳冰河的视频。在快手上,最容易火的一招就是自虐。所以各种自虐的视频,如:自虐式喝酒、自虐式吃东西、炸裤裆、跳冰河等等。如果不加解释,你一定以为这是一个地下电影(snuff film)或是b级片的片段。但这些却充斥在快手APP中。
附一个恶心程度比较低的吧,想看重口味的可以下载App搜索~
当你看完这些视频,你一定觉得这群人就是疯了。但是世界上任何事都是有原因的,倪步禁会想他们会变成为什么这样?在文章中作者给出了两个原因:
一是心里满足:任何人活着,都想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关注。但是可以想象,自虐视频中的那些主角们,他们都是没有钱、没有文化、没有地位、甚至没有长相的人,他们从小到大基本不可能获得别人的关注和欣赏。假如他们想获得关注和认可,靠什么呢?他们唯一能出卖的就是身体,通过残酷的自虐来获取关注。这个例子在天天吃异物的小胜身上尤其明显,他从小就是个残疾,缺一只手,一直自卑,怕了那种没人搭理、没人瞧得起的感觉。他变本加厉的吃各种恶心的东西,因为他根本不在乎自己的身体,只怕没人关注,像一只猪狗一般,苟活在乡村的一角。
二是物质原因:从实际角度上,关注度多了,他们就能接一些广告,一些劣质山寨产品的广告。像什么“跟真的差不多的金链子”、“最新组装苹果手机”的广告,一个广告他们能挣个300到几千。他们花尽心思把这些假货推销给他们的粉丝,这钱挣的,荒谬而残酷。
然而,比自虐更残酷的是快手中儿童的精神世界
相比于上面提到的自虐里面更让人难受的是农村儿童的精神面貌。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快手红人——东北小胖
这是一个只有八九岁的肥胖小孩,他的特技是模仿社会人抽烟、喝酒、泡妞。而且这些视频都是他妈拍的。
十五岁的准妈咪
这个很眼熟吧,最小的十五岁孕妇。在快手上你能看见一个个不到十岁的小孩和父母一起演出黄段子小品。还能看到海量公开秀恩爱的小孩子,他们打啵、秀恩爱、秀怀孕。。
这样的儿童我不能穷尽。相信每一个看过的人,都会对这里面小孩子的不正常早熟和粗鄙感到不适。这些小孩子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这些孩子的父母都是如何教育的呢?
文章中,作者说明了中国农村教育情况的一些情况,用一个不乐观的数据让我们了解了其农村教育的现状——2016年,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基于四个省24931名农村中学生的数据,得出结论:农村地区整个中学阶段(初中、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累计辍学率高达63%。
比这个数据更严重的是,现在很多乡村少年辍学并不是因为穷的上不起学,而是他们的家长和自己都打心眼里觉得读书没什么卵子用!读书一是难,二也是没见读书的多挣几个钱。而早早出去打工,或者做个牛逼哄哄的社会人岂不乐哉?所以他们农村少年大量早早脱离学校,成了快手中那些自由轻狂的红人。
再者,教育分为三部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在农村根本就没有城市儿童成长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农村儿童父母本身的素质和见识就不高,有的甚至就一直在外面打工,根本管不了孩子。所以缺乏文化生活滋养、缺乏监护的乡村儿童,自然天天接触的就是那些原始、粗鄙、野蛮的东西。
儿童最擅长模仿的,他们会模仿心中的榜样。他们表现的早熟,说明他们急迫的需要长大,融入他们所理解的成人社会——那个丛林主义、胜者为王的社会。
残酷底层物语,被遗忘的乡村
或许能读到这篇文章的朋友几乎都没有底层生存体验,毕竟它呈现的6亿底层话语几乎没有进入我们的日常视野。在我们这些从城市长大的青年里,仍有一些理想主义者把乡土甚至底层理解为一种乌托邦式的存在,在学院派的理论修辞术中,改造社会的首要对象就是要让这些“人民群众”获益。然而,就像“快手”里那些自虐、玩杂耍、秀下限的草根们,他们的“努力”无非是底层圈子里的自娱自乐,根本无法进入主流话语的叙述,更不可能占据时代的主体话语。每每至此,我都倍感寒意,因为他们不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有自己的言语方式与生存愿景,他们在一个我们看不到的世界里。
在文章的最后文章的作者将一首约翰多恩的诗送给了大家,希望大家能通过这首诗而有所领悟~
《没有谁能像一座孤岛》
在大海里独踞
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
连接成整个陆地
如果有一块泥土被海水冲击
欧洲就会失去一角
这如同一座山岬
也如同你的朋友和你自己
无论谁死了
都是自己的一部分在死去
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
因此我从不问丧钟为谁而鸣
它为我,也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