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在京公务员有望入北京医保

  中央在京公务员有望入北京医保 北京有关部门今年做好接轨准备工作 包括中央院校及市属高校学生估计约百万人

  中央在京公务员、中央在京院校及市属高校享受公费医疗的大学生等3类人,有望加入北京医保。近日,记者从北京市有关部门获悉,在该部门的全年工作报告中,明确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即积极配合中央在京单位公费医疗改革。具体来说,要做好中央在京单位公费医疗与本市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轨。这意味着,继我国明确养老“双轨制”并轨后,今后中央在京公务员也有望加入医保,自己支付医保费用,通过医保报销医疗费用。

  最新进展 北京今年做好接轨准备工作

  从本市有关部门了解到,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的要求,2015年本市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任务包括推进公费医疗制度改革,即积极配合中央在京单位公费医疗改革。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好中央在京单位公费医疗与本市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轨,以及中央在京院校和市属高校享受公费医疗大学生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相关准备工作。

  在现阶段,中央与北京有关部门需协商制定中央公务员参加医保的具体办法和报销标准等指标性文件。同时,关于可纳入改革内人员的具体认定条件,也需要加以制定。目前,有关各方需要先摸清底数,为改革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不过本市有关部门也强调,关于中央在京公务员入医保一事,北京市主要还是要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的要求,做好相关的配合工作。换言之,启动此事的最终决定权,仍在国家层面。

  这意味着,继我国明确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必须参加养老保险后,今后中央在京公务员的工资条上或将再增加一项“医疗保险”的支出。如果这项改革实施,在京中央公务员也要和企业员工一样,自己支付相应的医疗保险费,并通过医保来报销就医费用了。

  记者了解到,目前包括北京等地在内,国内大部分地区的公务员都已经参加了医保。尚处于医保制度之外的只有中央公务员等少数人群了。据媒体报道,目前包括中央在京单位公务员,以及中央在京院校和市属高校享受公费医疗大学生在内,总人数约有百万。

  改革三问

  1 为何选择此时改革?养老双轨制并轨让难点提前破解

  中央公务员,尤其是在京中央公务员参加医保的提法已有多年,2012年1月13日的北京两会上,本市相关部门就曾公开表态:中央单位公务员2013年纳入医疗保险。但这项政策至今仍没有实质性进展。

  人社部专家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保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透露,我国废除养老金双轨制的“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提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在京中央国家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管理工作,同时集中受托管理其职业年金基金。

  杨燕绥表示,这意味着人社部社保中心,将在原来的统计和指导工作之外,开始承担社保经办服务任务。而此前,中央公务员参加医保的最大阻力之一就是缺乏经办服务机构,确立经办机构,将使中央公务员参加医保的工作顺势而成。

  杨燕绥指出,人社部今后还可能专门建设国家级的社保经办服务平台,一旦建设完成,还可能推动中央公务员参加医保的工作提速。

  2 改革需要注意什么?重点解决筹资标准拨款方式问题

  杨燕绥表示,这一工作的开展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她认为,这项改革的另一难点是经费来源问题。如何使单位和个人缴费所需的资金到位,是中央有关部门需要重点考虑的。否则不确保资金来源充足,制度的推进将很难顺畅。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系主任仇雨临指出,缴费相对较低使其改革难度应小于养老双轨制并轨。而且各地公务员大部分已经纳入医保,中央公务员入医保一事确实也可以提速进行了。

  仇雨临认为,公务员参加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后,单位与个人缴费总和高达工资的四成,而如果在京参加医保,可能只有工资的一成。因此从单位和个人筹资方面看,更易于让个人接受,财政出资问题也比养老险相对更好解决。如果实施这一改革,重点需要先解决筹资标准、拨款方式等核心问题。参保后只要再为中央公务员发放社保卡,理顺就医和报销原则即可。

  3 参保采取哪种模式?大体可参照北京市级公务员模式

  对外经贸大学保险经济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保险学会理事孙洁教授表示,中央公务员入医保后可采取不设起付线的方式,待遇大致可与北京市级公务员看齐,制度方面应大体参照北京市级公务员的参保和报销标准即可。考虑到在公务员参加养老保险问题上国家明确提出不降低公务员待遇的提法,预计中央公务员入医保也可能采取类似举措。而这样通过不降低待遇的方式,确实可以促进并轨工作更加顺利地进行。

  孙洁认为,不设起付线,使用北京市统一的医保药品目录,报销比例和报销上限等标准可与北京市级公务员一致。这样的几个一致,可以使在京公务员都基本享受同样的医保待遇,制度相对更加公平。

  同时她分析,目前一些中央单位采取的是不设起付线,但3000元以内部分个人自付20%,3000元以上部分个人自付10%的措施。由于公费医疗没有社保卡,患者基本都要先行自己全额垫付,然后再报销的方式,会遇到报销回款周期相对较长等问题。因此预计相关人员对于加入医保一事,应该会较易接受。

  改革影响:公务员涨薪频率可能还会加快

  近日人社部举行了2014年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明确提出将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同时,这次调整基本工资的标准是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同步进行,增加的基本工资大部分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个人缴费的改革成本。综合相关因素,按全国平均水平计算,公务员月人均实际增资300元左右。

  北师大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指出,这次我国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的标准,主要是考虑了公务员个人需要缴纳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今后一旦中央在京公务员参加了医保,相关公务员每月社会保险支出还要增加。

  考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曾明确提出“国家建立公务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以及这次公务员涨薪幅度较各界预期相对偏低等因素,他预计今后国家将强化公务员工资的正常调整,这次的微幅涨薪将只是一次阶段性涨工资,公务员涨工资的频率可能还会有所加快。

  公务员 中老年公务员更关心看病待遇

  一名中央在京机构的公务员向京华时报记者表示,目前中老年公务员由于自身疾病相对年轻人较多,对公费医疗改医保的问题更为看重。虽然在正式文件出台前尚不好预测待遇可能如何调整,但即使待遇有所降低,作为公务员也得服从组织规定。

  这名中央在京机构公务员介绍,由于自己比较年轻,虽然已经入职了好几年,但实际上只去过一所医院看病,发生的费用也不算太多。

  她表示,公费医疗相对医保的优越性主要是没有起付线。而在就医的方便度上,没有医保那么方便。例如在北京市,包括医保A类的大医院,以及中医院和专科医院,医保病人都可以直接去就医,此外还可再次选择个人定点的医疗机构,就医范围很宽。而相比来说,公务员只能到指定的医院就医,自由度就减少了。

  人事部门 待遇不降低会使并轨更顺畅

  一家中央在京院校人事处薪酬办负责师生公费医疗的工作人员向京华时报记者表示,如果待遇不降低,相信有关人员会更愿意进入医保体系,制度并轨也应该会更加顺畅。

  她分析,以该校公费医疗学生为例,必须先在校医院就医,并且不能像职工医保参保者那样,可以到协和、同仁等医保的A类大医院直接看病。只有校医院同意转诊的,才能到转诊的指定合同医院就医。在就医自由度上,公费医疗远不如职工医保的就医选择范围大。

  目前,公费医疗学生报销比例大体为使用指定目录内药品需自费一成报销九成。

  中央在京公务员有望入北京医保 北京有关部门今年做好接轨准备工作 包括中央院校及市属高校学生估计约百万人

  中央在京公务员、中央在京院校及市属高校享受公费医疗的大学生等3类人,有望加入北京医保。近日,记者从北京市有关部门获悉,在该部门的全年工作报告中,明确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即积极配合中央在京单位公费医疗改革。具体来说,要做好中央在京单位公费医疗与本市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轨。这意味着,继我国明确养老“双轨制”并轨后,今后中央在京公务员也有望加入医保,自己支付医保费用,通过医保报销医疗费用。

  最新进展 北京今年做好接轨准备工作

  从本市有关部门了解到,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的要求,2015年本市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任务包括推进公费医疗制度改革,即积极配合中央在京单位公费医疗改革。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好中央在京单位公费医疗与本市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轨,以及中央在京院校和市属高校享受公费医疗大学生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相关准备工作。

  在现阶段,中央与北京有关部门需协商制定中央公务员参加医保的具体办法和报销标准等指标性文件。同时,关于可纳入改革内人员的具体认定条件,也需要加以制定。目前,有关各方需要先摸清底数,为改革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不过本市有关部门也强调,关于中央在京公务员入医保一事,北京市主要还是要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的要求,做好相关的配合工作。换言之,启动此事的最终决定权,仍在国家层面。

  这意味着,继我国明确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必须参加养老保险后,今后中央在京公务员的工资条上或将再增加一项“医疗保险”的支出。如果这项改革实施,在京中央公务员也要和企业员工一样,自己支付相应的医疗保险费,并通过医保来报销就医费用了。

  记者了解到,目前包括北京等地在内,国内大部分地区的公务员都已经参加了医保。尚处于医保制度之外的只有中央公务员等少数人群了。据媒体报道,目前包括中央在京单位公务员,以及中央在京院校和市属高校享受公费医疗大学生在内,总人数约有百万。

  改革三问

  1 为何选择此时改革?养老双轨制并轨让难点提前破解

  中央公务员,尤其是在京中央公务员参加医保的提法已有多年,2012年1月13日的北京两会上,本市相关部门就曾公开表态:中央单位公务员2013年纳入医疗保险。但这项政策至今仍没有实质性进展。

  人社部专家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保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透露,我国废除养老金双轨制的“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提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在京中央国家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管理工作,同时集中受托管理其职业年金基金。

  杨燕绥表示,这意味着人社部社保中心,将在原来的统计和指导工作之外,开始承担社保经办服务任务。而此前,中央公务员参加医保的最大阻力之一就是缺乏经办服务机构,确立经办机构,将使中央公务员参加医保的工作顺势而成。

  杨燕绥指出,人社部今后还可能专门建设国家级的社保经办服务平台,一旦建设完成,还可能推动中央公务员参加医保的工作提速。

  2 改革需要注意什么?重点解决筹资标准拨款方式问题

  杨燕绥表示,这一工作的开展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她认为,这项改革的另一难点是经费来源问题。如何使单位和个人缴费所需的资金到位,是中央有关部门需要重点考虑的。否则不确保资金来源充足,制度的推进将很难顺畅。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系主任仇雨临指出,缴费相对较低使其改革难度应小于养老双轨制并轨。而且各地公务员大部分已经纳入医保,中央公务员入医保一事确实也可以提速进行了。

  仇雨临认为,公务员参加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后,单位与个人缴费总和高达工资的四成,而如果在京参加医保,可能只有工资的一成。因此从单位和个人筹资方面看,更易于让个人接受,财政出资问题也比养老险相对更好解决。如果实施这一改革,重点需要先解决筹资标准、拨款方式等核心问题。参保后只要再为中央公务员发放社保卡,理顺就医和报销原则即可。

  3 参保采取哪种模式?大体可参照北京市级公务员模式

  对外经贸大学保险经济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保险学会理事孙洁教授表示,中央公务员入医保后可采取不设起付线的方式,待遇大致可与北京市级公务员看齐,制度方面应大体参照北京市级公务员的参保和报销标准即可。考虑到在公务员参加养老保险问题上国家明确提出不降低公务员待遇的提法,预计中央公务员入医保也可能采取类似举措。而这样通过不降低待遇的方式,确实可以促进并轨工作更加顺利地进行。

  孙洁认为,不设起付线,使用北京市统一的医保药品目录,报销比例和报销上限等标准可与北京市级公务员一致。这样的几个一致,可以使在京公务员都基本享受同样的医保待遇,制度相对更加公平。

  同时她分析,目前一些中央单位采取的是不设起付线,但3000元以内部分个人自付20%,3000元以上部分个人自付10%的措施。由于公费医疗没有社保卡,患者基本都要先行自己全额垫付,然后再报销的方式,会遇到报销回款周期相对较长等问题。因此预计相关人员对于加入医保一事,应该会较易接受。

  改革影响:公务员涨薪频率可能还会加快

  近日人社部举行了2014年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明确提出将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同时,这次调整基本工资的标准是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同步进行,增加的基本工资大部分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个人缴费的改革成本。综合相关因素,按全国平均水平计算,公务员月人均实际增资300元左右。

  北师大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指出,这次我国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的标准,主要是考虑了公务员个人需要缴纳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今后一旦中央在京公务员参加了医保,相关公务员每月社会保险支出还要增加。

  考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曾明确提出“国家建立公务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以及这次公务员涨薪幅度较各界预期相对偏低等因素,他预计今后国家将强化公务员工资的正常调整,这次的微幅涨薪将只是一次阶段性涨工资,公务员涨工资的频率可能还会有所加快。

  公务员 中老年公务员更关心看病待遇

  一名中央在京机构的公务员向京华时报记者表示,目前中老年公务员由于自身疾病相对年轻人较多,对公费医疗改医保的问题更为看重。虽然在正式文件出台前尚不好预测待遇可能如何调整,但即使待遇有所降低,作为公务员也得服从组织规定。

  这名中央在京机构公务员介绍,由于自己比较年轻,虽然已经入职了好几年,但实际上只去过一所医院看病,发生的费用也不算太多。

  她表示,公费医疗相对医保的优越性主要是没有起付线。而在就医的方便度上,没有医保那么方便。例如在北京市,包括医保A类的大医院,以及中医院和专科医院,医保病人都可以直接去就医,此外还可再次选择个人定点的医疗机构,就医范围很宽。而相比来说,公务员只能到指定的医院就医,自由度就减少了。

  人事部门 待遇不降低会使并轨更顺畅

  一家中央在京院校人事处薪酬办负责师生公费医疗的工作人员向京华时报记者表示,如果待遇不降低,相信有关人员会更愿意进入医保体系,制度并轨也应该会更加顺畅。

  她分析,以该校公费医疗学生为例,必须先在校医院就医,并且不能像职工医保参保者那样,可以到协和、同仁等医保的A类大医院直接看病。只有校医院同意转诊的,才能到转诊的指定合同医院就医。在就医自由度上,公费医疗远不如职工医保的就医选择范围大。

  目前,公费医疗学生报销比例大体为使用指定目录内药品需自费一成报销九成。


相关文章

  • 中央级公务员明年纳入医疗保险 取消公费医疗
  • 2012年01月15日03:48新京报魏铭言我要评论(1) 字号:T|T 本报讯 (记者魏铭言)中央级公费医疗改革已由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计划明年纳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体系.昨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巡视员张大发做出以上表述. 201 ...查看


  • 中国医保两极分化 国人被分为五个等级群体?
  • http://news.QQ.com 2008年03月12日14:08中国新闻网评论0条 第 123 页 医保,是政府财政支出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个原本应该统一的医保制度,被人为分割为四块,将国人分为五个不同等级的群体 "当务之急还 ...查看


  • 十八大以来民生问题
  • 十八大以来多项民生改革 新华网北京11月11日电 眼下立冬已过,北方各地相继进入供暖季.为了让百姓过个 更舒适的冬天,许多城市提前了供暖时间.与此同时,为了整治雾霾,一系列以"煤改气""限能耗"&qu ...查看


  • 历届三中全会时间点及重要举措
  • 中央机构 46名 国务院系统 85名 中央直属机构 33名 地方任职 148名 军队.武警 64名 群团组织 12名 国企.金融机构 18名 科研院校 9名 十八届三中全会今日开幕 民众盼拆解"硬骨头" [导读]在中国改 ...查看


  • 2016医药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 2016医药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由于医药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伴随着医药行业整合大潮不断上演,整合效应的不断显现,医药行业大整合时代已悄然降临,医药产业发展面临重大考验. 数据显示:2014年,整个中国药品市场总规模达12802亿,较2013年 ...查看


  • 关于北京市公费医疗制度改革的探讨
  • 摘要:将公费医疗纳入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是公费医疗改革的信号,也是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一体化迈出的关键一步.近年来,北京市公费医疗制度开始实行改革,公职人员也像普通职工一样,缴纳医保费,持社保卡就医.这一举措,将使公费医疗制度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 ...查看


  • 取消公费医疗的制度文明意义
  • 12月8日,南京宣布从2013年1月1日起取消公务员公费医疗制度,将公务员医保纳入到职工医疗保险之中.南京是江苏省最后一个宣布实行此项政策的.早于南京一年,北京市决定,市级机关.市级事业单位.市级高校员工共22万人的公费医疗全部并入城镇职工 ...查看


  • 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调研报告
  • 中药配方颗粒,冲出的大市场 投资要点: 1. 中药配方颗粒概念源自国外,生产技术国人自主研发,已进入工业化大生产阶段:中药配方颗粒是将中药饮片经浸提.浓缩.干燥等工艺精制而成的单味中药产品.日本.韩国.台湾地区在70年代便开始研制颗粒剂,并 ...查看


  • 公务租车如何纳入政府采购
  • ●招标内容分为京内汽车租赁服务.京外汽车租赁服务和京内包车服务三部分 ●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后,中央各部门选择公务租车或包车服务商,必须是中标入围的企业 ●加快建立新型公务用车制度,不但可以降低行政成本,还可以有效杜绝公车私用 根据公车改革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