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的作用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五课 第二框 意识的作用

教学设计

山东省昌乐二中 滕玉香

一、内容标准:

解析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事例,印证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认识、制作风筝,理解意识的作用,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内涵、意义及要求。

2. 通过学习意识的作用,培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相结合的能力。

3.重视精神的力量,增强自觉贯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自觉性。

三、教材内容分析:

本框题内容有三目: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第一目,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知道人能够认识世界的原因,从而得出人能够认识世界的结论。

第二目,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懂得,同动物不同,人能够依靠意识指导对世界的改造。

第三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尊重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反对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反对无所作为。

本课中第一框主要讲意识的本质,第二框分析论证人能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因此,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是这一课教学的最终落脚点,具有方法论意义,也成为这一课重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目标之一。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1.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意识能动性的表现之一,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也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根本原因。

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意识具有指导作用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正因为意识的这一最突出的作用,使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通过实践把思想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重点难点:

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是这一课教学的最终落脚点,是通过学习应掌握的总要思想方法之一。要让学生真正接受并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件重要且难度较大的事情。

五、教学活动:

导入:视频:风筝的起源与发展---提出问题:为什么人能够创造出世界上本没有的东西并为人类所用?

课堂探究:

一、学习设计篇------认识风筝

根据风筝制作指导:

1.准备:所需材料和工具

2.设计:画出草图

3.明确:科学原理及制作方法

合作探究:

1.我们做风筝前的准备活动和燕子筑巢活动有何本质不同?

2.展示草图设计,并说明风筝制作过程中运用到什么科学原理?谈谈风筝在过去、现在都发挥了哪些作用?你能预测风筝在未来还会发挥哪些作用?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通过认识风筝并进行制作前的准备和设计体验,总结理解意识能动作用的特点: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理解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的哲学道理。

二、动手制作篇------制作风筝

小组合作完成:风筝能否飞行制作关键如下:

1.骨架要对称 2.尾巴要够长

3.风筝面要平整 4.提线要正确

合作探究:

1.我们的“设计思考”在制作风筝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2.我们通过什么途径把理想中的风筝变为现实?

通过制作风筝,体验理解意识(设计)指导实践(扎、糊、绘)活动,从而把意识中的东西变为现实。理解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理解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哲学道理。

3.你们小组成员是以怎样的精神状态参与风筝制作的?这些精神对你们的制作产生怎样的影响?

通过体验分析,理解精神的重要性。理解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三、反思升华篇-----放飞风筝

展示小组制作的风筝分析回答:

1.你们小组制作的风筝能成功放飞吗?说说理由。

2.面对自己制作不成功的风筝,或者在放飞中多次失败的风筝,你会怎么做?

通过对自己制作风筝或其他小组风筝的分析,总结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内涵、重要性和要求。

◆学以致用------风筝打造金色名片

潍坊国际风筝会作为我市重大的政治、经济、外事、文体活动,彩鸢漫舞,风筝牵线,潍坊风筝从一方水土飞遍五洲四海;从“风筝独舞”到“世界风筝都”,潍坊国际风筝会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城市品牌,“世界风筝都”已成为潍坊的一张富有生气和活力的城市名片,一张拥有沉甸甸含金量的金色名片。

结合本节所学,谈谈如何让潍坊风筝飞的更高更远?

目的:开放性强,提供让学生体会充分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重要性和价值。

课后拓展

请把促进潍坊风筝发展的好建议整理后发送到:

潍坊市政府网站: http://www.weifang.gov.cn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五课 第二框 意识的作用

教学设计

山东省昌乐二中 滕玉香

一、内容标准:

解析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事例,印证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认识、制作风筝,理解意识的作用,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内涵、意义及要求。

2. 通过学习意识的作用,培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相结合的能力。

3.重视精神的力量,增强自觉贯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自觉性。

三、教材内容分析:

本框题内容有三目: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第一目,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知道人能够认识世界的原因,从而得出人能够认识世界的结论。

第二目,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懂得,同动物不同,人能够依靠意识指导对世界的改造。

第三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尊重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反对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反对无所作为。

本课中第一框主要讲意识的本质,第二框分析论证人能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因此,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是这一课教学的最终落脚点,具有方法论意义,也成为这一课重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目标之一。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1.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意识能动性的表现之一,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也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根本原因。

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意识具有指导作用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正因为意识的这一最突出的作用,使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通过实践把思想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重点难点:

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是这一课教学的最终落脚点,是通过学习应掌握的总要思想方法之一。要让学生真正接受并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件重要且难度较大的事情。

五、教学活动:

导入:视频:风筝的起源与发展---提出问题:为什么人能够创造出世界上本没有的东西并为人类所用?

课堂探究:

一、学习设计篇------认识风筝

根据风筝制作指导:

1.准备:所需材料和工具

2.设计:画出草图

3.明确:科学原理及制作方法

合作探究:

1.我们做风筝前的准备活动和燕子筑巢活动有何本质不同?

2.展示草图设计,并说明风筝制作过程中运用到什么科学原理?谈谈风筝在过去、现在都发挥了哪些作用?你能预测风筝在未来还会发挥哪些作用?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通过认识风筝并进行制作前的准备和设计体验,总结理解意识能动作用的特点: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理解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的哲学道理。

二、动手制作篇------制作风筝

小组合作完成:风筝能否飞行制作关键如下:

1.骨架要对称 2.尾巴要够长

3.风筝面要平整 4.提线要正确

合作探究:

1.我们的“设计思考”在制作风筝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2.我们通过什么途径把理想中的风筝变为现实?

通过制作风筝,体验理解意识(设计)指导实践(扎、糊、绘)活动,从而把意识中的东西变为现实。理解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理解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哲学道理。

3.你们小组成员是以怎样的精神状态参与风筝制作的?这些精神对你们的制作产生怎样的影响?

通过体验分析,理解精神的重要性。理解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三、反思升华篇-----放飞风筝

展示小组制作的风筝分析回答:

1.你们小组制作的风筝能成功放飞吗?说说理由。

2.面对自己制作不成功的风筝,或者在放飞中多次失败的风筝,你会怎么做?

通过对自己制作风筝或其他小组风筝的分析,总结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内涵、重要性和要求。

◆学以致用------风筝打造金色名片

潍坊国际风筝会作为我市重大的政治、经济、外事、文体活动,彩鸢漫舞,风筝牵线,潍坊风筝从一方水土飞遍五洲四海;从“风筝独舞”到“世界风筝都”,潍坊国际风筝会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城市品牌,“世界风筝都”已成为潍坊的一张富有生气和活力的城市名片,一张拥有沉甸甸含金量的金色名片。

结合本节所学,谈谈如何让潍坊风筝飞的更高更远?

目的:开放性强,提供让学生体会充分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重要性和价值。

课后拓展

请把促进潍坊风筝发展的好建议整理后发送到:

潍坊市政府网站: http://www.weifang.gov.cn


相关文章

  • [意识的作用]教学设计.1doc
  • <意识的作用> 授课教师:刘帅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意识活动的特征:意识对于人们改造世界的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理解意识是如何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理解意识活动的特性,理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和意义. ...查看


  • 52意识的作用
  • 5.2意识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意识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意识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理解: (1)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方法论意义的哲学依据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应注意的问题 ◇分析: (1)运用物质和意 ...查看


  • 6意识的作用教学设计教案
  •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意识的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意识的作用原理,使学生对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估计,逐步培养起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 ...查看


  • 1.2.3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识记意识能动作用的两种表现:识记并理解"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基本含义,特别是理解"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反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的巧妙运用, ...查看


  • 意识的作用教案
  • 意识的作用 <意识的作用>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第4册,第4册<生活与哲学>第2单元第5课的第2框的内容.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明白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物质的反映, ...查看


  • 情境教学理论
  • 情境教学法 陈菲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查看


  • 高二政治意识的作用
  •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意识的作用>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五课的第二框,共有三目,教学内容多,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和探索实践性.上 ...查看


  • 浅析篮球教学训练中学生篮球意识的培养
  •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1-000-01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篮球教学训练中学生篮球意识培养的问题.文章首先阐述了篮球意识的概念和内涵,并分析了篮球意识在篮球比赛中的作用,然后又进一步的 ...查看


  • 洛扎诺夫暗示教学法的技术特点分析
  • N o. 6,2003 G eneral N o. 157 比较教育研究 C om 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2003年第6期(总第157期) 洛扎诺夫暗示教学法的技术特点分析 廖 坤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