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化学制药实验
实验类型:_____验证型________ 实验项目名称: 贝诺酯的合成 学生姓名:_____王越________ 年级专业: 2008级制药工程 学 号:____ S040803123_______ _
同组学生姓名: 童林足 苏晓珊 严炜 许春萍 指导老师: 唐凤翔 薛蓬春 实验地点: 化学化工学院实验南楼210 实验日期: 2011年5月31日~6月1日
化学化工学院
实验二 贝诺酯的合成
一、实验目的
1、通过乙酰水杨酰氯的制备,了解氯化试剂的选择及操作中注意的事项。
2、通过本实验了解拼合原理在药物结构修饰方面的应用。
3、了解Schotten-Baumann 酰基化反应原理。
二、实验原理
阿司匹林与二氯亚砜在少量吡啶催化下进行羧羟基的卤置换反应,生成2-乙酰氧基苯甲酰氯: COOH
N COCl
SOCl 2OCOCH 3OCOCH 3SO 2HCl
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在氢氧化钠作用下生成钠盐,再与2-乙酰氧基苯甲酰氯进行Schotten-Baumann 酰基化反应,生成贝诺酯(2-乙酰氧基苯甲酸-4-乙酰氨基苯酯)。 OH ONa
NaOH NHCOCH 3
NHCOCH 3NHCOCH 3 ONa
COCl COO NHCOCH 3
OCOCH 3
NHCOCH 3OCOCH 3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
1、实验材料:阿司匹林、二氯亚砜、丙酮、吡啶、扑热息痛、氢氧化钠、乙醇、 活性炭
2、实验设备:85-1A 磁力搅拌器、DF-101S 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250mL 三颈瓶、球形冷凝器、100ml 圆底烧瓶、25ml 恒压滴液漏斗、滴管、导气管(硅胶管)、抽滤瓶、布氏漏斗、锥形瓶、转子、循环水真空泵、干燥箱、
熔点
仪器仪、250ml 烧杯、5ml 注射器、水槽(所有的玻璃使用前必须干燥)
四、实验装求拍照的图
置图(以下的装置图不是很标准,要片)
图1 2-乙酰氧基苯甲酰氯制备装置图(带有干燥管)
五、实验操作步骤
1. 称取阿司匹林4.5克(MW180.16,25mmol )置于三颈瓶中,在0~5℃冰水浴下用注射器缓慢滴加干燥的二氯亚砜6ml(是否过量呢?) (戴手套),滴管滴加吡啶两滴,加入转子后进行磁力搅拌5~10min。(通风橱内进行)
2、迅速在三颈瓶上装冷凝回流装置,冷凝器上口接氯化钙干燥管及气体吸收装置;以二甲基硅油为介质油浴加热,以5℃为一升温阶段逐渐缓慢升温至70℃。反应2h.
3、反应完毕改成减压蒸馏装置,用水泵减压,减压蒸出过量的氯化亚砜,得乙酰水杨酰氯。加入无水丙酮6mL( 用分析丙酮中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即可) ,混匀密封备用。
6、称取扑热息痛4.5g(MW15.16,29.7mmol ) 于三颈瓶中加水25ml ,冰水冷却至10℃左右,搅拌下滴加6ml 20%NaOH使得pH=10~11。
7、在8~12℃之间,在强烈搅拌下用恒压滴液漏斗慢慢滴加乙酰水杨酰氯丙酮溶液,约1min 10滴的速率滴加约40分钟;滴加完毕,缓慢加35% NaOH 至PH 为10。
8、开始室温继续搅拌反应1.5h 后,抽滤,用水洗至中性,烘干,得粗品。
9、将粗品置于100ml 圆底烧瓶,加入95%乙醇溶解(粗品:95乙醇=1:8),水浴上加热(70
℃左右)
。
10、稍冷后向圆底烧瓶中加适量活性炭脱色(活性炭的用量视粗品颜色而定)。
11、将圆底烧瓶加热回流约20min ,趁热抽滤(注意布氏漏斗和滤瓶均要预热防止结晶),滤液放冷析晶,抽滤,以少量乙醇洗涤两次,后干燥,计算得率,测
熔点。母液可用来进一步回收。
六、实验注意事项
(1) 酰氯化反应采用油浴,要注意锅内不能溅入水,油水混合过热会发生危险;
油锅要缓慢升温,否则二氯亚砜易分解。
(2) 酰氯化反应时有SO 2和HCl 生成,需要尾气吸收,吸尾气的漏斗不能完
全进入NaOH 溶液中,防止倒吸。
(3) 扑热息痛碱化时要维持低温,防止苯环上的氨基氧化。
(4) 二氯亚砜有强刺激性气味,能灼伤皮肤,对粘膜有刺激。操作时须穿戴
好防护用品,若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向阿司匹林中滴加二氯亚砜要带手套,采用注射器插入胶塞滴入。
(5)减压去除氯化亚砜的时候,注意防止水泵压力变化引起水倒吸。
(6)若发现水吸进闪蒸瓶,应立即将闪蒸瓶取下,放入水槽用大量水冲稀。
福州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化学制药实验
实验类型:_____验证型________ 实验项目名称: 贝诺酯的合成 学生姓名:_____王越________ 年级专业: 2008级制药工程 学 号:____ S040803123_______ _
同组学生姓名: 童林足 苏晓珊 严炜 许春萍 指导老师: 唐凤翔 薛蓬春 实验地点: 化学化工学院实验南楼210 实验日期: 2011年5月31日~6月1日
化学化工学院
实验二 贝诺酯的合成
一、实验目的
1、通过乙酰水杨酰氯的制备,了解氯化试剂的选择及操作中注意的事项。
2、通过本实验了解拼合原理在药物结构修饰方面的应用。
3、了解Schotten-Baumann 酰基化反应原理。
二、实验原理
阿司匹林与二氯亚砜在少量吡啶催化下进行羧羟基的卤置换反应,生成2-乙酰氧基苯甲酰氯: COOH
N COCl
SOCl 2OCOCH 3OCOCH 3SO 2HCl
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在氢氧化钠作用下生成钠盐,再与2-乙酰氧基苯甲酰氯进行Schotten-Baumann 酰基化反应,生成贝诺酯(2-乙酰氧基苯甲酸-4-乙酰氨基苯酯)。 OH ONa
NaOH NHCOCH 3
NHCOCH 3NHCOCH 3 ONa
COCl COO NHCOCH 3
OCOCH 3
NHCOCH 3OCOCH 3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
1、实验材料:阿司匹林、二氯亚砜、丙酮、吡啶、扑热息痛、氢氧化钠、乙醇、 活性炭
2、实验设备:85-1A 磁力搅拌器、DF-101S 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250mL 三颈瓶、球形冷凝器、100ml 圆底烧瓶、25ml 恒压滴液漏斗、滴管、导气管(硅胶管)、抽滤瓶、布氏漏斗、锥形瓶、转子、循环水真空泵、干燥箱、
熔点
仪器仪、250ml 烧杯、5ml 注射器、水槽(所有的玻璃使用前必须干燥)
四、实验装求拍照的图
置图(以下的装置图不是很标准,要片)
图1 2-乙酰氧基苯甲酰氯制备装置图(带有干燥管)
五、实验操作步骤
1. 称取阿司匹林4.5克(MW180.16,25mmol )置于三颈瓶中,在0~5℃冰水浴下用注射器缓慢滴加干燥的二氯亚砜6ml(是否过量呢?) (戴手套),滴管滴加吡啶两滴,加入转子后进行磁力搅拌5~10min。(通风橱内进行)
2、迅速在三颈瓶上装冷凝回流装置,冷凝器上口接氯化钙干燥管及气体吸收装置;以二甲基硅油为介质油浴加热,以5℃为一升温阶段逐渐缓慢升温至70℃。反应2h.
3、反应完毕改成减压蒸馏装置,用水泵减压,减压蒸出过量的氯化亚砜,得乙酰水杨酰氯。加入无水丙酮6mL( 用分析丙酮中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即可) ,混匀密封备用。
6、称取扑热息痛4.5g(MW15.16,29.7mmol ) 于三颈瓶中加水25ml ,冰水冷却至10℃左右,搅拌下滴加6ml 20%NaOH使得pH=10~11。
7、在8~12℃之间,在强烈搅拌下用恒压滴液漏斗慢慢滴加乙酰水杨酰氯丙酮溶液,约1min 10滴的速率滴加约40分钟;滴加完毕,缓慢加35% NaOH 至PH 为10。
8、开始室温继续搅拌反应1.5h 后,抽滤,用水洗至中性,烘干,得粗品。
9、将粗品置于100ml 圆底烧瓶,加入95%乙醇溶解(粗品:95乙醇=1:8),水浴上加热(70
℃左右)
。
10、稍冷后向圆底烧瓶中加适量活性炭脱色(活性炭的用量视粗品颜色而定)。
11、将圆底烧瓶加热回流约20min ,趁热抽滤(注意布氏漏斗和滤瓶均要预热防止结晶),滤液放冷析晶,抽滤,以少量乙醇洗涤两次,后干燥,计算得率,测
熔点。母液可用来进一步回收。
六、实验注意事项
(1) 酰氯化反应采用油浴,要注意锅内不能溅入水,油水混合过热会发生危险;
油锅要缓慢升温,否则二氯亚砜易分解。
(2) 酰氯化反应时有SO 2和HCl 生成,需要尾气吸收,吸尾气的漏斗不能完
全进入NaOH 溶液中,防止倒吸。
(3) 扑热息痛碱化时要维持低温,防止苯环上的氨基氧化。
(4) 二氯亚砜有强刺激性气味,能灼伤皮肤,对粘膜有刺激。操作时须穿戴
好防护用品,若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向阿司匹林中滴加二氯亚砜要带手套,采用注射器插入胶塞滴入。
(5)减压去除氯化亚砜的时候,注意防止水泵压力变化引起水倒吸。
(6)若发现水吸进闪蒸瓶,应立即将闪蒸瓶取下,放入水槽用大量水冲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