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鲁豫战场上的"哥萨克骑兵"(65)(2006-08-07 08:56:58)

刘大爷有个堂弟是二十一团的(就是他那位“犯错误”的漂亮堂姐的弟弟,原来叫刘金树,后来叫金树),所以马甲我以前大致听说过该团的一些情况,但并不十分清楚。前段时间,夏翁指示我整理一下八路军团级单位的沿革情况。我于是托人找了一点相关资料,先把这二十一团来龙去脉的线索报告如下:

说起来,这二十一团原先的底子是吕正操司令的部队,最早是东北军第53军130师691团一营,37年成为冀中人民自卫军一团,38年改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七支队二十一大队,39年扩编为八路军冀中军区二十一团。40年,编入程子华领导的南进支队,到冀南参加讨伐石友三,从此就基本上留在冀南活动。二十一团参加了百团大战,在当时是很能打的老部队。

43年1月,二十一团被张国华从冀南要到了冀鲁豫军区第四军分区(和骑兵团的情况一样,只不过时间稍早个把月),还是叫二十一团。可这以后的一段时间,二十一团有时候却表现得不大象一个老牌的主力部队,说起原因,刘大爷的意见是团长换得太频了。

21团到冀鲁豫军区之后,先是副团长胡乃超升任团长。这胡乃超是东北军出身,指挥作战刚毅果敢,走的是勇猛的路子,奔袭南清店、强攻古云集、伏击南清路、激战东北庄,号称 “惹不起的胡司令”。但这么一来部队伤亡当然也大,后来就换了常仲连当团长。

常团长红军出身,擅长以军事活动联系地方工作,注重打游击。经常施展诱敌深入、化装偷袭的战术(索庄战斗打邵鸿基时,二十一团团长就是常仲连),还时不时把部队分散了配合地方武装活动,拿主力团当武工队用。有一次打地方土顽,常团长把部队放到村外设伏,自己带着几个人化装成伪军官去勾引敌人,结果被识破了,被打成重伤。于是又换团长。

这回换了李亚峰。李团长也是东北军53军691团出身,只是比胡乃超更加勇猛,处处打硬仗。没多久(1943年8月),他在卫南战役中牺牲了,常仲连再来当团长。

常团长接着打游击,并陆续吸收了一些地方武装,几个月时间,把二十一团扩编成了千人大团。双村营战斗前,常仲连团长去延安保卫毛主席了,胡乃超临时过来指挥,才发现诺大的一个主力团怎么攻坚能力这么差。一仗下来,把老团长打死了。

44年,二十一团的一部分去了湖西根据地,还叫冀鲁豫军区二十一团。留下来部分骨干和伤员,于44年6月(双村营战斗后一个月)改编为冀鲁豫军区九军分区十六团(老十六团去了延安教二旅)。

九军分区十六团的发展比较简单。45年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三旅十六团,即后来的二野一纵三旅十六团, 49年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六军47师141团,一直是师主力团。因此,我们可以说:16军47师141团,是老八路二十一团的延伸。

刘大爷的堂弟刘金树,去了湖西根据地的冀鲁豫二十一团,这一路比较复杂一些。

抗战胜利后,八路军、新四军派兵去东北,冀鲁豫军区只去了一个团,就是这个冀鲁豫二十一团。它由邓克明带到东北,先是扩编为冀鲁豫八路军第25旅,接着又改为东北民主联军吉东军区警备第二旅(旅长邓克明、政委袁克服、副旅长邱会魁、刘建平)。

当时同在吉东军区的还有两个旅,一个是第24旅(旅长王效明,政委袁任远);另一个是警备第一旅,首任旅长金光侠(后来当了朝鲜的大将、外相),继任姜信泰(后来当了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政委是唐天际。这两个旅的骨干都是老抗联战士。三个旅都使劲招兵、扩编,可那地方是延边呀,所以招来招去,都招了不少朝鲜人。

分享

2

  顶

阅读(7683)┊ 评论 (7)┊ 收藏(0) ┊转载(2) ┊ 顶▼ ┊打印┊举报

转载列表:

转载 转载是分享博文的一种常用方式...

前一篇:“另类民兵”葛二蛋(完)

后一篇:冀鲁豫战场上的“哥萨克骑兵”(66)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在插画中找寻曾经的美好       关注每日最热门博客

[发评论]

tonymiao123452007-04-06 12:21:58 [举报]

老16团是王近山的。新16团的团长是杜海林,后来任过16军的副军长。

不过,后面就矛盾了,“。。。因此,我们可以说:16军47师141团,是老八路二十一团的延伸。” 不是说被邓克明带到东北去了吗 ? 那不是变成四野的部队了 ?  16军可是二野的部队啊,前身是一纵。141团可从来没有去过东北啊,我父亲的一个老战友当过141团的教导员,他的另一个老战友前国防大学校长朱敦法也在141团当过团长,我有机会可以问一下他们。

jhf2007-08-29 11:00:10 [举报]

看过即顶

新浪网友2008-01-25 14:16:27 [举报]

tonymiao12345看得不仔细——

“留下来部分骨干和伤员,于44年6月(双村营战斗后一个月)改编为冀鲁豫军区九军分区十六团”

不矛盾。

装备中校2009-03-04 22:52:12 [举报]

马甲老弟这里弄混了。1943年冀鲁豫军区共3个21团,一是5分区(鲁西南)21团,即原115师教导第七旅21团,3月份并入19团。冀南21团2月份调到6分区(湖西),前身是冀南东进纵队最后编组的第三团也就是新7旅21团,再往前是由曲周、广平、肥乡、永年四县的保安队和肥乡地方党领导的游击大队编成的东进纵队第三支队、直南河北民军第四支队改编的东进纵队第七支队,该部解放战争时挺进东北;而四分区(直南豫北)的21团是冀中21团也就是南下支队21团。1942年12月原冀鲁豫第五(直南)军分区、第六(豫北)军分区与南进支队合并组成第四军分区,原第四军分区并入1分区。也就是说这两个21团根本就不是一个部队。

装备中校2009-03-05 01:18:43 [举报]

由冀中1分区机关组成南进支队机关,南下支队辖16团、21团、22团、23团、24团和回民支队,1940年1月南下冀南加反顽。16团、21团、22团、23团、和回民支队于1940年4月返回冀中,南下支队率21团、24团归冀鲁豫军区领导,但建制仍归冀中军区,之后南下支队一直活动在直南豫北地区也就是说活动在原第五军分区、第六军分区(即1942年12月组成的新第四军分区)。1941年2月,16团、调回南进支队,24团则调回冀中9分区。1941年7月,该支队建制(辖16、21两团)正式划归八路军第2纵队兼冀鲁豫军区。后16团1、2营开赴太行,后改编为晋中军区32团,再后与冀中26团合编为晋绥军区32团,1943年调陕北。1941年12月留在南下支队21团缩编为小团,原21团的第1营与支队特务营合编为第32团,两个团各辖5个连,南下支队辖21团、32团、16团3营。1942年7月,16团3营与32团合编为南进支队新16团(3个营),南下支队辖16团、21团、骑兵营(由南下支队骑兵连与原冀中骑兵团余部合编),12月南进支队与原冀鲁豫第五(直南)军分区、第六(豫北)军分区合并组成第四军分区,又以新16团1个营为基础编为新32团;1944年16团、32团调陕北,后合编为教导第一旅2团。因16团一直是四分区的头号主力团,所以第二个16团调陕北后又把原21团改为16团。

另:1942年6月,回民支队转移到冀鲁豫边区,12月编入3分区,1944年调陕北。

装备中校2009-03-05 01:40:45 [举报]

因灾荒、根据地缩小而调入冀鲁豫军区的冀南21团是调入六分区;四分区辖16团、21团、新32团、卫河支队(由东进纵队第三团干部组建的卫河大队为主扩编的,这支部队与冀南军区有关)和新4路军(起义的河南自卫军第四路军1大队)。四分区的21团是冀中21团只能算作2号主力,而且与冀南军区没有关系,因为伪军特别怕16团这个头号主力,因此新老16团离开冀鲁豫后,又把21团这个原2号主力、新头号主力改编为16团。

新浪网友2009-03-06 18:48:35 [举报]

漏了一个团:即朱程的华北抗日民军第一旅缩编的4分区民一团。1943年6月调入5分区(后来的10分区),1945年初与曹南、齐宾两个县大队合编为10分区18团。

刘大爷有个堂弟是二十一团的(就是他那位“犯错误”的漂亮堂姐的弟弟,原来叫刘金树,后来叫金树),所以马甲我以前大致听说过该团的一些情况,但并不十分清楚。前段时间,夏翁指示我整理一下八路军团级单位的沿革情况。我于是托人找了一点相关资料,先把这二十一团来龙去脉的线索报告如下:

说起来,这二十一团原先的底子是吕正操司令的部队,最早是东北军第53军130师691团一营,37年成为冀中人民自卫军一团,38年改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七支队二十一大队,39年扩编为八路军冀中军区二十一团。40年,编入程子华领导的南进支队,到冀南参加讨伐石友三,从此就基本上留在冀南活动。二十一团参加了百团大战,在当时是很能打的老部队。

43年1月,二十一团被张国华从冀南要到了冀鲁豫军区第四军分区(和骑兵团的情况一样,只不过时间稍早个把月),还是叫二十一团。可这以后的一段时间,二十一团有时候却表现得不大象一个老牌的主力部队,说起原因,刘大爷的意见是团长换得太频了。

21团到冀鲁豫军区之后,先是副团长胡乃超升任团长。这胡乃超是东北军出身,指挥作战刚毅果敢,走的是勇猛的路子,奔袭南清店、强攻古云集、伏击南清路、激战东北庄,号称 “惹不起的胡司令”。但这么一来部队伤亡当然也大,后来就换了常仲连当团长。

常团长红军出身,擅长以军事活动联系地方工作,注重打游击。经常施展诱敌深入、化装偷袭的战术(索庄战斗打邵鸿基时,二十一团团长就是常仲连),还时不时把部队分散了配合地方武装活动,拿主力团当武工队用。有一次打地方土顽,常团长把部队放到村外设伏,自己带着几个人化装成伪军官去勾引敌人,结果被识破了,被打成重伤。于是又换团长。

这回换了李亚峰。李团长也是东北军53军691团出身,只是比胡乃超更加勇猛,处处打硬仗。没多久(1943年8月),他在卫南战役中牺牲了,常仲连再来当团长。

常团长接着打游击,并陆续吸收了一些地方武装,几个月时间,把二十一团扩编成了千人大团。双村营战斗前,常仲连团长去延安保卫毛主席了,胡乃超临时过来指挥,才发现诺大的一个主力团怎么攻坚能力这么差。一仗下来,把老团长打死了。

44年,二十一团的一部分去了湖西根据地,还叫冀鲁豫军区二十一团。留下来部分骨干和伤员,于44年6月(双村营战斗后一个月)改编为冀鲁豫军区九军分区十六团(老十六团去了延安教二旅)。

九军分区十六团的发展比较简单。45年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三旅十六团,即后来的二野一纵三旅十六团, 49年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六军47师141团,一直是师主力团。因此,我们可以说:16军47师141团,是老八路二十一团的延伸。

刘大爷的堂弟刘金树,去了湖西根据地的冀鲁豫二十一团,这一路比较复杂一些。

抗战胜利后,八路军、新四军派兵去东北,冀鲁豫军区只去了一个团,就是这个冀鲁豫二十一团。它由邓克明带到东北,先是扩编为冀鲁豫八路军第25旅,接着又改为东北民主联军吉东军区警备第二旅(旅长邓克明、政委袁克服、副旅长邱会魁、刘建平)。

当时同在吉东军区的还有两个旅,一个是第24旅(旅长王效明,政委袁任远);另一个是警备第一旅,首任旅长金光侠(后来当了朝鲜的大将、外相),继任姜信泰(后来当了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政委是唐天际。这两个旅的骨干都是老抗联战士。三个旅都使劲招兵、扩编,可那地方是延边呀,所以招来招去,都招了不少朝鲜人。

分享

2

  顶

阅读(7683)┊ 评论 (7)┊ 收藏(0) ┊转载(2) ┊ 顶▼ ┊打印┊举报

转载列表:

转载 转载是分享博文的一种常用方式...

前一篇:“另类民兵”葛二蛋(完)

后一篇:冀鲁豫战场上的“哥萨克骑兵”(66)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在插画中找寻曾经的美好       关注每日最热门博客

[发评论]

tonymiao123452007-04-06 12:21:58 [举报]

老16团是王近山的。新16团的团长是杜海林,后来任过16军的副军长。

不过,后面就矛盾了,“。。。因此,我们可以说:16军47师141团,是老八路二十一团的延伸。” 不是说被邓克明带到东北去了吗 ? 那不是变成四野的部队了 ?  16军可是二野的部队啊,前身是一纵。141团可从来没有去过东北啊,我父亲的一个老战友当过141团的教导员,他的另一个老战友前国防大学校长朱敦法也在141团当过团长,我有机会可以问一下他们。

jhf2007-08-29 11:00:10 [举报]

看过即顶

新浪网友2008-01-25 14:16:27 [举报]

tonymiao12345看得不仔细——

“留下来部分骨干和伤员,于44年6月(双村营战斗后一个月)改编为冀鲁豫军区九军分区十六团”

不矛盾。

装备中校2009-03-04 22:52:12 [举报]

马甲老弟这里弄混了。1943年冀鲁豫军区共3个21团,一是5分区(鲁西南)21团,即原115师教导第七旅21团,3月份并入19团。冀南21团2月份调到6分区(湖西),前身是冀南东进纵队最后编组的第三团也就是新7旅21团,再往前是由曲周、广平、肥乡、永年四县的保安队和肥乡地方党领导的游击大队编成的东进纵队第三支队、直南河北民军第四支队改编的东进纵队第七支队,该部解放战争时挺进东北;而四分区(直南豫北)的21团是冀中21团也就是南下支队21团。1942年12月原冀鲁豫第五(直南)军分区、第六(豫北)军分区与南进支队合并组成第四军分区,原第四军分区并入1分区。也就是说这两个21团根本就不是一个部队。

装备中校2009-03-05 01:18:43 [举报]

由冀中1分区机关组成南进支队机关,南下支队辖16团、21团、22团、23团、24团和回民支队,1940年1月南下冀南加反顽。16团、21团、22团、23团、和回民支队于1940年4月返回冀中,南下支队率21团、24团归冀鲁豫军区领导,但建制仍归冀中军区,之后南下支队一直活动在直南豫北地区也就是说活动在原第五军分区、第六军分区(即1942年12月组成的新第四军分区)。1941年2月,16团、调回南进支队,24团则调回冀中9分区。1941年7月,该支队建制(辖16、21两团)正式划归八路军第2纵队兼冀鲁豫军区。后16团1、2营开赴太行,后改编为晋中军区32团,再后与冀中26团合编为晋绥军区32团,1943年调陕北。1941年12月留在南下支队21团缩编为小团,原21团的第1营与支队特务营合编为第32团,两个团各辖5个连,南下支队辖21团、32团、16团3营。1942年7月,16团3营与32团合编为南进支队新16团(3个营),南下支队辖16团、21团、骑兵营(由南下支队骑兵连与原冀中骑兵团余部合编),12月南进支队与原冀鲁豫第五(直南)军分区、第六(豫北)军分区合并组成第四军分区,又以新16团1个营为基础编为新32团;1944年16团、32团调陕北,后合编为教导第一旅2团。因16团一直是四分区的头号主力团,所以第二个16团调陕北后又把原21团改为16团。

另:1942年6月,回民支队转移到冀鲁豫边区,12月编入3分区,1944年调陕北。

装备中校2009-03-05 01:40:45 [举报]

因灾荒、根据地缩小而调入冀鲁豫军区的冀南21团是调入六分区;四分区辖16团、21团、新32团、卫河支队(由东进纵队第三团干部组建的卫河大队为主扩编的,这支部队与冀南军区有关)和新4路军(起义的河南自卫军第四路军1大队)。四分区的21团是冀中21团只能算作2号主力,而且与冀南军区没有关系,因为伪军特别怕16团这个头号主力,因此新老16团离开冀鲁豫后,又把21团这个原2号主力、新头号主力改编为16团。

新浪网友2009-03-06 18:48:35 [举报]

漏了一个团:即朱程的华北抗日民军第一旅缩编的4分区民一团。1943年6月调入5分区(后来的10分区),1945年初与曹南、齐宾两个县大队合编为10分区18团。


相关文章

  • 河北籍新时期将军----中将(19)
  • 目录:3.马辛春中将(1988.09) 4.王朝田中将(2008.07) 5石香元中将(2008.07) 6.刘凯中将(1988.09) 6.刘玉堤空军中将(1988.09) 6.刘志田中将(1988.09) 6.刘明璞中将(1988.09 ...查看


  • 银行业分析框架
  • 银行业分析框架 2008年 3月 10日 1 目 录 宏观经济是影响银行业的主要因素 银行分析的基本框架与指标 盈利增长的驱动因素和模型 估值方法 银行业发展趋势 2 宏观经济是影响银行业的主要因素 传统银行的存贷业务与经济增长高度相关 银 ...查看


  • 中国的地震带
  • 已解决问题收藏 转载到QQ空间 中国分布的多少地震带!活跃的有哪些啊?[ 标签:中国,分布地震带 ] Pr!nce°シ 回答:2 人气:31 解决时间:2008-05-25 15:10 满意答案好评率:0% 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 ...查看


  • 历任南海舰队司令员/政治委员
  • (2012-07-27 11:26:57)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海军历任司令员 1950.09-1955.10 方强(方鳌轩) 第一任 1950.10-1953.01 38-41岁 中将(1955) 伏洛希洛夫海军指挥学院 1927.09 ...查看


  • 历任广东省人民政府省长
  • 历任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省长 1949.11-1968.02 叶剑英 方方(方思琼) 第一任 第二任(代) 1949.11-1955.02 1953.02-1953.09 52-58岁 49岁 苏联东方共大 延安中央党校 1927.07入 ...查看


  • 房价是印出来的--金融城市的房价与M2和利率的关系
  • (近期网站似乎被恶意攻击,所以大家都不能登录(已经保存过用户名和密码的可以登录),手机进入乱码.发日志也不能贴图,我本来这篇日志想要贴图的也只能作罢.我也没法更新网站首页内容,很烦恼.管理员的用户名和密码忘了让马丁老师给我了,他现在在印度内 ...查看


  • 历任总后勤部部长/政治委员
  • (2012-07-24 11:18:41) 标签: 杂谈 分类: 四总部 历任总后勤部部长 杨立三 第一任 1949.10-1952.10 49-52岁 1927.01入党 1927年参加革命 1900.11.18-1954.11.28 享 ...查看


  • 鲁豫有约2005-2006年节目单 嘉宾
  • 鲁豫有约2005年节目单 嘉宾 [YY]0224.鲁豫有约_知青回忆:柴春泽.YYtvo.rmvb 详情 137.8MB [YY]0225.鲁豫有约_知青回忆:崔天立.王秀敏.李国明.YYtvo.rmvb 详情 137.6MB [YY]02 ...查看


  • 剑桥听力一级
  • 剑桥听力一级(上) [00:00.00]Word List A [00:03.53]a [00:04.87]一(个, 只, 把...) [00:06.22]about [00:07.01]关于 [00:07.81]act [00:08.71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