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叶芝《当你老了》一诗的理解和翻译 作者:吴楠 张冰
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104期
摘 要: 著名的爱尔兰诗人叶芝有首脍炙人口的诗:《当你老了》。喜欢这首诗的人多,对其不同的翻译和理解也多。对于同一首诗的翻译出现不同语言风格、格律,这可以商榷;但诗人说的到底是什么,则有必要澄清。
关键词: 翻译风格 误译 《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这首诗,是爱尔兰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写给他的爱人茅德·冈的经典情诗,“宣告了诗人对爱的无条件忠诚”(2010:418)。在我国,《当你老了》的译文版本极多,因而理解和表达上的争议较多,似乎误解较多。只因诗中确实存在着不易理解的地方。
When you are old and gray and full of sleep/ 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 deep;/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By William Butler Yeats)
“在这首诗中,诗人突破了个人的不幸遭遇,把心中的感伤化成了缱绻的诗魂,以柔美曲折的方式,创造了一个凄美的艺术世界,实现了对人生及命运的超越,全诗体现了饱满的张力美”(2002:61)。译者必须尽全力了解诗人的情感,以求复现诗人的原意。否则,必会误导读者,使读者围着一首不知是谁写的诗大发感慨、潸然泪下。也就是说,译诗要译出一首原作者的诗来,而不能译出一首译者的诗,译者不能将自己的好恶表现在译文中。英国翻译家亚历山大·费雷泽·泰特勒在其《论翻译的原则》中指出:“好的译文应该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具备原作的风格与手法,并跟原作一样通顺。”(2007;9)
具体来说,of their shadows deep是第一处误解最多的地方;此外还有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glowing bars,Love,它们究系何义,人们都有些纠结。其中Love的问题最简单,即此处的Love并不是多种译文中所说的“爱情”,而是“爱神”。Fortune大写指“命运女神”,Death大写指“死神”,都是如此。下文紧接着还有一个his,指代即为男性的Love(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爱神丘比特Cupid)。至于of their shadows deep的意思,这取决于具体语境。在某些上下文中,shadow这个单词也可产生“忧郁、愁容”的意思,譬如脸上的shadow就可能是“愁容”了。那么,眼中的shadows呢?在这个上下文中,诗人劝女郎(已被虚构成老妪)回忆她的青春年华,那么,诗人让她回忆的,应当都是正面形象才合逻辑,眼神是温柔的,眼波是深沉的,这就不会在同一句话中混合正负,自相矛盾地劝她同时“追忆当年的温柔眼神,以及眼中的浓重阴影”。“浓重阴影”值得回忆吗?而且,“浓重阴影”指的是什么?是对追求者的厌
烦?对未来的担忧?还是劳累所致的黑晕?一个恋爱中的青年诗人,会不会让他追求的女郎回忆难看的形象?译成“浓重阴影”虽忠实字面,却不知所云。我斗胆设想:在诗歌开头,诗人既诱导女郎回忆昔日美好时光,那就多半不会让她回忆糟糕的形象,而应该是美好形象吧?所以,这个语境中的shadows deep应该是迷人的眼神——“秋水幽幽”。
“pilgrim soul”指的是那位名为Maud Gonne(1866—1953)的爱尔兰女演员的爱国主义拼搏精神。Maud Gonne为爱尔兰独立而狂热奋斗,诗人多次(1891-1901年间)向她求婚而被拒,即便当她寡居后也依然不接受他。诗人求之不得,辗转反侧,所以才在诗中信誓旦旦地表白:如果你接受我,那么你偶尔一露的不好心情我也爱,即便你像朝圣者那般的政治狂热我也统统都爱,比别人只爱你美色好得多了。这里,译成“朝圣者的精神”即可,“圣洁的灵魂”、“灵魂的至诚”则远些。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无疑是最大的一个难题。诸多译文,表达不同,但较多的是如袁可嘉先生那样理解成“衰老后脸上痛苦的皱纹”。其实,“皱纹”与原诗根本不搭界,是杜撰出来凑字数、凑韵脚的词。真正关键的还在于怎样理解changing face,因为尽管changing face的字面义看似简单,其比喻义(对于非英语族人来说)却可有不同解释。词组changing face虽不属常用固定搭配,却是个常见说法,字面义就是“形象的变化”。可能就是因为如此,加上我们对于缠绵悱恻、荡气回肠、海枯石烂的痴迷和追求,所以很容易就偏向理解成“即使你变成黄脸婆”我也依然爱你。这样说很感人,但即便作如上理解,该词组也只能是“不断变化的脸上的愁容”,而不能是“已经衰老了的脸上的愁容”,现在分词(进行中)和过去分词(已完成)的意思是不一样的。诗人既然选用的是“进行中”,译者是无权改为“已完成”的。那么,可不可以理解成“慢慢变老的脸上的凄楚”呢?这个表达诱惑性更大,不仅吻合了该词组的字面义,而且是一首流行歌的歌词。但是,changing face还有“表情生动的面容”的意思,即“喜怒哀乐变化莫测的面容”,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旋又现出蹙容嗔意,此其谓也。年轻女郎而又是演员,在她的追求者包围中,此类表现应属正常。另外,英文词语的所指对语境的依赖非常严重,要确定一个词组的含义,我们不能忽略它的背景和语境。
这首诗共三阕。上阕起首,提起警醒女郎的话题:当你老迈不堪的时候,你难免会回忆过去,那就想想你年轻时候的美好样子吧(所以这里只会说好看的样子,不会说难看的样子)。中阕通过对比进行表白:别人只爱你的美貌和高兴时才展现的俏丽(外在的),而“我”却不仅爱你的政治狂热,同时还爱你不高兴时流露的愁容(内在的)。“美貌”对“灵魂”,“欢乐俏影”对“忧伤模样”,都是年轻时候的不同时刻,构成一个完全同层次概念、同类事物的比较,这样的对比才工整,同时也与词语的字面更为贴切。
英文是很讲究对仗的,如前美国总统肯尼迪就职演说的几个不同版本的修改过程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而理解成“容颜渐老时的悲戚”就会打破这个对仗,使其不再工整。而且,诗歌的三阕也都成了说那女郎的衰老,这不合逻辑。求爱中的诗人会这么愚蠢吗?另外,非要说一个崇尚浪漫主义精神的青年诗人追着赶着要去爱“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的人,也不合常情。 此外,the glowing bars的理解和表达也是个问题。
很多译文都把它表达成了“红光闪耀”、“炉火熊熊”或“炽红的”。但是,《朗文当代英语词典》对glow的定义为:to produce or reflect a soft steady light(发出或反射微光),并给出下列例句:The bedside lamp glowed dimly.(床头灯发出昏暗的光。)The fireplace was still glowing with the remains of last night's fire.(壁炉里昨夜的余烬还在闪着微光。)The red tip of his
cigarette was glowing in the dark.(他那烧红的烟蒂在黑暗中闪亮。)47万词条的《韦氏全本英语词典》给出的定义是:to produce a relatively faint light(发出相当微弱的光线),配合的例子有the glow of the dying embers(奄奄一息余烬微光)。根据以上一英一美两部权威的全英词典的定义,glowing bars能有多大光亮呢?
爱神跑了,容颜老了,孤度余生……诗人为女郎预半夜凉初透言的是一个惨淡结局,这样一个惨淡结局的预半夜凉初透言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气氛来烘托?是“炉火熊熊”更契合此情此景?还是“余烬渐熄”?这些都有待商榷。
参考文献:
[1]常耀信.英国文学简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2]李小均.感伤与超越——析叶芝名诗《当你老了》中的张力美[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
[3]Tytler,A.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7.
也谈叶芝《当你老了》一诗的理解和翻译 作者:吴楠 张冰
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104期
摘 要: 著名的爱尔兰诗人叶芝有首脍炙人口的诗:《当你老了》。喜欢这首诗的人多,对其不同的翻译和理解也多。对于同一首诗的翻译出现不同语言风格、格律,这可以商榷;但诗人说的到底是什么,则有必要澄清。
关键词: 翻译风格 误译 《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这首诗,是爱尔兰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写给他的爱人茅德·冈的经典情诗,“宣告了诗人对爱的无条件忠诚”(2010:418)。在我国,《当你老了》的译文版本极多,因而理解和表达上的争议较多,似乎误解较多。只因诗中确实存在着不易理解的地方。
When you are old and gray and full of sleep/ 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 deep;/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By William Butler Yeats)
“在这首诗中,诗人突破了个人的不幸遭遇,把心中的感伤化成了缱绻的诗魂,以柔美曲折的方式,创造了一个凄美的艺术世界,实现了对人生及命运的超越,全诗体现了饱满的张力美”(2002:61)。译者必须尽全力了解诗人的情感,以求复现诗人的原意。否则,必会误导读者,使读者围着一首不知是谁写的诗大发感慨、潸然泪下。也就是说,译诗要译出一首原作者的诗来,而不能译出一首译者的诗,译者不能将自己的好恶表现在译文中。英国翻译家亚历山大·费雷泽·泰特勒在其《论翻译的原则》中指出:“好的译文应该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具备原作的风格与手法,并跟原作一样通顺。”(2007;9)
具体来说,of their shadows deep是第一处误解最多的地方;此外还有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glowing bars,Love,它们究系何义,人们都有些纠结。其中Love的问题最简单,即此处的Love并不是多种译文中所说的“爱情”,而是“爱神”。Fortune大写指“命运女神”,Death大写指“死神”,都是如此。下文紧接着还有一个his,指代即为男性的Love(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爱神丘比特Cupid)。至于of their shadows deep的意思,这取决于具体语境。在某些上下文中,shadow这个单词也可产生“忧郁、愁容”的意思,譬如脸上的shadow就可能是“愁容”了。那么,眼中的shadows呢?在这个上下文中,诗人劝女郎(已被虚构成老妪)回忆她的青春年华,那么,诗人让她回忆的,应当都是正面形象才合逻辑,眼神是温柔的,眼波是深沉的,这就不会在同一句话中混合正负,自相矛盾地劝她同时“追忆当年的温柔眼神,以及眼中的浓重阴影”。“浓重阴影”值得回忆吗?而且,“浓重阴影”指的是什么?是对追求者的厌
烦?对未来的担忧?还是劳累所致的黑晕?一个恋爱中的青年诗人,会不会让他追求的女郎回忆难看的形象?译成“浓重阴影”虽忠实字面,却不知所云。我斗胆设想:在诗歌开头,诗人既诱导女郎回忆昔日美好时光,那就多半不会让她回忆糟糕的形象,而应该是美好形象吧?所以,这个语境中的shadows deep应该是迷人的眼神——“秋水幽幽”。
“pilgrim soul”指的是那位名为Maud Gonne(1866—1953)的爱尔兰女演员的爱国主义拼搏精神。Maud Gonne为爱尔兰独立而狂热奋斗,诗人多次(1891-1901年间)向她求婚而被拒,即便当她寡居后也依然不接受他。诗人求之不得,辗转反侧,所以才在诗中信誓旦旦地表白:如果你接受我,那么你偶尔一露的不好心情我也爱,即便你像朝圣者那般的政治狂热我也统统都爱,比别人只爱你美色好得多了。这里,译成“朝圣者的精神”即可,“圣洁的灵魂”、“灵魂的至诚”则远些。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无疑是最大的一个难题。诸多译文,表达不同,但较多的是如袁可嘉先生那样理解成“衰老后脸上痛苦的皱纹”。其实,“皱纹”与原诗根本不搭界,是杜撰出来凑字数、凑韵脚的词。真正关键的还在于怎样理解changing face,因为尽管changing face的字面义看似简单,其比喻义(对于非英语族人来说)却可有不同解释。词组changing face虽不属常用固定搭配,却是个常见说法,字面义就是“形象的变化”。可能就是因为如此,加上我们对于缠绵悱恻、荡气回肠、海枯石烂的痴迷和追求,所以很容易就偏向理解成“即使你变成黄脸婆”我也依然爱你。这样说很感人,但即便作如上理解,该词组也只能是“不断变化的脸上的愁容”,而不能是“已经衰老了的脸上的愁容”,现在分词(进行中)和过去分词(已完成)的意思是不一样的。诗人既然选用的是“进行中”,译者是无权改为“已完成”的。那么,可不可以理解成“慢慢变老的脸上的凄楚”呢?这个表达诱惑性更大,不仅吻合了该词组的字面义,而且是一首流行歌的歌词。但是,changing face还有“表情生动的面容”的意思,即“喜怒哀乐变化莫测的面容”,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旋又现出蹙容嗔意,此其谓也。年轻女郎而又是演员,在她的追求者包围中,此类表现应属正常。另外,英文词语的所指对语境的依赖非常严重,要确定一个词组的含义,我们不能忽略它的背景和语境。
这首诗共三阕。上阕起首,提起警醒女郎的话题:当你老迈不堪的时候,你难免会回忆过去,那就想想你年轻时候的美好样子吧(所以这里只会说好看的样子,不会说难看的样子)。中阕通过对比进行表白:别人只爱你的美貌和高兴时才展现的俏丽(外在的),而“我”却不仅爱你的政治狂热,同时还爱你不高兴时流露的愁容(内在的)。“美貌”对“灵魂”,“欢乐俏影”对“忧伤模样”,都是年轻时候的不同时刻,构成一个完全同层次概念、同类事物的比较,这样的对比才工整,同时也与词语的字面更为贴切。
英文是很讲究对仗的,如前美国总统肯尼迪就职演说的几个不同版本的修改过程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而理解成“容颜渐老时的悲戚”就会打破这个对仗,使其不再工整。而且,诗歌的三阕也都成了说那女郎的衰老,这不合逻辑。求爱中的诗人会这么愚蠢吗?另外,非要说一个崇尚浪漫主义精神的青年诗人追着赶着要去爱“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的人,也不合常情。 此外,the glowing bars的理解和表达也是个问题。
很多译文都把它表达成了“红光闪耀”、“炉火熊熊”或“炽红的”。但是,《朗文当代英语词典》对glow的定义为:to produce or reflect a soft steady light(发出或反射微光),并给出下列例句:The bedside lamp glowed dimly.(床头灯发出昏暗的光。)The fireplace was still glowing with the remains of last night's fire.(壁炉里昨夜的余烬还在闪着微光。)The red tip of his
cigarette was glowing in the dark.(他那烧红的烟蒂在黑暗中闪亮。)47万词条的《韦氏全本英语词典》给出的定义是:to produce a relatively faint light(发出相当微弱的光线),配合的例子有the glow of the dying embers(奄奄一息余烬微光)。根据以上一英一美两部权威的全英词典的定义,glowing bars能有多大光亮呢?
爱神跑了,容颜老了,孤度余生……诗人为女郎预半夜凉初透言的是一个惨淡结局,这样一个惨淡结局的预半夜凉初透言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气氛来烘托?是“炉火熊熊”更契合此情此景?还是“余烬渐熄”?这些都有待商榷。
参考文献:
[1]常耀信.英国文学简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2]李小均.感伤与超越——析叶芝名诗《当你老了》中的张力美[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
[3]Tytler,A.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7.